23学与问教案 (2)_第1页
23学与问教案 (2)_第2页
23学与问教案 (2)_第3页
23学与问教案 (2)_第4页
23学与问教案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实验片区六语教学案 23、学与问主备:实验学校 课型:阅读 审核:实验片区六语组【教材分析】 学与问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说勤奋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样,都是说明事理的文章,这类文章的一般特点是:提出观点事例证明得出结论。本文就是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观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我们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瞬息万变、日新月异、能者为师、五彩缤纷、 相辅相成、不懈探求”等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能了解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3、利用扣关键词的方法读懂文中两个事例,懂得“学

2、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4、了解说理性文章的一般结构,初步了解说理文就事说理,以理服人的特点并尝试练笔。【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能准确把握文章中心观点。读懂文章事例,懂得“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2、了解文章说理的方法,并能尝试练笔。【资料链接】哥白尼: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攻读数学、天文学、哲学、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潜心钻研于天文学的观察和研究。他的著名学说就是在天文学上取得的“日心说”。沈括:北宋钱塘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和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数理化、地理、地质、气象、生

3、物、医学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成就,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他晚年居住镇江梦溪园,所著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预习导学】1、初读课文,划出本课5个生字在文中组成的新词,并辨析字形组词。懈( ) 翔( ) 沈( ) 括( ) 辅( )解( ) 栩( ) 枕( ) 恬( ) 捕( )2、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查字典解释所填的字:日新月( ): ( )息 万变 : 相( )相成: 不( )探求: 3、本文是一篇说理文,结合以往的学习这类文章的经验,再读课文,尝试在文中划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工工整整

4、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拓展积累。(1)熟读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2)借助工具书,理解诗中下列关键字的意思,再尝试把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写下来。芳菲: 尽: 始: 5、搜集有关勤学好问的名言,并摘抄两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一课时班级 姓名 【课时目标】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作者表达的观点。2、 理清课文层次,尝试复述课文。【课堂助学】一、 导入新课二、 预习反馈机动,看学生字词完成情况三、 整体感知(初读体验,感知学与问)课前同学们在完成预习第三题时,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答案(课件出示),你们

5、分别是从哪里找到的?(生交流)整体感知一: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课件)学法提示:1、小队内分自然段读课文,特别要读准生字新词的发音。2、思考并交流: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分别划出每段的段落大意。3、讨论辨析:作者表达的观点究竟是什么?(比较先前几个观点的差别在哪?)相机分析:交流段意: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2、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3、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像哥白尼一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4、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5、学与问是相辅相成

6、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讨论明确:作者的中心观点是:“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理解“相辅相成”。“辅”就是“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成”就是“求得真知”齐读。 整体感知二:理清课文线索,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学习提示:1、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连成一段话说一说。2、 尝试把课文的五个部分的段意联系连起来说一说,同座练习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在课文开头首先陈述自己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并用“金钥匙”和“铺路石”的比喻,形象地阐释出“问”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列举哥白尼的事

7、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紧接着承上启下,引出“解决问题要善于求教,拜能者为师。”另外还举了沈括的故事来说明“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学问结合,勤学好问,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交流四、 总结【当堂训练】1、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 ”这一中心论点,通过 和 两个名人的事例,教育我们要从小养成 的习惯。2、连线题:白居易 创立“日心说”哥白尼 大林寺桃花作者沈括 创作梦溪笔谈3、按要求写四字词语(至少写三个)(1)表示变化快的:瞬息万变 (2)表示颜色多、美的:五彩缤纷 (3)ABAC式的:相辅相成 【巩

8、固练习】交流搜集到的名人名言,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第二课时班级 姓名 【课时目标】1、利用扣关键词的方法读懂文中两个事例,懂得“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2、探究文中两个事例和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说理文紧扣观点,凸显事例的特点并尝试练笔。【温故预习】1、 认真研读课文中两个事例,完成填空:为了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课文作者举了两个事例。举的第一个例子是 的故事,说明 (填写文中原文);第二个例子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时,发现 而产生疑问,后来他到深山的寺里去,才发现 ,

9、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沈括的例子说明了 (填写文中原文) 2、 寻找身边同学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不超过200字) 【课堂助学】一、 回顾课文,明确观点二、预习反馈:(预习反馈1) 讨论、明确事例一:“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课件出示)事例二: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课件出示)三、合作探究 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哥白尼的故事。看看作者是怎样紧扣观点,写出哥白尼勤学好问的?学习步骤: 1、默读课文,圈画出最能体现哥白尼勤学好问的内容。 2、把自己圈画的内容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座位交流。3、练习有感情朗读,

10、通过读体现哥白尼的勤学好问。交流哥白尼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候的习惯分不开的,你从这段中的哪些内容感受到哥白尼好问的?学生反馈:(小时候就喜欢问、对世界充满好奇、经常缠着、问这问那、问号,省略号、不懈探求)(课件出示课文,相机点红)四、自主探究 既然如此,我们来看一看作者的所写第二个事例,是不是也一样紧扣自己的观点而写的呢?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作者通过沈括的事例想说明的观点是(出示观点:课件)齐读 请大家自学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自主探究:作者是怎样通过沈括的故事说明自己的观点的?自学步骤: 1、第一步,轻声读一读作者在这一事例中说要说明的观点,圈画出作者要说明的侧重点。 2、第二步,默

11、读第四自然段,围绕侧重点,作者是怎样通过事例来体现侧重点的,圈画出相关内容,进行简单批注。 交流讨论:在这个观点中,作者要说明的侧重点是:(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相结合)(课件点红)“他想“”仍然“”发现品读“仍然”出示“妈妈的回答放在心上。”从这段中“仍然”一词你读懂了什么? 从沈括的事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小结是的,正是因为沈括处处精细观察,事事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所以他才取得杰出成就。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需要的不就是这种精神吗?五、 总结升华这节课,我们不仅明白了学与问的关系,懂得了问的重要性,知道了在求知过程中,要把问和思考相结合,而且还学会了说理性文章中的写法,那就是要紧

12、扣观点,事例凸显。下面我们不妨活学活用一番。此刻再让我们回到课文,诵出作者的谆谆教导:知识学生齐背: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老师再送给大家两句名言(出示,读)【当堂训练】结合课前搜集的身边同学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选择下列观点中的一个(或你搜集的勤学好问的名言)尝试用事例说明你的观点。观点1:“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观点2: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观点3: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巩固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从香菱学诗谈起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

13、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几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救,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怎样虚心好学呢? 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

14、“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于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

15、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_,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_,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作者从_、_、_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