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6.4.10:我国丙烯酸酯:产能过剩和无序无理性的价格竞争2005年我国丙烯酸酯市场可谓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丙烯酸酯市场价格频频下降,到去年年底价格直逼到成本线附近。那么,2006年我国丙烯酸酯市场走势会是怎样呢?就在2004年丙烯酸酯市场的红火场面还在人们的脑海中历历呈现的时候,“斗转星移、世事多变”的现象就发生在了国内丙烯酸酯产品上。2005年短短一年问,国内丙烯酸酯市场经历了从“巅峰至低谷”的残酷考验,仅丙烯酸丁酯的价格就从年初的21000元吨下滑至年末的11800元吨,跌幅高达44。产能过剩是2005年我国丙烯酸酯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无序且
2、缺乏理性的“价格战”又迫使市场进入了恶性循环通道。据统计,2005年我国以南京扬巴和江苏裕廊为代表的又一批装置建成并投产,丙烯酸新增产能就达25万吨年,丙烯酸丁酯新增产能约为26万吨年。这对于2004年丙烯酸酯总产能仅为23万吨的国内市场无疑是个不小的冲击。2006年初,我国丙烯酸酯市场触底后小幅反弹,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2005年底的价位已处于成本线附近,受成本支撑,价格有向上的意向;二,前期由于无利可图,国内部分装置有意降低开工率,产量减少;三,由于内外盘倒挂,进口货进入国内市场已基本无操作空间,导致进口量大减;四,下游买家春节前的备货举动,导致需求增加。然而,我国丙烯酸酯市场的这种小
3、幅反弹并不能令生产企业和市场人士欢心鼓舞,因为今年的后市仍不容乐观。原因是,到2006年3月份以后,国内又将有一批新增装置陆续投产。如,宁波台塑的新建装置、上海华谊的扩建装置、江苏裕廊的后期装置、浙江卫星的新建装置、沈阳石蜡的新建装置、兰州石化的新建装置等。如果这些装置如期投产,市场供需状况将严重失衡,残酷的市场竞争在所难免,最终价格的竞争将体现在厂家生产成本的竞争。综上所述,预计2006年我国丙烯酸酯市场仍将硝烟弥漫,市场价位可能在平均成本线附近上下波动。G沈化:走有特色的转型之路我国丙烯酸酯技术开发始于1984年,当年北京东方化工厂从日本触媒引进丙烯两步氧化技术及成套设备建成我国第一套大型
4、丙烯酸酯生产装置,但直至2000年,国内科研单位一直还在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近期上海华谊公司开发的新型酯化催化体系,对设备的腐蚀性较低,使用少量催化剂就能在相同、甚至更有利的反应条件下高产率地制造丙烯酸酯,从而使我国丙烯酸酯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国内产能增速过快导致未来几年产能过剩 2003年以来国内丙烯酸价格的快速上升,再加上自01年起国内对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进口到中国境内的丙烯酸酯征收了反倾销税,使得丙烯酸及脂的生产厂家享受了很高的利润,直接引发了国内投资丙烯酸及脂的热情。一般丙烯酸生产设施从建设到建成大致在1520个月左右。进入2005年以后,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的一套16万t/
5、a的丙烯酸装置和配套丙烯酸酯装置、江苏裕廊化工有限公司的两套各4万t/a的丙烯酸装置和配套丙烯酸酯装置。台塑公司在宁波市北仑经济技术特区16万t/a的丙烯酸和23万t/a的丙烯酸酯产纷纷投产,直接导致国内丙烯酸价格的大幅下降和丙烯酸丙烯价差的缩减。沈化、江苏裕廊、兰州石化和浙江卫星等投资项目计划于20062007年投入运行,山东广饶、河北沧州、四川泸州等地也在规划811万吨/年丙烯酸酯装置。预计08年产能将再翻翻,导致产能过剩。 短期收益有影响长期仍有竞争优势 沈阳化工13万吨的丙烯酸项目即将投产,但是国内的产能过剩将会影响这一项目在07和08年的效益。但从长期来看,沈阳化工由于自产丙烯,且成
6、本相对较低,而且在丙烯酸的生产中,丙烯的成本占到了生产成本的比重在70-80%,公司在丙烯下游衍生产物链中仍然有长期的竞争优势。PVC糊树脂:规模和电石路线提供了竞争优势 聚氯乙烯糊树脂是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属于聚氯乙烯树脂的一个产品分枝。聚氯乙烯糊树脂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一般在5万12万。由于其成糊性能优良以及分散性能良好,主要应用于聚氯乙烯树脂的软材料领域。可适用于涂布、浸渍、喷涂、发泡等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人造革、装饰材料、地板革、墙壁纸、工业用输送带、运动场地、涂料、粘合剂、玩具、医用一次性手套、日用装饰材料、电器仪表、电工工具等诸多材料
7、和制品。 国内主要的PVC糊树脂厂家走的生产路线主要是电石法,这样在高油价的情形下相对于国外的乙烯法成本很占优势。此外,国内PVC糊树脂的生产厂家总共只有8家,产能比较集中,竞争相对比较理性。此外,各个生产厂家的扩能都是小步走,而需求则在稳步的增长,使得PVC糊树脂的价格变化不大,从近几年来看,每年只有几百元的下降,而毛利则稳定在28%左右。沈化在今年将有新的2万吨产能PVC糊树脂投产,总的产能达到了12万吨,但是通过调整负荷,应该能够达到13万吨的年产量。经过此次产能扩张以后,预计公司短期内不会进一步新增PVC糊树脂的产能。其他业务介绍 除了上述三大项目以外,公司的业务还包括石蜡化工的60万
8、吨常减压装置和DCC装置,以及金碧兰的4万吨的环氧丙烷和聚醚多元醇。金碧兰05年的经营情况一般,生产环氧丙烷2.5万吨,实现净利润600多万元。而随着13丙烯酸及脂项目的开工,预计DCC装置生产的丙烯将供给给丙烯酸项目,金碧兰的丙烯将面临外购的可能。预计07年以后对公司的贡献将逐步减小。石蜡化工目前拥有60万吨常减压装置和DCC装置,具有生产30多万吨成品油和6万吨丙烯左右的能力。05年以来,由于国家控制成品油价格,公司的炼油业务处于亏损的局面,05年亏损了5000多万元。根据我们的估计,06年以后,随着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炼油业务的亏损会逐年减少。 此外,除了上述假设以外,还有如下假设
9、:(1)丙烯酸项目和CPP项目的股权比例为65%; (2)没有考虑税收优惠政策,如国产设备投资的所得税抵免等; (3)CPP装置在08年不产生效益;股票频道有奖征集您的宝贵意见 主要结论 有特色的小炼厂转型之路:沈阳化工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小炼厂的转型之路。首先通过上马DCC项目,提升了炼厂的盈利能力和对催化裂解技术的掌握,而目前正在进行的CPP项目正是在原先DCC项目上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强化公司丙烯链和乙烯链的竞争实力。为实现“氯碱化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只要丙烯酸项目和CPP项目上马成功,那么在下一个石化周期高点到来的时候,沈化将成为“小齐鲁
10、”。我们跟市场观点的不同:通过对CPP方案跟轻石脑油裂解方案的比较,我们认为CPP方案单就裂解装置,经济性跟现有石脑油裂解装置相似,但是不认同市场的CPP项目在石化周期底部仍能提供优越回报的看法。而且跟市场不同的是,我们进一步考虑了CPP后续产品精耕细作上的规模不经济性。CPP技术只能作为小炼厂转型的一个选择。投资建议:我们预期06年和07年的每股收益在0.28和0.38元左右,目前的股价基本反应了这一增长的预期。而我们对石化周期的判断以及CPP项目经济性的判断,认为CPP项目并不能带来超额回报。所以我们给予沈阳化工“中性1”的评级。中石化持续扩大的石化资产以及更高的效率更能给投资者在石化周期
11、高点时带来丰厚的回报,所以我们建议买“沈化不如买中石化”。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 如何评估一项创新技术对企业的影响 未来几年,沈阳化工主要的增长点有三个:PVC糊树脂产能的扩大、丙烯酸项目和CPP项目;而在这三个项目中,对股价产生决定作用的无疑是CPP项目,CPP项目是国内第一套重质油生产烯烃的工业化装置。目前国内主要是用石脑油来生产烯烃,如果能够来源较多的重质油用来生产烯烃,将大大扩展我们国家石化工业的发展。我们认为,评估一项创新技术对于一家企业的影响,应该是三个层面的:第一是技术层面的,一项创新的技术,尤其是一套新的工艺流程,其尽管在使用阶段是成功的,但在放大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时,仍然可能出现
12、许多情况;这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二是经济层面的,一项创新的技术,尤其是要跟主流的技术竞争,一定要在经济层面上占上风;第三是创新技术对于企业的影响,一定要放在企业具体的情况上来分析。譬如,假设沈阳化工能够生产低成本的乙烯,但是如果这种乙烯是用来生产聚氯乙稀的,那么它的比较就不是跟中石化的用石脑油生产的乙烯成本相比,而是跟电石法生产的乙烯成本比较。正是基于上述三个层面的认识,我们的研究报告就围绕着上述的认识展开。我们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后两个层面:即经济层面是否具有优越性,是否真如有些研究表明的这项技术即使在石化周期处于谷底仍然能够提供优越回报;此外我们将在企业具体情况基础上分析这项技术的影响。重
13、点是经济层面的分析。 CPP项目跟石脑油裂解方案经济性的对比 乙烯和丙烯等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目前生产乙烯的方法主要是蒸气裂解,目前世界上使用的乙烯原料主要有:乙烷、丙烷、丁烷、液化石油气(LPG)、凝析油、石脑油、加氢裂化尾油及柴油等。由于资源拥有量的不同,各地区的原料构成存在差异,呈现出地域性的特点。 从世界范围来看,乙烷和石脑油是乙烯裂解原料中最主要的两种,而石脑油在其中占的比例最大。我国的裂解料也是以石脑油为主,占到60左右。丙烯则70来自于蒸气裂解,其余则来自FCC/DCC和丙烷脱氢。 相对于轻质原料而言,重质原料的乙烯原料费用、操作费用和乙烯成本显著增加。表2为美国海湾地区某50
14、0kta乙烯生产厂不同乙烯原料的乙烯成本。 国内创新的重质油裂解技术我国原油中轻油含量普遍偏低,直馏石脑油和轻柴油一般只占原油的30%左右。因此,在我国发展重质油裂解技术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几年,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成了催化热裂解(简称CPP)制取乙烯和丙烯技术。CPP是以重质油为原料,采用专门研制的酸性分子筛催化剂,以催化剂流化输送的连续反应再生循环操作方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进行催化裂解及高温热解、择形催化、烯烃共聚、歧化与芳构化等综合反应,在比传统的蒸汽裂解制乙烯缓和得多的操作条件下制取乙烯和丙烯的新工艺路线。CPP工艺特点是,适合直接加工重油,尤其是石蜡基油,还可掺炼适量的减
15、压渣油,也可以直接加工常压渣油。此外类似的进展有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开发了重油直接裂解制乙烯(HCC)专利技术,该工艺借鉴了成熟的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采用提升管反应器(或下行管式反应器)来实现高温(660-700)、短接触时间(小于2s)的工艺要求。现已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化工公司进行工业试验取得成功,达到世界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这套由催化裂化装置改造的HCC装置属世界上第一套重油直接裂解制乙烯的工业化装置,处理能力为60kta,原料为100%大庆常压渣油。采用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均良好的LCM5专用催化剂。乙烯和丙烯的单程产率分别达到22%和15.5%,混合丁烯产率为8%。 沈阳化
16、工的50万吨CPP装置是在石油化工科学院工业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的,石油化工科学院跟大庆炼化分公司合作于2000年10月一2001年1月在大庆炼化分公司进行了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所写的,我们并不对装置顺利投产进行判断,而是对装置正如原先工业试验那样顺利运转的基础上,对这种新的裂解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我们的评价思路:根据各产品的收率,然后乘以各产品的价格,得出一个综合收益,再减去原料成本,然后再减去加工完全成本,就可以得出每加工一吨的税前利润。对于CPP项目,我们用三个方案:乙烯方案,丙烯方案和典型方案,为了形成对比,我们取了用轻石脑油裂解作为对比方案。 注:轻石脑油
17、之所以没有裂解轻油,因为可以循环使用,所以乙烯丙烯收率较高 价格假设:渣油价格为石脑油价格的65%,裂解汽油的价格用90号汽油的价格替代,裂解轻油的价格用石脑油的价格替代。基于上述的假设,我们算出了从2003年到2006年5月份止的四个方案的毛利(即综合收益减去原材料成本)。 为了更清晰的看待这一问题,我们计算了三年的平均毛利。从三年平均来看,CPP项目的毛利比石脑油项目高100元/吨,但是如果考虑加工成本的话,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指出的,原料越重,加工费用越高,CPP的加工成本从公开资料来看,起码要高150元/吨。这样的话,CPP每吨的加工税前利润跟石脑油裂解装置相比应该差不多,即使我们采用06
18、年的数据,即CPP项目相对于石脑油项目最占优势,CPP项目每吨税前加工利润也仅比石脑油项目高250元/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公司CPP装置所用的原料是常压渣油,而目前并不存在一个活跃的常压渣油市场(每个有后续加工手段的炼厂都不会舍得把常压渣油便宜的卖掉,尤其是随着炼厂规模的大型化),公司有意向把现有的60万吨的常减压装置扩到150万吨,这样也许还需要一笔投资。我们认为,CPP项目在经济性上可以跟传统的裂解装置相抗衡,但是并不存在显著超越现有裂解装置的可能。而且从后续产品的规模化利用上,由于其较小的规模,使得后续产品的精耕细作并不经济,所以CPP即使推广,仍然只是一些小炼厂进行转型的选择。虽然
19、这项技术在经济层面跟传统的技术相比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优越之处,但是的确拓宽了国内烯烃原料来源的范围,将会为我国的石化产业做出贡献。 技术创新一定要在企业的层面具体分析:规模过小限制了精耕细作 技术的创新成功并不等于企业成功,只要当技术的创新跟企业的目前业务体系、组织文化和能力相匹配。技术的创新才会转化为企业的成功。我们对沈化的担心在于:CPP项目出来的乙烯丙烯用来做什么呢?用来直接卖吗?显然不是,所有的裂解装置都是跟下游的应用如聚烯烃等生产相连的。对于丙烯,相对问题不大,从公司的产业链中可以看出,可以用来做环氧丙烷、丙烯酸及脂甚至做聚丙烯(国内许多炼厂把FCC/DCC中的丙烯用来做聚丙烯),但是
20、乙烯呢,如果是用来做PVC糊树脂,我们认为其竞争力不如现在的电石路线,如果用来做聚乙烯和乙二醇,这两个存在显著规模经济的子行业,其竞争实力跟大的乙烯项目相比,存在较大的弱势。再如裂解汽油中含有丰富的三苯,一个90万吨的乙烯项目可以有50万吨的裂解汽油,但是50万吨的CPP项目,最多也就9万吨左右,规模过小限制了其对裂解产品的精耕细作,同时在后续产品的加工上显得规模不经济。 丙烯酸和丙烯酸脂项目:短期产能过剩,长期竞争有优势 在丙烯酸生产中,粗(未精制)丙烯酸几乎都用于生产丙烯酸酯(最重要的有丁酯、甲酯、乙酯和2-乙基己基酯),其主要用于涂料、造纸、纺化、粘结剂和油墨工业用其他衍生物。占到了60
21、左右(国内占到80%)。冰丙烯酸用于生产超级吸水剂聚合物(高吸水性树脂,SAP),占世界需求量约32%,以及洗涤剂聚合物。少量用于生产聚丙烯酸酯用作增稠剂、分散剂和流变控制剂。 我国丙烯酸酯技术开发始于1984年,当年北京东方化工厂从日本触媒引进丙烯两步氧化技术及成套设备建成我国第一套大型丙烯酸酯生产装置,但直至2000年,国内科研单位一直还在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近期上海华谊公司开发的新型酯化催化体系,对设备的腐蚀性较低,使用少量催化剂就能在相同、甚至更有利的反应条件下高产率地制造丙烯酸酯,从而使我国丙烯酸酯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丙烯酸及脂的需求增速预计在10%以上我国建筑、纺织、包装
22、材料将继续成为今后丙烯酸及脂市场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居民住房条件和人均居住面积提高促使住宅快速发展,对丙烯酸乳胶建筑涂料和建筑密封胶的需求量将会增长。化纤工业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外向型产品,而化纤和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以及产品档次提高,都会对丙烯酸脂类高档纺织浆料、涂料印花浆和加工用的胶粘剂等需求会增长。随着中国包装材料业的迅速发展,胶粘剂需求量亦将迅速增长,仅2004年压敏胶粘剂制品(胶带和标签)产量就超过55亿平方米。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内产能增速过快导致未来几年产能过剩 2003年以来国内丙烯酸价格的快速上升,再加上自01年起国内对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进口到中国境内的丙烯酸酯
23、征收了反倾销税,使得丙烯酸及脂的生产厂家享受了很高的利润,直接引发了国内投资丙烯酸及脂的热情。一般丙烯酸生产设施从建设到建成大致在1520个月左右。进入2005年以后,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的一套16万t/a的丙烯酸装置和配套丙烯酸酯装置、江苏裕廊化工有限公司的两套各4万t/a的丙烯酸装置和配套丙烯酸酯装置。台塑公司在宁波市北仑经济技术特区16万t/a的丙烯酸和23万t/a的丙烯酸酯产纷纷投产,直接导致国内丙烯酸价格的大幅下降和丙烯酸丙烯价差的缩减。沈化、江苏裕廊、兰州石化和浙江卫星等投资项目计划于20062007年投入运行,山东广饶、河北沧州、四川泸州等地也在规划811万吨/年丙烯酸酯装置。预
24、计08年产能将再翻翻,导致产能过剩。 短期收益有影响长期仍有竞争优势 沈阳化工13万吨的丙烯酸项目即将投产,但是国内的产能过剩将会影响这一项目在07和08年的效益。但从长期来看,沈阳化工由于自产丙烯,且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在丙烯酸的生产中,丙烯的成本占到了生产成本的比重在70-80%,公司在丙烯下游衍生产物链中仍然有长期的竞争优势。PVC糊树脂:规模和电石路线提供了竞争优势 聚氯乙烯糊树脂是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属于聚氯乙烯树脂的一个产品分枝。聚氯乙烯糊树脂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一般在5万12万。由于其成糊性能优良以及分散性能良好,主要应用于聚氯乙烯树
25、脂的软材料领域。可适用于涂布、浸渍、喷涂、发泡等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人造革、装饰材料、地板革、墙壁纸、工业用输送带、运动场地、涂料、粘合剂、玩具、医用一次性手套、日用装饰材料、电器仪表、电工工具等诸多材料和制品。 国内主要的PVC糊树脂厂家走的生产路线主要是电石法,这样在高油价的情形下相对于国外的乙烯法成本很占优势。此外,国内PVC糊树脂的生产厂家总共只有8家,产能比较集中,竞争相对比较理性。此外,各个生产厂家的扩能都是小步走,而需求则在稳步的增长,使得PVC糊树脂的价格变化不大,从近几年来看,每年只有几百元的下降,而毛利则稳定在28%左右。沈化在今年将有新的2万吨产能PVC糊树脂投产,总的产
26、能达到了12万吨,但是通过调整负荷,应该能够达到13万吨的年产量。经过此次产能扩张以后,预计公司短期内不会进一步新增PVC糊树脂的产能。其他业务介绍 除了上述三大项目以外,公司的业务还包括石蜡化工的60万吨常减压装置和DCC装置,以及金碧兰的4万吨的环氧丙烷和聚醚多元醇。金碧兰05年的经营情况一般,生产环氧丙烷2.5万吨,实现净利润600多万元。而随着13丙烯酸及脂项目的开工,预计DCC装置生产的丙烯将供给给丙烯酸项目,金碧兰的丙烯将面临外购的可能。预计07年以后对公司的贡献将逐步减小。石蜡化工目前拥有60万吨常减压装置和DCC装置,具有生产30多万吨成品油和6万吨丙烯左右的能力。05年以来,
27、由于国家控制成品油价格,公司的炼油业务处于亏损的局面,05年亏损了5000多万元。根据我们的估计,06年以后,随着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炼油业务的亏损会逐年减少。我国台湾台塑集团有关人士称,未来两年,台塑集团将建成台湾麦寮与淅江宁波石化园区丙烯上下游衍生物的垂直整合产业链,包括台塑石化新增100万吨的丙烯产能、30万吨的聚丙烯、16万吨丙烯酸、21.5万吨丙烯酸酯等厂。中国丙烯酸酯技术进步如何,产能有多大?2004年中国丙烯酸酯产能达到23万吨/年,其中MA4.5万吨/年,占19.6%;EA4.5万吨/年,占19.6%;BA14万吨/年,占60.8%。上海华谊公司开发的新型酯化催化体系,对
28、设备的腐蚀性较低,使用少量催化剂就能在相同、甚至更有利的反应条件下高产率地制造丙烯酸酯,从而使中国丙烯酸酯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加之目前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较好,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际水平,国内丙烯酸酯生产商成本优势已经显现。目前,中国生产的丙烯酸酯已远销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国外企业也失去了向中国大举倾销的环境和优势。上市公司受益于行业景气没有反倾销保护,中国丙烯酸酯行业前景如何,对相关上市公司有何影响? 随着建筑、电子和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各种丙烯酸酯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特别是超吸水性聚合物(SAP)在卫生用材料迅速增长的情况下,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05年2015年期间全球丙烯酸酯需求增长率
29、将达到4%以上。就地区而言,欧洲丙烯酸酯需求仅略高于GDP增速,美国需求增速也有所降低,而亚洲将成为未来丙烯酸酯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年均增长率将达8%10%。特别是中国,来自建筑、化纤纺织、卫生材料、汽车等行业的丙烯酸酯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预计2010年和2015年将分别达到116万吨和170万吨,2010年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1.4%。由于看好中国市场,国内外企业纷纷投资新建丙烯酸酯装置或对现有装置进行扩能。扬巴集团、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台塑(宁波)公司、上海华谊公司和北京东方石化公司等投资项目计划于2005年2007年投入运行,山东广饶、河北沧州、四川泸州等地也在规划8万11万吨
30、/年丙烯酸酯装置。随着装置的新建和扩能以及国内市场的逐渐成熟,预计2010年中国丙烯酸酯产能将达75万吨/年,但与需求量相比仍有一定缺口。因此,取消反倾销保护后丙烯酸酯行业前景依然向好,会继续给相关上市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化等贡献较高的利润。产需快速增长缺口可望缩小我国丙烯酸发展分析 最近几年,我国丙烯酸工业生产和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经过几轮扩能改造,产量增幅较大,由1996年的 9.64万吨猛增到2002年的14. 23万吨。与此同时,市场消费也进入高速增长期,由12.02万吨增至37. 4万吨(含丙烯酸酯净进口折丙烯酸量,下同)。我国已成为全球瞩目的消费市场,是世界丙烯酸发展潜力最大的
31、国家。 我国丙烯酸生产始于上世纪60年代,装置当时均采用丙烯腈水解法,规模小,品种少。1984年,北京东方化工厂成套引进日本技术和设备,建成投产我国首套大型丙烯酸及酯生产装置。进入90年代,我国丙烯酸及酯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吉联(吉林)化学有限公司和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先后引进日本三菱化学技术,分别于1992年和199 4年建成2套装置。目前,我国共有3套丙烯酸及酯装置,均采用丙烯二步氧化法。2002 年我国丙烯酸生产能力为1 4.1万吨,装置开工率达109.2。其中,高纯丙烯酸装置生产能力3.35万吨,产量1.8万吨,装置开工率5 3.7。同年,丙烯酸酯(甲酯、乙酯、丁酯)生产能力23.3万吨
32、,装置开工率达100。上述3家企业分布在华北、东北及华东,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90年代初以来,国内丙烯酸及酯供需缺口逐年增大,引发企业筹建生产装置,到目前先后有十几家企业筹建丙烯酸及酯项目,但绝大多数企业资金未落实,建设计划一拖再拖。目前在建的丙烯酸及酯项目仅有扬巴一体化石化项目,丙烯酸装置年产能力16万吨,丙烯酸酯装置年产能力21.5万吨,预计2005年投产。拟建工程主要有台塑计划斥资1.49亿美元,在浙江宁波建设23万吨年丙烯酸及酯装置。此外,河北沧州、广东惠州和茂名、四川泸州、辽宁沈阳、山东等地正在筹建8万11万吨年丙烯酸及酯装置,并陆续开展了招商引资工作。 近10年来,我国丙烯酸工业发
33、展很快,但仍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1996年供需缺口达2.38 万吨,1998年升至5.37万吨,2001年达 17.84万吨。我国自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80降到2001年的44,对进口依赖度由20增加到56,丙烯酸进口量由1996年的2080 吨增至2001 年的6.71万吨。2002年进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达10. 88万吨。其中,酯化级丙烯酸进口量达6.8万吨,其他为聚合级丙烯酸。 近年来,为抢占我国市场,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一些大企业在我国周边地区建成投产了近40万吨年丙烯酸生产能力。这些企业实施低价策略向中国市场销售产品,给我国丙烯酸生产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国
34、内企业生产和经营蒙受严重损失,从1997年起出现亏损。1999年,上海高桥石化公司丙烯酸厂联合北京东方化工厂、吉联(吉林)化学有限公司启动丙烯酸反倾销工作。去年12月5日,国家外经贸部和经贸委初裁决定,对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部分丙烯酸酯企业出口到中国的丙烯酸酯除缴纳关税外,还征收反倾销税。 我国丙烯酸主要用于生产丙烯酸酯,占丙烯酸总消费量的80左右。丙烯酸酯主要用于胶粘剂、涂料、皮革等领域,1995年以来消费增长速度很快,其中用量最大的为丙烯酸丁酯。2002年我国丙烯酸丁酯产量15. 3万吨,占丙烯酸酯总产量的65.7,进口量10万吨,表观消费量25万吨左右。目前我国特种丙烯酸酯类生产
35、和消费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前景广阔。 丙烯酸也用来生产聚丙烯酸(盐)。在下游产品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深加工产品当属高吸水性树脂。高吸水性树脂是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95用于个人卫生用品。高纯丙烯酸是生产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原料,近年来我国一些生产企业陆续建成或在建一批中小型高吸水性树脂装置。目前,我国高吸水性树脂生产企业有40余家,年产能力3万吨。其中,年产1000吨装置有7套,最大装置年产能力5000吨,共有3套,分别建在陕西、青海、江苏。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季铵盐及其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凝聚作用,是油田开采常用絮凝剂,近年来产量3万吨以上,丙烯酸消费量超过2 万吨。 在上世纪末,发达国家先后颁
36、布环保法规,限制或禁止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磷酸盐类助洗剂。洗涤剂行业推行无磷化,大大促进了主要替代品聚丙烯酸钠盐的发展。在世界洗涤剂消费领域中,聚丙烯酸钠盐年消费量已达20多万吨。目前我国聚丙烯酸盐类助洗剂年消费量仅4000 5000吨,如果全国洗涤剂实现无磷化,添加量按1计,年用量达到3万吨,市场潜力巨大。 据预测,2005年前我国丙烯酸需求将以10.5的速度增长,2005年需求量达44.79万吨。扬巴一体化石化项目投产后,我国丙烯酸供需缺口将大幅度减少。预计2005年2010年,我国丙烯酸市场将步入平稳发展阶段,供求缺口日趋缩小,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内地丙烯酸供需矛盾有望逐步缓解(2006-0
37、3-28) 【发表评论(0)】 【 推荐给朋友 】【大 中 小】 【关闭窗口】 【打印】 专家预测,2006年2010年,我国丙烯酸市场将步入平稳发展阶段,市场供需矛盾有望逐步得到缓解。我国丙烯酸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装置均采用丙烯腈水解法,规模小,品种少。1984年,北京东方化工厂引进日本技术和设备,建成投产我国首套大型丙烯酸及酯生产装置。1992年和1994年,吉联(吉林)化学公司和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先后引进日本三菱化学技术建成2套装置,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这3套丙烯酸及酯装置,均采用丙烯二步氧化法。2002年我国丙烯酸生产能力为14.1万吨,装置开工率达109.2。其中,高纯丙烯酸装置生产能力3.35万吨,产量1.8万吨,装置开工率53.7。同年,丙烯酸酯(甲酯、乙酯、丁酯)生产能力23.3万吨,装置开工率达100。近10年来,我国丙烯酸工业发展很快,但仍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1996年供需缺口2.38万吨,1998年上升至5.37万吨,2001年达17.84万吨。国内自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80%降至2001年的44% 被屏蔽广告,对进口依赖度相应由20%增加到56%,丙烯酸进口量由1996年的2080吨增加到2001年的6.71万吨。2002年,我国进口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达10.88万吨。其中,酯化级丙烯酸进口量达6.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建私房合同范本
- Module1Unit 2 I feel nervous when I speak Chinese.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专家工作合同范本模板
- 公寓购房合同范本
- 保洁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 刺绣行业雇工合同范本
- 分公司设立合同范本
- 农户销售果树合同范本
- 农用农机出售合同范本
- 保险条款合同范本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单元测试
- Linux操作系统课件(完整版)
- 跨境电商亚马逊运营实务完整版ppt课件-整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浙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精品必备教学课件
- DB32∕T 4245-2022 城镇供水厂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别和更换标准
- 建设工程围挡标准化管理图集(2022年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纲要
- 湿法冶金简介
- 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8节)
- 班主任培训-家校沟通课件
- 机器视觉论文英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