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的现代观念_第1页
训诂学的现代观念_第2页
训诂学的现代观念_第3页
训诂学的现代观念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训诂学的现代观念训诂学的现代观念从观念上对训诂学进行思考,已有很久的历史了。在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尔雅中,第一篇与第三篇分别以 释诂“释训”命名。在这里, 诂”与训”分立,这表明,在作者心目中,诂”与训”是释”的对象,是作为两个实在对象出现的,并非构成一个术语。这从尔雅十九篇均以释/为命名方式也可以得到证明。清代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豫部第九说得更加明确:“尔雅 释诂者,释古言也;释言者,释方言也;释训者,释双声迭韵连语及单词、重辞与发生助语之辞也。”到了西汉诗诂训传中, 诂“训“传“三字并立,这是汉代毛亨在继承前人及尔雅的基础上所创立的三种训释方式。 诂”大致为训解古词古义及其他基本词,训”大致是

2、训释连绵词及重言词,传”是在 诂”与 训”的基础上阐释诗的内在涵义等。 毛亨的 诂“训"传”有两个特点,一是 诂“训"传”的含义及使用, 仍具有词源的特征,二是周南 关睢诂训传第一之类名称表明毛亨并未将诂“训”及 传”作为一个术语来使用,因此,毛诗中 诂训”并非连用,而是分用。到了东晋,郭璞在尔雅 序中说:关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叙诗人之兴y on g ,h Q 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 ”郭璞又在尔雅 释诂第一中第一条下说: 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 通方俗之殊语。”这里郭璞已接近于在概括了。到了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 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毛以尔雅之作,多为

3、释诗,而篇 有释诂、释训,故依尔雅训而为诗立传。传者,传通其义也。尔雅所释,十有九篇, 犹云诂训者。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释言则释诂之别。故尔雅 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 也。然则诂训学,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释亲已下,皆指体而释其别,亦是诂训之义,故唯言诂训,足总众篇之目。”在这段话中,孔颖达展示了他的概括历程:由 诂训传”概括为别名 注解”构成了一个术语,这是一次对学科认识的质的飞跃。又由诂训”总括其对象: 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最后又加以补充道:故唯言诂训,足总众篇之目。”可见

4、,孔颖达在训诂领域中已初步进入了术的确定及对象的划分领域中,已由具体的对象初步上升为抽象的概括了。可以说,到孔颖达 这里,传统的训诂学观念已形成了。从孔颖达到清代乾嘉学派,这一观念一直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这 一训诂学的传统观念仍然有着极大的影响,支配着许多人的工作实践。训诂学现代观念的产生,要算是从黄侃先生开始的。清朝末年,随着反清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学大师章太炎与黄季刚两位先生,在宣传革命思想与参和革命活答此三者(按:指动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语言理论的影响。章太炎在论语言文字之学一文中说: 文字、训诂、声韵),乃成语言文字之学。此固非童占毕所能尽者。然犹名小学,则以袭用古称,便于指 示。其实

5、当名语言文字之学,方为确切。此种学问,仅艺文志附入六艺。今日言小学者,皆似以此为经学之附属品。实则小学之用,非专以通经而已。”章太炎将 小学”易名为 语言文字之学”,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标志着语言文字学学科观念的产生。太炎先生是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创始者。在学科观念的支配下,太 炎先生撰著了文始,这是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我国的第一部语源学专著。太炎先生撰写文始之初,黄侃先生曾参与了条例的拟定(见黄侃声韵略说)。在继承太炎先生语言文字之学”的基础上,黄侃先生进一步发展了学科观念。黄先生说:失所谓学者,有系统条理,而可以因简驭繁之法也。明其理而得其法,虽字不能遍识,义不能遍晓,亦得谓之学。不得其理与法,

6、虽字书罗 胸,亦不得名学。”该书还记载道:黄先生云: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也。以上黄先生语。”黄先生的界说中,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研究对象,即 解 释语言”,而且没有 时地之限域”,这较之于古人的训释古语显然是扩大了范围;第二是理论和方法,即法式”和 义例”;第三是研究目的,即 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黄侃先生对训诂学所作的这一界定,是 在明确的学科观念下作出的。即使拿今

7、天的标准来衡量,这一界说也称得上是对传统观念的革新,是训诂 学观念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黄先生对训诂理论的建议,并没有局限在观念的更新上,而是在观念的指导下,初步创建了训诂学的现代理论体系。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他便拟定了训诂学的理论提纲,定名为训诂学讲词,并且在多所大学施以讲授。 该提纲由 训诂述略”与 十种小学根柢书”两大部分组成, 前者属理论与方法部分, 后者属训诂要籍介绍。 这虽然是一份简略的提纲, 但其中已明确有了理论与方法, 对象分类等当代学科思想。 黄先生在他的教学活动与著述中, 具体阐述了他的理论与方法, 并施之以实践。 可以说,黄先生是中国现代训诂学观念的提出者。三 训诂学

8、观念中存在的问题综合以唐代孔颖达为代表的传统训诂学观念以及以近代黄侃先生为代表的现代训诂学观念来考察,我们发 现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在传统训诂学观念中,注解”是其核心观念。从起源上看,训诂学产生于对古代文献的诠解、疏理,周易有经有传,其传便是对经的诠解;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对春秋经文的诠解,这可以说是训诂学的萌芽。西汉毛亨的诗诂训传,可以说是比较成熟的训诂学著作了。尽管在秦汉之 际已出现了尔雅,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训诂学的注解”性质,无怪乎唐代孔颖达要得出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的结论了。传统训诂学的这一注解”性质,形成于毛传,延续到清代的乾嘉学派之前。昔人既作尔雅、方言、释名、有清

9、一代,有休宁戴氏东原出,他在转语二十章序中说:余以为犹阙一卷书。创为是篇,用补其阙,俾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此 音“义“互求之说,戴东原的学生段玉裁以及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创造性地运用于他们的训诂实践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王念孙的广雅疏证、王引之的经传释词,以音义互求之法,开创了训诂实践中的语言学研究领域;段玉裁的诗经小学,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则是具有注解”色彩的训诂学专著。到了清代末年,章太炎已十分明确地表示了训诂学的上重”性质,正如我们在前面所引述的章太炎先生的一段话中所说的:今言小学者,皆似以此为经学之附属品。实则小学之用,非专以通经而已。”这是训诂学二

10、重性的首次明确的表述。现代训诂学观念的提出者黄季刚先生,继太炎先生之后,又给训诂学的二重性以明确的表达:以语言解释语言”与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工第二,从训诂学的二重性,更可以明确地看到分工派”与 综合派”的分歧根源所在。分工派”中的 语义学派”,撇开训诂学的诠解性质,将训诂学的对象区间死死地限在纯语言学范围之内,无怪乎得出训诂学和语义学大致相当,但治学方法却有很大差异的自相矛盾的结论了。分工派”中的 告汉语词义学派”或 告代文献词义学派”,比起 语义学派”来,照顾了训诂学的二重性,但 从其定名来看,也是偏向于语言学范围的。综合派”,从其 以文献语言的内容和形式为其对象 ”的理论宗旨来看,似

11、乎是关照了训诂学的二重性。但其训解文献语言而不限于词的目标,将其训解目标扩展到文献语言的全部,这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及训解实践上,将使自己不知不觉地走向纯语言学的一端,这样,势必使其理论体系变得十分庞大而最终难以建成,其训解文献语言的内容并将这种内容无节制地扩展到名物、典章、文化、习俗等各自的领域。鉴于语言承载信息量之无与伦比,名物、典章、文化、习俗等各自领域内容之庞大,训诂学将变得无所不训、无所不解,而这又是难以完成的。这是综合派”在训解对象上所陷入的困境,这种对象上的困境又导致综合派”在理论建构上的困惑。第三,除了 分工派”中的 语义学派”外,无论是 告汉语词义学派”,还是 综合派”,他们的

12、工作实际都是以文献词义的考辨为中心的。目前流行的考据方式。多是条条式考辨,此种形式,起源于何时,我们尚不得而知,但其大量出现,无疑是在清代,像顾炎武的日知录、阎若噱的潜邱札记、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等都是比较著名的笔记式考辨。至于这种考辨笔记的性质,赵振铎先生说得明白:读书笔记本不在于著书,而是为了著书作的一种准备工作。平日读书有了心得就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材料多了,就进行整理。”至于其价值及缺点,赵先生说:这些笔记,精粗程度不太相同,同一书中各条之间的水平也不一样,但是从训诂学的角度看,它们却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可以利用的材料。”可以看出,笔记式考辨原是训诂学家们用来著书的一种准备材料,但由于他们功

13、底深厚,便有了可资利用的价值。今天有 相当多的人把古人这种材料的准备方式当成了考辨的正宗形式。由于今人在材料功底上远不如古人,甚至在传统训诂理论的修养方面也赶不上古人,因而错误很多。有的误把随文释义当作了义项,有的不考虑文献性质而胡乱解释,如有人将李白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 疑是"解为 好像”,事实上,前三句都是作乾 遥看”之景,第四句,作者并没看到其景,但古人认为实有 银河”。“疑是”正表明作者心中疑疑惑惑,这瀑布似乎是来自九天之银河,这正反映了当时李白的认知心态。但是,今人在功力赶不上古人,在训诂理论素养有时也不及古人的情况下,怎样

14、才能提高考辨,尤其是笔记式考辨的可靠性呢?四训诂学一一古代文献词义考证学笔者在前辈成果的基础上,于1 9 9 2年湖南湘西索溪峪训诂学年会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训诂学,应当是以古代文献词义的考证为对象与目的的一门学科。首先,我们应弄清 古代文献”的含义。我们所说的 古代文献”,是以古代汉语为记录工具的古代书面文献。由于古代汉语包括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文言”以及以六朝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因此告代文献”便相应地形成两个系统:一个是古代文言文献系统,另一个是古代白话文献系统。其次,要弄清一部具体 告代文献”的内在组成。以往,人们对这一问题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更谈不上深入的探

15、讨了。事实上,一部具体的古代文献,例如一部富有哲理意味的书,像论语、庄子、老子之类,便是一个相对统一完整的系统;而这一系统事实上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这一复合系统中的语言系统是一部古代文献的承载系统;对象(或知识)系统是一部古代文献内事物的组成系统;止匕外,还有一个上下文义及言外之意粘附在语言系统及对象系统上。具体古代文献的语言系统,又是由语义系统和语言形式系统(由语序、形态、虚词、特殊文例等组成)所组成的;就承载功能而言,语义系统是主体,而词义又是语义系统的核心。可以说,抓住了词义,理解了词义,是我们诠解、理解一部古代文献语言系统的关键所在。但是,我们对具体文献的诠解、理解,如果

16、仅仅停留在对该文献语言系统的诠解、理解层次上,是很不够的,也是不能彻底了解文献的整体的。例如论语的巴所不欲,勿施于人 工就字面理解并不难;但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呢?可见,对具体文献的理解还必须深入到该文献的对象系统中去。上下文义”及意外之意”在具体古代文献中并不构成与该文献语言系统、对象系统三足鼎立的一个子系统,而是粘附于语言系统与对象系统之上的。其产生原因,是由于语言自身未能完全达意及表情而出现的。这一点在文学作品(诗歌尤甚)与哲学作品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而在古代科技文献中则微乎其微。我们在上文提到的 告代文献词义”是存在于 告代文献”这一大范围之内的,它和字典辞书中的词义”虽然有联系,但并不相同。字典词书中的词义”,是一种词义的系统,它一般由本义或基本义与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所组成,而且是处于静止状态,尚未与事物系统发生动态的、表述的联系,更不会有上下文义及言外之意附丽于其上。古代文献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