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版地概历年真题考点_第1页
最终版地概历年真题考点_第2页
最终版地概历年真题考点_第3页
最终版地概历年真题考点_第4页
最终版地概历年真题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1、历史比较法: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2、黄道面:太阳系中的行星的分布和运转几乎都在一个平面内,这个平面称为黄道面。白道面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面3、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所构成并延伸通过陆地的封闭曲面。4、大陆边缘:大洋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带,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5、大洋中脊:绵延在大洋中部(或内部)的巨型海底山脉,具有很强的构造活动性,常发生地震和火山运动。6、大洋盆地:介于大陆边缘和大洋中脊之间较平坦地带。7、科里奥利力:在运动着的物体上施加一个使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力。:地转偏向力,地球

2、上一切物体的运动都会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而发生方向偏转。其偏转方向与大气相同。北半球向右。只改变运动方向而不改变速度。8、潮汐:全球性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引潮力,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绕地月系质心旋转,绕太阳公转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9、浊流:海洋或湖泊中载有大量悬浮物质的高密度水下重力流。10、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也称饱水带水,其自由表面水潜水面。11、承压水:指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12、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在大陆之下平均为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为7km。在该界面附近,纵波的速度以7.0km/s左右突然增加到8.1km/s

3、左右;横波的速度也从4.2km/s突增到4.4km/s。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称为地壳。13、古登堡面:位于地下2885km的深处。在此不连续面上下,纵波速度由13.64km/s突然降低为7.98km/s,横波速度由7.23km/s向下突然消失。并且在该不连续面上地震波出现及明显的反射折射现象。古登堡面以上到莫霍面之间的地球部分称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到地心之间的部分称为地核。14、低速带:出现深度一般介于60250km之间,接近地幔的顶部,在低速带内,地震波速度不仅未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反而比上层减少5%10%左右,低速带上下没有明显界面,波速的变化是渐变的,低速带在地球中所构成的圈层被称为软流圈

4、。15、岩石圈: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部分与地壳一起构成岩石圈。16、地温梯度: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米所升高的温度。17、磁偏角: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18、磁倾角:磁场强度矢量与水平面的交角,以磁场强度矢量指向下为正值。19、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百分比。20、丰度:某一地区某种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21、矿物: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因而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外部形态。22、晶质矿物:内部质点呈有规律的排列的固体矿物,在有利的条件下都能生成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外形。非晶质矿物,内部质点排列无规律,颇类似于液体。23、解理

5、: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裂开面为解理面。24、断口:矿物受敲击后沿任意方向裂开成凹凸不平的断面。25、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26、岩石的构造:岩石中矿物颗粒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方式特点。27、大洋地壳:主要分布在大陆坡以外的海水较深的大洋地区,厚度较薄,结构较一致。28、大陆地壳:主要分布于大陆及其毗邻的大陆架、大陆坡地区,厚度较大,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不均一性。29、重力异常:在地面某点用重力仪获得的重力观测值与该点的正常重力值常常存在偏差,这种偏差称重力异常。30、重力均衡:地壳物质为适应重力作用,总是力求与其更深部的物质之间达到质量和

6、重量上的平衡状态。31、地质年代: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32、相对地质年代: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33、同位素地质年龄:主要运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规律测定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34、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并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面,后行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35、构造运动: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常以岩石的变形变位,地表形态的变化等形式表现出来。36、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条件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矿物、岩石在原地发生分解和破坏的过程。37、温差风化:由于岩石表层温度周期性的

7、变化而使岩石崩解的过程。38、残积物:化学风化作用后的难溶物质、岩石碎屑和风化形成的矿物。39、风化壳:地表岩石经物理、化学、生物风化的长期作用,形成由风化产物组成的,分布于大陆基岩面上的不连续薄壳。40、差异风化作用: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矿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表面凹凸不平;或由于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弱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41、球形风化作用:如果岩石的矿物分布均匀,并发育有三组近于相互垂直的裂隙,把岩石切成形状大小不等的立方体岩块,在岩块的棱角处自由表面积大,易受温度、水溶液、气体等因素的作用而风坏破坏,经一段时间风化后,岩块棱角消失,在岩石表面形成大大小小的球体

8、或椭球体。42、岩溶作用: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发生的以地下水为主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崩塌作用等一系列过程。(喀斯特作用)43、石林:如果灰岩的层理水平,又发育有垂直的裂隙,在地面流水和地下水沿裂隙溶蚀作用下,使溶沟加深,石芽增长,形成巨型石芽,称石林。44、海蚀凹槽:在基岩海岸的海水面附近,由于海水拍岸浪的机械冲击和海水所携带沙石的磨蚀作用以及化学溶蚀作用,该部位的岩石不断遭受破碎,被掏空,形成向陆地方向锲入的凹槽。45、波切台:海蚀崖不断向陆地方向节节后退,在海岸带形成一个向上微凸并向海洋方向微倾斜的平台。46、搬运作用:自然界中的风化剥蚀产物被运

9、动介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47、机械搬运作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营力以推移、跃移、悬移和载移四种方式搬运风化、剥蚀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的过程。 48、化学搬运作用:母岩经化学风化、剥蚀作用分解的产物呈胶体溶液或真溶液的形式被搬运。49、分选性:颗粒大小趋向均一的程度。50、磨圆度: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棱角磨碎而接近圆形的程度。51、冲积物的二元结构:河流冲积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结构。洪水期河流断面扩大,引起河漫滩水流速减小,洪水夹带的细粒泥沙,覆盖在河床冲积物上,形成下部为粗砂和砾石组成的河床冲积物,上部为细沙或粘土组成的河漫滩冲积物,构成下粗上细的沉积结构。52、三角洲:当河流进

10、入河口时,水域骤然变宽,再加上海水或湖水对河流的阻挡作用,流速减小,机械搬运物大量沉积下来,形成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的沉积型态。53、洪积物:由洪流形成的沉积物。洪积物再冲沟口所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叫洪积扇。54、坡积物:由片流在坡坳、坡麓地带形成的碎屑堆积物。55、黄土:一种灰黄或棕黄色的松散土状沉积物,以粉砂和粘土为主,孔隙及垂直解理发育。成因复杂,以风成为主。56、成岩作用:由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称为成岩作用。57、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炽热、粘稠并富含挥发份的熔融体。58、岩浆作用:岩浆形成后,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溢出地表,在上升、运移过

11、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成分不断地发生变化,最后冷凝成为岩石。59、裂隙式喷发: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或断裂群上升,喷溢出地表,常形成熔岩流与熔岩被.60、中心式喷发:喷发物沿火山喉管喷出地面,平面上成点状喷发.常形成火山锥.61、岩株:一种常见的侵入体,平面上近圆形或不规则状,接触面较陡,规模较大,出露面积小于100km2。62、岩床:又称岩席,是厚度较小而面积较大的层间侵入体,与其顶、底板围岩平行,接触面平坦,中部稍厚,向边部逐渐变薄以至尖灭。63、区域变质作用:是在广大范围内发生并由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64、河流阶地:若地壳运动使该区域处

12、于上升状态,则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的下蚀作用重新加强,使河床降低,原有的河漫滩相对升高,一般洪水已不能到达,形成分布于河各个坡上,洪水已不能淹没的,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65、准平原:地壳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流水及其他各种表层地质作用长期共同对陆地表面进行改造,其总趋势是把原来地表高差相对较大的形态,经过风化剥蚀把它削低,同时又将破坏下来的物质搬运到地表低洼处进行堆积,以减少地表的高差,这种削高填低的结果使广大地区内形成只存在零星分布的,高度不大的剥蚀残丘,整个地区变得比较平坦,这种近似平原的地形称准平原。66、夷平面:当地表演变到准平原之后,如果地壳又重新上升,准平原被抬高,并遭受流水切

13、割而成为山地,这时在山地的顶部可以残留着原有准平原的遗迹,即相当平坦的顶面。其范围可大可小,上面可见到准平原时期的沉积物或风化壳,而且一系列相邻的平坦山顶大致位于同一高度,他们代表已被破坏的原来准平原的表面。66、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67、背斜:在形态上是向上拱的弯曲,其两翼岩层一般相背倾斜,核老翼新。 68、震级:指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以这次地震中的主要震级为代表,可用地震仪上记录到的最大振幅来测定。69、烈度: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往往与震级、震中

14、距及震源深度直接有关。70贝尼奥夫地震带:在海沟附近都是浅源地震,离海沟较远出现中源地震,在更远的大陆内部则出现深源地震,震源排列成为一个由海沟向大陆方向倾斜的带,倾角一般为45°左右。71、大陆漂移说:根据大陆形状的相似性、地层、地质构造、古生物、古气候等方面的证据提出来的大陆长期漂移、且至今仍在不停飘移着,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72、磁异常条带:是地球磁场不断倒转的背景下海底不断新生和扩张的结果,形成一条条正向和反向磁化相间排列、平行洋脊对称分布的磁化条带。72、威尔逊旋回:从大陆裂谷发展到大洋并进一步发展成为造山带的演化过程,反映了大洋形成消亡的

15、一般规律。73、转换断层:横切洋中脊或俯冲带的一种巨型水平剪切断裂,断层两侧相互错动仅发生在两侧中脊轴之间的段落上,与平移断层把洋脊错开方向相反,是海底扩张所引起的一种特殊断层。74、自然资源: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各种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75、矿产:泛指自然界里一切埋藏于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矿物或岩石资源。76、矿床: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中所含某些物质成分的质与量符合一定经济技术条件的需求,并能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综合地质体。77、矿体: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占有一定空间位置并具有一定形状、产状和大小的矿石堆积体,是开采的对象。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称为夹石。7

16、8、矿石:矿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的矿物集合体。有用组分的含量称为品位79、成矿作用: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元素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内生外生变质80、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81、生态平衡: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进行着,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稳定的状态。82、地质环境:主要是指固体地球表层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给人类所提供的环境。83、地质灾害:由于地质营力或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各种危害或严重灾害,使生态环境

17、受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现象或事件。84、冰期:具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时期。间冰期,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85、震中距:从震中到任一地震台面的地面距离86、半衰期:是指母体元素的原子数蜕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87、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到一定的深度,当河水面与河流注入水体(如海、湖等)的水面高度一致时,河水不再具有势能,活力趋于零,下蚀作用也就停止了。因此,注入水体的水面也就是控制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常把该极限面称为河流的侵蚀基准面。88、堡礁:珊瑚礁在浅海沉积中有特殊意义,珊瑚虫对生活环境有较严格的选择,只能生活在20左右的海水中,并且要求水质清澈、盐度正常、水深不超过20m

18、,水流通畅而不激烈动荡。如果珊瑚礁平行海岸分布,与岸间有一个较宽的水道,则成为堡礁。89、重结晶作用:岩石在固态下,同种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然后又重新结晶成粗大颗粒的作用。此过程并未形成新矿物。90、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营力或人类活动而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各种危害或严重灾害,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现象或事件。91、摩氏硬度计:德国矿物学家弗里德里克摩斯(Friedrich Mohs)选择了 10种软硬不同的矿物作为10个等级标准,组成相对硬度系列,称为摩氏硬度计。92、花岗岩:火成岩的一种,在地壳上分布最广,是岩浆在地壳深处逐渐冷却凝结成的结晶岩

19、体,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一般是黄色带粉红的,也有灰白色的。质地坚硬,色泽美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93、裂隙式火山:岩浆沿地面上的长裂隙喷出而形成的火山。94、贝尼奥夫带:自海沟向岛弧或大陆倾斜的震源带。简答及分析题1、将今论古(历史比较法)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历史比较法是一种研究地球发展历史的分析推理方法,它的提出,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原理的理论基础是“均变论”。“均变论”认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地球的演变总是以渐进的方式持续地进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其方式和结果都是一致

20、的。但现代地质学的研究证明,均变论的观点是片面和机械的,地球演变的过程是不可逆的,现在并不是过去的简单重复,而是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前进性;地球演变的过程也并不总是以渐进、均变的形式进行,而是在均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短暂的、剧烈的激变过程。所以整个地球的发展过程应是一个渐变-激变-渐变的前进式往复发展过程,也符合量变质变量变的规律。因此在运用历史比较法时,必须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思想作为指导,而不是简单地、机械的“将今论古”,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地球科学的研究意义。球科学在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地球科学指导人类如何适应、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以及同各种自然灾

21、害作斗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球科学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自然科学,他承担着揭示整个地球的形成、演变规律的科学使命;他的研究对人类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具有促进和推动的作用。3. 大气圈层划分,以及各层大气温度变化特征大气圈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有显著的差异,根据温度、成分、电荷等物理性质,以及大气运动特点,可将大气圈自地面向上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及散逸层。对流层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每升高1km温度降低6,称为大气降温率。由于对流层热量主要依靠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距地面越高,所获得的热量越少。空气具有强

22、烈的对流运动,由于地面的不均与加热而导致的不同纬度、不同高度的大气具有温度差和密度差形成的。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对流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显著,人类生产活动排放大气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该层。平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气流以水平方向运动为主,但不存在对流层中的各种天气现象。该层上部存在多层的含臭氧层,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有害紫外线平流层的温度最初随高度增加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但到臭氧层处,由于其吸收大量的紫外线,温度上升很快。中间层:由于下热上冷,出现空气的垂直运动由于没有臭氧来吸收紫外线,气温随高度增大而迅速下降。该层顶部已出现弱的电离现象。暖层:又称电离层在太阳辐射和宇宙高

23、能粒子作用下,温度迅速升高,再次出现随高度上升气温增高的现象。由于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氧、氦被分解为原子,并处于电离状态,按电离程度可分为几个电离层,各层能反射不同波长的无线电波。散逸层:也称外逸层,是大气圈和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由于离地面太远,地球引力作用弱,空气粒子运动速度很快,所以气体质点不断向外扩散。4. 冰川形成过程。冰川是由积雪形成的,并能运动的冰体。它是陆地上以固体形式存在的水。气候寒冷是冰川形成的必要条件,另外要有丰富的降雪量和合适冰雪堆积的场所。在气候寒冷的地区,降雪不能在当年全部融化而积聚起来,形成积雪区。积雪区的分布常受到雪线的控制,雪线是指终年积

24、雪区的下部界限。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与消耗量大致相等。在雪线以上的地区,如果地形合适,雪就不断聚集起来,随着积雪的增加,刚降下的雪,在地表热力及雪层压力的作用下,雪的尖端融化并逐渐冻结形成粒径较小的雪粒,经过一系列的压实,冻结和重结晶作用,雪粒增大变成粒雪,粒雪中空隙进一步减小,形成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缓缓流动形成冰川。5.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划分依据,陆壳和洋壳在物理性质,形成时代及厚度上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地球的内部构造可以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根据次一级界面,还可以把地幔以650km深处为界进一步划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把地核进一步划分为外地核(

25、液体28854170km)、过渡层(41705155km)及内地核(固体51556371km)。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圈,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部分与地壳一起构成岩石圈。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总体上随深度而递增变化的。当地震波遇到不同波速介质的突变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而地球内部圈层中出现两个明显的一级波速不连续界面,一个明显的低速带和几个次一级的波速不连续面。洋壳的厚度变化较小,物质成分主要相当于基性岩,物质的平均密度较陆壳大,约为2.8-2.9g/cm3.洋壳内部的岩石变形程度较弱,具有统一的刚性性质。而且,洋壳形成的年代较新,一般形成于距今2亿年以来。陆壳的厚度变化较大,结构较复杂,

26、物质成分相当于中、酸性岩,物质的平均密度较洋壳小,约为2.7-2.8g/cm3。陆壳内岩石变形强烈,而且陆壳的形成年代较老,演化的时间漫长。现在一般认为形成年龄为46亿a。所以,陆壳自地球形成的早期便开始发育,并一直演化至今6. 地质年代中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通常是依靠下述三条准则: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者近水平的,并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面,后形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为地层层序律。它是确定同一地区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的基本方法。当地层因构造运动倾斜但未倒转时,地层层序律仍然使用,这时倾斜面以上的地层新,以下的地层老。当地层发生倒转时,上下关系正好颠倒

27、。化石层序律: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和遗迹,它们一般被钙质、硅质等充填或交代(石化)。生物演化具有阶段性和不可逆性。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地层中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越简单则地层时代越老,反之越新。地层层序律只能确定同一地区相互叠置在一起的地层的新老关系,对比不同地区地层的新老关系应用化石层序律。地质体之间的切割:上述两条准则主要是用于确定沉积岩或层状岩石的相对新老关系,但对于成块状产出的岩浆岩或变质岩则难以运用,因为他们不成层也不含化石。但是块状岩石常常与层状岩石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相互穿插、切割的关系。他们的关

28、系以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来判定,切割者新,被切割者旧。地质年代单位的划分是以生物界及无机界的演化阶段为依据,主要的有宙、代、纪、世;相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为宇、界、系、统;按地层层序岩性特征及构造运动特点划分地层单位称为岩石(区域性)地层单位包括群、组、段。7.风化作用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碎屑型风化壳与砖红土型风化壳形成的气候特点。风化作用类型:物理风化:温差风化、冰劈作用、盐类的结晶与潮解、层裂或卸载作用;化学风化:溶解作用、氧化作用、水解或碳酸化作用;生物风化:生物物理风化、生物化学风化a. 气候和植被:气候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和湿度。温度通过控制化学反应速度来控制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也直接影

29、响物理风化作用温差风化冰劈作用等。降雨量和湿度通过介质的温度变化、水溶液成分的变化等来影响。植被对风化作用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直接影响生物风化作用;间接影响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过程。b. 地形:地势的高度影响气候的局部变化,植被特征不一样,因而影响风化作用的类型和速度;地势起伏影响地下水位植被发育以及风化产物的保存;山坡方向,阳坡阴坡风化作用类型和强度都不一样。c. 岩石特征:岩石成分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抗风化能力从而形成的岩石抗风化能力也不同(差异风化)、岩石结构和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粒径、分布特征,胶结程度及层理对风化作用的速度和强度都有明显影响)、裂隙的发育使岩石与水溶液、空气的

30、接触面积增大,增强水溶液的流通性,促进风化作用进行等。寒冷地区形成碎屑型风化壳,湿热地区形成砖红土型风化壳。8.河流地质作用及各阶段的主要产物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A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的机械侵蚀作用通过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的破坏机械破坏过程,而化学侵蚀作用使通过河水对河床岩石的溶解和反应完成的,尤在可溶性岩石地区比较明显。总的老说,以机械侵蚀作用更为主要些。河流的侵蚀作用按其侵蚀方向又可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河流的下蚀作用使河谷加深加长。下蚀作用强烈的地方会形成瀑布,并且由于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延伸,直至分水岭。由

31、于不同地区河流的下蚀作用强度和速度不一样,还会发生河流的袭夺现象。河流的侧蚀作用会使河床弯曲、谷坡后退、河谷加宽。形成自由河曲还有牛轭湖。B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C河流的沉积作用也是以机械沉积为主。河床沉积形成心滩、江心洲和边滩。河漫沉积形成河漫滩、冲积平原和天然堤。河口沉积形成三角洲。山口沉积形成冲积扇。还有牛轭湖沉积。9.岩溶作用发育基本条件、岩溶地形。通常把可溶性岩石

32、地区发生的以地下水为主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崩塌作用等一系列过程称为岩溶作用。基本条件:a. 可溶性岩石(必备条件)b. 岩石的透水性流动性(透水性强流动性强有利于岩溶作用进行) c. 地下水的溶蚀能力(二氧化碳含量高,降雨量大,潮湿炎热气候区最为发育)岩溶地形:包气带地下水的垂直运动形成溶沟、石芽、落水洞、溶斗;潜水面附近水平运动主要形成溶洞。10. 机械搬运方式及特点。a. 推移:pf×(G-F-R)碎屑颗粒沿介质地面滑动和滚动,被推移的物质一般为粗碎屑物质,如粗砂和砾岩。若碎屑颗粒成分相同或相似,细小颗粒更易搬运;若成分不同,比重小的更

33、易推动,球形颗粒更易被推动。b. 跃移:RG-F,碎屑物质从地面跃起并在推力作用下向前移动,当颗粒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上举力大大减小,在重力作用下会落到地面,碎屑物质沿地面呈跳跃方式向前移动,细纱、粉砂的搬运方式以跃移为主。c. 悬移:细小的碎屑颗粒,由于R+FG故不易沉在底部,总以悬浮状态被搬运。主要发生在紊流中,流体的紊流作用使得上举力大于碎屑颗粒的重量,其结果使细小的物质悬浮在流体中搬运。粒径小比重小的易于悬移。d. 载移:冰川在刨蚀作用的同时也进行搬运作用。主要搬运冰床基岩的产物和两侧谷壁基岩塌落下来的碎屑物。11. 简述干旱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答:潮湿气候区降水充沛,湖泊多为泄水湖。

34、河流及地下水带入的铁、锰、铝等胶体物质或盐类物质易受水质变化的影响,成为潮湿气候区湖泊化学沉积的主要组成部分,常形成湖相的铁、锰、铝矿床;湖水中的钙质以CaCO3形式沉积出来,并与湖底淤泥混在一起,形成钙质泥,成岩后形成泥灰岩,有时钙质结核。干旱气候区湖泊化学沉淀作用:主要消耗在蒸发上。在湖水逐渐咸化的过程中,溶解度小的先沉淀。a. 碳酸盐阶段:湖水在咸化过程中,溶解度较低的碳酸盐先达到饱和而结晶沉淀。若湖水中含硼酸盐,湖泊称碱湖或苏打湖。b. 硫酸盐阶段:湖水进一步咸化,深度变浅,溶解度较大的硫酸盐类沉淀下来,又称苦湖。c. 氯化物阶段:湖水进一步浓缩,残余湖水便能成为可供直接开采的,以氯化

35、钠为主的天然卤水。湖水继续蒸发,形成盐湖。d. 沙下湖阶段:湖泊全被固体盐类充满,全年都不存在天然卤水,岩层常被碎屑物覆盖成为埋藏的盐矿床,盐湖的发展结束。12. 变质作用的类型及每种类型产生的岩石种类和影响因素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有岩石基本上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变化而形成新岩石的地质作用。a. 接触变质作用:在岩浆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主要由岩浆活动所带来的热量及挥发性流体所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发生在高温、低压的变质环境中,主要变质作用方式为温度和化学活动性流体所引起的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与交代作用。按主导因素及变质作用方式的不同分为接

36、触热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其中接触热变质作用变质前后岩石的总体化学成分无显著改变,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不但化学成分显著变化,同时伴有大量新矿物产生。(大理岩、角岩、矽卡岩等)b. 动力变质作用: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力作用下,岩石发生的破碎,变形以及伴随的重结晶等作用。主要发生在断裂带上,平面剖面均呈线形或带状分布。(碎裂岩、糜棱岩等)c. 区域变质作用:在广大范围内发生并由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方式包括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等,尤其以变质结晶作用最为普通,常和构造运动有关,按照所处的围压与温度环境可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区域变质作用。是变质

37、作用中最主要的类型。强度一般中心部位变质程度高,向边缘逐渐降低。d. 混合岩化作用:由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渡的一种超深变质作用。通常是区域变质作用在地热流增高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发生深度大,温度高,压力中等,化学活动性流体或热液普遍且其重要作用。(混合岩)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等13.火山作用及其主要产物。喷出作用又称火山作用。主要产物:a. 气态喷出物:气体中以水蒸气为主,70%以上;此外有CO2、SO2、N2、H2S以及少量CO、H2、HCl、NH3、NH4Cl、HF等。不是全部逸散,其中有相当部分直接凝华堆积在火山口附近,有的可形成矿床。b. 液态喷出物:火山喷

38、出的液态物质称为熔浆。基性熔浆SiO2含量低,冷却后形成颜色较深玄武岩,水下喷发产物枕状熔岩;酸性熔浆富含SiO2和挥发组分,冷却后形成颜色较浅的流纹石;中性熔浆SiO2和挥发组分的含量以及其他性质介于基性和酸性之间,冷却形成安山石。冷凝过程中可形成柱状节理。c. 固态喷出物:火山碎屑物,分为火山弹、火山块、火山砾、火山灰。大部分降落到火山口附近,呈环状分布,由内向外颗粒由粗变细。经堆积压实胶结或熔结形成火山碎屑岩。侵入:岩浆侵入地壳中但未喷出地表。深成侵入体(3km):形成时温度和压力均较高,岩浆冷凝缓慢,岩石多为全晶质中粗粒结构。岩体规模较大,常见的有岩基、岩株两种。岩基是侵入体中规模最大

39、的一类,面积大于100km2,一般为中酸性岩浆冷凝;岩株平面上近圆形或不规则状,接触面较陡,规模较大小于100km2.有时独立产出,有时向下与岩基相连。浅成侵入体(3km):接近地表,冷凝较快。矿物结晶颗粒细小,中细粒或斑状结构。规模一般较小,常见的有岩床、岩墙、岩盆、岩盖等。岩石类型从酸性到基性都有,与内生矿床形成时期相近彼此经常共生。岩床又称岩席厚度较小面积较大的层间侵入体,基性岩较常见;岩墙厚度稳定且近于直立的板状侵入体,常形成岩墙群。又可称岩脉;岩盆岩性多为基性平面近圆形或椭圆形;岩盖又称岩盘,规模一般不大,圆形或椭圆形,岩性多为中酸性岩。14.论述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及其代表的构造意义

40、。a. 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时代连续的一种接触关系。反映构造活动相对平衡状态或持续沉降状态。b. 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但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期间有反应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反映了地壳的一次显著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在假整合面之下的老地层形成之后、地壳上升高出水面,遭受风化剥蚀,直至地壳下降沉积形成新地层c. 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反映了一次显著的水平挤压运动及伴随的升降运动(造山运动)。表明在不整合面下面的老地层形成之后,发生了剧烈构造

41、运动,变形形成褶皱断裂,以后上升遭受剥蚀,造成地层缺失,继而下降接受沉积。研究方法:确定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中化石所代表的时代有很大的间隔,反映了生物演化过程的中断;上下两套地层之间若存在各种沉积侵蚀标志,如古侵蚀面,古土壤及与其有关的残积矿床,底砾岩等;上下两套地层的变形有明显的差异,或下伏地层被上覆地层截切;由于经历不用的构造运动两套地层相关的岩浆岩系列也有明显差异;两套岩层变质程度截然差异。不整合时代的确定:缺失地层较少时,构造运动发生在不整合面之下最年轻的地层时代之后与不整合面上最老的地层时代之前。若上下两套地层时代间隔很大,时代不易准确判定,这期间可能发生过多次运动。研究不整合的空间

42、展布和类型变化:分析时应综合不同地区不整合的特点得出结论。15. 试述判断古构造运动的主要标志。岩相和沉积物厚度:沉积物的性质,如粒度大小、形态、成份和所含化石反映了生成时的环境特征,如果古地理、古气候等发生了变化,则在岩相上必然有所反映,地壳的升降在岩层厚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来,由此可推断所发生的构造运动。构造变形:褶皱、断裂是构造运动的直接产物。它们是研究古代构造运动的主要的和可靠的记录。地层接触关系:地层的接触关系主要有三种,整合接触代表新老地层形成之际,基本保持地壳稳定的沉积环境;假整合,又叫平行不整合,说明在假整合面之下的老地层形成之后、地壳上升高出水面,遭受风化剥蚀,直至地壳下降沉积形

43、成新地层;不整合,表明在不整合面下面的老地层形成之后,发生了剧烈构造运动,变形形成褶皱断裂,以后上升遭受剥蚀,造成地层缺失,继而下降接受沉积。16.水平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按照水平运动的方式,可以把水平构造运动分为水平挤压活动、水平拉张活动、水平剪切活动和水平拉张(或挤压)剪切组合构造17、现代构造活动的一些类型与证据。a. 垂直运动:基本上以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为界,南部以上升为主,北部以下降为主。b. 水平运动:美国西部圣安带列斯断层。19.板块构造的基本思想、类型及划分,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为什么说板块构造学说是地球科学上的一次革命?基本思想: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显著不

44、同的两个圈层,即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塑性软流圈;刚性的岩石圈在侧向上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漂浮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运动;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的,板块的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着各种地质作用的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类型:分离型板块边界:两侧板块相背运动,板块边界受拉张而分离,软流圈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汇聚型板块边界:两侧板块相向运动,在板块边界造成挤压、对冲或碰撞。可进一步划分为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俯冲边界又包括两类:岛弧海沟型;安第斯型(山弧海沟型)平错型板块边界:相当

45、于转换断层,两侧板块相互剪切滑动,通常没用板块的生长,也没有板块的消亡。划分:欧亚板块、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印度板块(或称大洋洲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南美板块、加勒比板块、北美板块、南极洲板块、纳兹卡板块、可可板块板块构造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及时地吸取了当时对地球上部曾全岩石圈和软流圈所获得的新认识,从全球统一的角度,阐明了地球活动和演化的许多重大问题。20.海底扩张基本思想及其主要依据海底扩张学:大洋中脊顶部乃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上升的地幔就冷凝形成新的洋壳,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的扩张,随着热地幔物质源源不断的上升并形成

46、新的洋底,先形成的老洋底不停的向大洋两缘扩张推移,洋底移动扩展的速度大约是每年几个厘米,在不同的海区,海底扩张有两张情况:一种是扩张的洋底同时把邻接的大陆向两侧推开,大陆仿佛冻结在相邻的洋底上,与洋底一起向同一方向运动,另一种情况是当洋底扩展移动到大洋边缘的海沟处是沿着贝尼奥夫地震带向下俯冲潜没,重新返回到地幔中去。证据:(1)海底磁异常条带的研究 (2)深海钻探成果 (3)转换断层的发现21. 不合理开发矿产资源(1)引起的环境问题: 水污染,主要由于采矿、选矿活动,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含酸性、含重金属和有毒元素,这种污染的矿山水称为矿山污水,矿山污水危机矿区周围河道、土壤,甚至破坏整个水系,影

47、响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并且有毒物质的排放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大气污染,露天矿的开采以及矿井下的穿、爆破以及矿石、废石的装载、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石场废石的氧化和自然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废石风化形成的细粒物质和粉尘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区域环境的大气污染。土地破坏和土壤污染,矿山开采,特别是露天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遭受破坏或侵占。地下开采造成塌陷和裂隙,地下采矿,当矿体采出后,原有的地层内部平衡破坏,岩石破裂、塌落,地表也随实在下沉形成塌陷、裂缝,以及不易识别的变形等直接影响,破坏了周围的环境及工农业生产,甚至威胁人们的安全。(2)矿产资源的治理方法: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管理:提

48、高保护矿产资源自觉性;依法管理资源;建立健全矿山开发经营管理制度贯彻矿产资源综合勘探、综合利用、综合开发、综合评价的方针:重视贫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共生矿优势;继续发现新的储量;加强回收和循环使用保护矿山环境与矿山复垦:制订矿山环境保护法规,依法保护矿山环境,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复垦、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制订适合矿产特点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办法,进行矿山环境质量检测,实施矿山开发的全过程环境管理,监测矿山自然环境破坏状态,制订保护恢复计划;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资源化活动,鼓励推广矿产资源开发废弃物最小量化和清洁生产技术;制订和实施矿山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收费、复垦保证金政策,

49、减少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22.常见的自然地质灾害及其预防方法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营力或人类活动而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各种危害或严重灾害,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现象或事件。按成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地质灾害,即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另一类是人类活动影响诱发的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土壤流失和沙漠化的产生既有人为因素又有自然因素。预防方法:地震作为一种地质过程人类尚无法控制,临震预报目前主要通过地震前兆;火山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预测和预防,宁静式火山喷发已经有把握对其进行监测和预报,因而危害不大,猛烈式火山

50、喷发一次危险活动期的开始可以通过地震仪、地倾斜仪和气体探测器等提出预报;对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防治,要同时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包括防护、跨越和穿过工程等,并防止水土流失,进行植树造林、改良耕作技术和农牧业管理方式等;预防和控制地面沉降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的地下水资源,掌握塌陷的形成发展规律并对塌陷的前兆现象做及时预报对减轻灾害损失有重要意义;防治土壤流失要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沟坡兼治、上下游兼治的方针,按流域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沙漠化的防治必须控制人口增加、牲畜头数密度,迅速制止不明智的采伐柴薪,发展其他燃料,并以人工和自然途径恢复植被。23.生

51、态系统及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四个部分,彼此之间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形成具有自组织和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意义: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进行着,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的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包括生态系统结构上、功能上以及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生态系统的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24. 野外地质工作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室内准备工作,充分收集并阅读有关资料,明确

52、工作区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野外考察路线和野外地质考察的主要内容;野外地质考察,按照室内设计的考察路线和考察内容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并根据在考察过程中看到的具体情况适时修改室内设计的考察路线和考察内容;野外考察结束后室内的样品处理,资料分析与整理工作。野外地质工作的内容是根据野外地质工作的目的而确定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意事项:野外考察之前一定要明确本次野外考察需要解决的问题;野外考察期间一定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地质观察,应该尽可能详细的观测和记录观察到的地质内容;在野外地质工作期间注意安全。25.断层性质的识别及其形成时代。识别:()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岩层、含矿层、岩

53、体、褶皱轴等地质体或地质界线等在平面和剖面上的突然中断、错开的现象,说明可能有断层存在。但要注意与不整合界面、岩体侵入接触界面等造成的不连续现象加以区别。()地层的重复与缺失。在一区域内,按正常的地层层序,如果出现有某些地层的不对称重复,某些地层的突然缺失或加厚、变薄等现象,这都可能是断层存在的标志。()擦痕、磨擦镜面、阶步及断层岩。断层面上平行而密集的沟纹称为擦痕,局部平滑而光亮的表面称为磨擦镜面。断层面上往往还有与擦痕方向垂直的小陡坎,其陡坡与缓坡呈连续过渡,称为阶步。它往往是断层间歇性活动或因断层运动受到某种阻力而形成的。擦痕、磨擦镜面及阶步均是断层滑动的直接证据。此外,擦痕的方向指示断

54、层的相对运动方向,其中手摸擦痕面时感到光滑的方向即为对盘运动的方向;阶步的陡坡倾斜方向也指示断层对盘的运动方向。断层带中因断层而形成的动力变质岩类称断层岩或构造岩。如断层角砾岩、糜棱岩、断层泥等。断层岩不仅是断层存在的岩石标志,而且断层岩的特征还能反映断层的性质、运动方向及形成的物理环境等。()地貌及水文标志。较大规模的断层,在山前往往形成平直的陡崖,称断层崖。断层崖如被沟谷切割,便形成一系列三角形的陡崖,称断层三角面。此外山脊、谷地的互相错开,洪积扇的错断与偏转,水系突然直角拐弯,泉水沿一定方向呈线状分布,湖泊、沼泽呈条带状断续分布等,都可能是存在断层的间接标志。 形成时代:方法是根据地层的

55、年代。总的来说,凡被断层切 断的地层,这些断层的发生年代应在被切断的最新地层之后,在未被切割的最老地 层之前。例如某断层切穿三叠纪地层,而未断及侏罗纪地层,则此断层形成的时间 应在三叠纪末较妥。26.用板块构造解释全球火山和地震分布规律及特点?答: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显著不同的两个圈层,即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塑性软流圈;刚性的岩石圈在侧向上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漂浮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运动;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的,板块的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着各种地质作用的过程,同时也

56、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板块构造学说是基于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及时吸取当时对地球上部圈层岩石圈、软流圈所获得的新认识,从全球统一的角度,阐明了地球活动和演化的重要问题。全球火山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呈狭长的火山带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带:1、环太平洋火山带:集中分布于太平洋西缘和北缘的岛弧及东缘的沿岸山脉,占世界活火山的3/5,火山活动频繁强烈,素有“火环”之称;2、阿尔卑斯(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带:此带横贯欧亚大陆南部,向西延入大西洋中脊,东南端与环太平洋火山带相接,有活火山百余座,占世界活火山的1/5;3、大洋中脊及大陆裂谷火

57、山带:主要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中脊及红海、东非裂谷带等。火山活动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板块边界附近,另外板块的边界活动还控制着岩浆活动的成分、来源及成因机制等。世界上的地震主要分布在如下3个地震带上:1、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宽度大,地震频率高,地震震级大,浅源、中源、深源地震由海沟向大陆一侧有规律分布,构成贝尼奥夫地震带。2、阿尔卑斯(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地震带:地震带宽度很大,震中很分散,地震频次较高,基本上是浅源地震,深源地震很少,中源地震分布在局部地段。3、大洋中脊及大陆裂谷地震带:该带主要沿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附近及转换断层分布,在大陆上则是沿狭长的裂谷系分布,地震带宽度

58、窄,全部为浅源地震,地震活动频次及震级均不及上述两地震带。该带的地震活动主要与分离型板块边界及一些转换断层有关。板块边界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场所,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板块边缘是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带,及地震和火山活动强烈的地带。 27.浅海沉积作用、沉积物特征和分布规律?浅海是指水下岸坡以下(以水下砂坝为标志),直至200米深度的海域,其海底为大陆架。1)浅海的碎屑沉积:浅海中90以上的碎屑物来源于大陆。当不同粒级碎屑进入浅海时,海水的运动使颗粒下沉速度减慢,一些较细的颗粒处于悬浮状态,海流将这些悬浮物搬运到离岸较远的地区;较粗的颗粒沉积在近岸地区。因此从近岸到远岸,依次排列着砾石、粗砂、细砂、粉砂和粘土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