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场现状_第1页
国际金融场现状_第2页
国际金融场现状_第3页
国际金融场现状_第4页
国际金融场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际金融市场现状一、国际金融市场现状金融全球化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开展和世界资源的最优配置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剌激国际分工的加快开展, 加大产业转移、资本转移以及技术转移等生 产要素的国 际流动,即可使开展中国家弥补本国资本和技术的缺乏,获取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从而加快经济开展速度;也使兴旺国家翻开廉价劳动 力、原材料市场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延长了产品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 缓解经济 滞胀矛盾,恢复经济增长. 金融全球化的前提条件是贸易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以及金融信息的国际化是金融全球化的必要保证,金融机构的跨国趋势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国际化是金融全球化的开展动力.国际金融体系

2、通常是指对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进行调节的各种规那么、安排、惯例和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国际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体系,国际流动性的创造 和分配、 国际资本流动的治理、国际货币金融政策的合作框架, 以及国际金融机 构在促进全球 金融稳定方面的各种机制.具体特征如下:第一,国际汇率制度呈现出以浮动汇率安排为主、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 根本 格局.目前,全球有三类根本的汇率安排:一是独立浮动汇率安排,实行国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局部新兴市场经济体;二是固定汇率安排,包括实行货币局制度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 以及已取消法定货币国家如欧盟内部 和实行美元化的国 家;三是"中间道踣"安排,即

3、各种介于浮动汇率和固定汇 率之间的安排,如爬行钉 住制、区间浮动制和治理浮动制等, 主要包括一些外向 型程度较高或国内通货膨胀比 较严重的开展中经济体.据统计 2022年,在 工M F的186个成员经济体中,实 行上述三类汇率安排的国家分别占 2 2%、 48%和3 0 %由于美、欧、日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浮动安排对国际匚率制度的性质具有决定性意义. 就单个国家而言,浮动汇率安排的利 益主要体 现在可以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并在一定程度上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失 衡.但从国际 金融稳定的角度看,它至少包含两个缺陷:一是汇率的频繁波动将 对正常的国际贸易 和投资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4、,大大增加全球经济活动的汇兑本钱和风险;二是容易引起汇率政策冲突,即运用本币贬值政策推行贸易扩张,以牺 牲他国利益的方式维护本国利益.在过去一二十年里,尽管全球范围没有发生2 0世纪3 0年代那种竞争性货币贬值,但局部的冲突却时有发生.1 99 7年亚 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情形是较为典型的一个例子.而在工业化国家之间,从 8 0年 代后期迫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到最 近一个时期美元强势政策的调整,都充分显示美国在缓解其经常账片逆差时对于汇率贬值政策的依赖.固定汇率安排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全部或局部让渡货币主权,换取汇兑 交易本钱的降低和更强的国内财经政策约束.各种形式的 “中间道路那么有可能 兼收浮

5、动 汇率和固定汇率的优点,并使本国货币当局具有一种相机抉择的自由.然而,在美、欧、日等大国货币频繁波动的情况下,无论固定汇率还是 "中间道 路"安排,实际上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少研究显示,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9 9 5年以后美元相对于日元的大幅度升值,造成了泰国等实行钉住美元安排的国家货币急剧升值,并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的贸易竞争水平.第二,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由于各国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 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作用 比拟 有限,许多国家的经常账片逆差调节主要依靠财政货币政策.在发生严重逆 差时也可有限地运用汇

6、率政策并从工 M F获得一定的短期信贷支持.然而,自2 0世纪7 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开展,各国可以方便地通过商业性国际融资弥补其经常账片逆差,从而防止采用财政紧缩等可能影响国内经济稳定的调节举措.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安排, 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提供了充 裕的国际流动性,从而大大 降低了各国国际收支调节的代价.但在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它使一些国家放松内部约束,滥用财政扩张政策,延误必要的国内经济改革和调整.结果是不仅经常账片逆差最终 变得难以限制,而且常常为沉重的外债负 担所累,甚至成为金融动乱的根源.第三,国际资本流动缺乏有效监管,已经成为国际金融

7、不稳定的重要源泉.自2 0世纪8 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资本管制的不断放松, 国际资本流动迅 猛扩张.目前,全球各类国际资本的日交易M已经超过1? 5万亿美元.近年来 不少研究显示.国际资本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许多国际投资和信贷决策都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在资本流向的国别选择上,特别是对于发 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常常发生"饱讥综合症即当看好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 前景时,国际资本大规模涌向那里,而当这些国家由于资本过度流入而出现危机 迹象时,国际资本又快速离去.因 此常造成这些国家内外经济失衡,并最终导致 货币和金融动乱.止匕外,在危机发生的 前后,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大规模

8、投机性 短期资本的参与更是加剧了有关国家危机的 深度,并在危机的国际传递方面扮演 核心角色.第四,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功能存在严重缺陷,并且具有明显的不公正性.TMF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遗产.1 973年后,该组织已不再具有对各国汇率安排进行约束的权力,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国家提供短期信贷,以增强其清偿水平.然而.由于该组织长期以来资金来源严重缺乏,因此对于危机国家的救援要求不是行动缓慢,就是力不从心,而且常常附加紧缩开支和 经济自由化等不切实际 的条件.此外,正如1 9 9 7年在对亚洲金融危机处理过 程中所显示的,由于明显受 到美国政府和华尔街利益隼团的影响,该组织对于美 洲以外危

9、机国家的救援要求往 往显得十分冷漠.这说明了该组织在维护国际金融 体系稳定方面的功能缺陷和不公 正性.第五,全球性货币金融合作成效甚微,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进展显著.目 前, 全球性货币金融合作的主要渠道是七国首脑和财长会议.总体上看,这个协 调机制常常流于形式和务虚,很少具有实质性内容.近年来,TM F和国际清算 银行也在试图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但或者成效并不显著,或者对各国并没有真正的约束力.相比之下,区域性货币合作进程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欧元于19 99年成功面世,欧元区内部也已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框架.值得注意的是,欧元的诞生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最近几年来,在

10、拉美、中东欧等地区,一些国家开始采用美元化和货币局制度,或者在区域内 实行固定汇率安排.尽管两年前的金融危机迫使阿根廷放弃了货币局制度,但似乎并没有改变这一趋势.第六,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根本依旧,但正在面临挑战.自人类进入信用货币本位时代以来,一宜没有诞生独立的世界货币,因此,国际经济交易始络依赖少数几个主权国家的货币来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和储藏资产.美元正是这些货币中最主要的一种.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借助美国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力M,美元便建立了全球性金融霸权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美元在国际支付和储 备资产体系中的份 颔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然高达 6 0 %左右.依靠这种地位,美 国获得了大M

11、的“铸币 税收入,可以通过输出美元不断占有别国的实际经济资源,还可以允许巨颔经常账片逆差的存在.总之,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为美国带去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不过,几乎可以肯定,伴随着欧元的诞生及其影响的扩大 ,以及全球其他地区货币一体化进程 的开展,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将会面临更多的 挑战.近年来,国际金融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世界经济的开展,并对世界经济的开展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这一开展趋势仍在继续,但已发生了显著变化的是,国际金融的开展已不仅仅取决于经济,而且也涵盖了国际贸易、国际关系等多方 面开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开展,使得区域间的金融渗透不断扩大,进一步促进了金融合作与

12、竞争, 从而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的扩张 速度远远超出经济 贸易的开展速度.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根本稳定目前世界经济的开展处于相当稳定向上阶段,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度将世界经济的整体预期向上调整为 4 7%,高出4月预测的4 2%勺水平.主要支 持因素在 于:美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预计 2 0 0 0年的增长率将为52%;欧洲经济复苏的 相对强劲,预计经济增长率为 3 5 % ;日本经济复苏未定中的迹 象明显加大预计增 长率为1 4 %!显高于1999年的水平;亚洲经济复苏基 础逐渐稳固,预计将到达 5 7%的水平;拉美和中东经济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扶持,经济复苏将进一步加快,预计为4 %左右;而

13、较滞后的东欧和非洲经济 与出现积极利好的表现,尤其是俄罗斯 对东欧经济的拉动明显,经济增长预期也逐渐向好.因此,当今国际金融的开展趋势呈现稳定调整的状态,新世纪的来临 使得市场和资金调整处于磨合之中, 特别是政策 导向的不明朗使得市场价格波动不定.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处于世界经济增长向上的开展趋势中,而国际金融领域 相对的矛盾与调整较为艰难, 因而市场价格呈现较大的 调整,波动幅度和力度相 对较大.但由于整个经济环境和金融状态都较为稳定,并逐 渐标准,促使国际金 融领域开展趋势根本较为稳定资金投向处于调整和未定中.目前美国金融仍然是主导国际金融开展的重要因素,但其开展过热也是市场注的焦点.相比拟欧

14、洲和日本金融继续面临艰难的调整, 欧洲金融整合的势头 有所增 强;而日本金融改革效果迟迟难以显现,与美国的金融差异愈加明显,但 预期却有所 增强.新兴市场以及开展中国家的金融呈现水平参差不齐的不均衡状态,质M和实力具有较大的差异.美国金融优化主导的趋势一美国由于经济增长周期的持续加长,促使金融信心不断上升,技术上高新技术效益、市场上企业规模效益、政策上宏观调控水平效益以及战略上受国际环境和驾驭国内环境效益,使得美国金融优势占有绝 对地位,无论信心和心理都成为支撑国际金融的重要因素.高新领域的信息技术 占到美国GDP的35%、全球10 0 0家大企业中美国占到 4 9 4家、利率水 平远高于欧日

15、并主导汇率 走势的货币政策效益以及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获利和金融全球化中收益,都成为影响和牵制国际金融开展状况与趋势的重要因素. 美国 的经济实力.市场份颔、规模效益、 政策效益、金融机制决定了其金融的主导性,具体表现为6个效益的支持:1信息效 益一 息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奉献 率约为3 5-40%,高科技的收获期对美国经济增 长的持续稳定起到重要支 撑.2市场效益一全球化的收益与开放型经济的效益并存 4个主要市场处 于全球之首对经济的拉动和促进作用十清楚显,即商品市场的价格效益、本钱效 益和竞争效益;资本市场的资金信心、技术手段以及产品齐全;外汇市场 的政策 导向、储藏工具以及信心支持;劳务市场

16、流动性大、效率高以及优厚的回报都 极 大地支持经济稳定.3 企业效益一突出于美国企业在全球大企业中的份颔.由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的引进,美国公司企业的竞争力较强,在全球 1 0 0 0家大企业中有4 9 4家为美国企业所占据,企业排位呈上升趋势.其中首 1 o 0家 大公司企业的排名中,美国占有 3 0多家.尤其是美国企业在 1 991年至1 9 9 7年的7年中,年均增长17% ,1 9 9 0年以来新增加企业1 5 0余家,而在全球最大的 15家上市公司中,美国占有X 3家.垄断性大企业的经 济实力和规模效益不断扩大, 同时中小企业也在进取中迅速开展,企业双向的发展趋势推动美国经济持

17、性快速增长.4金融效益一金融机构购并的驱动以及金融法规的健全与完善使美国金融机构的全球份颔和实力处于明显优势,尤其是?金融效劳现代化法案?的通过将会促进美国金融全方位的开展,金融全能化将推进经济的良性开展.5政策效益一 现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利率政策以及股市运作的技术性政策的有效和适度,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与健 康起到积极作用.6信心效益一美国经济1 1 5个月的持续增长加大了资金 信心的上升,而经济"软着陆"的政策技术手段的有效实施 极大增强了经济信心,投资和消费将继续促进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欧洲金融竞争向上的趋势一突出于欧元启动之后的重组与整合.虽然目前欧元

18、汇率的持续疲软,严重挫伤和打击了欧洲金融, 但欧洲经济相对的强劲复 苏以及欧洲 金融整合步伐的加快,都加大了欧洲金融信心的上升, 其原有的竞争 优势和潜在实力 将会使欧洲金融的整体效益逐渐显现.尤其是欧元潜在的竞争性已经对美国形成了重要挑战,从而打破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不均衡格局,美国的主 导性明显受到冲击和牵制.欧洲金融竞争的潜在优势在于 5个效益的支持:1欧元效益一欧元的成功启 动有利于信心的支撑,美国利用科索沃危机打击欧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欧元对欧洲经济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信心支持.2统一效 益一一突出于货币政策统一的有效性, 尤其是欧洲中央银行对利率的运作与指导,显示了欧洲统一政策的效益.3规模

19、效益一突出于欧洲经济的整体实力、欧洲金融的整体效益、 欧洲政治地位的影响以及欧洲与美国相抗衡的势力.4预期效益一欧元升值预期一宜是欧洲经济信心拉动的有 利因素近期经济强 劲复苏更增加了经济信心的上升无论欧洲经济和欧元趋势长期看好为主导.5调整效益一突出于银行金融的重组和购并,超级强大的开展趋势使欧洲银 行的排位向上,与美国的竞争愈加剧烈.日本金融潜在调整的趋势一日本经济的持续衰退与不景宅已经导致日本金融地位和实力的下降与弱化,并且影响了金融信心,使得资金交易中的政策效 果受到牵制, 形成难以自主的状况.而金融持的弱化却加大了未来的预期,毕竟日本拥有较为强大和实在的资金实力和市场规模, 具优势在

20、于:1资金效益大M的财政资金投入对剌激经济起到一定的作用,资金的效益已经在经济增长和汇市股市上有所反响.2预期效益一汇价股价急剧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投 资者普遍对日本经济预期的看好, 而非日本实际经济出现好转,长时间的持续不景宅使人们愈发加大对日本经济的期望.3地区效益一主要表现于亚洲区域 主要国家经济复苏状况地区经济环境的变化对 日本经济的支持性较强.4实力效益一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世界第一的外 汇储藏、世界第一的贸 易顺差以及金融的相对优势,对日本具有强劲的信心支持作用.开展中国家金融增强的趋势一一亚洲经济的较快复苏,带动了开展中国家金融预期的增强,并加快金融开放与改革的步伐. 但亚洲

21、金融危机所产生的银行 资本缺乏、 企业负债居高不下以及政府干预保护等,都将是制约金融开放与改革 的不利因素,同时也将是促进亚洲金融改革加快的重要因素,金融改革效果将会 逐渐显现.而拉美国家金融开展趋势虽然明显受到美国金融调整的制约明显,突出于美国经济压力的上升以及利率水平的趋升,使得拉美国家资金面临大的风 险,对经济的冲击将会十清楚 显,加大金融的不定性.但拉美也同时受到美国经 济持续繁荣和金融主导的利益支持, 金融改革的步传增强了金融地位和实力的上升,尤其是银行业的较好业绩和结构性改革将会促进金融稳健开展. 然而,非洲 金融的滞后以及与国际金融的不吻合与不协调,导致其更难以融放国际金融体系,

22、并加大开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与不均衡O一存在风险三个方面的潜在风险:一是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风险加大.目前欧元的疲软波动,引起 人 们更为关注其原因的产生, 其中有经济增长滞后美国的信心因素, 有利率水平 低于美 国的心理因素,也有欧洲经济政治未统一的效益因素,而其中泼及到对政 策技术效果的忧虑,那么是牵制与制约欧元走势的根本原因,使得欧元信心弱化.但是,更为严重的在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不仅加大欧元区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而且将会加重欧元区经济与政策调整与磨合的压力, 形成对欧元更为不利的 局面.目前欧元区的通货 膨胀已经连续4个月在2%以上的水平,9月份进一步 上升至2 8 %,成为6年

23、来 的最高水平,明显超出欧洲央行年限, 而通货膨胀的 上升将进一步加大欧元区失业与 利率的压力和负担,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协调将更 为艰难.虽然美国也有石油价格上涨 中的通货膨胀压力,但美国的政策把握毕竟 是一国的主权,加之美国的经济内涵和佞 M明显优于欧元区以及欧盟国家, 金融 环境与调整空间也大于欧元区, 无论利率水平、 货币政策取向以及市场信心和心理都置于欧元区之前毗外,油价的上涨或许有利于美国经济矛盾和压力的缓解. 因此,同样的油价压力所面临的条件与环境将会有不同 的结果.美国的战略导向 超前化已经赢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效益, 而目前面对油价压 力与风险,美国将会 利用信心与心理因素再度打击

24、欧元,油价波动中不排除美国应对于欧元的政策与 技术性的炒作因素.二是利率上调导致汇率风险加大.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中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大,全球利率水平将进一步趋向向上调整,这不仅加大资金流动的调整,引导 汇率水 平剧烈波动,并将加大全球金融格局的不均衡, 兴旺国际尤其是美国的主 导性将会进 一步强化,美元强势将会加大外汇市场汇率波动风险. 目前欧美利率 水平处于上调的攀t匕之中,美联储继续保持上调利率的意愿与下调的意向处于争论之中,而油价的变动将引起美国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利率上调将是可能的选 择;而欧元区以及欧盟国家的利率水平那么处于较为矛盾和争议状态一一从经济开展需要看,欧元区的利率上调不利

25、于经济复苏,疲软的有助于出口的效益并拉 动经济增长,但与美国较大的利率差异又会影响和制约资金流动的信心, 资金外 流趋势加大,宜接牵制欧元的吸引力.因此欧元汇率波动的加大是利率调控效益欠缺的实际反响,利率调控被动于美国的状况形成对欧元的弱化.而新兴市场及开展中国家那么将面临更为艰难的调整 利率与汇率水平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挑战.三是汇率波动导致经济信心和心理风险加大.近期欧元和日元兑美元汇率的交错下跌波动,十清楚显的表现出经济信心的心理作用.虽然欧元区以及欧盟的 经济增长预期在向上调整,并预期明年将会超过美国.但是目前欧元汇率的反复下跌那么使市场交易的心理作用受到打击,经济信心也有所弱化,毕竟美国

26、经济增 长 率以及经济环境明显优于欧元区.欧元再度疲软中弱化的货币信心已经引起欧洲央行的关注,联合干预的目的在于提升货币信心的意向明显,美联储的参与出手那么有更为强烈的信心与心理的因素作用,如果缺乏美联储的资助恐怕难以成功.而美联储基于国内经济矛盾,尤其是股市波动、贸易逆差加大的压力以及大选临近政治稳定的需要,协助欧洲央行的举动那么说明对于自身经济的影响的严峻 性.汇率疲软波动 对货币信心心理的影响更为重要,进而将会涉及经济信心.目前国际金融不均衡风险的逐渐加大与加重将会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形成压力,使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加大矛盾与竞争,全球金融危机的忧虑加大.7 0年代,油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加剧演

27、变为一场全球经济危机;80年代,债务加重引发债务国经济衰退,演变为一场全球债努危机;90年代,货币贬值引发金融混乱,演变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而本世纪末,同样的石油上涨引发欧元极度走跌,是否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或欧洲金融危机,或牵动亚洲金融危机再现,国 际社 会十分关注,也需要国际社会协调应对,防止事态的恶化与开展,稳定国际金融和保证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引起瞩目的七国财长会议以欧元汇率为焦点,因 为汇率走 势对经济信心和资金信心具有较大的影响与牵动启前经济向上有利于汇率的稳定但不均衡因素将会加大汇率波动加大金融风险的预期.二.国际金融未来走势展望未来,新世纪初期国际金融的开展将会呈现以下特征 :开展

28、方向一 新经济、 高科技和信息产业为主导:开展格局一一全球化、跨国隼团和产业优 化为目标;开展 趋势一网络化、科技化和效益化为取向.因此,国际金融市场将会在经济调整的影响下,继续呈现较大的波动.突出问题是日本经济走向的难以确定, 必然影响日元汇率的难以自主, 并且牵制资金 流入 确实定点问题是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前景,必然影响欧元汇率的潜在上扬, 同时欧洲投资的旺盛将会拉动欧元的逐渐走强滩点问题是亚洲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金融改革的艰难以及难以确定,货币汇率的稳定和股市下跌以及利率调整、银行 改革、企业改革等 矛盾与国际环境影响,将会影响亚洲经济复苏和金融改革的顺 利实施;重点问题依然 是美国经济、美国

29、股市的波动影响,以及美元汇率的调整 干扰.美国的主导性依然是 限制全球金融市场的关键.因此,未来外汇市场,美 元汇率将会继续依照美国的货币 政策保持灵活稳定,日元将面临艰难的选择,欧元将会由于欧洲经济利好政策协调的 艰难而加长磨合的时间,而逐渐上升趋势将 艰难显现;全球股市将面临结构性的变革, 高科技类股票的涨势将主导资金效益显现和流动加快,传统类股票将面临调整, 全球资金流动的不均衡将引起股市涨跌的不均;黄金和利率将会依据经济和价格指数的变化而呈现调整,但幅度将不 会太大;国际银行业的开展将会继续呈现调整,购并趋 势将继续强化,美国银行 业的规模效益将强劲显现,?金融现代化服努法案?的实施将

30、进一步加快金融业 的改革步传,欧洲和日本银行业将会加大重组, 全球银行业的竞 争将更趋剧烈.三个不确定美国的不确定性.美国政府更迭后的政策取向可能对经济金融产生影响,其 一 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将使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性有所削弱.其二是美 元汇率的变化,将使美元资金吸引力减弱.其三是美股的变化,将使资金流向不利于美国.预期美股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资金信心将会明显减弱,消费支持逐渐弱化.由于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主导性较为明显,美国金融对于国际金融 的引导更为重要,因此,美国经济金融的不确定性将使世界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 格局面IS?大的风险系数.银行业的不确定性.国际金融最为重要的载体是银行

31、,而 2000年国际银行 业 的开展相对于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那么处于相对平缓状态.预计未来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将会呈现较大调整与飞跃 Z主要是机制.法制.结构和产品的变化.其一 是美国银 行业较大的飞跃将带动全球银行业的开展.其二是网络银行的开展将加大虚拟银行的开展趋势.其三是银行经营理念与方式将面临新经济的冲击,创新 的交易方式与 超强的规模效益将使银行业发生较大的变革与飞跃周时也必将加 大金融风险的预期 Z潜在的冲击与影响不可低估.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主要影响因素是美国经济和股市的变化将使美元资金流向出现调整.目前美元仍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主导货币,并引导资金流向倾斜于美元资产.但目前对于美国经济

32、和美股的忧虑是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而爆发风险的可能性有所上升,已经有迹象显示资金流向已经开始从美国向欧洲和亚洲流动.未来国际金融将呈现新的格局和规模 z具体表现表达在以下 5个方面1.市场一体化一突出于汇市.股市以及相关交易市场的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但美国金融市场将依然占据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份颔,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开展产生剌激与牵制,突出于美国股市的带动作用.经济全球化快速开展中的金融地位和作用日渐上升,并愈显重要.金融关系已经不是个别国家或地区的利益问题z而成为牵涉于跨国别和跨区述,甚至全球都关注的共同问题.而金融效益明显表现于资金的快速流动和资金的规模增长,突出于汇市和股市,淡化于董金,

33、美地汇率的变动将是未来金融市场关注的重点,并有可能导致全球资金流动的较大波动与调整,金融均衡中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各国开放程度的 加大、开放速度 的加快,使得国别、地区和市场之间的依赖和联系愈发密切,连锁反响愈发强烈,资金流动中的风险也连带出现并相互作用于经济金融联系密切的国别与地区.金融风险的传染日益严重,金融合作与协调将会愈加明显.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危机蔓延的程度和深化的力度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亚洲金融危机更加突出了这一点.而目前全球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不均衡趋势以及价格波动的加大,进一步显示出金融一体化的驱动,全球化的概念将更为广泛、深化.2、机构集团化一全球银行

34、业开展将呈现更为密切与剧烈的相互依存和竞争、监管更为标准、交易更为自由、规模效益更为扩大的开展趋势.具体为三个扩大:一是超级规模扩大.银行业将进一步倾向于交叉开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 保险公司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购并和竞争将更加剧烈,必然导致更多的超级强大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出现,规模经济的效益将由数M型向质M型转化,产生新的飞 跃和巨变.二是资金规模扩大.主要表达于银行的资产规模、 盈利效益和收入水平上; 尤其是欧元的启动将会形成欧洲银行业更大的资金规模效益,并推动美国银行业的更快开展,全球银行业的规模实力将有效大的提升,资本资产质M将进一步增加和优化.三是高新技术规模扩大.此乃银行业生存扩大的

35、主要推动力,其可以有效降低经营本钱、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交易速度加快,使经济效益上升和本钱核算更为有与模糊将会效.金融机构的开展趋势将会继续跨国化、隼团化,金融分工界限的淡化有利于金融规模效益的进一步强化,混业经营的新趋势将愈加显著,并成为必然开展趋势.但区域与国别的差异将会继续存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将会更为剧烈.3、 交易网络化一国际资本流动日益加速和规模日渐扩大以及金融衍生品的日新月异,推动生产效率和治理技术加快提升, 尤其在资金流动中电子化的应 用以及 网络规模效益的显现,资金的流动更加快速,期限短、交易快、逐利强、 见效快的发 展特点愈加明显.网络交易的跨时空、跨地域、跨领域的优化升级将

36、会形成竞争更为剧烈、交易更为迅速、获利更为便捷、本钱更为低廉的效果,而 新经济的重要内涵一 网络经济的实际效益,将会进一步剌激网络交易的全面普及与开展.4、 规那么统一化一借鉴近几年国际上金融危机的教训, 金融全球化中需要 有统 一的金融才桑作规那么,以制约金融风险的产生、蔓延与恶化.建立在 1944年布雷顿 森林协定根底上的国际金融体制已不能适应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形势和 国际资本运行 规律,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以建立一套国际金融监管与危机防范机 制.目前国际金融 规那么改革完善的主要开展方向和目标那么具体为:一是建立预警机制.增强国际和国内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强化对全球资本市场的高隹和抑制投机.套

37、利行为,标准交易规那么,尽M减少破坏性的冲击;监 督和治理, 建立国际金融监督和检查机制,使有关部门国际机构和各国调控机构得以对国际资本流动等问题进行及时的交流、合作、协调;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须对市场操作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使对金融市场可能造成的风险更容易被发现、识别和处 理.此外一些区域性组织拟建立一些区域性金融危机预警机制.二是增强协调机制.其中包括大国之间的货币和利率协调、 兴旺国家与开展 中国 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建立和实施涉及财政、 货币和金融政策以及企业治理结 构和会计 标准的国际规那么和相应的透明度标准; 同时制定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规 范,催促包括私 人部门在内的各国企业和

38、银行界加以遵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 加以监督,以减少引发金融动乱的隐患.鼓励新兴市场国际采取谨慎和有步骤地推进金融市场开放.三是充实合作机制.建立全球性国际金融风险监控的机构、制定监控原那么和 提 高高隹水平;在危机处理方面,增强资金助水平和应对短期清算危机的反响能力,其中包括经过强化并由私人和双边渠道支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援助机制,同时建立更有效的债力清偿手续.四是公开透明机制.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公开性,其中包括建立对两大国际机构的决策和工程进行评估的机制.5、政策趋同化一未来国际金融领域的合作趋势将会进一步增强,大国金融的合作与协调将会重新引导市场开展趋势.国际金融大国

39、之间与国际社会之间协调将会改变金融市场相对不均衡的开展因素,使得市场运作更为有序,对于短 期资金的高隹与治理将会趣来越重视,努力抑制短期资金流动和套利基金加大的风险.金融全球化的开展趋势将会使得各国政策的趋同性强化,市场连动性的加强将有利于政策的协同一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会更加密切.因而,国际金融领域政策的趋同化将会通过市场价格、利率水平以及资金流M来表现.影响国际金融向好的因素从当前国际资本资动的开展趋势判断,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于 :宏 观经济环境的作用与影响将促进金融格局向多元化开展、金融机制和法制的完善将促进规模效益的显现、高科技的快速开展将推迸金融全球化的连动与磨合

40、, 国际金融 超越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地位与作用日渐明显, 资金流动规模、速度和效 益将会继续强 劲显现.而从全球格局的政治、经济、金融、贸易多个角度分析 ,主要的影响力在于:国际共识的转变一伴随全球政治矛盾趋于缓和、降温,世界各国的意识潮流逐步转向经济和金融,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的积极、活力、调节、主 导作用日渐位明显上升.强烈,人们对于金融危害和风险的明显表露日益关注,金融的重要地高新技术的推动一对于经济开展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对于金融的推动力十清楚显,增加资本、扩大盈利、降低本钱的有效性不断得到验证.经济结构的转变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由劳动密型和数M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粗放经营型

41、向集约经营型转变,摆脱了自然资源与劳动力的制约、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促进了经济有效增长.宏观调控的增强一各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取得较大改观,调控手段和方式多样化注重法律和行政调节的一致性调控水平明显增强.未来国际金融领域的合作将更为密切、竞争将更为剧烈、依存将更为明显、 监管将更为标准、交易将更为自由、规模效益将更为扩大.三、中国金融开展现状及未来走势开展现状一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各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比拟健全和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 到2001年底,全部金融机构含证券、保 险公司 总资产已达21.8万亿元,其中存款货币银行总资产 14

42、.1万亿元,所占 比例64.7%.1 .银行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1997年以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加快改革步传,逐步完善治理体制和 经营机制,强化统一法人制度,撤并分支机构,精简人员.为更好地支持广阔中小企业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中国还陆续增设和重组了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 业银行.在整顿标准的根底上,将 2200多家城市信用社组建成109家城市商 业银行.农村信 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深化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了3家农 村商业银行,3万多家农村信用社及其县市联社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努的主力军,支持农村经济开展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引进了外资金融机构,促进了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开展.到 2001年底,中 国境内

43、外资金融营业性机构 162家,其中外资银行6家、合资银行7家、外 资银行 分行131家、财努公司5家、投资银行1家以及外资企业隼团财务公司 1家.外资 金融机构总资产451.8亿美元.外资金融机构已成为中国金融体系 的重要组成局部.10多年来,中国银行业努力改良金融服努,大力支持经济改革、开放和 发 展贷款总M持续增长,结构明显改善周转速度进一步加快质M逐步提升. 到2001 年底,中国银行境内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颔 11.2万亿元,比1990年增 加10.2万亿 元,年均增长19.4%.从开展趋势上看,非国有银行的作用力M在 不断提升,2001 年1.26万亿元的新增贷款中,其中四大国有独资商业

44、银行占49%,非国有银行占51%.2 ?证券类金融机构在标准中开展 近些年来,中国证券类金融机构快速发 展,治理逐步标准.到 2001年 底冲国共有证券公司109家,证券投资 基金51家,基金的发行总规模 804.23亿元,基金资产总值 804亿元.中国资本市场开展潜力巨大,证券类金融机构开展空间广阔.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证券类金融机构的功能, 大力开展以证 券投资基 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增力 D新的基金品种,扩大业务范围.3 ?保险机构体系不断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险业改革步传进一步加快.完成了财产险、 人专险和再保险业务的别离,各类保险机构进一步健全.到 2001年底,中国已有国

45、 有独资保险公司5家、股份制保险公司15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19家和 外国保险 分公司13家;同时成立了一批保险经纪、保险代理和保险评估等保险中介机构.随着社会保证体制的变革,保险需求的范围和规模将不断扩大商业保险的作用将逐 步增强各类保险机构将进一步加快开展.二 建立了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的金融体系的建立,中国的金融市场在不断探索中开展.目前,一个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根本形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I?建立了较完善的货币市场中国的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1996年1月建立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 并

46、第一次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 借市 场利率CHIBOR.自1996年6月起 冲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同业拆借利率 上限全 面放开拆借利率.统一拆借市场的形成,结束了市场分割、多头拆借的局面,标准了各金融机构的拆借行为,提升了银行之间融通资金的效率,推进了利率市场化,并为中央银行增强宏观调控提供了条件. 这几年,同业拆借市场交 易M逐年扩大,到2001 年底,已累计成交3.4万亿元.同业拆借市场已成为金 融机构治理头寸的主要场所.1997年6月,中国建立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允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回购和现券买卖.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开展最快、规模最大的资金市场,并成为中央银行公

47、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平台.到 2001年底,债 券回购累计交易M达 6.1万亿元,现券交易累计交易M为 1597.6亿元.中国的票据市场以商业票据为主,近年来这一市场在标准中稳步开展.票据市场正逐步成为企业短期融资和银行提升流动性治理、躲避风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个传导机制.2000年底全国商业 汇票的贴现余额为1236.3亿元,较1999年增长了 154.2% ;中央银行再贴现 余额 1258.27 亿元,较 1999 年增长了 151.5%.2 ?资本市场在标准中开展1990年10月和1991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经过12年的改革和开展,中

48、国已经形成了以债券和股票为主体的多种证券形式并存,包括证券交易所、市场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初步健全的全国性资本市场体系,有关交易规那么和监管方法也正在日益完善.到2001年底,中国境 内上市公司已达1160家,市价总值4.35万亿元,流通市值1.45万亿元,市 价总值与GDP的比 为45.4%.1991年以来,A、B、H股累计筹资7700亿 元.证券市场在改革投融 资体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股票市场的迅速开展也可以从股票市场筹资规模的扩张以及股票筹资额和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率变化中得以表达. 1993年境内股票筹资颔为 276.

49、41亿 元,占银行贷款增加颔的比率为 4.36%,而2001年境内股票筹资颔到达 1182.15 亿元,与银行贷款增加颔的比例上升到 9.15% 0除了股票市场的迅速开展以外,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张,特别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扩张,也是推动中国金融资产规模扩张、改变金融资产结构的重要力在开始发行企业债和金融债的1986年,国债余颔占各种债券余颔的比重为73% ,1994年以后,国债发行的绝对规模迅速攀升国债发行颔与GDP的比率也不断上升 1995年新开辟了政策性金融债形成了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共同主导债券市场的局面.到2001年底,国债余颔、政策性金融债券余颔和企 业债颔分别为15618 亿元、85

50、34.48亿元和1008.63亿元国债和政策性金 融债券余颔占债券总余颔的 96% 03 ?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中国保险市场快速开展,保险业共品种日益丰富,保险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保费收入较快增长.1989年末全国保费收入142.4亿元2001年为2109.4亿元,年均增长25,2% 0 2001年,中国保险机构共对19.3万亿元财产进行 了保险.全年 保费收人与GDP的比率保险深度为2.2% ,同比增加0? 4个百 分点人均保费收入保险密度168.8元,同比增加41.1元;保险公司支付赔款 和给付598.3亿元,同比增加70,9亿元.商业保险已成为中国社会保证体系的_个重要组成局部.保险

51、市场的开展在保证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 .外汇市场的开展1994年4月,中国在上海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将原来分散的外汇交易集中统一起来,为成功进行外汇治理体制改革,形成单一的、有 治理 的人民币汇率体制其定了重要的市场根底. 8年多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效 率不断提 高,成交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了美元、日元 .港 币、欧元对人 民币的交易.到2001年底,已累计成交各币种折合美元 4397.7亿美无其中,2001 年各币种外汇交易折合 750亿美元.三宏观金融间接调控方式的逐步建立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在以后的10

52、年里,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采取宜接调控方式,即通过限制贷款规模来限制货币.进入 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传统做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随 着金融机构多元化的开展,国家银行贷款规模限制覆盖的范围逐步缩小;二是对 外贸易开展迅速,特别是1993年以来外汇占款大M增加, 货币供给渠道发生变 化,国家银行贷款规模 对货币供给M的奉献率下降.在宜接调控显现出越来越大局限性的情况下,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步向间接调控转变.从199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逐步缩小了信贷规模的限制范围,同年4月正式启动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又于 1996年4月正式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1996年,正式把货币供给M作为货币政策

53、中介目标,并按月对社会公布货币供给M目标.1997年3月开始冲国人民银行总行向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开办再贴现业务,这道,并把再贴现率作为重意味着中央银行开始把再贴现作为根底货币投人的主要渠要的工具来使用.从1998年1月1日开始,取消了 信贷规模治理方式,开始实行 资产负债比例治理;同年,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合并了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下调了存款准备金比率;同年 5月份,恢复了公开市场操作.由此,以 取消贷款规模限颔限制和扩大公开市场业努操作为主要标志,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基本实现了由宜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几年来的实践说明冲火银行利用利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K ,调控货币供

54、给M、稳定人民币币值,取得成功,积累 了经验.中央银行对金融形 势的高隹和对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的监管也已经形成了一套 较为完善的程序和方法.四现行外汇治理体制的根本框架目前冲国初步确立了在市场汇率根底上的,以“人民币经常工程可兑换、资本工程外汇管制为特征的外汇治理体制.当然,这里讲"资本工程外汇 管制"实 际上并不是全部的资本工程现在正处于放克的过程之中.1 ?人民币经常工程可兑换现状实行可兑换后,对于经常工程的外汇治理重点是对交易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主要是事后监管、间接治理的模式.目前,人民币经常工程可兑换主要表达为以下几个方面:1经常工程外汇收入实行银行结汇制度.境内机

55、构经常项下外汇收入,须及时调回境内,按市场汇率卖给银行.所有外商投资企业和符合一 定条件的局部中 资企业可以开立外汇结算账尸,在核定的金颔内保存经常工程外汇收入.2取消经常工程外汇支付限制. 境内机构经常工程用汇,可以根据市 场汇率凭相应的有效凭 证用人民币向外汇指定银行购汇或从其外汇账片上对外支付.G实行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4通过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进行 贸易售付汇的真实性审核.2 ?资本工程外汇管制现状实际上,1979年以来中国已经开始了资本工程开放进程.1978年中 国开始对外开放,启动了人民币资本工程可兑换进程.该年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成立;1979年,国内企业开始进行跨国投资,第

56、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成立;1982年, 国内企业首次在境外发行日元债券;1991年,第一只人民币特种股票 B股 面世;1993年,国内企业首次到境外发行股票H股;现在已允许合格境外机 构投资者QFID进入国内证券市场.随着人民币可兑换程度的提升,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与国际资本市场有进有出、双向交流的资本流动格局.一是资本项下交易规模迅速扩大.1992年,中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资本工程交易发生颔仅为607亿美元,到2001年增至1642.9亿美元,增加了 2.7倍.二是资本流入已到达相当规模.至U2001年底,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工程38.95万个,累计实际利用外商宜接投资 3935.12亿 美元.至U 2

57、022年6 月末,中国外债余颔为1701亿美元;境外发行股票筹资182亿美元,发行B股筹资46.3亿美元.三是对外资本输出日益增多.截止 2001年底,我境内金融机构国 外资产余颔11783亿美元,加上中央银行持有的2121.7亿美元的外汇储藏资产,我境外金融资产到达3300多亿美元.到2001年底,全国经外汇治理局备案的境外 投资企业共3653家,协议投资总颔151.47亿美元,协议中方投资总颔78.25亿美 元.四是利用外资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目前,中国资本工程前兑换中主要限制是四个方面:一是证券投资方面,外国投资者只可以在境内购置 B股和中国境外上市的证券,而不得在境内 购置A股 和其他人民币债券;除非经批准,境内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可以在境外 买卖和发行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及衍生工二是信贷往来方面,除外商投资企业外,境内其他机构对外借款或担保首先要取得借款主体资格,然后要有借款指标并由外汇局审批金融条件滁境内金融机构可以遵照外汇资产负债比例治理规定对外放贷外,境内工商企业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