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实验3-4采用PI串联校正_第1页
自控实验3-4采用PI串联校正_第2页
自控实验3-4采用PI串联校正_第3页
自控实验3-4采用PI串联校正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控实验3-4采用pi串联校正 harbin i nstituteof technology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院 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1 实验三采用 pi 的串联校正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和观测校正装置对系统稳定性及瞬态特性的影响。 2. 验证频率法校正是否满足性能要求。 1. 观测未校正系统的稳定性及瞬态响应; 2. 观测校正后系统的稳定性及瞬态响应。 三、实验仪器设备 1. tdn-ac/acs 教学实验系统 一套 2. 万用表 四、实验原理、内容及步骤 1.原系统的原理方块图 未校正系统的方块图如下所示: r ( s

2、 ) j c/ 50 c(s)- s(0.06s 1) - w 要求设计 i pi 串联校正装置,校正时使用期望特性开环传递函数为典型 列指标: 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g c s rcs 1 r ) cs 实验要求 一块 i ii 型并使系统满足下 25% t s 0.84s 2 2.系统校正前后的模拟电路图 10k czh- 图 1 1 校正前系统模拟电路图 五、实验结果 1.未校正系统的性能指标 理论分析: 系统固有部分的分析: 原系统的开环传函:校正后的方块图为: 20 k 3u 1u t卜 r(t) 20 k - - - - czn- - 20k 10k 20k c(t) 3 250

3、0 / 3 s 0.06s 1 s s 50/3 m p exp( ) 100% 38.6% ji 2 调整时间: t s 4 0.48s n 实验中测得的未校正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下所示: |t1 -t2| = 425.0 ms |v1 -v2| = 333.3 mv h tm| = 235 h 忑 屮 i i 2|戸孑 33 3 3 们甲 : - - - -nj 八 i- t 200ms/t ci1: soomvg cm2: 500rnv/ 由响应曲线可知: 实测的系统的超调量为 33.3% 调整时间为 0.425s。 实测值 理论值 超调量 33.3% 38.6% 调整时间 0.425s

4、 0.48s 由上表可知,对比理论值与实际值,相差不大,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测量结果正确。 2.校正系统的性能指标 理论分析: 对于二阶系统: 可得: n 2500 3 28.87s 50/3 0.29 50 固有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为: 4 g e s ls 1 16.7 校正参数设计如下: 对于具有中频宽系统,时域响应与频域响应的指标间的经验公式如下: 1 t s 丄 ( k ) c p 0.16 0.4 m r 1 2 k 2 1.5 m r 1 2.5 m r 1 典型 n 型系统的 e bode 图分析: 2 1 s s 2 ,中频宽 h 1 m r 1 m r 1 2 ,振荡度

5、 m r 1 系统要求的指标要求: m p 25% , t s 0.84s 。 结合经验公式 p 0.16 0.4 m r 1 ,可以得到得: 2 m r 1.225 , k 2 1.5 m r 1 2.5 m r 1 2.464 1 1 由 t s (k ) 0.84s ,可得剪切频率 c 9.2s c a 由 h 10 ,可得: 1 c 1.67s , 2 1 h 16.7s h 1 /2因此 k a 1 c 15.36 ,从而确定期望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5.36 a s 1 开环传函: g s 5 由此可得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如下: g e s 0.31(0.6s 1) g c s g

6、s s 综上所述,选取校正装置参数如下: 实验中测得的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下所示: v1-v2 = 1.c77v - - - - - - - - - - / 一d . v jk. j | i 1 * l 1 a l j 1 j j . 1 a 1. 1 j l 1 li i 1 a l j 1 :/ ii h i l i1 l 1 * 1 r * 上丄 ifc la 1 i l l j j. | ii h j l j jl l i l j * i - * h ch1 f. 赭 cm2 2v-"w 由响应曲线可知: 实测的系统的超调量为 21.54%调整时间为 0.375s。满足

7、题目要求。 结果分析: 用 e bode 图绘制出了系统固有部分、期望和校正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固有系统原来以 - -c 40db/dec 过横轴,通过串入部分的校正作用,使幅频特性以 - -c 20db/dec 过横轴,改善了系统 的暂态性能。将上式和 g c r 0 c r 1 c s 1 联立,可以确定 c 而由于 r 0 c = 1.545 ,则可确定 100k 6.47 6.47 f ,贝 u r , 92.7k c k w 0.31/1.545 0.2 ,在本次试验 中,选择 r 2 5r 3 100k 。 r 92.7k c 6.47uf r 2 500k r 3 100k 6

8、六、思考题 答:此实验需要是系统的 c 变小,从而使剪切频率对应的相位裕度变大,通过相位超前校 正方法,也可以实现这种校正。 1试推导典型 u 型系统开环放大倍数 k a 与中频宽 2 的关系。 解: k a 1 g 其中中频宽 h i 则: k a c ) 。 2.在本实验的典型 ii 型系统校正外, 还有没有其它校正方式? 7 实验四 具有微分负反馈的反馈校正 一、 实验目的: 1. 按给定性能指标,对固有模拟对象运用并联校正对数频率特性的近似作图法, 进行反馈校正。 2. 用实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 。 3. 熟悉期望开环传递函数为典型 i 型的参数计算及微分反馈校正调节器的实 现. 0 二

9、、 实验要求: 1. 观测未校正系统的稳定性及瞬态响应。 2. 观测校正后系统的稳定性极瞬态响应。 三、 实验仪器设备 1. tdn-ac/acs 教学实验系统 一套 2. 万用表 一块 四、 实验内容、步骤及原理 1. 原系统的原理方块图 已知未校正系统的方框图如图 4 4 1 1 所示 r 厢_- 旦 _ fa + t s co s s+n 图 4 41 1 未校正系统的方框图 s to 3 s+n 8 要求设计具有微分校正装置, 校正时使期望特性开环传递函数为典型 i i 型,并使系统满足下 列指标: 放大倍数: k v 19 闭环后阻尼系数: 0.707 超调量: m p 4.3% 调

10、节时间: t s 0.3s 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r , c 校正后的方块图如图 4 42 2 所示 2. 系统校正前后的模拟电路图 gc r 2 cs 1 9 图 4 44 4 系统校正后的模拟电路图 3. 实验内容及步骤 a a:测量未校正系统的性能指标。 准备:将模拟电路输入端 r(t)与信号源单元( u1 sg)的输出端 t out 端相连接;模拟电路 的输出端 c(t)接至示波器。 步骤:按图 4 43 3 接线;加入阶跃电压,观察阶跃响应曲线,并测出超调量 p mp 和调节时间 ts,记录曲线及参数。 m p exp( ) 83.39% , t s 1.8s j1 2 与测量值基

11、本一致,系统不满足指标,需加以校正。 b b:测量校正系统的性能指标 准备:设计校正装置参数 根据给定性能指标,设期望开环传递函数为 1 1 1 c av 1 " _ - k" 1 d h 1 i i 1 1 1 1 |t1-t2| = 1.247 s |v1 -v2| = 461 .5 mv t2| = 1130 血 gv2| = 4e1 5 iw t ch1: cm2: m p 71.8% 4.3%, t s 1.802s 0.3s,不符合要求的性能指标 性能分析:开环传函 d ( s ) 250 s(0.3s 1) 特征方程为: s2 % 2500 3 50 3 ,

12、1 10 、 10 19 因为:闭环特征方程为: ts 2 s 19 0 或 1 c 19 s 2 -s - t t 0 , 0.707 故 1 t 0.026 2 19t 由于微分反馈通道的 e bode 图是期望特性 e bode 图的倒数,所以微分反馈通道的放大倍数为 期望特性的放大倍数的倒数, 即 1/19。而微分反馈通道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取期望特性时间 常数 t 的二倍,为 80。因此,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 r cs 1/19s 0.0526s r 2 cs 1 1/80s 10.0125s 1 根据上式中各时间常数值,图 4 44 4 中按以下参数设定,微分反馈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

13、改 善。 步骤:按图 4 44 4 接线,加入阶跃电压,观察阶跃响应曲线,并测出超调量 p mp 和调节时间 ts,看是否达到期望值,若未达到,请仔细检查接线、参数值并适当调节参数及 1 w1 值。记 录达标的校正装置的实测曲线及参数。 g(s) s(ts 1) r1= 100 k r2=24 k c=0.526 f |t1-t2| = 234.4 ms |v1-v2| = 76 9 mv iv1.v2i = 76.9mv 11 m p 3.8% , , t s 203.1ms 满足系统要求。 19 2 1 19 ,特征方程为 s 2 丄 s 0 s(0.26s 1) 0.026 0.026

14、27, 0.707 m p 4.3%,t s 0.21s 结果分析 由已知可得如下 e bode 图: 对于欠阻尼二阶振荡系统有 mp=exp ( - - 1 1 ) 100%,所以 p mp 完全 由决定, 越 大 p mp 越小,所以适当增加 到一定时刻(但必须在欠阻尼要求范围内) ,就可能满足对超 3 调亮的要求的。超调时间 ts= w n (当 0 0$时 ),与自然震荡角频率 w n 和阻尼系数 都 有关,因此只要调整好时间常数和阻尼系数就可能满足要求。 六、思考题 1、当电位器 w1 中间点移动到反馈信号最大端,系统的输出波形 c(t)、mp 增 加了不是减少了?为什么? 答:电位器 1 w1 调整的是反馈强度,当移动至反馈信号最大端时,微分负反馈强度最大,反 馈环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