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6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6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6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6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6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别了,“不列颠尼亚”1.文体知识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一种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文体。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2.主题解说本文报道了英方撤离香港,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历史盛事,反映了中国人民渴望香港回归的爱国情怀和香港回归后的喜悦之情。3.难点攻克本文是如何用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的?提示:本文由四个主要场景构成。第一个场景: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二个场景: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

2、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第三个场景: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第四个场景: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事件,四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一次升旗与三次降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对香港一百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4.结构图解导语 英国统治结束 港督告别仪式主体 英管告别仪式交接仪式“不列颠尼亚”离港结束 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5.学法点津如何理解标题

3、的含义及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典型例题】请结合课文理解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有什么含义,并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1)含义:字面上的意思是告别了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深层含义是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了,香港又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2)作用:“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流露出作者自豪、喜悦之情。【技法点睛】(1)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

4、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标题如果是比喻句,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3)分析标题的作用:题目的新颖性。巧设悬念,激发阅读兴趣;题目对揭示主旨的作用;题目对流露作者情感的作用。6.拓展延伸有关香港的知识香港,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国际重要的经济、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有“东方之珠”的美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跻身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níng( )重 掩映( ) 易帜( ) zh( )目

5、崭新( ) 停bó( ) 肃穆( ) chè( )离2. 选词填空。(1)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_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_香港的最后时刻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_了港督府。(a.撤离b.离开c.驶离)(2)港督府于1885年_,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_扩建和_。(a.改建b.建成c.装修)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

6、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b.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c.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d.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4. (贺州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神十”航天员精彩的太空授课,使我对神秘太空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b.夏季是雨水泛滥期,我市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做好防洪抗洪的准备工作。c.社会上愈来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d.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千里沃野,还是长在茫茫戈壁,都要坚强地把

7、根须伸进大地。5.指出下面语句使用的表达方式。(1)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2)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3)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6. 常识填空。(1)1840年英国发动_,强迫清政府签订了_,割让香港岛。(2)本文属于通讯中的_,报道的中心事件是_。7. 7.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新华网澳门12月18日电(记者 王帆) “15年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澳门市民尤其是葡裔居民心中的一个个问号,早已在今天繁荣发展的局面

8、下得到了圆满的答案,所有的顾虑都已被打消。”澳门国际研究所主席黎祖智在此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竖起大拇指。现年70岁的黎祖智是第9代土生葡人,在澳葡政府末期,教师出身的他曾在政府文教、体育、旅游等机构担任高级官员长达20年,也曾任澳门特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特区筹委会委员、澳门过渡期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99年澳门回归后,黎祖智卸下所有行政职务,转而活跃在当地文化界和学术界,管理澳门国际研究所至今。 8. 诵读下面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香港,回答问题。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

9、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歌词中的“我”是谁?“海狮”又指谁? (2)这首诗歌运用第一人称有什么好处? 阅读“4点30分,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完成下面的题目。9.从记叙顺序上看,选文第二段属于 ,作用是 。10.“雨越下越大”属于什么描写?试分析它的表达作用。 11.选文第五段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一句中加点的“日落仪式”有哪两重深意? “嫦娥”携“玉兔”飞奔月球目击“嫦娥”三号发射升空12月2日凌晨,苍茫的大凉山腹地,

10、今夜无眠。夜幕笼罩着大凉山山坳里的火箭发射场。山腰处的观测台附近,来观看发射的媒体记者、游客和当地居民已等候多时。发射场地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携带“嫦娥”三号探测器严阵以待。“1分钟准备!”1时29分,静寂山谷中传来“零号指挥员”鄢利清响亮的声音。这名“80”后科技人员,已是第二次担任嫦娥发射任务“零号指挥员”。塔架徐徐打开。乳白色的火箭箭体上,“中国航天”4个鲜红的大字在灯光下分外醒目。火箭顶部整流罩上,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清晰可见。1时30分,“10、93、2、1,点火!”火箭底部一束强烈的橘黄色火焰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和大地震颤向四周投射出来,火箭开始缓慢地离开地面。近些年,随着中

11、国航天战略逐步实施过程中一个个目标节点的实现,对于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场面,中国人早不陌生,但航天器拔地而起的情景,还是让前来观看的人群爆发出欢呼声。火箭按程序渐渐向东南转弯,渐行渐远,肉眼观察到的影像越来越小,只剩下尾部的火焰形成一个亮点,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距离发射场60公里外的指挥控制大厅里“跟踪正常”“飞行正常”的口令信息告诉人们,这个大家伙仍然在被掌控着飞向预定目标。从西昌到北京、西安,从厦门、喀什测控站到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测控数据的接力实时传来。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二三级分离、三级发动机关机西昌指控大厅内,显示屏正以动画的形式实时显示飞行的每一个关节点。1时48分许,器箭

12、分离。火箭将探测器成功送入近地点高度210公里、远地点约36.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2时18分许,“嫦娥”三号探测器太阳能帆板展开。指控大厅内掌声四起。随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悉,“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组成,她将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探月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13.文章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14.作者叙述发射的时间以及描写发射场地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15.文中描写火箭箭体时为什么要突出“中国航天”4个鲜红的大字? 16.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

13、词语的表达效果。(1)“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携带“嫦娥”三号探测器严阵以待。 (2)航天器拔地而起的情景,还是让前来观看的人群爆发出欢呼声。 17.选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相比,在叙述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8.当雄壮的国歌响起,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作为中华儿女,你一定无比地骄傲和自豪。请写回忆你参加的或在电视、电影中看到的一次升旗仪式,描写当时的情景和感受。 【参考答案】1.凝 yìng zhì 瞩 zhn 泊 ù 撤 2.(1)cab (2)bac3.c(解析:a项中的冒号改为破折号;b项中的引号改用书名号;d项中分号改为逗号。)4.b(解析:

14、a项缺主语,删掉“由于”或“使”;c项语序不当,将“广泛”移至“关注”之前;d项关联词不当,将“尽管”换为“不管”。)5.(1)描写(2)议论(3)叙述6.(1)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2)特写 香港回归祖国7.示例:澳门15年的发展打消所有顾虑。8.(1)“我”指香港;“海狮”指英国殖民者。(2)以一个儿子之口进行叙述,直接抒发情感,表达自己受到伤害,要回到母亲怀抱的迫切心情,更容易打动人。9.插叙表明港督府是殖民统治的标志,随着香港的回归,中国人民那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10.环境描写,作用有:照应前文“蒙蒙细雨”;暗示殖民统治者倒行逆施,现在天将大行其道;衬托殖民统治者心情;雨过必将

15、天晴,暗示香港灿烂的明天。11.对比,抒发了对长达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12.一是指当时时间是晚6点15分,正值日落西山之时;二是指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永远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如日落西山。13.运用拟人手法,巧妙地借古老神话传说来说明中国人的飞天奔月梦想在今天得以实现。14.叙述时间说明这是一个特别的时间,举世瞩目;描写环境是为了渲染现场气氛和人们的心情。15.表现“中国航天”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包含着一种民族自豪感。16.(1)表明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正在等待发射的命令,随时可以升空。(2)表现了它升空的巨大成功,令人激动振奋。17.同:都运用特写的手法,再现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都有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都在最后做了补叙,让读者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异:选文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进行表现;课文则穿插了许多议论。18.【例文】 今天是星期一,学校举行了升旗仪式。随着国歌响起,全体学生都肃立起来,向国旗行注目礼,当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