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古诗四首《泊船瓜洲》背景简介素材 冀教版 素材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古诗四首《泊船瓜洲》背景简介素材 冀教版 素材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古诗四首《泊船瓜洲》背景简介素材 冀教版 素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泊船瓜洲?写作背景关于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和题旨,历来在学术界众说纷纭,其争议的焦点大都集中在王安石晚年的经历对?泊船瓜洲?这首诗写作时间和题旨的影响上,因而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解读。有的学者认为?泊船瓜洲?作于熙宁元年1068年,此时,王安石已受宋神宗青睐,王安石应诏赴京,呈?本朝百年无事札学?再度提出变法主张。途中自然是冲动万分,满目生机。但也有学者认为?泊船瓜洲?此诗作于熙宁二年1070年,王安石担任宰相上任途中。有的学者认为该诗写于熙宁八年1075年春,为王安石二度拜相途中,在奉诏进京船至瓜洲时所作。诗人抚今思昔,感慨系之,便作了这首小诗。还有学者认为该诗为晚年辞去宰相之职

2、归隐之后,寄于江湖之间时所作,反映了王安石从官场圈子里跳出来时的轻松与惬意。但上述种种说法,多为肆意的推断。笔者认为?泊船瓜洲?并非王安石晚年所作,而是王安石首次上书1058年途经瓜洲所作,诗中不仅表达了浓浓的思乡这情,更暗示了诗人心中宏大的政治抱负和富国强兵的远大志向。据?宋史?神宗记?四月乙已诏?记载,王安石于熙宁元年四月应宋神宗1068年“以翰林学士召金陵赴汴梁“越次入对。这一年王安石决心再次提出变法主张,赴京途中,王安石曾与宝觉和尚在京口金山会宿一夕,王安石在?赠宝觉?集句诗小序中说:“予始与宝觉相识于京师,因与俱东,后以翰林学士召,会宿金山一昔夕可见,王安石与宝觉和尚并非第一次见面。

3、王安石随后又在?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其二中说“世间投老断攀援,忽忙东游已十年,但有当时京口月,与公随我故依然,参照此诗题下自注旧有诗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依据诗中“当时“十年便可推知?泊船瓜洲?作于?与宝觉宿龙华院之绝句?早些年的“当时,而当时离开京口“东游距今已经十年。由此我们可以推定?泊船瓜洲?作于嘉佑元年1058年,而这年正是王安石?上万仁宗皇帝言事书?首次主张变法之年。读?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其三“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问明月,何时照我宿金山。诗中“还由此也可证明首次问明月是在十年前的首次上书;更可见诗人对十年后再度进

4、京皇上能否采纳变法建议,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期待。纵观王安石的青年时代心胸开阔,抱负远大,执着进取。他博强记,能文善赋,22岁中进士,27岁当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做了十多年的地方官。嘉佑三年1058年的这次上书,他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方针,此时王安石才37岁,意气风发,期待仁宗皇帝能采纳他的建议,实施变法强国。虽后来仁宗没有采纳,但他的雄才大概已初见端倪。月作为一种自古以来为人熟悉的自然景物,在诗人眼中,历来同思乡结缘,望月怀乡成为了中国文人所共有的心理情结。诗人泊船瓜洲,在月光下眺望京口,想到在外为官离开家乡钟山已有多年,思乡的情绪自然涌向心头。但他事业未成,此次进京,期待宏图大展。那是怎样的一年又一年啊,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思考着实施变法,富国强民的主张,内心倾注了多少对国家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春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