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物理本试卷分第卷 ( 选择题 ) 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 分 l20 分,考试 用时 100 分钟。第卷 ( 选择题共 31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四幅涉及 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在技术上的应用,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有A斜拉桥钢索对桥塔拉力的合力是竖直向下的B建筑物上安装的避雷针其实是引雷器C录音机放音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D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转换为电 压2 一列以速度 v 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 A 处有一相对桌面静止的小球。由于列车运动状态的改变,
2、车厢中的旅客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 图)中的虚线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则由此可以判断列车 的运动情况是A 减速行驶, 向南转弯 向北转弯B减速行驶,C加速行驶, 向南转弯 向北转弯D加速行驶,3右图是有三个输入端的复合门电路,当 C 端输入 0 时,Y 输出 0那么 A 、B 端的输入分别是A1、1B0、1C1、0D0、04用电流传感器可以清楚地演示一些电学元件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 如图所示, 在 AB 间分别接入电 容器、电感线圈、定 值电阻 闭合开关时,计算机显示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a、b、 c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AB 间接入定值电阻显示图象 aBAB 间接入电容器显
3、示图象 bC AB 间接入电感线圈显示图象 cD AB 间接入电感线圈显示图象 b5如图所示,小木块可以分别从固定斜面沿左边或右边由 静止开始滑下,且滑到水平面上的 A 点或 B 点停下。假 定小木块和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 水平面平缓连接,图中水平面上的 O 点位于斜面顶点正 下方,则B距离 OA 大于 OBA距离 OA 等于 OBC距离 OA 小于 OBD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 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号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6街头通过降压变压器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4、变压器输入电压是市区电网的电压,可忽略其波动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 输电线的电阻用 R0 ,表示,输电线消耗的电功率用P0 表示,变阻器 R表示用户的总电阻, P表示用户的总功率,当用电器增加时,相当于 R 的阻值减小,滑动片向下移( R 始终大于 R0)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加时,图中电流表示数 I1,I2及 P0、 P变化为AI1变大, I2 变大BI1变小, I2变小CP0变大, P 变大D P0变小, P变小7如图是一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t 1 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 不变由图象可知A0 t1 时间内, 汽车的牵引力增大, 不变B0 t1 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加
5、速度不变,功率 增大Ct1 t2 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Dt1 t2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加速度不变F 变小,则电流表指F 变大,则电流表指8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一种元件如图所 示,乙、丙是两种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现将乙、丙两 种传感器分别接到图甲的电路中进行实验(电流从电流 表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 ,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 是A当乙传感器接入电路实验时,若针向右偏转B当乙传感器接入电路实验时,若针向右偏转C当丙传感器接入电路实验时, 若导电溶液深度 h 变大, 则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D 当丙传感器接入电路实验时, 若导电溶液深度 h 变小,则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6、9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 30 °;两个光滑的定滑轮的半径很小, 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线连接甲、乙两物体,把甲物体放在斜面上且连线与斜面平行,把乙物体悬在空中,并使悬线拉直且偏离竖直方向60 °现同时释放甲、乙两物体,乙物体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乙物体运动经过最高点 和最低点时,甲物体在斜面上均恰好末滑动已知乙物 体的质量为 m 1kg ,若重力加速度 g取 10m/s 2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 乙物体运动经过最高点时悬线的拉力大小为5 NB乙物体运动经过最低点时悬线的拉力大小为20 NC斜面对甲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为l5 ND甲物体的
7、质量为 2.5 kg第卷 ( 非选择题共 89 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l8 分请将解答填写在 相应的位置10(6 分)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 供如图甲所示的器材: A 为小车, B 为电火花计时 器,C 为装有砝码的小桶, D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 小车拉力 F 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量请思考探究思路 并回答下列问题:力的影响应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 采取什么做法 ?2)在“探究加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 质量 不变,改变小车质量 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 a 与质量 m 数据如下表:根据上述实验数据,用计算机绘
8、制出 a m 图象如图乙所示:图乙图丙通过对图象(图乙)的观察,可猜想在拉车 F 一定的情况下 a 与 m 的关系可能是: a m 1、 a m 2、 a m 3 等等,为了验证猜想,请在图丙中作出最能直 观反映 a与 m 之间关系的图象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 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 a 与力 F图线如图丁,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 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图丁11 (12 分)某同学想测量某导电溶液的电阻率,先在一根 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各装了一个电极(接触电阻不计) , 两电极相距 L 0.700m,其间充满待测的导电溶液
9、用如下器材进行测量: 电压表(量程 l5 V,内阻约 30 k )、 电流表(量程 300 A,内约 50 )、滑动变阻器( 10 ,1 A)、 电池组(电动势 E 12V ,内阻 r 6 )、单刀单掷开关一个、 导线若干表 1 是他测量通过管中导电液柱的电流及两端电压的实 验数据实验中他还用 20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了玻璃管 的内径,结果如图 2 所示表1根据以上所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玻璃管内径 d 的测量值为cm ;(2)根据表 1 数据在图 3 坐标中已描点,请作出 U I 图象, 根据图象求出电阻 R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计算导电溶液的电阻率表达式是(用 R、d、
10、L表示),测量值为 g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导电溶液电阻的电路图,并在 (例图 l )中补画出未连接的导线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1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 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 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 出数值和单位。12 (12 分)如图是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简化轨道示意图, 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 1 的近地轨道上 在卫星经过 A 点时点 火实施变轨,进入远地点为 B 的椭圆 轨道上,最后在 B 点再次点火,将 卫星送入同步轨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自转周期为 T,地球的半径为 R求:
11、( 1 )近地轨道上的速度大小;(2)远地点 B 距地面的高度13 (12 分)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在斜面上某点以初速度为 v 0水平抛出一个质 量为 m 的带正电小球, 小球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与小 球所受的重力相等,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 ,设斜面 足够长问:1)小球经多长时间落到斜面(2)从水平抛出至落到斜面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如何 变化 ?变化了多少 ?14 ( 14 分)如图所示,长 L 1.5m,高 h 0.45m ,质量 M 10kg 的 长方体木箱,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当木箱的速 度 v 0 3.6m/s 时,对木箱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
12、力F 50N ,并同时将一个质量 m 1kg 的小球轻放在距木箱右 端 13的 P 点(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 P点时相对于地面 的速度为零) ,经过一段时间,小球脱离木箱落到地面木箱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计取 g 10m/s 2求:0.2 ,其他摩擦均不( 1 )小球从离开木箱开始至落到地面所 用的时间;( 2 )小球放上 P 点后,木箱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 (3)小球离开木箱时木箱的速度15 (16 分)如图(甲)为一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装置示意 图,其中电流传感器(相当于一只理想的电流表)能将 各时刻的电流数据实时传输到计算机,经计算机处理后 在屏幕上同步显示出 I t 图象。已知电阻 R 及
13、金属杆的 电阻 r 均为 0.5 ,杆的质量 m 及悬挂物的质量 M 均为 0.1 kg ,杆长 L 1m实验时,先断开 K,取下细线调节 轨道倾角, 使杆恰好能沿轨道匀速下滑 然后固定轨道, 闭合 K,在导轨区域加一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 让杆在悬挂物 M 的牵引下,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 放,此时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如图 (乙)所示的 I t 图象 (设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与轨道垂直,且细线始终沿与 轨道平行的方向拉杆,导轨的电阻、细线与滑轮问的摩 擦及滑轮的质量均忽略不计, g 10m/s 2 )试求:(1) t 0.2s时电阻 R 的热功率;2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3
14、)估算 00.4s 内 R 上产生的焦耳热16 (17 分)如图所示,光滑绝缘壁围成的正方形匀强磁场 区域,边长为 a 磁场的方向垂直于正方形平面向里,磁 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有一个质量为 m 、电量为 q 的带 正电的粒子, 从下边界正中央的 A 孔垂直于下边界射入 磁场中设粒子与绝缘壁碰撞时无能量和电量损失,不 计重力和碰撞时间( 1 )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等于 a / 2 ,则粒子射入磁场 的速度为多大 ?经多长时间粒子又从 A 孔射出 ?(2)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等于 a / 4 ,判断粒子能否再 从 A 孔射出 如能,求出经多长时间粒子从 A 孔射出; 如不能,说出理由3)若
15、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小于a 且仍能从 A 孔垂直边界射出,粒子射入的速度应为多大?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问是多长?在関周轨道1上rn岸;亍(3分在地球衷面=(2分)由得:Vl,( 2分(2设B点冲地向髙度足加. 在同步紈道DI上:&诸鲁乎="*俘)(R+g(3分) 山得h7 =J磐一R(2分13. (I)IMl意分析,小球受力如图所示(I分)小球任空中的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初速度为Z的匀速IT线运动及豁克方向初速度 为答加速度为2耳匀加速运动.小球落至斜面时:jr8t( 1分)y= 2 g ?. 2 分tan"丄丄.(1分)1联Yg解須r=-.(分(2)小球向下运动
16、过程中电场力做IF功故电势能减小(2分 由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关系f,E= ,(】分由得Emub2tan2 3分)14 (1)小曲从离开木箱开始至落到j面所屈的时间.由Aiig卢 分)=VIO 45 S=Ot 3s (2 分)(2)小球放到木箱后相对地面静止木箱的加速度为-_ F(M+w )jf _ 50÷0. 2( 10 ÷ 1) × 0 “ c ,皿八、Qa' 一 jtf =YQ= 7-2 m. (2 分木箱向右运动的圮大位移为:划- = 2½m=0 9m(2分)3).Tl小于1 m,所以小球不会从木箱的左端掉下.(分木箱向左运动的加速度为
17、=Z器心H捫DXion“28 m. 2分)E =R+r R÷r*设木箱向左运动的距离为花时小球脱离木箱JCt = j ÷y =O- 9 m÷0 5 m= L 4 m* (1 分设木範向左运动的时间为 Ml r=jcf '2X1.4小球刚寓开木In瞬间木箱的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1分)S=2"=2 8X 1 =2. 8 m/s. (1 分)15.由 11 图象知e=0,2sBt JO6 APjrO. 62 XO- 5 WQ. 18 W. (3 分)由图知:杆达到Ia定运动时的电流为1.0 ,K 斷开时:»igSin= IUnfrCO(2 分
18、)K闭合后杆空足运动时ZMK+"IgiM=MWKCO国+B7" (2分)解得 W = IL=IT-G 分0 4皙内通过电阻的电M为图线I与F轴包BB的面忆由图知:总格数为137格(130-HS均正确)g=137×O. 04X0.04 C=O. 22 C (2 分)由图知:04 S末杆的电派Ju0. 83 (0. 82 A也得分)u= 0. 83 ms<0. 82 m/s 也得分)( 1 分)v-r+7-r+7,Z=求常门=0. 22 m(2分JvfXJ-=-I- (M-I-m) +Q.Q=O.15J(2 分)Qe 样=0.075 JMl 分)注04 S内通过电肌的电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带货主播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6篇)
- 初级焊工安全知识培训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的价值
- 智研咨询-中国数字生活行业市场调查、产业链全景、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车载SINS-GNSS紧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 基于混合样本的对抗对比域适应算法及理论
- 产前检查科护士的工作概览
- 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的目标计划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综合体物业施工安全管理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物流运输车队与保险企业合作合同3篇
- 2019年420联考《申论》真题(山西卷)试卷(乡镇卷)及答案
- 医院投诉纠纷及处理记录表
- 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4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课件
- YY/T 0698.5-202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 【深度教学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100字】
-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一中2024届生物高一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读课件
- 乌龟图管理大全课件
- 竣工资料封面
- 中央空调售后服务普及培训螺杆机篇
- 中国航天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