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兀检测试题(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第I卷选择题(共 36 分)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1.(2017 荷泽) 下列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确的是(D ) * 00 + 00池中 乙丙 丁O-遊子A.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B. 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改变,原子个数不变;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所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两种单质;C.所有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原子的质
2、量不变,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 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故选 D。2. (2017 鄂州)煤油中含有噻吩(用 X 表示),噻吩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X+6Q 竺 4CO+SQ+2H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B )AGfSB.C4HSC.C4H4S2D.C6HS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 12 个氧原子,反 应后有 4 个碳原子、1 个硫原子、4 个氢原子、12 个氧原子,所以一个 X 的分子中有 4 个碳 原子、1 个硫原子、4 个氢原子。X 的化学式为 GHS3. 质量守
3、恒定律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重要依据。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D )A.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 质量守恒定律只反映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解析:定量研究化学变化所需要的仪器精密度越高,结果越精确,故 A 正确;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在改变过程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故 B 正确;质量守恒定律反映了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
4、论依据,故 C 正确;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但其质量守恒的原因都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故 D 不正确。4.反应 X+2Y R+2M 中,当 32 g Y 与 X 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 18 g M,且生成的 R 和 M 的质 量比为 11 : 9,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X 与生成的 R 的质量比为(A )A.4 : 11B.16: 9C.8 : 11D.32: 9,则下列说法正2解析:由 32 g Y 与 X 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 18 g M,且生成的 R 和 M 的质量比为 11 : 9 知,反I I应生成 R 的质量为X18 g=22 g;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 X 的质量为 18 g+22 g-32 g=8 g,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X 与生成的 R 的质量比为 8 g : 22 g=4 : 11。5. n g 过氧化氢和 2 g 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为m g,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D )A.(n-m)gB.(m+2)gC.(m-2)gD.( n+2-m)g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n g+2 g-m g,即(n+2-m)g,故选 D。6. 汽车安装使用催化净化装置是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O+2CO 汶 M=2CQ+N。下列
6、对该化学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B. 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和分子个数都不变D.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物质是 单质解析:NO 和 CO 都是由氧元素和另一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故 A 正确;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 无害物质,故 B 正确;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故 C 不正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氮气是单质 故 D 正确。7. (2017 扬州)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该图可示意 CO 与 Q 的反应D. 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和生
7、成物共三种物质,A 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 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B 错误;反应物的分子是由三个原子构成的,C 错误;反应物为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D 错误。8.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 t1、t2 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该物质为化合反应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 : 7D. 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 : 487654329 椀”O妬不同元童的加子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丁丙乙甲3解析: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正确;B.丙质量不变,可能
8、作催化剂,正确;C.反应中甲、丁的质量 变化之比为 5 g : 7 g=5 : 7,正确;D.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2 : 7,错误。9.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 “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B )A.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 生成物之一为 C2HD.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解析: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的速率;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都是碳原子和氢原子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生成物分别是 C2H4 分子和分子;反应物是由 CH 分子构成的,生 成物分别
9、是由 Gf 分子和 H2 分子构成的。10.(2017 德阳)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F 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C )B. 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 : 1鱼)2 6解析: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乙烯不是氧化物,B 错误;原 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 正确;因为反应前后原 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3 : 1,D 错误。11.在一定条件下,一
10、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 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 )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30201015反应后的质量/gxy010A.参加反应的 c 与 d 的质量比为 2 : 100 8 00偉化捌00a a5O& B加热aOOOa00碳麻子(+?)o碳原子 一氢氐子A.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B.x 的取值范围 03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当 y=20 时,b 是催化剂或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则 a 物质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当 y20 时,b 是反应物,反应物是三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D.
11、x+y=30+20+10+5=65,该选项说法正确。12.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6 湖$W BgCO讣蛊A. x 的值为 22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 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 W 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 : 4解析:由于四种物质中 W 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 8 g+(20 g-8 g)=20g,而水的质量增加,且增加的质量是 10 g-1 g=9 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所以二氧化碳必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是 20 g
12、-9 g=11 g;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W+O -CG+fO。A.x 的值为 11,错误;B.由于该反应的表达式是 W+O -CQ+HaO,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C.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 W 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 过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与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91632gx x100%=8 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1 gx: :x100%=8 g,两者的质量和为 16 g, 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20 g-8 g=12 g,所以可判断 W 中含有氧元素,错误;D.W 中碳、氢 元素原子个数
13、比为: I =1 : 4,正确。第n卷 非选择题(共 64 分)二、填空简答题(共 7 小题,共 41 分)13. (6 分)某学生写了下面 6 个化学方程式。A. AI+O2AIO2B. 4P+2Qi2P2O5C. CU2(OH)2CO=CUOJ +HO+C 创D. 4Fe+3O2Fe2O3E. Z n+WSQZn SO+H2F. CUO+H 亠 CuJ+HO其中:5(1)化学式写错的有AD (填字母,下同)。(2)化学式正确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BC。”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CEF。14. (4 分)在点燃条件下,2.6 g C 2H2 与 7.2 g O 2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6.6 g
14、 CO 2、1.8 g H 2OAW和 x g CO。贝 y x= 1.4 ;化学方程式为4GH+9Q6CO+4H2O+2CO。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2.6+7.2-6.6-1.8=1.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2H2+9Q 色疊 6CO+4HO+2CQ15. (5 分)科学家证明了“一氧化氮气体分子是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的信号分子”。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难溶于水,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Q)和一氧化氮。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 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回答一点即可),不能直接排入
15、大气中的理由是_一氧化氮有毒且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_。(2)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NQ+HQ2HNO+NQ。解析:(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等;一氧化氮气体有毒且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如直接排入大气中会污染空气。(2)根据“二氧化氮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Q)和一氧化氮”可知反应 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后配平即可。16. (8 分)追求化学家的足迹。(1) 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他获得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a. 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硝酸银等b. 用二氧化
16、锰与浓硫酸加热:2MnQ+2H2SQ(浓 2MnSQ+2X+Qf1a 中反应物均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是都含氧元素;2b 中物质 X 化学式为HzQ ;3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H 2Q 讪2H2Q+Qf。(2) 舍勒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逸散到空中去了 ),导致“氧气”从他的鼻尖 下溜走。化学家拉瓦锡结合大量实验事实,否定了 “燃素说”认为的“物质燃烧后质量应当减轻”的观点,真正发现了氧气。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2Q FesO ;2以铁燃烧的事实,指出
17、上述“燃素说”的谬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解析:(1)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硝酸银等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中都含氧元素;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 2 个 Mn 12 个 Q 4 个 H、2个 S;反应后有 2 个 Mn 10 个 Q 2 个 S,则 2X 中含有 4 个 H、2 个 Q,故 X 的化学式为 HQ;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解释铁丝燃烧时质量的变化情况:铁丝燃烧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符
18、合质量守恒定律。17. (7 分)2018 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及世界游泳大会将在中国的杭州举行,奥体中心将成为届时世锦赛的比赛场馆。(1) 游泳馆的泳池供水可采用二氧化氯(CIQ2)和氯气(Cl 2)两种消毒剂。其中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配平工业上制取二氧化氯的化学方程式:2 NaCIQ+ 1 CI2_62 NaCI+ 2 CIQ20(2) 体育馆主体工程施工时,利用乙炔燃烧的火焰焊接钢铁材料。乙炔(C2H2)气体可采用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制取,同时还有氢氧化钙生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2H2QCa(QH)2+CHf。解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
19、代数和为0,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x+(-2)X2=0,x=+4,该化学方程式可采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反应物左侧氯原子的个数为 3, 为奇数,生成物一侧氯原子的个数为 2,属于偶数,因而应在“ NaCIQ”前配 2,使其氯原子变 为偶数,顺次可配平其他原子。(2)碳化钙与水的反应可采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注意生成物 乙炔后应注明气体符号。18. (4 分)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 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 1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化学反应
20、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3)由 X 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不是(填“是”或“不是”)催化剂。解析:(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 1,有一个 X 原子没有反应。(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3)由 X 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不是催化剂。19. (7 分)A 在 B 中充分燃烧生成 C 和 D,A、B C D 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物质ABCD零頫旳oO氛Wi子分子示 意图8m看图回答:(1)属于氧化物的是 C (填字母序号)。A 中氮、氢原子数之比为1 : 3,氮、氢元素
21、质量之比为14 : 3。(3)A 在 B 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O2N2+6HZO 。解析: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水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C2N2+6F2O,由此可知:属于氧化物的是水;A 为氨气,氮、氢原子数之比为 1 : 3, 氮、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4 : (1X3)=14 : 3。三、实验探究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20.(2017 青岛)(15 分)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
22、的中间;两种物质反 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向右(填“向左” “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生成气体逸散 至 U 空气中,反应后左侧质量减少 。7(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 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 装置中进行。(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号)。原子种类分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质量 分子数目 原子质量解析:(1)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氢气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称量到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使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少,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2) 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投资合同
- 婚前合伙购房协议书
- 绿色能源项目培训服务合同
- 医疗器械保修合同
- 电子产品维修免责声明及协议
- 重大项目推进致辞及启动仪式方案
- 电子支付服务运营协议
- 房屋中介独家委托协议
- 惠州学校饭堂承包合同十
- 上海中介租房服务合同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第十一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50497-2019)
- CB/T 102-1996锡基合金轴瓦铸造技术条件
- 罗森便利店QSC标准课件讲义
- 售后服务的流程图
- 读《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体会
- 《劳动合同法》普法宣传资料
-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3科技产品体验会 大象版
- 退役军人优待证申领表
- 劳务分包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 幼儿绘本故事:奇怪的雨伞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