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二二一三年十二月一三年十二月20132013 年本科课程评估工作总结报告年本科课程评估工作总结报告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目目 录录第一部分 2013 年本科课程评估工作总结.1第二部分 课程评估结论 .9第三部分 课程评估二级指标评价一览表 .13附录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评估方案(试行) .16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20132013 年本科课程评估工作总结年本科课程评估工作总结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意见(教高20119 号)文件精神,健全
2、和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于 2013 年初启动了本科课程评估工作。今年选取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综合外语、无机及分析化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文化基础、工程制图和体育等 8 门学生受益面广、影响面大的公共基础课进行评估。经过学院自评与专家组现场考察,全面了解和掌握了我校本科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实际状况,促进了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管理与改革,对今后我校加强基础类课程教学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认真做好统筹规划,确保评估工作科学规范一、认真做好统筹规划,确保评估工作科学规范这次公共基础课程评估是我校在全省率先开展的校级层面课程评估工作,学校对此
3、次课程评估工作高度重视,在宣传动员、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建立、评估专家遴选等方面,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为评估工作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形成科学、规范的引导性评估考察要点2013 年学校启动课程评估工作以来,按照教育部分类评估的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初稿),经过各学院和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和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等环节,形成了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试行)(西南科大发201385 号),此方案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将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理工农类、文科类、体育类和实践类。理工农类、文科类指标体系分别由 6 项一级指标和 17 项二级指标构成,主要观测点
4、29 个,体育类指标体系由 7 项一级指标和 18 项二级指标构成,主要观测点 27 个。实践类指标体系由 7 项一级指标和 19 项二级指标构成,主要观测点共计 30 个。每个观测点均有基本要求,评价标准为优秀和合格,为学院准备评估报告和佐证材料提供了依据。被评学院对观测点要有认识、有思路、有措施、有成果,方能达到优秀标准,这也促使学院自评及整改建设更有针对性。(二)充分调动参评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细致落实课程评估阶段任务学校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 2013 年本科课程评估工作的通知和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评估方案,明确了通过公共基础课程评估工作,促进学校对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推进
5、公2共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评估目的。同时明确了以学院自评和整改建设为主体,专家进校评估相结合的两阶段安排,以及主要评估项目及考察要点、评估结论及评定标准、专家进校评估的程序、进校评估的纪律要求等内容,确保了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2、组织召开专家评估启动工作会议在相关学院自评工作结束后,学校于 9 月 26 日组织召开了公共基础课程评估工作会,各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谢鸿全指出了评估实施的背景与意义,公共课程评估的目的,强调了评估须遵循的原则,并介绍了专家组的组成及工作流程,职责分工,评估纪律及学院迎评的具体事项。(三)组建高水平
6、的评估专家队伍为了切实发挥专家组对各学院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严格把脉、真实诊断、客观评价、促进整改”的作用,学校按照课程类别,将被评公共基础课程分成 7 组,每个组配备 4-5 位专家(校外专家 1-2 名)和 2 名秘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亲自组织,全程参与。专家组成员既有精通高校管理的专家、学者,也有熟悉相应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的院系领导,还有从事相应课程教学或科研工作、水平高超的一线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多位专家还具有丰富的评估工作经验。学校详细制定了专家组进校评估的工作程序,提出了相关要求,保证评估工作的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二、充分发挥学院主体地位,积极开展学院自评
7、与整改建设二、充分发挥学院主体地位,积极开展学院自评与整改建设本次课程评估工作,学校十分重视发挥教学院部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将学院自评作为评估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学院按照评估标准进行自检自查自改。在院内自评阶段,各学院高度重视,加大了组织领导和自评工作力度,认真查找问题,积极整改建设,对提高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学院组织领导到位从整体上看,被评的 7 个学院都高度重视此次评估工作,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开展院内自评工作。在专家现场考察阶段,各学院的党委书记、院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亲自部署落实评估工作,并参与评估,在组织管理上各学院落实都较为到位,
8、为评估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二)学院自评整改到位3各学院均能按照学校下发的关于开展 2013 年本科课程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秉承“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结合学院教学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自评工作。学院在自评的基础上,认真撰写并提交自评报告,精心准备相关佐证材料。同时,在自评过程中,各学院之间相互借鉴与学习,加深了解与沟通,共同推进了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三、认真开展现场考察,客观公正确定评估结论三、认真开展现场考察,客观公正确定评估结论2013 年 11-12 月,学校组织了 7 个专家组,相继在相关学院开展了现场考察评估工作。
9、专家组通过听取自评报告,查阅观测点佐证材料,检查、评估课程相关教学文件及材料,全面考核教师队伍结构和教学状态,深入课堂听课(校内专家日常随机听课),组织召开教师座谈会,开展学生问卷调查(由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提前组织调查并提供统计数据),了解师生对教学的要求,考察相关教学机构与设施等方式,较为全面地掌握了课程教学质量情况。通过现场宣读反馈意见的形式,对被评课程评估的成绩、特色、问题与整改建议进行了通报。(一)专家工作态度认真、程序规范专家组本着对学校负责、对学院负责和对课程建设质量负责的态度,以严谨求实的职业精神,与被评学院平等交流,从多个角度总结被评课程建设的亮点、成绩和特色,认真查找存在的问
10、题,客观评价课程建设质量的实际状况,帮助被评学院完善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工作。在评估过程中,专家组和学院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注重实际成效。通过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了解授课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对教学方法手段的处理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等内容,从多个角度综合考察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真实状态。各学院普遍认为专家组对各评估观测点的内涵把握深刻,提炼特色准确,指出不足真诚,提出意见中肯,促使各学院未来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建设和改革的任务更加明确,对学校的课程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展现了良好的专家风范。(二)全面了解了我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基本情况由高教研
11、究与评估中心组织开展了学生调查问卷,对各门公共基础课程随机抽查了五位授课教师,对抽查的教师随堂发放 30-40份学生问卷,采取不记名评价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每门课程回收大约 160 份学生问卷。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对回收的调查4问卷进行整理、汇总,统计数据,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课程教学表示满意和较满意的百分比都在 90以上,使专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反映情况。校内专家工作期间深入教学一线,采用随堂听课的方式,全面真实地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专家评估过程中,现场考察了教研室、实验室、资料室、试卷库等教学机构和相关设施。四、充分调研分析,全面掌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总体状况四、
12、充分调研分析,全面掌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总体状况经过专家组的考察评估,全面掌握了我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总体状况,为下一步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具体情况如下:(一)重视课程政策支持,提高课程质量意识伴随着评估工作的逐步展开,各学院充分认识到公共基础课程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源头”,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精神、治学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通过专家组深度访谈,使院领导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地位、工作重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与把握;校内专家大范围的听课,使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更具有客观性;查阅材料细化到大纲、教案、试卷等内容,对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指导具体到位。同时,各学院进一
13、步意识到公共基础课程在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知识体系构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了对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支持,提高了对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课程人才队伍引进与培养等方式,给予课程建设以政策支持,改善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促进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深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的方式,改善课程教学条件,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引导教师和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课程教学和学习中去。被评学院都表示在评估后将继续加强对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支持与投入,切实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二)课程设置基本合理,符合人才培养要求被评的 8 门公共基础课,在课程的设置上,能遵循高等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规律,依
14、据“实用、够用、适度”的原则和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细化课程设置,课程类型、学时、学分以及学期设置基本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在培养方案的具体课程类型上,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选择性地设置相应的课程。(三)师资结构较为合理,注重教师培养培训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各学院都加强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积极采取“引培并举”的方式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师培养方面,主要以教师的学历提高和进修学习为主,由学校出5资支持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或企业进修,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在教师培训方面,实行了优秀主讲教师示范制度、新教师助教培训计划等,鼓励教师参加课程、教材、现代教育技
15、术等培训,帮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面对青年教师比例偏多的情况,通过实施导师制、试讲制、听课制、进修制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师的数量和结构方面,被评的 8 门课程,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四)注重课程教学改革,推行分类分级教学各学院都能重视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人才培养特点进行增减、调整,充分考虑课程的广度、深度及难度,使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更为贴近,并为后续课程更好地服务。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趋势,很多学院能够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针对学生专业背
16、景的差异性,实行了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分级分类教学、分层次教学等多样化培养模式,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部分学院实施了“精英教育”,重视选拔英才,夯实基础,创办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也有学院侧重于强化基础、重视应用,本着“服务专业,突出应用”的教学思想和“发展个性,提高能力”的育人理念,构建了突出基础文化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具体形式上,针对不同学科、专业需要和学生层次,分成多个类型和层次的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选用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五)
17、教学管理较为规范,保障课程教学质量面对近年来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各学院积极探索教学管理的新机制,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学院能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基本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在课程考核方面,被评的学院重视课程考试的管理,实行教考分离,建立试卷库随机抽取试题,或者将试卷库与教师自主命题相结合,严格评分制度,确保考试质量。重视过程考核,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避免“一考定终身”,各学院平时考核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比例设置基本合理,未发现设置较高比例的平时成绩,以帮助学生大面积过关的现象。(六)注重监控体系建设,教学评价结果良好各学院基本都建立
18、起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学生评教为主体,以同行评教为辅助,以督导评教为监督,规范课程教学各环节管理。6成立了校级督导和院系级督导组织,以导为主、以督为辅,通过加强督导工作,促使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从整体课程设置来看,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量相对较大,而各学院由于教学学时的缩减及学生层次的下降,使得任课教师不同程度地遇到学时紧张、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困难,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挑战。但通过开展学生调查问卷了解到承担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工作态度认真,教学方法得当;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良好,
19、满意度较高。专家组普遍认为,在学生情况复杂、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各学院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师,依然能够以学生为本的态度坚守岗位、严谨治学、精心执教、无私奉献,展现了崇高的师德和教学风范,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五、找出不足,正视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五、找出不足,正视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我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处于良好的状态,但通过此次检查评估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公共基础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精力投入、课程设置及服务后续专业、教材的选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各学院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伴随着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对量大面广的
20、公共基础课教师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各学院不断引进了大批的年青教师,以满足基础课程教学的需要。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课程师资队伍普遍呈现年轻化,在此次评估中,35 岁以下任课教师的比例较高。同时受生源和就业市场的影响,高层次的教师引进较为困难,这些都导致课程教学梯队不尽合理,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同时,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更高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二)教学与科研关系略显失衡公共基础课授课教师普遍教学任务繁重,加上年轻教师比例较大,有的学院达到 41,很难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现象:一是“偏重
21、于教学”,受教学工作量的影响,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投入教育科研工作;而且由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课程教师普遍缺乏科研背景,都致使部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科研工作无法深入开展,表现为教7学科研成果的数量有待于进一步增加,教师教学科研课题的层次有待提高。二是“偏重于科研”,由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是同等的职称晋升、岗位评聘的条件,而公共基础课教学方面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大的成果,在教师教学工作业绩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所以很多教师更乐于从事科研,对教学投入的精力因此受到影响,导致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缺乏后劲。(三)教材选用缺乏适用性在评估过程中发现
22、,一些学院考虑到学生的专业需求差别,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次和分级分类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部分学院尽管教学中实行了分级分类,制定了分级分类的教学大纲,在教材选用上,却对教材的分类不精细,缺乏适用性与实用性。不仅与教学大纲的要求不相符,而且未能体现学生的能力和专业需求的差别,更无法反映出公共基础课程的特色,很多任课教师和同学反映选用的教材过难,给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带来不利影响。(四)教学研究力度不足从专家组实际调查反馈情况看,由于对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教师教学科研支撑平台,缺少有效激励机制和教研经费投入有限等原因,使得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基础薄弱,教师
23、开展教学研究的动力普遍不足,自主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研究立项偏少,课题层次偏低等,这些都对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五)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薄弱部分课程没有网络学习资源,已建立的课程网络资源多是静态的、单向的,即将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讲课录像、习题等放在网上,供学生查看。还没有做到教师与学生在网上交流、互动、答疑、解惑,没有学生向老师请教和提问的途径,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开放、在线、自主学习的需要。除此之外,内容更新缓慢,视频效果欠佳等问题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六、对我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六、对我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一)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4、重视公共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的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加速内部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创造条件。学校和学院主管部门要积极采取8有效举措,为普通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和进修,参与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二)完善教学激励机制,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激励机制,在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教师课堂教学奖励等方面,给予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更大的支持。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
25、首要内容,把教授为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为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创造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引导教师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增强教师对教学科研的重视。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与相关专业教学、科研的融合,搭建校内外研究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学术活动,组建教学及科研并举的教学团队,通过团队中高水平教师的带动,提高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三)加强课程统筹管理,服务学生后续学习秉承公共基础课程为专业服务的思想,结合专业及学生特点,科学设置课程门类,规范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确保各专业开设公共基础课程的类型、学时、学分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26、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在实现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知识、思想、能力整体提升的基础上,科学处理经典知识与专业需求的关系,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四)重视课程教材建设,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加强教材建设,选用更贴近于课程设置实际和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各学院要加大投入,按照专业渗透、注重应用的思路,收集整理更多的专业应用案例,立项建设符合学校办学定位、适合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满足学生后续专业学习的特色教材,在促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进一步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五)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有效指导课程实践完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工作激励机制,将教师取得的教学研究课题和成果,在教师职称晋升、
27、岗位聘任和评优评先中,与科学研究的课题和成果予以同等对待,充分调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开展教研经验交流、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式,鼓励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课程教学实践,并引导教师以校级教研课题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逐步扩大课题的数量,提升课题的层次,促进教学成果的产生,从而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指导作用。(六)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发挥精品课程辐射作用9按照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的要求建立课程学习网站,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网站对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同时,建议各门课程对教案、教学课件等内容进行实时更新,保持课程教
28、学资源的先进性,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在线自主学习的需要。希望各学院以此次课程评估为契机,通过与校内外专家的交流和沟通,学习兄弟院校中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强同我校其他学院的联系,达到学院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终提升我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10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评估结论课程评估结论大学物理大学物理课程评估结论课程评估结论(20132013 年年 1111 月月 8 8 日)日)评估专家组在全面了解了大学物理课程建设情况后,一致认为,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建设思路明确、措施得当、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建设定位准确,课程内容安排得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
29、时、学分和学期安排合理;学院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多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励;教学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网络教学资源较为丰富;注重教学制度建设,落实效果好,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近三年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符合正态分布;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专家组成员还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希望西南科技大学继续重视并加强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建设,丰富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断层问题,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课程评估
30、成绩:89.5 分,课程特色附加分:9 分。 高等数学高等数学课程评估结论课程评估结论(20132013 年年 1111 月月 8 8 日)日)专家组一致认为,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和管理,课程建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当,并已见成效。主要体现在:课程定位准确,因材施教,采用“分层式”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重视教师培养,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对年轻教师实行“导师制”的传、帮、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三统一、一分离”的课程特色,教学质量取得较大提高;加大教学资源建设力度,积极改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严格,质量监控有力,教学效果较好。同时,专家组成员还对进一步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提出了
31、建议和意见。希望学校按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利用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发挥校外名师和校内名师的影响作用;进一步加强课程内容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学11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数学教学的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推进“分层式”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评估成绩:85.6 分,课程特色附加分:9 分。工程制图工程制图课程评估结论课程评估结论(20132013 年年 1111 月月 1515 日)日)专家组认为,西南科技大学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建设思路明
32、确、措施得当、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建设定位准确,课程内容安排得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时、学分和学期安排合理;学院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多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励;教学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网络教学资源较为丰富;注重教学制度建设,落实效果好,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近三年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符合正态分布;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专家组成员还对进一步提高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希望西南科技大学继续重视并加强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建设,丰富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断层问题,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制
33、度保障,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课程评估成绩:95.8 分,课程特色附加分:10 分。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评估结论课程评估结论(20132013 年年 1111 月月 1717 日)日)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改、教学研究方面做出的成绩,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同时提出几点建议和改进意见。希望把教改论文、教改项目作为科研成果奖励,促进教师的积极性;建议学校或学院提供经费鼓励教师的科研活动,科研活动的形式适当增加;发挥课程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课程发展;教师培训的受益面
34、要扩大,范围要增加;注重课程建设支撑材料的收集和保存,注意原始资料数据的积累;教学方法建议结合课程内容适当使用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为方便学生对参考文献的查阅,建议教师把资料放在课程网站上。课程评估成绩:88.9 分,课程特色附加分:9 分。12综合外语综合外语课程评估结论课程评估结论(20132013 年年 1111 月月 2222 日)日)专家组认为,西南科技大学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综合外语课程体系。这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师资队伍、完善的课程体系、先进的教学理念、严格的教学管理、良好的教学效果等方面。同时针对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1)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综合外语
35、教师承担的教学时数和学生人数远远超过教育部规定,这将影响综合外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希望引进优秀教师,走出班级大、课时重的困境;教师培训手段应加强,除校本培训和学历培训外,还应加强国内外短期进修和访学以及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 (2)教学手段上希望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进优秀教学资源实现与国内外优秀课程资源共享。 (3)校园自主学习平台不足,综合外语教学设备已滞后,计算机台套数严重不够。综合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只有 280 个机位,而要面对 13000 个学生,这势必影响教学改革的效果。 (4)教师科研成果显示度不够,没能更好体现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5)试卷需进一步规范,老师签名
36、和教研室签名有空缺。 (6)加强对后续课程教材的研究,有效地利用网上课程资源。 (7)加强与其他学院、专业的联系,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针对学生因材施教。 (8)针对综合外语语言类课程,要求学生背文章是达到良好效果的有效途径。课程评估成绩:91 分,课程特色附加分:8 分。公共体育公共体育课程评估结论课程评估结论(20132013 年年 1111 月月 2929 日)日)公共体育课教师忠诚体育教学,上课认真负责,受到学生的好评,专家的认可。建立了完善的二级教学督导机制,并重视教师的引进,加强体育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专家组在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加强学
37、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培养,加强人才的引进,加强团队建设,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2)加快专业建设和教程建设步伐。 (3)提高科研能力,提升科研成果显示度,并将成果运用于教学。 (4)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凝练课程特色。 (5)注13重原始资料的积累,加强教研活动资料的整理。 (6)加强课程宣传,按照精品课程要求办好课程网站。 (7)强化课程运行管理,减少每班学生规模。课程评估成绩:85.1 分,课程特色附加分:4 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评估结论课程评估结论(20132013 年年 1212 月月 6 6 日)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师上课认真负责,受到学生的好评,专家的认可。重视新教师
38、的培养,通过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教师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致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建立了分层次教学体系。同时,专家组提出几点建议:建议将计算机文化基础改为大学计算机 ;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改善教师队伍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加强课程负责人的培养,充实教学团队,课程教师尽快融入新学院、新环境;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进一步加强分层次教学体系建设;改变大班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案例教学,实行课内教学与课外竞赛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实施分段和模块化考核方式;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力度,提升教研成果显示度,并将成果运用于教学;按照省级精品课程要求办好课程网站;加
39、强教学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凝练课程特色。课程评估成绩:86.6 分,课程特色附加分:7.5 分。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评估结论课程评估结论(20132013 年年 1212 月月 1212 日)日)专家组认为,西南科技大学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这主要体现在:在自制实验设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教材建设等几方面。同时提出几点建议和改进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大实验投入,加强实验设备建设,更新设备;建议紧抓契机,利用学校的有利政策,引进人才;进一步注重教师个人发展,加强教学研究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多出有显示度的成果;积极做好课程规划,有效利
40、用学校资源;加强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凝练,增强课程与专业相关性。规范教学过程,注重学生思维方式方法的训练;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14课程评估成绩:86 分,课程特色附加分:8 分。15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课程评估二级指标评价一览表课程评估二级指标评价一览表学院学院理学院理学院制造学院制造学院材料学院材料学院课程课程大学物理大学物理高等数学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工程制图无机及分无机及分析化学析化学一级一级指标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分值专家专家评分评分专家专家评分评分专家专家评分评分专专家家评评分分1-1 课程负责人42.42.43.241-2 主讲教师情况664.165.31-3 队伍结构65.23.65.
41、64.51.教学队伍20分1-4 教师风范4417.6414.1418.8417.82-1 课程内容设计777762-2 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777762-3 教学研究与改革655662.教学内容25分2-4 教材及辅助资料55245245255233-1 教学设计54.544.543-2 教学方法54.544.54.23-3 教学手段53.5454.33.教学方法与手段20分3-4 考试环节54.5174.516.54.518.54.617.14-1 教学管理97.87.98.894-2 教研活动32.72.72.224.教学状态15分4-3 教学辅助环节32.412.92.4132.513.
42、52135-1 同行评价1210101210.55.教学效果20分5-2 学生评价88188188207.518总分10089.585.695.888.96.课程特色(附加)10分109910916学院学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信息学院课程课程综合外语综合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一级一级指标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分值专家评分专家评分专家评分专家评分专家评分专家评分1-1 课程负责人432.52.41-2 主讲教师情况65.855.21-3 队伍结构65.64.54.41.教学队伍20分1-4 教师风范4418.43.515.53.41
43、5.42-1 课程内容设计776.562-2 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766.572-3 教学研究与改革665.55.52.教学内容25分2-4 教材及辅助资料5423523.5523.53-1 教学设计554.54.53-2 教学方法544.84.53-3 教学手段55543.教学方法与手段20分3-4 考试环节54184.819.14174-1 教学管理98.577.94-2 教研活动32.52.51.84.教学状态15分4-3 教学辅助环节32.613.6211.52.412.15-1 同行评价121010105.教学效果20分5-2 学生评价8818717818总分1009186.6866.
44、课程特色(附加)10分1087.5817体育学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公共体育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专家专家评分评分1-1 课程负责人(4 分)31-2 主讲教师情况(6 分)61-3 队伍结构(6 分)31.教学队伍20 分1-4 教师风范(4 分)4162-1 课程内容设计(5 分)42-2 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5 分)42-3 实践教学环节(6 分)3.52.教学内容20 分2-4 教学研究与改革(4 分)314.53-1 教材及辅助资料(5 分)43.教学条件10 分3-2 实践教学场所及环境(5 分)594-1 教学设计(7 分)64-2 教学方法(7 分)64.教学方法与手段1
45、8 分4-3 教学手段(4 分)3155-1 教学管理(9 分)8.65.教学状态12 分5-2 教研活动(3 分)2.511.16-1 同行评价(8 分)86-2 学生评价(6 分)66.教学效果20 分6-3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6 分)5.519.5总分85.1187.课程特色(附加)10 分419附录附录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评估方案(试行)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评估方案(试行)一、课程评估的意义及原则一、课程评估的意义及原则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建设可以推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直接体现着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加强课程评估,
46、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课程评估体系,突出课程评估特色,提升课程建设层次和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开展课程评估工作。在课程评估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1、科学性、务实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2、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3、条件、过程、效果全面进行的原则;4、导向性、可测性和提升课程质量实效性原则;5、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突出特色和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原则;6、促进规范管理,提高队伍水平的原则。二、课程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二、课程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1、本科课程评估的组织工作由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负责。2、评估内容
47、主要是近三年的情况,数据截止时间为 8 月 31 日。3、本科课程评估采取各学院(部)自评和学校组织专家组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评是整个评估工作的基础,各学院(部)应对照评估指标体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做好自评工作。自评期间要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的佐证材料,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4、在自评基础上,各院(部)要认真写出被评课程的自评报告,连同需要展示的材料,提交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5、学校组织校级本科课程评估工作的基本程序:(1)召开学校评估专家组会议,部署校级本科课程评估工作。(2)评估专家组成员在正式开展本科课程评估工作前,到课堂随机听课和对学生问卷调查。(3)评估专家组
48、成员到学院进行评估。各院(部)课程负责人向专家组汇报,并当场回答专家组提问。(4)专家组根据自评材料,汇报情况及其它有关材料,深入各课程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必要时召开师生座谈会。20(5)在以上工作完成后,依据评估指标体系逐项评价,并汇总结果,提出评价等级。(6)评估专家组向学校反馈评估结果,经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审定并报学校领导签署意见后在校内公布。(7)学校组织经验交流,对优秀课程进行表彰,推广先进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三、评估三、评估指指标标体体系系构成构成本评估指标体系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高20031 号)的相关文件精
49、神制定而成,并参考了国家课程建设评估和 2010 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1、指标体系组成本方案在充分重视实绩定量评估指标的同时,对部分不宜定量评估而又重要的指标,采取定性描述、模糊判断的评估方法。各指标力求内涵明确,观测点重点突出,利于操作。本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依据课程的不同特点,分四大类:理工农类、文科类、体育类、实践类。(1)理工农、文科类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 6 项一级指标和 17 项二级指标构成,主要观测点共计 29 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1-1 课程负责人1-2 主讲教师情况1-3 队伍结构1.教学队伍1-4 教师风范2-1 课程内容设计2-2 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
50、2-3 教学研究与改革2.教学内容2-4 教材及辅助资料3-1 教学设计3-2 教学方法3-3 教学手段3.教学方法与手段3-4 考试环节4-1 教学管理4-2 教研活动4.教学状态4-3 教学辅助环节5-1 同行评价5.教学效果5-2 学生评价216.课程特色(附加)(2)体育类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由 7 项一级指标和 18 项二级指标构成,主要观测点共计 27 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1-1 课程负责人1-2 主讲教师情况1-3 队伍结构1.教学队伍1-4 教师风范2-1 课程内容设计2-2 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2-3 实践教学环节2.教学内容2-4 教学研究与改革3-1 教材及
51、辅助资料3.教学条件3-2 实践教学场所及环境4-1 教学设计4-2 教学方法4.教学方法与手段4-3 教学手段5-1 教学管理5.教学状态5-2 教研活动6-1 同行评价6-2 学生评价6.教学效果6-3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7.课程特色(附加)(3)实践类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 7 项一级指标和 19 项二级指标构成,主要观测点共计 30 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1-1 课程负责人1-2 实验指导教师情况1-3 队伍结构1.教学队伍1-4 教师风范2-1 实验课程内容设计2-2 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2-3 实验及实践教学环节2.教学内容2-4 教学研究与改革3-1 实验指导教材及辅助资
52、料223-2 实验教学设备3.教学条件3-3 实践教学场所及环境4-1 实验教学设计4-2 教学方法4.教学方法与手段4-3 教学手段5-1 教学管理5-2 教研活动5.教学状态5-3 教学辅助环节6-1 同行评价6.教学效果6-2 学生评价7.课程特色(附加)2、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其内涵在评估指标体系中(见附表) ,每个二级指标下都有若干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都给出一个确定的分值以及两个参考的评分标准:优秀及合格。专家可依据评分标准对观测点评分,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评分应不低于该观测点分值0.9,达到合格标准的,评分不应低于该观测点分值0.6。课程评估指标分值之和均为 100 分,各观测点得分之
53、和即为该课程的最终得分。四、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内涵四、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西南科技大学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西南科技大学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理工农类理工农类评 价 标 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优秀(权重系数=1.0)合格(权重系数=0.6)状态分值专家评分1-1课程负责人4 分有 1 名以上年富力强,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具有影响的知名教授,并胜任课程负责人工作有年富力强,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起到带头作用,较有影响的知名教授,并胜任课程负责人工作4(1)该课程现有正、副教授任主讲教师的人数所占比例为90%以上该课程现有正、副教授任主讲教师的人数所占比例为 70%2(2
54、)参加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的人数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为 80%以上参加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的人数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为 50%21-2主讲教师情况6 分(3)近三年来人均发表学术论文 3 篇近三年来人均发表学术论文 1.8篇21.教学队伍20分1-3队伍结构(1)该课程所有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为 50%以上,且年龄结构合理,形成梯队该课程所有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为 30%,且年龄结构基本合理223(2)中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为 90%以上中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为 60%以上26 分(3)有中青年教师培训培养计划,且措施
55、得力,效果显著有中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措施较得力,效果较显著2(1)课程组所有教师具有优秀的师德品质、较强的教师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课程组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品质、较高的教师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21-4教师风范4 分(2)教师从严执教,教学质量高,学生评价好。近三年教师中无教学违规与教学事故教师治学较严谨,工作有成效,近三年教师中无教学违规与教学事故22-1课程内容设计7 分课程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先行与后继关系处理得当课程内容较新颖,信息量较大;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先行与后继关系处理较得当72-
56、2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7 分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紧密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和教书育人于一体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联系较紧密,能较好地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教书和育人的关系7(1)有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立项项目或规划教材,并在教学中体现研究成果有校级教学研究立项项目或规划教材培育2(2)近三年来主讲教师人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篇近三年来主讲教师人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0.5 篇22-3教学研究与改革6 分(3)有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有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培育2(1)公共课及基础课选用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或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使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教
57、材或有特色的教材,或外文原版教材;实验教材配套齐全使用达到省级水平的教材,实验教材基本齐全32.教学内容25分2-4教材及辅助资料5 分(2)有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配套齐全的教学参考资料 有基本齐全的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23.教学方法与手3-1教学设计5 分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 。较为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能够尝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5243-2教学方法5 分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58、,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学具有启发性,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较好地运用讲授法,做到知识传授准确无误,学生能较好地接受理解53-3教学手段5 分具备运行良好的相关硬件环境;选编、制作了系列教学软件资源,已具备一定的网络教学资源;能充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在精简授课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具备较好的相关硬件环境和系列教学软件资源;教学中能较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5(1)试题具有很强思考性与启发性,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安排合理;命题符合大纲要求,科学、合理、严格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命题符合大纲要求,难易
59、程度适中2(2)采取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重视过程评价,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积极进行考试方法改革和探索,采用试题库或实行教考分离,并实行试题库考试管理采用试题 AB,符合校考试要求2段20分3-4考试环节5 分(3)有一套较完整,能检查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查办法,评分过程科学严谨、规范;试题、试卷和成绩质量分析中肯、翔实,认真进行考试工作总结。有一套常规的考核办法(含平时、期中、期末) ,评分过程规范、合理、评分基本准确,有试卷和成绩质量分析报告。1(1)教学大纲编排科学合理,内容先进充实,对指导教学有实效教学大纲内容编排较科学,内容较充实3(2)近三年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
60、案、试卷等资料齐全,且设计规范、内容合理,管理规范近三年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案、试卷等资料较齐全、且设计较规范、内容较合理,管理较规范34-1教学管理9 分(3)教学质量检查等教学管理制度健全,且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日历及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检查等教学管理制度较健全,且较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日历及学校教学管理制度。34-2教研活动3 分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有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效果明显每学期能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有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34.教学状态15分4-3教学辅助环节3 分作业适量,批改认真;课后辅导及时、根据教学需要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作业安排和批改情况较好;能进行课后辅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办学项目协议范本
- 重型吊车租赁合同范本
- 展览活动参展协议书模板
- 2024装修大包合同模板
- 2024年离婚协议书范本简易
- 新服装定制合同样本
- 2.2 创新永无止境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债券认购与债权转让合同实务
- 门店租赁合同协议书
- 上海市超市洗涤产品流通安全协议
- 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手册
- 最新患者用药情况监测
- 试桩施工方案 (完整版)
- ESTIC-AU40使用说明书(中文100版)(共138页)
- 河北省2012土建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含定额总说明)解读
- 中工商计算公式汇总.doc
- 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标准(第三版)2003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困生转化个案研究》开题报告
- 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方案
- 恒温箱PLC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 176033山西《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