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 第四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 板块命题直击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 第四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 板块命题直击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 第四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 板块命题直击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 第四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 板块命题直击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 第四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 板块命题直击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第四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 板块命题直击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两地风速较大的是_,依据是_。(2)从图中可知形成降水的区域是 ()ABC D(3)此次寒潮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生哪些危害?解析:第(1)题,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第(2)题,锋面降水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的锋面附近。第(3)题,寒潮低温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大风会对海上交通产生影响。答案:(1)乙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A(3)对农作物造成冻害;大风吹翻船只,影响海上交通等。2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新华网西宁2011年7月19日电来自青海省卫星遥

2、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监测显示的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 321.07平方公里,水位为3 193.8米。与2005年相比,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了70.82平方公里,水位上升了0.35米。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材料2:青海湖流域图。(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试分析布塔河的水文特征。(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高盐度的原因。(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解析:第(1)题,青海湖地处内流区,参与内陆循环;布塔河为内流河,

3、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降水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第(2)题,可从水循环的降水、蒸发、径流三个环节入手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第(3)题,青海湖水体面积的扩大与冰川加速融化、入湖水量增加及湖区生态环境改善有关。答案:(1)陆地内循环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2)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湖水补给量少,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3)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入湖水量增加;流域内实施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如保护植被,植树种草)。3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部罗肯火山2011

4、年7月14日晚大爆发,流出的岩浆致使植物燃烧、浓烟升入上千米高空。材料2:(1)从地壳物质的循环角度,分析图中岩石的类型和地貌形成的原因。(2)读图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图中山地的成因。(3)说明火山喷发对该地区带来的好处。解析:第(1)题,图1地貌为火山锥属于岩浆岩,是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的。第(2)题,图中山地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的侵蚀作用。第(3)题,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含有大量营养物质,会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业生产,同时也会形成硫磺矿。答案:(1)岩浆岩。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2)地壳运动隆起,同时受流水侵蚀作用,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5、(3)增加土壤肥力,利于农业生产;形成硫磺矿。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2011年7月以来,“非洲之角”遭遇最近60年不遇的罕见旱情,持续数月的粮食危机不断恶化,大面积饥荒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向非洲之角国家提供了紧急粮食和现汇援助。材料2:图1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图2为“非洲之角”示意图,图3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图1(注: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1)根据图1所示信息,分析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2)说明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并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3)请简要分析本次非洲东部国家出现严重

6、干旱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等值线的分布特征从走向、数值变化和疏密变化来分析,根据冬雨率的概念可知,越向北冬季降水所占比重逐渐变小,而春夏秋三季降水比重增加,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减小,根本原因是受西风带影响的时间长短不同造成的,南部受西风带控制时间短,越向北控制时间越长。第(2)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甲地气温和降水差异,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第(3)题,旱灾的形成,主要考虑降水少、蒸发旺盛,而气候异常也是重要原因,“拉尼娜现象”是造成饥荒的“天灾”因素。答案:(1)等值线呈东西走向。南部受西风带影

7、响时间短,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2)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控制,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3)主要为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少;地处热带,气温高,蒸发量大;近年来气候异常,降水偏少。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造成了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材料2:下图为2011年3月16日200(世界标准时间)东亚部分地区等压线图。(1)图中气候分界线南北两侧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和_,甲

8、、乙两地降水的差异是_,原因是_。(2)丙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形成的原因是_。(3)专家认为,3月16日我国不会受到核泄漏的严重危害,试根据材料2从大气和海水运动角度加以分析。(4)请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候分界线为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甲地位于日本海沿岸,冬季风经过日本海携带了大量水汽,加上甲地位于迎风坡,故冬季降水多;乙地位于太平洋沿岸,夏季风经过广阔的洋面,携带了大量水汽,乙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故乙地夏季降水多。第(2)题,丙地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第(3)题,从材料2可知,亚欧大陆上气压高,太平洋上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洋流主要是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其流向主要是向东北流,故核泄漏的辐射物均远离我国,故我国受到核泄漏的影响小。第(4)题,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甲地多冬雨,乙地多夏雨冬季东亚沿海地区盛行西北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