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课《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含各首赏析及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课《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含各首赏析及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课《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含各首赏析及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课《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含各首赏析及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课《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含各首赏析及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检测一、积累运用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冢(zh o ng) 舂谷(chu i )羹饭(g e ng)罗幕(miu )B.狐裘(qi u ) 瀚海(h a n)阑干(l a n)羌笛(qi a ng)C.掣(zh i )辕门(yu a n) 都护(d u )难着(zhu o )D.兜笨(mo u) 零落(li ao) 踌%(ch u)宫网(qu e)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知饴阿谁(同“贻”,送给)B.将军角弓不得控.(控制)C.坐断东南战未休(占据)D.望西都,意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3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

2、正确的一项是()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D.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4 .名句默写。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兵役极度不合理的句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 (3)南乡子登京口北周亭有怀中抒发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和不尽愁绪的句子是:? O O(4)过零丁洋中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忠心报国的崇高气节的名句是:(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了潼关的壮景,并巧妙注入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之情。(6)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两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二、阅读理解

3、(一)阅读十五从军征,回答问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乎淡,却耐人寻味,含蓄点 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B. “兔从”到“中庭”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 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进一 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素:满怀希望一希望落空一彻底失望一悲哀 流泪,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E.此诗与采薇同为战争题材的诗作,都表达了归途中急切、担优以及回家 后发现家中物是人非的哀伤之情。2

4、 .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问题3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字好在哪里?这两句诗有什么妙处?(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周亭有怀5 .赏板本词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以及表达效果6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8 .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 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身世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

5、比喻形象, 对仗工整。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 合起来,感人至深。8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五)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9 .请赏析“峰峦如聚” 一句中“聚”字的妙处。(2分)10 .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而“伤心”。(2分)(六)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浣溪沙宋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 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注此词大约作于词人知颍州时。六幺:绿腰,曲调名。9 .上片中“逐” “出”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2分)10

6、 .词的下片写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3分)(七)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赠苏维书记唐杜审言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注书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 诗句中的“书记”指文 字、书籍、文章等。红粉: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维的妻子。燕支山:在今甘肃省 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11 .一、二两句写出了苏维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12 .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分)答案1. B2. B3. A4.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千古兴亡多少事(4)人生自古

7、谁无死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留取丹心照汗青(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1(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1 . BE B: “侧面写出”不正确,这四句是直接描写老兵家园的荒凉景象; E: “都表达了回家后发现家中物是人非的哀伤之情”错, 采薇只描写了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想,(选对一项得 2分,选对两项得5分)2 .本诗描绘了一个久战沙场、不得归家,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孤苦无依、 内心哀伤的老兵形象。久战沙场,不得归家;“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写 出老兵一去数十年,有家归不得,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归途中逢乡里人,得 知家中已是荒坟累累,到家所见是兔子、野鸡;庭院中长出了 “旅谷”井台上也 长出了 “旅

8、葵”,处处荒凉破败。孤苦无依、内心哀伤;春谷作饭,采葵作羹, 却不知递谁,出门东望,潸然泪下,心中的悲哀诉说不尽。3 .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和对朋友的惜别之情。4 “忽”字不仅显示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 这两句诗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一片银白的世界,在诗人 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 是欣喜、暖意和生机。5 .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 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6 .对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

9、和昏庸无能的讽刺,及强烈的爱国、 卫国的思想感情。7 . D8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 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坎坷的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国势危亡的担忧以及对自己 命运的悲叹。9 . (2分)“聚”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从视觉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修辞手法1分,大意1分)10 . (2分)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1分)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朝代兴亡的感慨。11 .示例一:“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出了游人之多、兴致之高,表现了众人游春 的热闹情景。示例二:“出”字有飞出、荡出的意思,突出了打秋千人的情态,使画面富有盎然 生机。12 .写出了词人旷达不羁、乐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