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越剧教学交流-最新教育文档_第1页
老年大学越剧教学交流-最新教育文档_第2页
老年大学越剧教学交流-最新教育文档_第3页
老年大学越剧教学交流-最新教育文档_第4页
老年大学越剧教学交流-最新教育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大学越剧教学交流越剧教学班是台州路桥老年大学办班历史较长、学员参与度和影响面都较大的一门学科,办学十六年来该班每期爆满,一直未曾中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越剧爱好者,活跃在各个社区及老年活动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作为路桥老年大学的一个品牌课目,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不过由于我去年才接手教学,在此仅能就自己一年多来的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台州路桥越剧教学班的现状越剧班现有学员67 人,其中男学员15 人,女学员52 人,年龄多为65 岁以上。学员基本上为土生土长的路桥人,年轻时听戏或看戏是他们最大的娱乐活动,年老了,能学戏、演出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与追求。1、参与广泛越剧作为江

2、浙沪一带的主要剧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开学,越剧班报名踊跃,每期都能保持在60 人以上,并且大多数学员都能吟唱部分越剧片段,特别是部分男学员自带乐器配乐,学习氛围浓厚,积极性比较高。2、基础深厚学员成分比较复杂,分布在各行各业,大多是家庭妇女,很多学员尤其是女学员虽然识字不多,读文章都不流利,但对于很多曲目的唱词却能倒背如流,很少忘词,只要伴奏音乐响起,人人都会哼唱,这反映了学员们都有一定的越剧基础和浓厚的越剧情结, 对于越剧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也反映了这一点,对于大多数折子戏,只要稍微加以梳理、点拨,学员们很快就能演唱。3、情感丰富,入戏较快大多数学员是随着戏台的“点笃

3、”声长大、 慢慢变老的,对越剧有着深厚的情感,对越剧每一曲目的故事情节基本了解,再加上生活阅历丰富,容易入戏。二、当前越剧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1、咬字不正越剧是地方剧种,是嵊州的“土特产”,它发源于嵊州,发祥于上海,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深深的刻上了吴越方言的烙印,所以越剧必须要用嵊州的“官话”来演唱, 否则就会缺少典雅秀丽、委婉甜润的特色。如果用路桥或台州方言演唱,那就只能是“台州乱弹”了。 然而学员都为土生土长的路桥人,这些老同志讲了一辈子的路桥话,已习惯用路桥话或台州话演唱,更有甚者,有的老同志用“路桥版”上海话演唱,弄的啼笑皆非,所以,要教(学)好越剧,首先要纠正老同志的吐字发音。咬字坚实

4、,发音准确, 字正腔圆,吐字清晰,是著名越剧艺术家们的共同特点。所谓“字正”,指的就是字与音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倒字”现象。 如“来了”两字按越剧四声关系 (嵊州话的四声)配上音调,则“来”为第三声,“了”为第四声;若按普通话四声关系配音,则“来”为第二声,“了”为第一声。从这里不难看出,两者的四声关系和拼音基础,除声母一致外,其它的却大不相同。在语法上,要做好声母和韵母关系的处理:重声母。在运腔时,做到始终口型不变。又比如“来”字(勒 +爱=来),若在语法的处理上偏重于韵母,那么,听起来就变成了“爱”字;倘若口型再张大一点,则又变“爱”字为“啊”字了。 这种无意或随意改变口型的

5、咬字不实现像,在日常的演唱活动中是比较常见的。所谓“倒字”,即是四声关系处理颠倒了。吐字准确和清晰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演唱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因此,在练习时,要重视声母的发声力度,咬实字音;多听越剧流派的原唱录音,认真对照唱谱,一字一音地多拼读,勤唱练,全面掌握各流派的吐字方法和发声技巧。2、发音不准在演唱中,音准是最基本条件之一。如果音准出了问题,演唱者可能不觉得,但听者会感到很难受。音唱得准不准,这是音的高低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得平时多加强音阶练习(从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中听音),唱准音,确立音高的概念。如果没有这些乐器,也可在自己要学唱的音乐中去体会。每学一段唱腔,不要急于求

6、快,先要将原唱反复听,并跟着原唱学唱,直到学得比较好以后,再换声道练唱,唱了以后,最好将自己的唱段录下来,再放原唱进行对比,看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再进行改进。不要求数量,关键是要求质量,将一段段唱准,唱好。只有多听、多练、掌握好音与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全音、半音),才能唱准音符。这就要求学点乐理知识。3、韵味不足越剧流派纷呈,其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各个流派唱腔,是越剧唱腔艺术的精华。老年学员对不同流派基本上能加以识别和演唱,粗听起来也有一定的韵味,但细听分析,就会发现老年学员们对一些细节处理不当,演唱就不到位,听起来走味、别扭。不同的越剧流派有其不同的唱法特点,越剧流派的唱腔个性,除了曲调

7、旋律外,更体现在唱法上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区别,特别是在呼吸、鼻腔音、小腔(装饰音、滑音等)、语势音、颤音等方面,各流派都有其独特表现手法和技巧。所以,在学唱各个越剧流派的时候,一定要读懂剧情,理解人物当时的心理及情感,脚踏实地,不要贪多,要学的精,唱一段,就要像一段,唱准,唱好,只有这样,其演唱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4、情感不真具备了节拍稳、发音准、嗓音甜美等基本条件,不等于就能唱好越剧唱腔。在实际演唱中,同样一段唱腔,虽然人人会唱,但听众感受到的味道却大不一样。一曲感人肺腑的好唱腔,除了其曲调本身的优美旋律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演唱者能够根据唱词的内涵和需要,以情带腔,正确处理好唱腔的情感

8、和把握好润腔时的对比度(轻重、缓急、强弱、长短等)。唱腔的情感是要通过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悲的悲戚感人,喜的轻松明快。也就是说,要唱好一段唱腔,首先得吃透其唱段所表达的唱词内容精神(此时此景),分析和理解人物性格(此人此情)。只有进入“角色”唱戏,才能唱出好戏。5、器乐组合难越剧教学不像教唱卡拉OK,只要一张影碟就行,也不像教唱歌曲,只要一架钢琴就可以,而是需要二胡、鼓板等组成一个班子,搭齐、搭强一个后台班子,对于老年大学这样一个办学条件来说,显得有点奢望和难度,这就制约了越剧教唱的开展。如果采用电声伴奏,一是破坏了演唱的音质和音域,因为电声伴奏是千人一律,不能因人而异;二是学员由于

9、年纪偏大,呼气与吐气能力减弱,演唱时会赶不上趟,出现“掉链子”现象,影响演唱效果。三、 今后越剧教学要注意的几点问题1、唱腔设计学唱越剧首先必须懂得唱腔设计。唱腔设计需要掌握几项基本功才能完成:( 1)比较扎实的乐理基础:视唱练耳音乐素材旋律组织;( 2)具有丰富的唱腔知识:越剧知识唱腔曲调风格特点;( 3)掌握熟练的处理手段:感情把握旋律分析技巧运用。根据老年学员现有的实际能力和现实需求,他们毕竟只是需要掌握一门自娱自乐的技能,掌握唱腔设计的全部知识技能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同时也无必要,所以我们要跳过乐理基础的内容,以提高唱腔学习水平为立足点,采取理论讲解和唱段熟悉练习相结合的方法,集中上好越剧唱腔知识和唱腔处理课,这样可能更有助于老年学员掌握知识技能。2、理论教学老年学员听到理论课就头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