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解读之四_第1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解读之四_第2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解读之四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解读之四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不仅要依法报告事故信息,还要同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 现场保护与犯罪嫌疑人控制等措施。 为了保证及时开展事故抢险救灾、 控制事态发展和组织事故调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上述问题作出了规定。事故应急救援一、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性生产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许多事故案例证明,大部分事故发生前显露出一定的征兆和苗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对事故应急救援必须改变没有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的被动局面, 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以应急需。 近几年来,由于对可能发生的重大、 特大

2、事故没有任何预见和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 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 特大事故时,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往往会束手无策或者措手不及, 以至事故现场指挥混乱, 各部门配合不力, 因而不能及时、 有效地维持事故现场秩序、 抢救和医治受伤人员、 防止事故扩大、 监控犯罪嫌疑人,结果延误了救援时机, 扩大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教训深刻。安全生产法确立的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突破了重视事后调查处理、 忽视事前应急准备的旧模式, 将事故发生前的应急准备与事故发生后的抢险救灾有机结合并分别作出了规定,体现了重在预防的指导思想。因此,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立即实施事故应急

3、救援, 这是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二、事故发生单位的应急救援安全生产法 对事故应急救援的规定主要涉及高危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救援和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两个方面,为制定条例提供了法律依据。重大、特大事故发生最多、 危险性最大、 损失最严重的通常是那些从事危险物品生产、 经营、储存和矿产资源开采、建筑施工的生产经营单位, 即所谓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 。安全生产法 将事故应急救援的重点落在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其第六十九条规定: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生产经营规模较小, 可以不设应急

4、救援组织的, 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 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这些生产经营单位一般应当设立应急救援组织, 配备应急救援器材、 设备,保证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其中一些小规模并且不适宜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小型生产经营单位, 如小加油站、 化工用品零售商店,也必须由专人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并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此外,法律虽然没有直接对非高危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作出强制性的规定,但也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应急救援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

5、。 为了落实应急救援责任,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还把“组织制定和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列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法定职责之一。依照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 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 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或者采取有效措施, 组织抢救, 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该条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提出了三项要求, 一是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负责人必须立即启动本单位的事故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 发出事故信息,组织有关人员,调动救援物资, 进入事故应急状态。二是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组织抢险救灾。三是尽最大努力防止事故扩大, 全

6、力抢救受害人员,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和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将受到法律制裁。三、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的应急救援安全生产法 第六十八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第七十二条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 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由此可见,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实施本地方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责无旁贷。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再次明确了有关法律规定, 强调了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事故应急

7、救援工作的法定职责,其目的在于加强各级人民政府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健全企业自救与政府救援相结合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 提供完善、 可靠的应急救援保障,有效实施事故应急救援。事故现场保护在实施事故救援过程中, 事故现场状况比较复杂。 事故现场的真实状况, 对于事故调查取证、 确定事故责任以及责任追究十分重要。在事故应急救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事故现场保护的义务主体和要求不明确,过失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和损毁证据的现象时有发生, 给事故调查带来了很大困难。对此, 条例 分别对事故单位的保护和现场物件的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一、事故现场的保护条例第十六条规定

8、: “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 任何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这里明确了两个问题,一是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是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法定义务。 所谓“有关单位和人员” 是事故现场保护的义务主体, 既包括在事故现场的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 也包括在事故现场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等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只要是在事故现场的单位和人员, 都有妥善保护现场和相关证据的义务。 二是禁止破坏事故现场、 毁灭有关证据。 不论是过失还是故意, 有关单位和人员均不得破坏事故现场、 毁灭相关证据。有上述行为的,

9、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现场物件的保护有时为了便于抢险救灾, 需要改变事故现场某些物件的状态。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前提下,因抢救人员、 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 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 应当作出标记, 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纪录,妥善保护现场重要痕迹、物证。事故犯罪嫌疑人的控制一些企业发生事故后,有的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法律制裁,销毁、隐匿证据或者逃匿,给事故调查处理带来困难。为了加强对事故犯罪嫌疑人的控制, 保证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 对涉嫌犯罪的, 应当依法立案侦查, 采取强制措施控制犯罪嫌疑人

10、。 犯罪嫌疑人逃匿的, 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依照我国 刑事诉讼法 的有关规定, 公安机关具有除人民法院审理的自诉案件、 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的贪污罪、 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 渎职罪等案件以外的其他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的刑事管辖权。 对于事故发生单位中涉嫌安全生产犯罪的嫌疑人, 公安机关有权依法采取追捕和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 有权讯问犯罪嫌疑人、 证人,对有关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勘验、检查,搜查犯罪嫌疑人的住所和物品,扣押相关物证、 书证,实施刑事鉴定, 通缉在逃犯罪嫌疑人等侦查措施。事故举报有些事故发生后, 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没有发现发生事故或者没有接到事故发生单位的报告,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