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的六大精髓_第1页
中华传统美德的六大精髓_第2页
中华传统美德的六大精髓_第3页
中华传统美德的六大精髓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传统美德的六大精髓一直以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我国文化建设和国家开展的强大推动 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完善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这样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一些道德观念一一传 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那么,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有哪些 呢1、责任西方把人看作单个的个体, 因此其价值观强调权利;中国传统文化那么认为人生活于 群体之中,因而强调责任.这是中西文化的重要差异.在实际生活中,责任意识具体表现为角色责任.如,在家中,要尽子女、丈夫、妻子、父亲或母亲的责任.进入社会,处不同岗位, 有不同责任.曾子日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 亦远乎 ?论语泰伯?这是讲土.土应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再具体说,史官的责任是忠实记载史实, 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 教师的责任是教 育培养学生成长等等.即使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人,古代许多商家也不以赢利为唯一的、 最高的目标,而是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以商业活动为造福社会的手段.不同职业的角色责任也为现代社会职业道德所要求,但传统的角色责任又不仅限于职业道德.对于中国人来说,尽人生之责,是做人的本分,是生命意义之所在.背弃人生的责 任,即不配做人;责任甚至重于生命.齐国大夫崔杼杀齐庄公,太史记下“崔杼弑其君, 被崔杼所杀.太史的两

3、个弟弟接着照实写,都被杀.第三个弟弟又写,崔杼终于不敢再 杀.邻国有一史官闻讯,带着竹简赶往齐国,准备接着写.听说已经如实记载下来,才 返回本国.汶川地震,老师们为尽教师责任,牺牲自己保护学生,视死如归.这与上述 史官的精神,一脉相承,表达出中国人责任重于生命的价值观.对人生责任的自觉担当, 集中地表现于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些名言都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在民族、国家的开展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思想,这是中 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的核心.以天下为己任不是抽象的, 它通过具体的实际的责任而落实、 表达.忠于职守,为国为民做

4、出奉献,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具体行为.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是基于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而自觉担当的责 任,是中国人人生价值观的表达.这样的精神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随时代进步而 不断获取新的时代内容,成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民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2、理想志气重志气是中国的一大传统.自古以来,无论是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还是商贾农工, 白丁之家,对子女的家教,无不以立志、有志气为先.志气,有两方面含义.其一,志于道,追求高尚的精神生命.王子垫问日:“土何事 孟子日:“尚志.日:“何谓尚志 日:“仁义而 已矣.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

5、议也.?论语里仁?志于道就是“居仁由义,就是要追求道义而不贪利禄,立志作好人而不是一意求 富贵.现代人谈理想,多数有两种情况.一是要赚大钱,作大官,改善物质境遇;一是证 明自己,实现个人价值.“志于道超越了所有这些,是一种更高的人生追求境界一一 不是从个人的需求谈个人的开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是追求普遍的做人之道,先做人,后做事;在做人的根底上求个人的开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其二,讲理想、讲志气,也是说人要自强不息,力求上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志于道的方向,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就是中国人的志气.建功立业,出人头地,光 宗耀祖,

6、是一般人的追求;成圣成贤,青史留名,永垂不朽,是最高的境界和追求.3、忠恕忠恕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局部.“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 语雍也?前一句是说恕,后一句是说忠.两句话意思是,自己所不希望要的,就不要加给别 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立足,就帮助别人也能立足;自己希望办事都能通达顺利,就也 帮助别人通达顺利.这两个方面,前者是对自己的约束,后者是对别人的责任.而共同 的一个精神,叫做推己及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待人处事的根本原那么.这也是实 行仁道,践行爱人精神的起点.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是中国传统社会的

7、一大特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志愿者 效劳普及所有角落,这是忠恕之道在今天的高度发扬和升华.4、知耻良心为了不受上帝有一种说法,认为西方人信上帝,相信做了坏事会受到上帝的惩罚 的谴责,就会约束自己.而中国人不信宗教,就没有约束,所以做坏事无所顾忌,道德 状况不好.其实,中国人虽不信上帝,对自己的行为也是有约束的. 中国人不是靠上帝, 而是靠知耻,靠羞耻心,靠良心.通过道德教化使百姓忧羞耻心,从而自觉走上正道,是孔子为政治国的根本思想. 他提出“行己有耻应是做人的准那么,人不可以无耻.“行己有耻,用民间的话说, 就是要对得起良心.孟子也说过,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就走在正道上.而羞 恶之心

8、是义之端.有羞耻心,才知道什么应做,什么不应做.所以羞恶之心是走上正道 的开端.5、气节骨气中国人重气节.要求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这是中国传统很重要的一面,也是民族精神的一个方面.子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道义高于生命,精神生命重于物质生命.这是儒家生死观的集中表达.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为理想信念、群体事业献身;二是个人人格 的完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此类论述表达了 追求至上人格的思想.“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

9、而后, 庶几无愧.文天祥绝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文天祥感到无憾和欣慰,由于,为 理想信念、群体事业献身和个人人格的完成就此到达了完美的统一.自古以来,中国有无数气节之士.正如钱穆所说:一部四千年中国史,正是一部浩 气长存,正气磅礴的中国史,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故使中国屡仆屡起,屹然常 在.6、守礼恭敬辞让“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在西方没有礼这个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 一切习俗行为的准那么,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钱穆:?湖上闲思录礼与法?在中国古代,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用礼来标准.中国人的全部生活,都是在礼的规 范之下.礼是治国的纲纪,也是立身之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

10、政?以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知耻,以礼标准人们的行为,二者配合以维护社会秩序安定.礼又是做人的根本要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 曰?礼的功用,是和.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是古代社会根本的人伦关系.礼就是在这 种区别、分别的根底上产生的.它反映这种区别、分别,厘清和维持这种区别、分别, 以到达和的目标.爱和敬的感情是普遍的共通的,但它的表现又是有别的.受西方思想影响,现在我们许多人也爱讲平等. 认为礼的标准是封建等级制的反映, 一概要不得.平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具体的.现代社会,人格上 人与人平等

11、,等级制下的贵贱尊卑关系、 家长制、把子女看作私有财产等等,应该废除, 这是对的.父子、师生、上下级都应成为朋友,也是对的.然而,父子、师生、上下级 的关系毕竟各有不同,也不能等同于同学间的关系.父母把子女当朋友,与子女平等相 处是好的,但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之间,还有教育抚养和受教育受抚养的关系,如 果子女把父母只看作和同学一样的朋友,就不会有对父母师长的敬爱和接受教育的自觉,那就有害了.只讲平等,不讲差异;没有礼的标准,不讲恭敬、礼让,不可能有社会和 谐.礼的精神是恭敬、辞让.“无辞让之心,非人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礼是随社会的开展变迁而开展的.古代社会建立在个体农业根底之上.古代的礼, 主要也只是局限于古代五伦的私人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