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_第1页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_第2页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_第3页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_第4页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8/141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1.言语的发生和发展大大丰富了儿童言语反映的内容。言语的发生和发展大大丰富了儿童言语反映的内容。2.掌握言语之后,儿童的心理机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掌握言语之后,儿童的心理机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新质的意识系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成了新质的意识系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高级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低级心理机能得到改造。高级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低级心理机能得到改造。意识和自我意识产生,个性开始萌芽。意识和自我意识产生,个性开始萌芽。2021/8/142第二节第二节 儿童言语的发

2、生儿童言语的发生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准备(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准备(01岁)岁)语音发展的阶段:语音发展的阶段:简单音节阶段(简单音节阶段(03个月)个月)主要是基本韵母(主要是基本韵母(ai、ei、a、e、ou);声母很少主要是声母很少主要是h音,有时出现音,有时出现m音。音。连续音节阶段(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个月)韵母增加:韵母增加:onge、eng声母明显增多:声母明显增多: b、d、p、n、f声母与韵母的连续音节,主要是声母与韵母的连续音节,主要是a和和b、d、p、n、f。2021/8/143学话萌芽阶段(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个月)增加连续音节:增加连续音节:Ya、lu、bi;四

3、声的声调出现了,接近于说话四声的声调出现了,接近于说话一定的一定的“音音”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开始具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开始具有一定意义有一定意义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形成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形成2021/8/144【实验研究】给9个月的婴儿看“狼”和“羊”的画片。每当出示“羊”时,就用温柔的声音说“羊,羊,这是小羊”,而出示“狼”时,就用凶狠的声音说“狼,狼,这是老狼”。若干次以后,当实验者用温柔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就会指画着羊的图片,反之亦然。这时,实验者突然改变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画着狼的图片。这足以证明,儿童反应的主要对象是语调和说话时

4、的整个情景,而不是词,他还不能把词从语音复合情境中分离出来,真正作为独立信号而引起儿童相应的反应。2021/8/145第三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语言形式的发展一、学前儿童语言形式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一)语音的发展(二)语法的发展(二)语法的发展主要考察儿童句子的获主要考察儿童句子的获得与发展得与发展 二、学前儿童语义的发展二、学前儿童语义的发展 2021/8/146婴儿期儿童言语的发展婴儿期儿童言语的发展最初掌握言语的时期最初掌握言语的时期(一)单词句时期(一)单词句时期(11岁半)岁半)单音重复单音重复以词代句或一词多义以词代句或一词多义以音代物以音

5、代物大多是名词大多是名词(二)多词句时期(二)多词句时期(1岁半岁半3岁)岁)1、简单句阶段(、简单句阶段(1岁半岁半2岁)岁)2、复合句发展阶段(、复合句发展阶段(23岁)岁)2021/8/147(11.5岁)单音重叠。这阶段的孩子喜欢说重叠的字音。如“娃娃、帽帽、衣衣”等,还喜欢用象声词代表物体的名称。【典型表现】把汽车叫做“笛笛”,把小狗叫做“汪汪”。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出现这一特点,是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发音器官还缺乏锻炼。重复前一个音,属同一音节、同一声调,不用费力,容易发出。如果发出不同的二三个音节,发音器官的部位(舌、唇等)就要变化动作,这对于1岁多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困

6、难的事情。2021/8/148一词多义。【典型表现】孩子见到猫,叫“猫猫”,见到带毛的东西,如毛手套、毛领子一类的生活用品,也都叫“猫猫”。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由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对词的理解还不精确,说出的词往往代表多种意义,故称为多义词。2021/8/149以词代句。【典型表现】孩子说出“拿”这个词,有时代表他要拿奶瓶,有时代表他要拿玩具,还有时代表他要拿别的孩子手里的食物。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阶段的孩子不仅用一个词代表多种物体,而且用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因此这阶段称为“单词句”时期。2021/8/1410以简单句为主,但复合句明显增加,单词和单以简单句为主,但复合句明显增加,单词和单词句则明显

7、下降词句则明显下降年龄年龄 单词(句)单词(句) 简单句简单句 复合句复合句 1.5-2岁岁 37.7 55 7.32-2.5岁岁 8.1 61.4 30.52.5-3岁岁 4.9 52.8 42.3 2021/8/1411随着句子的发展,句子明显加长随着句子的发展,句子明显加长年龄年龄 5个字以下个字以下 6-10个字个字 11个字以上个字以上 1.5-2岁岁 84.8 14 1.22-25岁岁 37.2 53.2 9.525-3岁岁 21.9 48 30.12021/8/141234岁内的儿童,相当容易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发音,所以有人称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为“国际公民”。儿童掌握母语(包括方

8、言)的语音后,再学习新的语音时,出现了困难,年龄越大,学习第二语言的语音,更多受第一语言语音的干扰。这个时期就处于语音的收缩阶段。2021/8/1413第四节第四节 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 一、交际功能一、交际功能(一)从对话语言逐渐过渡到独白语言(一)从对话语言逐渐过渡到独白语言(二)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三)(二)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三)讲述逻辑性逐渐提高讲述逻辑性逐渐提高 (四)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四)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二、概括功能二、概括功能三、调节功能三、调节功能2021/8/1414幼儿常用的理解句子的策略大致有如下几种:(1)事件可能性

9、策略。儿童常常只根据词的意义和事件的可能性,而不顾语句中的语法规则来确定各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案例】在老师说“小明把王医生送到医院里”这个句子时,相当多的幼儿误认为是小明生病了,王医生送小明去医院。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因为在幼儿看来,“小明”显然是个小朋友,在他们的经验中,医生是看病的而不可能生病,只有小朋友生病,医生送他去医院才合情合理。2021/8/1415(2)词序策略。【案例】一幼儿将“小明被小华碰了一下”理解成小明碰了小华一下。另一幼儿把“小班儿童上车之前大班儿童上车”,理解为小班先上车,大班后上车。儿童往往根据句子中词出现的顺序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句义。由于儿童经常接触的是主动语态的陈述句,于是他们形成了这样一种理解策略:句子中出现在动词前面的名词是动作的发出者,而其后面的名词则是动作的承受者,名词动词名词,即动作者动作承受者这样一种理解模式。而当刚开始接触被动语态句时,儿童也习惯于用这种策略(模式)去理解它,结果出现理解错误。2021/8/1416(3)非语言策略。【典型表现】如果给儿童的物品是容器(盒子、箱子等),儿童倾向于把玩具放在它们的“里面”,而不管指示语是“放上面”、“放旁边”;如果物品有一个支撑面(如小桌),儿童则倾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