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现象单元测试卷(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6 分)1 .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能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C “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D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2.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 .“声呐”探测敌方潜艇B .蝙蝠在黑夜中飞行C .挂在胸前的哨子D .手臂振动3.“神六”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2、)A .太空中噪声太大B .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C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C .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 .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5.“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的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 .呼麦 中的声音

3、是振动产生的C .“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 .“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6 .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 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A .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B .车铃就不会振动C .没有铃声传出D .车铃周围就没有了传声介质7.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 .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D .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关于图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片 A 所示的实验表明,物体在真空中不能振动,

4、因而不能产生声音B .图片 B 所示的实验表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小C .图片 C 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D .图片 D 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9.“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 .空气可以传声B .锣鼓声响度很小C .观察者离声源很远D .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10 如图所示, 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 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 音调是否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1 在汶川地

5、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 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 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 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 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 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12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 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 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D 在飞机旁工作

6、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入耳处减弱噪声13 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出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A .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中的 BP 机,BP 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 BP 机的呼叫声B 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C 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第 10题)D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谈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6 分)14 声音是以_ 的形式传播的;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_15 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 判断的;在嘈杂的公共场所戴耳机听 MP3,

7、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_,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16._ 医生给孕妇做 B 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 ,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_ .17.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18 在交通繁忙的路口,环保部门有时会安装一种装置来监测路口的“动静”,这种装置的示数会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如“60、70、80、90”等:(1) 这是反映声音的什么特征? _.(2) 显示的数字的单位是什么? _.(3) 若附近有汽车或者摩托车驶过时, 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_ (选填“增大”或“减小”).19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

8、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 20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去卩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 _ (选填“低于”或“高于”)20Hz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在这次“5 12”汶川大地震时,600 多公里之外的贵阳.是乐音的波形,图甲乙也有不少市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与这种声波有关,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_波.21 以下情景反映了什么物理知识.(1) 喇叭放音时,纸盒上的纸蝴蝶“翩翩起舞”,(2) 支起自行车,使车后轮转起来,用一

9、硬纸片伸过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 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3)被敲响的音叉会把与音叉接触的悬吊小球弹开,音叉被敲得越响,小球被弹得越远.、实验探究与综合应用题(共 38 分)22.( 6 分)如图所示是安装在同一根轴上的三个发声齿轮.轴可以在外加动力下匀速转动,将硬纸片放在齿轮边可以发声.(1) 用这套装置可以完成的实验是:验证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与_的关系.(2) 若轴的转速不变,则当硬纸片放在齿轮上时,齿轮发声的音调最低.(3) 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振动得越 _ ,音调就越高.23.(2 分)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

10、张开 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之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 别:(1)_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从中知道了什么?答:_.24.( 6 分)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 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_ 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_.1匚24 ;(2)_ 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_(3)_ 此实验说明了 .25.( 4 分)为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第 22 题)接抽沆机(1)从音乐卡片上剪下音乐芯片,并让其发声,然后

11、放入封闭的100mL 的注射器内,当用 力向外拉活塞时,音乐声明显减小.(2)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3)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4)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将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 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 音产生的条件,但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6.( 2 分)下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单位:m/s)空气(OX:)331悔水(251C1 531空 ntisrj340冰3 230空吒(25 0)346铜3 750软木500 大理石3 810煤油(25

12、 r1 324铝5 000水(常温)1 500铁棒5 200通过以上数据请你归纳出两个结论结论一:_ .结论二:_ .27.( 2 分)假如声音在空气里传播的速度不是 340 m /s,而是 340 mm/s,也就是说比人 的步行还要慢,现在你的朋友一边向你快步走来,一边向你发出了问候:“你好吗? ”你听到的声音将会是怎样的?28.(4 分)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 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13、,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_ .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 对应的是 _寰寰_ _材料1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响懂弱响较嗣表二表二材料毛衣报哉推花泡洙距离短垠短较短(4)_ 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 _29 (6 分)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 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 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1将单层玻

14、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2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 共做 10次.3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2) 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_来反映的.(3)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30. (6 分)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

15、出以下猜想:猜想 1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 2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 3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林料悅度/cm横截面积/mm3A铜閒0. 76B铜600. 89C铜60L 02D铜铜ao0.76E铜铜F铜1000. 76G钢so1.02H尼龙801.021尼龙1001.02(1)为了验证猜想 1,应选用编号为 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 2,应选用编号为

16、_的琴弦进行实验.(2)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橡胶球參璃板參璃板破璃球实验次数12345678910平均值玻璃球 被弹开 的距關/cin单层79 78 82 80 73B484 82 81 so80层20 232424 2522 22 212523斜面( (第第题题) )所缺的数据.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 B 6A 7C16信息 能量 17甲 乙 18(1)响度 (2)dB (3) 增大 19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空气可以传声 20低于 次声 21(1)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物体振动频率越大, 音调越高 (3)振动的振幅越

17、大, 声音的响度越大、 22(1)振动快慢 (2)A (3)快 23 (1)响度 (2)传声介质不同,声音的响度不同24 (1)铃声逐渐变小(2)铃声逐渐变大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5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2)(4) ;(1)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说明音调与频率的关系26(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7 由于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于人步行的速度,所以人将先听到最后一个字的声音,最 后听到第一个字的声音,故听到的声音是“吗好你” 28 (1)机械闹钟 (2)B (3)表二 (4)棉花 泡沫 毛衣 报纸29 (1)随意拉开

18、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2)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大小(3)受敲击时,双层玻璃的振动比单层玻璃的弱30 (1)ABC ADF (2) 80 1.028D9D10A11 C12D13 B、 14 声波 音调 15音色 响度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ur den pers?nlichen fu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des fins commerciales.TO员BKOgA.nrogeHKO TOpMenob3ymrnflCH6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ucno员B30BaTbCEBKOMMepqeckuxqe员EX._以下无正文_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