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改)_第1页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改)_第2页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改)_第3页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改)_第4页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长沙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长沙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赵铁桥赵铁桥Tel13973118196 E-mail: & 防突技术的发展防突技术的发展 “ “四位一体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体系综合防突措施体系 突出危险性预测突出危险性预测 防突措施防突措施 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 日常防突技术管理 防突技术研究动向防突技术研究动向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1、防突技术的发展阶段 我国防突技术大致可分为

2、四个发展阶段我国防突技术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在在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以前,以年代以前,以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措施为主,避措施为主,避免人员伤亡。主要措施是采取震动性放炮。免人员伤亡。主要措施是采取震动性放炮。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2020世纪世纪5050至至7070年代,以防止突出措施为主,普遍年代,以防止突出措施为主,普遍采取采取防突措施防突措施(区域和局部措施),(区域和局部措施),辅以安全防护辅以安全防护措施;措施;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工作面工作面综合防突综合防突措施,增加了突出预测和措施效措施,增加了突出预测和措施效果检验内容,形成了包括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

3、措施、措施效果果检验内容,形成了包括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措施、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的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四位一体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综合防突措施。 第四阶段:第四阶段:区域综合和局部综合区域综合和局部综合(两个(两个“四位一体四位一体”)防突。)防突。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2、“四位一体”为主综合防突体系 突出危险性预测突出危险性预测 防突措施防突措施 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区域验证、安全防护措施区域验证、安全防护措施 合理采掘部署合理采掘部署 “五步配套五步配套”综合防突措施综合防突措施“四位一体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综合防突措施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4、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3、突出危险性预测 预测的目的和意义预测的目的和意义 预测方法概述预测方法概述 预测方法分类预测方法分类 预测技术的研究重点预测技术的研究重点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3.1 目的和意义 保障安全生产保障安全生产 判识区域或工作面突出危险性,为预防突出事故提判识区域或工作面突出危险性,为预防突出事故提供依据,同时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确定防突措施的有效供依据,同时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确定防突措施的有效性;为作业人员进行突出预警(性;为作业人员进行突出预警(定性定性 定量定量)。)。 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防突措施的针对性,减少防突措施工程量,减提高防突措施

5、的针对性,减少防突措施工程量,减少防突成本,提高采掘进度,从而在安全的前提下解放少防突成本,提高采掘进度,从而在安全的前提下解放生产力,提高矿井经济效益生产力,提高矿井经济效益。 “四位一体四位一体”综合防突体系的重要组成综合防突体系的重要组成突出危突出危险险性预测和防突效果检验性预测和防突效果检验2 2个重要环节个重要环节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3.2 突出危险性预测概述 预测分类预测分类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区域预测区域预测(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工作面预测工作面预测地质勘探时期地质勘探时期矿井生产时期矿井生产时期(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矿井矿井煤层煤

6、层煤层区域煤层区域矿井的突出危险性预测矿井的突出危险性预测突出矿井突出矿井 矿矿 井井区域预测区域预测 非突出矿井非突出矿井 进一步确定哪些煤进一步确定哪些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层具有突出危险性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突出煤层突出煤层 煤层煤层 区域预测区域预测 非突出煤层非突出煤层 水平、翼、采区、区段水平、翼、采区、区段区域预测区域预测 无突出危险区无突出危险区 突出危险区突出危险区 工作面预测工作面预测(日常预测)(日常预测) 突出危险工作面突出危险工作面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 采掘工

7、作面每推进采掘工作面每推进101050m50m,应用,应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连续进行不少于两次区工作面预测方法连续进行不少于两次区域预测验证,其中任何一次验证为有突域预测验证,其中任何一次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时,该区域应改划为突出危险区。出危险时,该区域应改划为突出危险区。 只有连续两次验证都为无突出危险只有连续两次验证都为无突出危险时,该区域仍定为无突出危险区域时,该区域仍定为无突出危险区域 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措施效果检验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有效后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采掘作业采掘作业 每执行一次防治突出措施作业循环后,每执行一次防治突出措施作业循环后,再进行工作面预测,如预测

8、为无突出危险再进行工作面预测,如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还必须再执行防治突出的措施,只有时,还必须再执行防治突出的措施,只有连续连续2 2次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该工作面方次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该工作面方可视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可视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但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但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规定规定十三条)十三条) 单项预测指标及参考临界值单项预测指标及参考临界值 只有上述全部指标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时方可划分为突出煤层只有上述全部指标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时方可划分为突出煤层 指标指标瓦斯压力瓦斯压力P P煤的破坏类型

9、煤的破坏类型煤的坚固性系数煤的坚固性系数f f瓦斯放散初速度瓦斯放散初速度P P临界值临界值0.74 MPa0.74 MPa、0.50.51010突出煤层区域预测突出煤层区域预测 1 1. .瓦斯地质统计法瓦斯地质统计法 确切掌握煤层赋存、地确切掌握煤层赋存、地质构造等与突出分布规律时划分。质构造等与突出分布规律时划分。 根据瓦斯地质分析划分突出危险区域示意图根据瓦斯地质分析划分突出危险区域示意图l-断层;断层;2-突出点;突出点;3-上部区域突出点在断层两侧的最远距离界线;上部区域突出点在断层两侧的最远距离界线;4-推测下部区域断层两侧的突出危险区边界线;推测下部区域断层两侧的突出危险区边界

10、线;5-推测的下部区域推测的下部区域突出危险区上边界线;突出危险区上边界线;6-突出危险区突出危险区(阴影部分阴影部分) 突出煤层区域预测突出煤层区域预测 2 2. .综合指标法:综合指标法:D=(0.0075H/D=(0.0075H/(f-3)(P-0.74f-3)(P-0.74) K= ) K= P/fP/f 参考临界值:参考临界值: D: 0.25 K: 20(D: 0.25 K: 20(无烟煤无烟煤) ), 15(15(其它煤种其它煤种) ) 工作面预测方法工作面预测方法 分类分类 接触式预测接触式预测(传统预测法):通过打钻孔测定钻屑传统预测法):通过打钻孔测定钻屑瓦斯解析指标(瓦斯

11、解析指标(K K1 1、h h2 2)、钻粉量、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钻粉量、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及其衰减、钻粉温度等单项指标或综合指标进行突出危险及其衰减、钻粉温度等单项指标或综合指标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这是目前被广泛使用且成熟的预测方法和指标。性预测。这是目前被广泛使用且成熟的预测方法和指标。缺点是要占用一定的作业时间和需要一定的工程量;不能缺点是要占用一定的作业时间和需要一定的工程量;不能连续预测;无法预测延期突出等。连续预测;无法预测延期突出等。 非接触式预测非接触式预测:通过安装在工作面后方的各种传感通过安装在工作面后方的各种传感器和主机对采掘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根据处器和主

12、机对采掘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进行实时连续预测。方法主要有瓦斯涌出动态指标理结果进行实时连续预测。方法主要有瓦斯涌出动态指标法、声发射检测法、电磁辐射法等法、声发射检测法、电磁辐射法等。工作面工作面预测(检验)方法预测(检验)方法 石门工作面石门工作面 综合指标综合指标 D D、K K(指标及临界值同前);(指标及临界值同前);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 K1 1值和值和h h2 2; 其它经试验验证有效的方法。其它经试验验证有效的方法。 煤巷掘进、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采煤工作面 钻屑指标(钻屑瓦斯解吸指标、钻粉量);钻屑指标(钻屑瓦斯解吸指标、钻粉量); 钻孔瓦

13、斯涌出初速度;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 R R值指标;值指标; 其它经试验验证有效的方法:温度、其它经试验验证有效的方法:温度、V V3030等等。煤巷掘进工作面预测钻孔布置示意煤巷掘进工作面预测钻孔布置示意缓倾斜煤层钻孔布置示意急倾斜煤层钻孔布置示意24m说明:预测孔一般应布置在软分层中;说明:预测孔一般应布置在软分层中;孔径一般为孔径一般为 42mm;预测孔深度一般;预测孔深度一般810m。检验孔一般布置在措施孔之。检验孔一般布置在措施孔之间,或在措施应控制范围内的未控地带间,或在措施应控制范围内的未控地带预测(检验)钻孔布置预测(检验)钻孔布置10-15m采煤工作面预测钻孔布置示意采煤工作面

14、预测钻孔布置示意说明:预测孔一般应布置在软分层中;说明:预测孔一般应布置在软分层中;孔径一般为孔径一般为 42mm;预测孔深度一般;预测孔深度一般810m。检验孔一般布置在措施孔之。检验孔一般布置在措施孔之间,或在措施应控制范围内的未控地带间,或在措施应控制范围内的未控地带应不小于3m1、2、34132、4石门工作面检验钻孔布置示意石门工作面检验钻孔布置示意测定仪器测定仪器MD-2型解析仪示意图测定仪器测定仪器 瓦斯解吸指标参考临界值瓦斯解吸指标参考临界值 煤样煤样 K K1 1 (mL/g.min (mL/g.min0.50.5) ) h 2 (mmH2O) 干煤干煤 0.5 2000.5

15、200 湿煤湿煤 0.4 1600.4 160 h2最大钻屑量最大钻屑量k1危险性危险性Pakg/ml/mml/g.min1/220065.40.5突出危险工作面突出危险工作面20065.40.5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无突出危险工作面用钻屑瓦斯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用钻屑瓦斯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 煤壁封孔胶囊测杆钻孔测量室控制杆高压胶管压力表打气筒流量计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测定示意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测定示意 瓦斯涌出初速法指标瓦斯涌出初速法指标参考临界值参考临界值煤的挥发分煤的挥发分(% %)5 5151515 15 202020 20 30303030q q

16、m m临界值临界值(L/minL/min)5.05.04.54.54.04.04.54.5R值指标法 R=R=(S Smaxmax-1.8-1.8)(q(qmaxmax-4)-4) 综合反映了瓦斯、应力、煤的力学性质等参数,综合反映了瓦斯、应力、煤的力学性质等参数, R R越大突出危险越大突出危险性越大,性越大, R6R6时,用单项指标判断时,用单项指标判断 1-巷道;2-预测钻孔瓦斯涌出动态指标几种指标形式几种指标形式 放炮后放炮后3030(6060)minmin内吨煤瓦斯涌出量内吨煤瓦斯涌出量V V3030、V V6060 放炮瓦斯浓度峰值与炮前正常瓦斯浓度的比值放炮瓦斯浓度峰值与炮前正常

17、瓦斯浓度的比值B B 瓦斯涌出变动系数瓦斯涌出变动系数K KV V 两次放炮瓦斯涌出量峰值差两次放炮瓦斯涌出量峰值差| |q|q| 除了放炮的其它作业瓦斯涌出量增减幅度除了放炮的其它作业瓦斯涌出量增减幅度| |Q|Q| 一些参考指标及其临界值一些参考指标及其临界值 指指 标标 V V30 30 K KV V B |B |q| |q| |Q| Q| m m3 3/t m/t m3 3/min m/min m3 3/min/min 参考临界值参考临界值 9 0.7 5 0.4 0.219 0.7 5 0.4 0.21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报单单一一指标测定值大于等于其临界值时判定为有突出危险性指标测

18、定值大于等于其临界值时判定为有突出危险性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之一时可直接判定为有突出危险: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之一时可直接判定为有突出危险: 处于地质构造带处于地质构造带 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区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区 处于应力叠加区处于应力叠加区 打钻时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打钻时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 有明显突出预兆有明显突出预兆多指标预测时,只要一项指标超标就判定有突出危险多指标预测时,只要一项指标超标就判定有突出危险 敏感指标及临界值应根据矿井实际考察确定敏感指标及临界值应根据矿井实际考察确定3.4 预测技术发展方向 区域预测方面区域预测方面 借助各种物探手段的区域预测方法:借助各种物探手段

19、的区域预测方法: 地质动力区划法地质动力区划法( (应力计算法等应力计算法等) )、三维地震法和煤层透、三维地震法和煤层透视法(地质坑透及钻孔坑透等)结合统计规律预测区域突出视法(地质坑透及钻孔坑透等)结合统计规律预测区域突出危险性;危险性;非接触式连续预测非接触式连续预测 声发射预测、电磁辐射预测、瓦斯涌出动态等已进行了声发射预测、电磁辐射预测、瓦斯涌出动态等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要达到实用化程度还需进行不懈的研究。大量的研究,但要达到实用化程度还需进行不懈的研究。突出监测预警突出监测预警 借助矿井安全安全监控系统、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借助矿井安全安全监控系统、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

20、术等优势,通过对多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实现对瓦斯网络技术等优势,通过对多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实现对瓦斯突出危险性动态的、系统的监测、评价和警戒突出危险性动态的、系统的监测、评价和警戒。 4、防突措施 区域性防突措施区域性防突措施 局部防突措施局部防突措施 各种防突措施基本原理各种防突措施基本原理: : 减小或消除地应力;减小或消除地应力; 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减少或消除煤层瓦斯潜能;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减少或消除煤层瓦斯潜能; 增加煤体机械强度(瓦斯排释后自身强度增加或人工加增加煤体机械强度(瓦斯排释后自身强度增加或人工加固)。固)。 国内外主要应用的防突措施(采面煤巷石门区域局部防突措施区域防突措施

21、防治突出措施水力冲刷水力挤出预裂爆破超前支护松动爆破超前钻孔瓦斯抽放水力冲孔金属骨架或固化排放钻孔煤层注水预抽瓦斯保护层开采4.1 4.1 区域性防突措施区域性防突措施4.1.1 4.1.1 开采保护层开采保护层 概念:概念: 所谓开采保护层,通常是指在煤层群开采中,选择某一不具有所谓开采保护层,通常是指在煤层群开采中,选择某一不具有危险或危险性较小的煤层先行开采,从而对具有危险的煤层起到消除危险或危险性较小的煤层先行开采,从而对具有危险的煤层起到消除突出危险的效果。先行开采的煤层称为保护层,后开采的煤层称为被突出危险的效果。先行开采的煤层称为保护层,后开采的煤层称为被保护层,保护层位于被保护

22、层上方的称为上保护层,反之称为下保护保护层,保护层位于被保护层上方的称为上保护层,反之称为下保护层。层。 迄今为止,开采保护层是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最经济、最有效的迄今为止,开采保护层是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最经济、最有效的根本手段。根本手段。 选择保护层的原则选择保护层的原则 优先选择上保护层优先选择上保护层 选择下保护层时不得影响和破坏上部的被保护层选择下保护层时不得影响和破坏上部的被保护层开采保护层防突机理应力降低、煤层卸压应力降低、煤层卸压突出的激发作用减小突出的激发作用减小透气性增加透气性增加瓦斯压力梯度减小瓦斯压力梯度减小瓦斯排放瓦斯排放突出发展的瓦斯作用减小突出发展的瓦斯作用减小煤体强度增

23、高煤体强度增高抵抗破坏的能力增强抵抗破坏的能力增强消除或降低突出危险性消除或降低突出危险性开采保护层开采保护层 考察参数的变化考察参数的变化 保护层开采后,在卸压范围内,保护层开采后,在卸压范围内,被保护层:瓦斯压力下降、瓦斯被保护层:瓦斯压力下降、瓦斯流量增大、煤层变形增大、顶底板岩石应力降低、煤体温度降低。流量增大、煤层变形增大、顶底板岩石应力降低、煤体温度降低。 下图为鱼田堡煤矿开采上保护层下图为鱼田堡煤矿开采上保护层3#3#煤层后被保护层煤层后被保护层4#4#煤层参数变煤层参数变化情况。化情况。由图中可看出,被保护层参数的变化可大致划分为由图中可看出,被保护层参数的变化可大致划分为4

24、4个带,个带,即:正常应力带、集中应力带、保护卸压带和应力恢复带。即:正常应力带、集中应力带、保护卸压带和应力恢复带。 保护层的保护范围保护层的保护范围保护层的有效保护层间距保护层的有效保护层间距 我国根据大量试验资料统计分析认为,在采深小于我国根据大量试验资料统计分析认为,在采深小于550 m550 m,回采面长度小于回采面长度小于120 m120 m条件下,保护层的有效保护层间垂距为见条件下,保护层的有效保护层间垂距为见下表:下表: 煤层类别煤层类别最大有效垂直距离最大有效垂直距离(m)上保护层上保护层下保护层下保护层急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6080缓倾斜和倾斜煤层缓倾斜和倾斜煤层5033月)

25、月)松软煤层、有自喷松软煤层、有自喷现象现象有足够的排放时间有足够的排放时间石门与煤层面的交石门与煤层面的交角大于角大于4545度的薄及度的薄及中厚煤层中厚煤层实施措施的实施措施的岩柱厚度岩柱厚度(m)(m) 5m5m 5m5m 5m5m 2m2m钻孔在煤层钻孔在煤层的控制范围的控制范围石门周边:两石门周边:两侧和上部侧和上部 5m5m,下部下部 3m3m石门周边外石门周边外 3 3m m石门周边:两侧和石门周边:两侧和上部上部 5m5m,下部,下部 3m3m巷顶上部及两侧巷顶上部及两侧0.50.51.0m1.0m钻孔间距或钻孔间距或布孔参数布孔参数2-3m/2-3m/直径直径7575125m

26、m125mm布置上、中、下三布置上、中、下三排共排共9 9个或间隔扩个或间隔扩孔孔1 12m/2m/直径直径7575125mm125mm。单排单排0.2m0.2m双排双排0.3m0.3m,骨架进入顶,骨架进入顶或底或底0.5m0.5m,轨,轨8kg/8kg/管管50mm50mm要求达到的要求达到的指标与效果指标与效果瓦斯压力瓦斯压力P P0.74Mpa0.74Mpa或效或效果检验有效果检验有效冲出总煤量冲出总煤量2020倍倍煤厚度(煤厚度(m)m)或效果或效果检验有效检验有效瓦斯压力瓦斯压力P P0.74Mpa0.74Mpa或效果或效果检验有效检验有效施工达到设计要求施工达到设计要求水力冲孔水

27、力冲孔排放钻孔排放钻孔金属骨架金属骨架4.2.2 4.2.2 煤巷掘进防突措施煤巷掘进防突措施 -预抽瓦斯预抽瓦斯 -超前钻孔超前钻孔 -深孔松动爆破深孔松动爆破 -水力化措施水力化措施( (注水湿润、水力压裂、水力挤出、水力注水湿润、水力压裂、水力挤出、水力冲孔)冲孔) -超前支架超前支架超前钻孔超前钻孔 (1 1)适用于煤层透气性适用于煤层透气性较好、煤质较硬较好、煤质较硬的突出煤的突出煤层;层; (2 2)钻孔直径应一般为)钻孔直径应一般为7575 120mm120mm,地质条件变化剧,地质条件变化剧烈地带也可采用直径烈地带也可采用直径42mm 42mm 的的钻孔。钻孔距不得小于钻孔。钻

28、孔距不得小于5m5m;若钻孔直径超过若钻孔直径超过120mm 120mm 时,时,必须采用专门的钻进设备和必须采用专门的钻进设备和制定专门的施工安全措施;制定专门的施工安全措施; 1012m巷道57m57m (3 3)钻孔应尽量布置在煤层的软分层中;)钻孔应尽量布置在煤层的软分层中; (4 4)钻孔的控制范围,应控制到巷道断面轮廓线外)钻孔的控制范围,应控制到巷道断面轮廓线外2 2 4m4m(包括巷道断面(包括巷道断面内的煤层);内的煤层); (5 5)钻孔孔数应根据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确定,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必)钻孔孔数应根据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确定,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必须经实测确定;须经实测确

29、定; (6 6)超前钻孔施工前应加强工作面支护,打好迎面支架,背好工作面。)超前钻孔施工前应加强工作面支护,打好迎面支架,背好工作面。超前钻孔超前钻孔深孔松动爆破深孔松动爆破 (1)(1)深孔松动爆破措施,可深孔松动爆破措施,可适用于适用于煤质较硬、突出强度较小煤质较硬、突出强度较小的煤的煤层。层。 (2(2)深孔松动爆破的孔径为)深孔松动爆破的孔径为42mm42mm,孔深不得小于,孔深不得小于8m8m。深孔松动爆。深孔松动爆破应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外破应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外3.0m3.0m的范围。孔数应根据松动爆破有效半径的范围。孔数应根据松动爆破有效半径确定。采用深孔松动爆破防突措施,在掘进时必

30、须留有不小于确定。采用深孔松动爆破防突措施,在掘进时必须留有不小于5m5m的超的超前距;前距; (3)(3)深孔松动爆破的有效影响半径,应进行实测;深孔松动爆破的有效影响半径,应进行实测; (4(4)深孔松动爆破孔的装药长度为孔长减去)深孔松动爆破孔的装药长度为孔长减去5.55.5 6.0m6.0m每个药卷每个药卷(特制药卷)长度为(特制药卷)长度为1m1m,每个药卷装入一个雷管。装药必须装到孔底。,每个药卷装入一个雷管。装药必须装到孔底。装药后,应装入不小于装药后,应装入不小于0.4m0.4m的水炮泥,水炮泥外侧还应充填长度不小的水炮泥,水炮泥外侧还应充填长度不小于于2m2m的封口炮泥;的封

31、口炮泥; (5)(5)在装药和充填炮泥时,应防止折断电雷管的脚线;在装药和充填炮泥时,应防止折断电雷管的脚线; (6)(6)深孔松动爆破后,必须进行措施效果检验。如果措施无效,深孔松动爆破后,必须进行措施效果检验。如果措施无效,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7)(7)深孔松动爆破时,必须执行撤人、停电、设警戒、远距离放深孔松动爆破时,必须执行撤人、停电、设警戒、远距离放炮、反向风门等安全措施。炮、反向风门等安全措施。松动爆破松动爆破1-破碎圈;破碎圈;2-松动圈松动圈措施实施后工作面应力向深部转移措施实施后工作面应力向深部转移 蛇形山:装药蛇形山:装药3kg/孔,雷管孔,雷管3个个/

32、孔;破碎半径孔;破碎半径0.1m;松动半径;松动半径0.720.75m;影响半径:;影响半径:1.394.52m。超前支架超前支架4.2.3 4.2.3 回采工作面防突措施回采工作面防突措施 -预抽瓦斯预抽瓦斯 -超前钻孔超前钻孔 -松动爆破松动爆破 -预裂爆破预裂爆破 -煤层注水煤层注水 5 5、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检验的方法:同预测检验的方法:同预测 检验的时间:措施实施后检验的时间:措施实施后 检验的位置:措施孔间检验的位置:措施孔间6、安全防护措施 远距离防炮远距离防炮 反向风门反向风门 井下避难所(救生仓)井下避难所(救生仓) 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 隔离式自救器隔

33、离式自救器反向风门反向风门防逆流装置防逆流装置防止瓦斯逆流铁板定位圈防止瓦斯逆流铁板立轴2B (突然逆风时防止瓦斯逆流铁板位置)斯逆流铁板位置)B (正常通风时防止瓦1胶皮风筒铁风筒局部通风机木质带铁皮的风门砖墙21B 、BAAF避难硐室避难硐室7、日常防突技术管理 1.1.尊重客观规律,合理采掘部署和适当控制采掘进度;尊重客观规律,合理采掘部署和适当控制采掘进度; 2.2.加强管理程序加强管理程序( (设计、审批、签字、通知、检查设计、审批、签字、通知、检查) )、操、操 作和装备维护;作和装备维护; 3.3.加强地质测量工作;加强地质测量工作; 4.4.加强通风管理加强通风管理, ,完善通

34、风系统和安全防护措施;完善通风系统和安全防护措施; 5.5.电气设备、爆破材料等要符合更高的防爆要求;电气设备、爆破材料等要符合更高的防爆要求; 6.6.加强支护加强支护, ,防止冒顶垮塌;防止冒顶垮塌; 7.7.加强爆破工作管理;加强爆破工作管理; 8.8.处理好突出孔洞;处理好突出孔洞; 9.9.认真收集和分析突出原始资料,总结突出规律。认真收集和分析突出原始资料,总结突出规律。 8、防突技术研究动向 防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防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防突研究重点和动向防突研究重点和动向 防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防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保护层可采;无保护层可采; 透气性差,瓦斯抽放效果不佳;透气性差,

35、瓦斯抽放效果不佳; 集约化开采中的防突问题;集约化开采中的防突问题; 钻孔施工深度不够;钻孔施工深度不够; 延期突出增多;延期突出增多; 打钻突出问题;打钻突出问题; “ “低指标值突出低指标值突出”问题;问题; 地质构造探测问题;地质构造探测问题; 特殊条件下防突措施问题等特殊条件下防突措施问题等 研究重点和动向研究重点和动向 防突技术的发展趋势防突技术的发展趋势 防突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以区域性防突措施为主、局部性防突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以区域性防突措施为主、局部性防突措施为辅的防突格局。以区域预测、区域性防突措施、防突措施为辅的防突格局。以区域预测、区域性防突措施、区域性防突措施效果评价、突出危

36、险性连续监测预警、高效区域性防突措施效果评价、突出危险性连续监测预警、高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作为新的综合防突体系。的安全防护措施作为新的综合防突体系。 加强瓦斯抽采力度将是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加强瓦斯抽采力度将是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研究重点和动向研究重点和动向 地质构造探测技术研究地质构造探测技术研究 地面三维地震探测井下地质构造技术研究;地面三维地震探测井下地质构造技术研究; 井下长距离、高精度地质构造探测技术;井下长距离、高精度地质构造探测技术; 地质雷达、无线电透视等技术的完善与提高地质雷达、无线电透视等技术的完善与提高 。 研究重点和动向研究重点和动向 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预

37、警技术 针对突出的复杂性,利用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计算机技针对突出的复杂性,利用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收集井下尽可能多的静态和动态安全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收集井下尽可能多的静态和动态安全信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井下各工作面的突出危险状信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井下各工作面的突出危险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监测、评价、预测和警戒,实现突出危险态和发展趋势进行监测、评价、预测和警戒,实现突出危险性的实时监测、在线分析和智能预警。性的实时监测、在线分析和智能预警。 利用信息技术,从管理和技术方面提高煤与瓦斯突出防利用信息技术,从管理和技术方面提高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的途径,是今

38、后的发展趋势。治技术的途径,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研究重点和动向研究重点和动向 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 MSRP SDB(空间数据库)MSRP Editor(矿图编辑系统)MSRP KJA(监控分析器)MSRP View(图形浏览器)MSRP EWS(灾害预警系统)MSRP Console(控制台)应用程序数据来源MSRP KBS(知识库系统)MSRP SMS(安全管理系统)MSRP PCES(灾害防治专家系统) 研究重点和动向研究重点和动向 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 图形编辑系统;图形编辑系统; 瓦斯赋存预测与智能化区瓦斯赋存预测与智能化区域预测系统;域预测系统; 研究重点和动向研究重点和动向 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