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渔家傲_秋思》阅读答案及翻译_第1页
范仲淹《渔家傲_秋思》阅读答案及翻译_第2页
范仲淹《渔家傲_秋思》阅读答案及翻译_第3页
范仲淹《渔家傲_秋思》阅读答案及翻译_第4页
范仲淹《渔家傲_秋思》阅读答案及翻译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及翻译渔家傲,词牌名,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词”者。此调始于晏殊词“神仙一曲渔家傲”,是北宋时期的流行曲调,双调六十二字,前后阕各五仄韵,句句用韵,一韵到底。该词牌名在商业用途中,涵盖行业极为广泛。下面是为你带来的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及翻译,欢迎阅读。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一【试题】1 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2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

2、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B 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C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 想留下来的意思。D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3 .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一说。(2 分)4 .请你谈谈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感悟。(2 分)5 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2 分)“异”统领的景物有:6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3、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3 分)7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参考答案】1 .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 .C3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战事未平、军功未建。这一矛盾心理正是词作所揭示的主题。4 . 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5 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答出4 个景物可得2 分)6 (3 分)参考示例: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

4、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意象正确,画面内容描述生动形象且语意通畅,可得3 分,如直接翻译扣1 分)7 、【答案: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二:8 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 2 分)9 、 理解填空: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 ; 词的下片重在抒情,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2 分)10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请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2 分)11 .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12 . 结合全词,说说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2 分 )参考答案:8. 站在山头 , 放眼望去 , 戈壁延绵千里, 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 似烟若雾 , 飘散开去 . 已是夕阳时刻, 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 , 禁闭的城们隐隐。9. 、塞下秋景、征人之情(共2 分,每空1 分)10. 、这两句正面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2 分,大意相同即可)11. 答案:表达了作者及守边将士思念家乡而又慨叹功业未立的复杂情感,表现了他们的爱国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情感把握。要注意从题目

6、、作者、背景和名句等方面来体会作者情感。12. 答案:描绘了西北边塞的荒凉景象,暗示了军情的紧急,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解析:本题考查具体语句的作用。要注意从上下文的联系、与中心、情感的关系中着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三:1 本文哪一句词完成了上景与下情的过渡?(1)2 上阕写景,一个“异”字领起。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突出了西北边镇什么特点?(3)3 下阕引用 “燕然未勒”典故抒情,主要抒发怎样的情怀?( 3)4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 ”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分)5 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参考答案】1. 浊酒一

7、杯家万里。2. 首句点明“塞下”这一地域性特征,由“雁去”、 “边声”、 “长烟”、“落日”、“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组成了一幅“塞外关山图”,突出了边塞关山时刻备战以防不测的特点;3. 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是说现在敌军未退,边境未宁,尽管厌战思归,但又怎能有回乡的打算呢?既写出了作者为国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戍边战士的激励鼓舞。4. 边塞秋景异(每空1 分,满分2 分)5.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各 1 分,满分3 分)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四:1 、词的上片写景,

8、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雁云 、边声 _、 _长烟 、 _落日_、 _孤城_,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词的下片抒情,“将军白发征发泪” 一句诗就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将士虽思家但更愿报国之心)2 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3 . 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4 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5 、“人不

9、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答: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6 、用“| ”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1、长烟 | 落日 | 孤城闭7 、全词的上片写景,“异”一字统领下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境环境孤寂荒凉的特点。8 、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9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头生白发?答: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10 、赏析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远望重重叠叠的关山,苍茫的暮霭之中,落日的余晖之下,一座紧闭城门的孤城。这是“异”于内地的边

10、城,一座被西夏军包围的宋朝将士守卫着的孤城。这是多么悲壮的氛围,也渲染了守边将士的艰苦。表现守边将士英雄气概,全词苍凉悲壮又豪放慷慨。11 、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答:抒发了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12 、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答:将士们都没有睡觉,听着悠悠笛声哀婉动人,满地的霜映照着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情景。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以及如此长的艰苦生活,交织在一起,人怎么能入睡,人怎么能入睡?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记载着宋代帝王对外软弱,消极防御,长期征战无果的史实。有人认为此词可以作为“词史”来读,是有道理的。13 、

11、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但不能因为思乡忘了为国分忧。接着写自己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打败匈奴勒石纪功、班师回朝,所以还没有回家的打算。词人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五:1 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3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塞下秋来风景异”

12、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4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答案:1 、边塞秋色思乡之情2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3 、D4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作者简介】范仲淹 (989-1052 年 ), 字希文 , 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着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参知政事, 诗文俱佳, 散文岳阳楼记的名句 “

13、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 , 也是一位优秀的词人。他的词只有六首传世, 其中以渔家傲最为脍炙人口。有范文正公文集。【注释】1. 渔家傲,词牌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2. 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表明边塞风 景的奇异。3. 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4. 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泛指边塞所特有的各种声音。5. 角:军中的号角。6. 嶂:像

14、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7. 长烟:荒漠上的孤烟。8.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9. 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3000多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10. 燕然未勒:暗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11. 羌管:羌笛。12. 霜满地:喻夜深寒重。【译文】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丛山峻岭之间,落照将尽烟雾飘动孤城紧闭。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悠悠笛声在严霜的夜空回荡,谁能安然入睡,将军白了头发士卒泪流不尽。【赏析】宋人魏泰东轩笔录云: “范文正公守边日 , 作渔家傲乐歌数阕 , 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 , 颇

15、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这则宝贵资料告诉我们 , 范仲淹在庆历初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时 , 曾写过好几首反映“边镇之劳苦”的渔家傲。可惜今天能看到的只有以“秋思”为题的一首了。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 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 这首题为 “秋思” 的 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这首边塞词既表现了边塞奇特的自然景观,又表现了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词的上片着重写塞外秋景, 而景中有情; 下片写塞外乡思, 着重抒情 , 而情中

16、有景。“秋思”二字 , 是全篇纲领。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地点,时指范仲淹驻防地延州的所在区域。 当时延州为西北边防重地,也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 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作者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 “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古代传说,雁南飞, 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说: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词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 “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

17、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作者此处实借鸟写人,边塞将士见此情景不由发出了“鸟且如此,况人乎?”的感叹,下阕写思乡之情实由此发端。下边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所谓“边声”,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延州周围环境,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暗含当时与西夏的军事斗争,形势紧迫。“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 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 “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

18、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出宋朝处于不利地位的军事形势。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 境内。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后汉书和帝纪)。词意是说,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 然而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要取得对西夏战争的胜利,谈何容易, 是“长烟落日”的延续。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 乐器,发的是凄切之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 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下句:“人不寐”,补 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 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爱国的激情,壮志难酬的悲痛,浓重的乡思, 兼而有之,全都化成了这沉甸甸的七个字。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 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又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 婉曲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