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顺义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2020北京顺义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2020北京顺义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2020北京顺义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2020北京顺义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北京顺义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20北京顺义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20北京顺义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阿房宫赋中的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

2、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辞楼下殿 辞:辞别B. 辇来于秦 辇:乘车C. 梳晓鬟也 晓:通"小"D. 尽态极妍 妍:娇媚2.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齐楚之精英 精英:指优秀人才B. 剽掠其人 其人:指六国之民C.

3、金块珠砾 金块:指成块儿的黄金D. 楚人一炬 楚人: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士卒3.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知其所之也 之:动词,到,去B. 燕赵之收藏 之: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C. 秦人视之 之:代词,指六国之民D. 独夫之心 之: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朝歌夜弦"朝""夜",形容一天到晚。B. 鼎铛玉石"鼎""铛",都是秦人使用的器皿。C. 奈何取之尽锱铢,

4、用之如泥沙"锱铢""泥沙",都形容细小。D. 文中六个"多于"都是用来形容阿房宫建筑的宏丽。5. 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两段文字极写阿房宫奢华,表现了秦统治者生活的荒糜。B. 第一段前六句都是对偶的四字句,写秦国众多宫人的来源。C. "明星荧荧""绿云扰扰"等句,多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D. 写珍宝之多,既讽刺了秦的奢靡,也揭露了它的劫掠行径。6. 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中国历史上,首先"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抗秦大旗的是陈胜吴广起义,文

5、中对应这一历史事件的句子是"_";后来刘邦率领大军首先打进关中,文中与此对应的句子是:"_"。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宝应中,有元无有者,尝以仲春末独行维扬郊野。值日晚,风雨大至。时兵荒后,人户逃窜,入路旁空庄。须臾,霁止,斜月自出。无有憩北轩,忽闻西廊有人行声。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乃云:"今夕如秋,风月如此,吾侪何不为文,以纪平生之事?"其文即口号联句也。吟咏既朗,无有听之甚悉。其一衣冠长人曰:"齐纨鲁缟如霜雪,寥亮高声为子发。"其二黑衣冠短陋人曰:"嘉宾良会清夜时

6、,辉煌灯烛我能持。"其三故弊黄衣冠人,亦短陋,诗曰:"清冷之泉俟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其四黑衣冠,身亦短陋,诗曰:"爨薪贮水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无有亦不以四人为异,四人亦不虞无有之在堂隍也,递相褒赏,极其自负,虽阮嗣宗咏怀亦不能加耳。四人迟明方归旧所,无有就寻之,堂中惟有故杵、【甲】【乙】、破铛,乃知四人即此物所为也。(取材于唐牛僧孺玄怪录卷一)注:宝应,唐代宗年号。元无有:虚拟的人名谐音"原无有"。维扬:扬州的别名。7. 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值日晚 值:恰逢,正赶上B. 无有憩北轩 憩:发

7、愁C. 无有听之甚悉 悉:全,尽D. 四人亦不虞无有之在堂隍也 虞:担心,介意8. 为文末甲、乙两处分别选择应填写的内容(只填序号)【甲】 【乙】A. 水桶B. 烛台9.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今夕如秋,风月如此,吾侪何不为文,以纪平生之事?递相褒赏,极其自负,虽阮嗣宗咏怀亦不能加耳。10. 阅读这篇短文,你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什么?二、文学常识、名著阅读与默写。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传说为孔子删定,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诗歌305首,又称"诗""诗三百"。B.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8、庖丁解牛选自他的庄子·养生主,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即出于这篇文章。C. 论语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左传因为是为春秋做的注,而春秋据说为孔子编著,所以也成为儒家经典。D. 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创作的编年体断代史。其中鸿门宴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项羽、刘邦、张良等人物形象。1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曹指的是汉魏时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短歌行是曹操的一首四言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建功立业的宏愿。B.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坚守气节,归隐田园,写作了大量田园诗,归园田居是其代表作,此外还有散文

9、桃花源记等。C. 我国诗歌创作在唐代达到高峰,涌现很多著名诗人,如在盛唐和晚唐出现了两个"李杜",即李白、杜甫和李贺、杜牧。D. 窦娥冤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塑造了窦娥这样一个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京剧六月雪即取材于此。13."月"是古代诗词里常见的意象,可表现不同的情感色彩。下列句中"月"带有凄清色彩的一项是( )A. 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B. 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C. 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D. 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1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别有忧愁暗

10、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B.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C.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苏轼念奴娇)D.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15.用原文语句,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社区里贴出老年大学的招生海报。小王的爷爷想报名学唱歌,但发现指导老师只是一个中学生,有些失望。小王劝道:"您还是去报名吧。古人早就说过,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_,_,_,_。16.下列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灵秀聪慧才华横溢,追求富有诗意的精神生活,曾在大观园诗社中拔得头

11、筹。B. 林黛玉清高孤傲,"质本洁来还洁去"是她高洁心性的流露,"孤标傲世偕谁隐"则表达了她不随流俗的个性。C. 林黛玉在与宝玉的爱情中,有时率真热诚,有时尖刻多疑,"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表现出她外热内冷的性格。D. 林黛玉生性敏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表达她对自身境遇的痛苦感受和对美好生命消逝的痛惜。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于母子关系,生物性和社会性似乎是不易发生差异的。在我们的旧法上还有一种规定就是:非婚生子女与其母之关系视为婚生母子,毋须认领。这是说,母子的生物关系是明显的,所以不必经过法律

12、手续,就可以确定其社会性的母子关系。事实上,连这明显的母子生物关系,在过去的旧时代,也有时会被有意抹煞,不承认是社会性母子关系的基础。读过红楼梦的人自然记得那个女儿不认生母的故事。在她当家时,明白地向生母说,要她不要弄错了,自己是王夫人的女儿。而王夫人尽管心里疼她自己所生的两个孩子,可是她对于这个女孩儿和那个不争气的小子在名分上依旧是母亲。在社会关系上,她得公平地待遇所有的儿女,不论是自己生的还是别人替她生的。熟悉中国大家庭的人自能用亲自见过的事实来证实这类以婚姻关系来抹煞生物关系的情形。(取材于费孝通生育制度第三章婚姻)17. 文中加点儿"女儿"指的是( )A. 李纨B.

13、 探春C. 迎春D. 惜春18. 文中"两个孩子""不争气的小子"分别指的是( )A. 宝玉、黛玉 贾瑞B. 宝玉、宝钗 贾琏C. 元春、探春 贾珠D. 元春、宝玉 贾环19. 这一故事说明的道理,错误的一项是( )A. 母子关系很复杂,有生物性意义上的也有社会性意义上的。B. 红楼梦中的这个"女儿"缺少亲情,因而不认自己的生母。C. 在红楼梦那个时代,母子关系的生物性有时得不到承认。D. 王夫人作为正妻,她丈夫贾政的孩子都必须把她当作"母亲"。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完成下面小题。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

14、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便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指壁上挂

15、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

16、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20. 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彤云密布,朔风渐起朔风:北风。B. 只见那老军里面向火向火:烤火。C. 你可即便交割交割:移交手续;D. 何不去沽些酒来吃?沽:乞讨,讨要。21. 文中反复强调雪"大""下得正紧",对其作用分析错误一项是( )A. 为后面的故事情节打下伏笔。B. 渲染了一种寒冷悲凉的气氛。C. 更加映衬出老军待人的温暖。D. 烘托出林冲"落难"后的凄惨。22. 第一段写到处都是"草"的特点,对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草料多,更能

17、突出看守人员责任重大。B. 更加显示出草料场的凌乱,管理不善。C. 可为后面放火之后无法抢救埋下伏笔。D. 可为其后加害林冲失职找到合理借口。23. 最后一段,很多地方表现了林冲隐忍委曲求全的性格,试举例说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突然的陌生语义饱和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越看越不认识。小时候抄写课文,重复写某个字很多遍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它们突然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你竟然不知道自己写了N遍的东西是什么。这种现象叫做"语义饱和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发现大脑在接受持续相同刺激后会产生神经

18、疲倦。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一直拼命地工作,高强度运转之后疲惫了,出现了短暂的"罢工",即语义饱和,这属于正常的"神经心理学"现象。再通俗一点说,就是你的大脑神经觉得主人太烦人:干嘛老让我看一个东西?刚才是它,怎么现在还是它?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认为,由于短时间内刺激重复呈现,神经元的持续激活导致了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产生抑制作用,使得发送神经元与接收神经元之间的连通性短暂缺失。这是大脑发出的信号,间接表明神经系统累了。此外,语义饱和过程和文字识别过程也有一定关系。识别文字,首先是字形信号,即笔画、结构信息等视觉信息刺激神经元产生神经电信号,然后通

19、过视神经投射到后脑勺附近的大脑视觉中枢,再与神经中枢中的文字记忆数据库比对,转化为语意,从而读懂这个字的含义。如果人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眼睛持续接受这个字的刺激,这个刺激信息重复发送到同一个区域的神经元细胞,也会反复读取记忆数据库中的储备信息。久而久之,这种重复刺激和重复信息读取会诱导这个区域的神经元产生疲劳,再有新的刺激信号,已经疲劳的【 】也不会将该神经电信号与中枢的记忆数据库比对,从而产生信号搜索停滞。这个时候,大脑看到这个字仅能注意到字的局部,而无法从整体上对这个字进行认知。这样我们先是不知道这个字怎么读,进而丢失对这个字的意思的联想能力,最后熟悉的字变得"陌生"了

20、。专家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后发现,汉字的结构对语义饱和的难易会有影响。左右结构的合体字更容易发生语义饱和,即我们看左右结构的字更容易不认识,如"衡""明"等;而独体字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发生语义饱和,如"日""月"等。"语义饱和现象"不只发生在认读汉字时,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比如,看镜子里的自己,看久了,连自己都觉得镜子里的自己像陌生人。当然,大家也不用为此困扰,通常这种"神经疲倦"是暂时的,只要停止接受刺激,转移一下注意力,让感官和神经休息,我们疲倦的神经系统就会&qu

21、ot;满血复活"啦。(取材于王若雅的同名文章)24. 在文中的【】内填入词语,准确的一项是( )A. 视觉中B. 眼睛C. 神经元D. 刺激信号2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脑同一地方接受持续相同刺激会产生神经疲倦,出现"语义饱和现象"。B. 发送神经元与接收神经元的连通性短暂缺失,是造成神经系统疲劳的重要原因。C. "语义饱和现象"不只发生在识别汉字时,也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D. 只要停止接受刺激,让感官和神经系统得到放松,"语义饱和现象"就会消失。26. 有同学为了快速记忆某些知识,在短

22、时间内用大量重复抄写来加深印象,但效果并不好。请你用文章所介绍的"语义饱和现象"的原理,劝说他今后不要用这种方法学习。微写作(任选一题)27.班上准备开一个关于名著阅读体会的交流会,请你从自己读过的感触最深的名著中选择一部,推荐给全班同学。要求:内容具体;有自己的感受。120字左右。28.盛夏来临,天气越来越热了,请用一段120字左右的文字,写出你的感受。作文29.作文(任选一题)新冠病毒流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独有的经历和深刻的思考。请从下面题目中选择一题,分别以叙述抒情性或议论性的方式,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疫情故事 疫情沉思2020

23、北京顺义高一(下)期末语文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阅读。【答案】1. C 2. B 3. C 4. A 5. A6. (1). 戍卒叫 (2). 函谷举【解析】【1题详解】C项,"梳晓鬟也"意思是:这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晓,早晨。故选C。【2题详解】A项,精英,形容词作名词,精品,也有金玉珍宝等物的意思。C项,金块,把黄金看作土块,金,名词用作状语。D项,楚人一炬:指项羽(楚将项燕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故选B。【3题详解】C项,之,代指剽掠来的珠宝。故选C。【4题详解】B项,"都是秦人使用的器皿"错误,"

24、鼎铛玉石"意思是: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鼎""铛"指的是宝鼎和铁锅。表现了秦人不珍惜掠夺来的珠宝。C项,"都形容细小"错误,锱铢: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这里指秦人掠夺时一丝一毫都不放过。"泥沙"这里指秦人不珍惜掠夺来的珠宝。D项,"都是用来形容阿房宫建筑的宏丽"错误,是为了表现秦人对天下百姓的剥削、压迫。故选A。【5题详解】A项,"表现了秦统治者生活的荒糜"错误,理解片面,"秦爱纷

25、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第一段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两句,第二段"秦""人"并提。接着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愤慨语总括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参考译文:六国的宫妃,王子王孙,辞别六国的宫楼,走下六国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他们早上歌唱,晚上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明亮的星星晶莹闪烁,这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渭水涨起一层油腻,这是宫妃们抛弃了的胭脂水;烟霭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

26、,这是宫中在焚烧椒、兰制的香料。雷霆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每一片肌肤,每一种容颜,都美丽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妃们久久地站着,远远地探视,盼望着皇帝来临。有的宫女没能见到皇帝,竟整整三十六年。燕国、赵国收藏的金玉,韩国、魏国营谋的珍宝,齐国。楚国的精华物资,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从他们的人民那里掠夺来,堆叠得像山一样。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边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接连不断,秦人看起来,也并不觉得可惜。可叹呀!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

27、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秦皇如此奢侈浪费,)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答案】7. B"无有听之甚悉"意思是:元

28、无有坐在北窗下。憩:休憩,小睡。 8. BA (根据原文"黑衣冠短陋人""嘉宾良会清夜时,辉煌灯烛我能持";"故弊黄衣冠人,亦短陋""清冷之泉俟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可知,甲处是"烛台",乙处是水桶。) 9. (1)今晚象秋季,清风明月这样美,我们怎能不说一二句诗,用来抒展平生的愿望呢?(2)(四人)轮流相互褒奖欣赏,羡慕他们自己高傲了不起,就连三国时魏的阮籍的咏怀,也象不能比他们好了。10. 我认为最有趣的是旧杵、灯台、水桶、破锅在清风明月的美景之下,作诗舒展自己的愿望。它们虽长相丑陋,却并不

29、自卑,依然心怀美好。参考译文:唐代宝应年间,有个元无有,曾经在仲春二月末,独自行走在江苏扬州的郊外。正赶上天晚了,大风骤雨到了。当时是兵荒马乱以后,住家人多半逃跑了,于是进入道旁空旷的村庄里。不久天晴了,斜照的明月才升起来。元无有坐在北窗下,忽然听到西廊有行人的脚步声。不一会,看见月中有四个人,衣服帽子都奇异,互相交谈很和谐,吟诗咏诵得很顺畅。于是说:"今晚象秋季,清风明月这样美,我们怎能不说一二句诗,用来抒展平生的愿望呢?"其中有一个人就说对对,吟诵诗的声音很清朗,元有听得完全明白。其中一个衣帽华贵的高个子就首先吟诗说:"齐地产的绔, 鲁地产的缟象霜雪一样洁白,

30、清彻响亮的高声是我发出来的。"其中第二个穿着黑衣戴着短冠的丑陋的人说:"最好的来宾良友相会在清风月白的夜晚,煌煌灿烂灯烛我能支撑。"其中第三个穿着旧的破的黄衣冠的也是短小的丑陋的人,作诗:"清洁冰凉的泉水等候晨来汲取。用桑树皮搓成的绠绳互相牵引着常常出来进去。"其中第四个穿旧色衣帽的人作诗说:"燃烧柴禾贮存泉水互相煎熬,充实别人的口腹我为他们勤劳。"元无有也不认为四个人为奇异的怪物,四个人也没料想到元无有就在堂下的空沟上,轮流相互褒奖欣赏,羡慕他们自己高傲了不起,就连三国时魏的阮籍的咏怀,也象不能比他们好了。四人到天亮后才归

31、回原来的地方。元无有就地寻找他们,堂屋中只有旧杵、灯台、水桶、破锅,才知道四个人,就是这些物件变化的。二、文学常识、名著阅读与默写。11.【答案】D项,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创作的编年体断代史"错误,史记是纪传体通史。12.【答案】C项,"李贺、杜牧"错误,应为"李商隐、杜牧"。13.【答案】C【解析】A项,一夜飞度镜湖月: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写诗人月夜飞渡镜湖,没有凄清色彩。B项,日月照耀金银台: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没有凄清色彩。C项,别时茫茫江浸月:写诗人与友人分别之时,月光笼罩江面,月影倒映江中,充满了离别的凄清

32、。D项,秋月春风等闲度:写琵琶女白白消磨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没有凄清色彩。故选C。14.【答案】DA项,"忧愁""幽愁";B项,"潇潇""萧萧";C项,"出嫁""初嫁"。故选D。15.【答案】 (1). 无贵无贱 (2). 无长无少 (3). 道之所存 (4). 师之所存也16.【答案】CC项,"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表现出她外热内冷的性格错误",根据"杨妃"可知,此处说的薛宝钗,宝钗扑蝶表现了她少女的天真活泼。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答案】17. B 18. D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词语含义和识记理解名著的能力。需要学生结合自己对名著的识记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把握辨析作答。根据"红楼梦的人自然记得那个女儿不认生母的故事"可以联想到探春与赵姨娘的情节:当赵姨娘对探春说道:"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见高枝飞去了"探春气的脸白气噎,抽抽噎噎的一边哭,一边问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