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1页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2页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3页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4页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

2、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要有机统一。流程设计: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2、揭题:去年的树。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2、交流初读心得。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一)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也许你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不知大家

3、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多次写到了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1、是好朋友。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3、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读读书,把这些重要的词句画下来。(二)交流。1、“天天”一句。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读。2、分别时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伤心或乐观、难舍难分。)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男女生读。小结: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3、怎么找的语句。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是怎么样找的?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地找,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四、拓展

4、延伸、多向对话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文章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想对谁说?把你想说的写下来。交流(大树、伐木人、作者等身份,引导说出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环保问题,奉献话题等)。五、回归课题,升华理解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认识6个生字。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能把课文演一演。教学重点: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演课本剧。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幸福观。理解文章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这篇是

5、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3、认读生字。二、学习新课。(一)了解文章内容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

6、,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二)演课本剧1、分角色朗读。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3、汇报演出。三、作业布置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四、本课小结(根据当时情景而定)板

7、书设计:10幸福是什么(靠劳动尽义务有益的)帮助别人有用的养活别人幸福的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3【内容分析】幸福是什么是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写的。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教学目的】1、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认识6个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幸福的含义。【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教学难点】理解智

8、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出音乐幸福拍手歌,教师与学生一起歌唱拍手。导入课题,展现问题幸福是什么。展现课件,总结幸福的种类是多样的,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通过幸福是什么一课来寻找答案。二、检查复习情况。检查生字词,挑选一名“小老师”带读,帮助纠正,适时表扬。讲解生字词。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同学们,我们已经扫除了课文中的生字障碍,现在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幸福吧!全班快速的默看课文,边看边思考,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课件展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看来同学们的自学能力真的很强。本课讲了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

9、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明白了什么是幸福的故事。(课件展示)四、细读课文体会幸福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篇童话主要是用了什么样的记叙手法?(事情发展顺序)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事情发展顺序要去怎么交代事情呢?(起因、经过、结果。)很好,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第几段到第几段是交代事情的起因的?第几段到第几段又是交代事情的经过与结果的?第一部分: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的起因是什么?(学生回答。)那么他们挖井的过程心理状态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说出高兴、兴奋。)而挖井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大家都在课本上找一下答案。(教师总结。)在挖井后他们遇到了谁?说了什么,分别又做了什么决定?第二部

10、分: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三个青年快活地看着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分析小井旁边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回答出三个青年快活是因为他们已经懂得了幸福的含义。)三个青年最后明白的“幸福”是什么?请同学们在文章中用波浪线画出来。边画边思考:他们是怎样弄明白的,都做过了些什么,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分析第一个牧童)第一个牧童在是十年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成了医生。)他是否懂得了幸福的含义,为什么?(学生举手回答治病救人。)(教师总结,同时让学生表演怎样治病救人,病人反应又是怎么样。)(分析第二个牧童)第二个牧童在是十年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做过很多工作。)他是否懂得了幸福的含义,为什么?(学生举手回答帮助别人。)(教师总结,同时让学生思考做过很多不同工作的时候是怎么帮助别人。)(分析第三个牧童)第三个牧童在是十年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成了农夫。)他是否懂得了幸福的含义,为什么?(学生举手回答耕田养人。)(教师总结,情景演绎农民种田。)第三部分:在他们聊天的时候,谁出现了,说了什么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在这里的“义务”我们应该怎么理解?“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