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面对面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41细胞的增值配套名师优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名师面对面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41细胞的增值配套名师优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名师面对面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41细胞的增值配套名师优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名师面对面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41细胞的增值配套名师优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名师面对面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41细胞的增值配套名师优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的交换速度越快 。 _2细胞核和细胞体积的相对比值限制了细胞长大。 细胞增殖细胞增殖 1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_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生长、发育、繁殖 2 细胞增殖意义: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_和遗传的基础。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概念:对于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DNA 分子 复 制 和 有 关(1)分 裂 间 期 : 主 要 变 化 是_蛋白质 的合成。 _ (2)分裂期: 染色体

2、, _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_核仁 解体, _ 核膜 消失,细胞两极发出 纺锤丝 ,形成纺锤体。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 并牵引染色体运动,使_着丝点 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点 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后期:_子染色体 ,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条_末期:染色体变成_出现新的染色质 , _纺锤丝 消失, 核膜、核仁 ,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_细胞壁 。 _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点 (1)前期:_纺锤体 形成机理不同; (2)末期:_细胞质 的分裂方式不同。 4重要特征:亲代细胞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稳定性 细胞,保证遗传性状的_。 5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

3、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可见, 细胞的有些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6观察有丝分裂实验 无丝分裂无丝分裂 1过程:细胞核延长,核中部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2特点:分裂过程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同样有DNA 的复制。 _3实例:蛙的红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的概念与表示方法细胞周期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2012南京一模)下表是实验测得的4种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种分生组织都能产生吲哚乙酸,促进其细胞分裂 B秋水仙素作用于b时期的细胞,能使

4、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最好选用植物1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为其细胞周期最短 D4种植物细胞周期的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 解析 吲哚乙酸(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但不能促进细胞分裂。 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应选用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最大的材料,应选择植物4;由于在细胞周期中有物质合成, 酶的活性受温度等因素影响, 所以细胞周期的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 B 1细胞周期的有关问题分析 (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植物形成层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动物皮肤生发层细胞等。成熟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无细胞周期;进行减数

5、分裂的细胞无细胞周期。 (2)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经历的时间长,分裂期经历的时间短,所以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3)细胞种类不同,一个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也不同,在观察有丝分裂时,应选取分裂期相对较长的材料,这样比较容易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 (4)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有三种去路:继续分裂、暂不分裂和细胞分化。 2分裂间期物质的变化 (1)合成蛋白质主要是酶、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和用于形成纺锤丝(或星射线)。 (2)完成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1个DNA复制为2个DNA,且两个DNA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 3细胞

6、周期的表示方法 4.影响细胞周期的因素 (1)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2)外部因素:温度、pH、射线、生理和病理状况等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 跟踪训练1 (2014紫金统考)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 B温度和pH会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周期 C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缩短 D已分化的细胞都失去细胞周期 【答案】D 【解析】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周期;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7、,细胞周期缩短;高度分化的细胞失去细胞周期,而有的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细胞周期,如造血干细胞。 跟踪训练2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内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 下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1efgh Bd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在胚胎发育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Cc过程中多倍体体细胞的出现,必须要经过秋水仙素的处理,且处理时期应为e时期 D细胞周期中,一个细胞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是在g时期 【答案】C 【解析】A项依据细胞周期的概念可得;B项中,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以后, 分化为二倍体体细胞, 细胞分化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

8、度。C项中,要得到多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是一个办法, 但不是唯一的办法, 在自然条件下,机械损伤、射线辐射、温度骤变及其他一些化学因素刺激, 都可以使植物材料的染色体加倍。D项中, 细胞周期中,只有分裂后期即g时期的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曲线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曲线 模型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模型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 (2011烟台模拟)a、b、c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B图b表示人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图c表示植

9、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D图c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同细胞的不同分裂方式的认知。图a表示的细胞有细胞壁, 染色体分布于两极, 应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A项错误。人的红细胞不分裂,B项错误。图c表示的细胞无细胞壁,但有中心体,应是动物细胞,其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项错误。 答案 D 1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变化 (1)纺锤体的变化:形成(前期)解体消失(末期)。 (2)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消失(前期)重现(末期)。 (3)中心体的变化(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复制分开移向两极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 (间期) (前期) (末期) 12个 2个 1个

10、(5)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2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以二倍体生物的为例) 间 期 前 期 中 期 后 期 末 期 4N 4N 4N2N DNA数(2N) 2N4N 4N 2N 2N 2N 4N 4N2N 染色体数(2N) 4N 4N 0 0 染色单体数 04N N N N 2N 2NN 同源染色体对数 2 2 2 4 染色体组数 42 3.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1)AB、LM、PQ的变化原因都是DNA分子的复制。 (2)GH、NO、RS变化的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 (3)CD,RS的变

11、化很相似,但时期不同。 (4)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 4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见下表) 细胞器名称 核糖体 中心体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细胞类型 动、植物细胞 动物、 低等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作用时期 整个时期,但是主要是间期 前 期 末 期 整个时期 生理作用 合成各种蛋白质 纺锤体 的形成 细胞壁 的形成 提供能量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见下表) 6.有丝分裂图像、曲线的识别技巧 (1)动、植物细胞的识别: 细胞呈方形、有细胞板: ?无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 ?有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细胞圆形、细胞膜缢裂、有中心体动物细胞 (2

12、)分裂时期或曲线的判定: 要根据所画图像中染色体的形态、 行为变化或曲线中染色体(或DNA)的数量变化进行判定。 (3)做染色体、DNA的有关曲线题时,需注意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加倍的时期:DNA分子在间期加倍,染色体在后期加倍; 前、中期的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目的二倍,后期和末期的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目相等。 跟踪训练3 (2011天津卷)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 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 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期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加倍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13、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答案】D 【解析】由题图DNA的变化特征可推出AB为有丝分裂过程, 该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项正确。CD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且之前已经用秋水仙素处理,在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加倍,B项正确。玉米是二倍体, 其单倍体中无等位基因和相同基因; 复制形成的基因和原来基因完全一样,E点后的细胞为纯合体,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完全相同,C项正确。FG为有丝分裂末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分离,D项错误。 跟踪训练4 (2012天津十二区县联考)下图中,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 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

14、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答案】D 【解析】图4中a可对应有丝分裂后期,b可对应有丝分裂前、中期,c可对应有丝分裂末期,D项错误。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2012山东卷)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

15、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可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的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解析 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变化。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对根尖细胞进行解离,解离时,盐酸与酒精混合液使植物细胞死亡, 细胞代谢停止, 细胞板的扩展也停止,A项、C项错误。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常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使DNA、RNA分别着色为绿色、红色;在观察细胞分裂实验时,常用碱性染料

16、醋酸洋红或龙胆紫对染色质、染色体进行染色,B项错误。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中, 染色体的存在状态不同, 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D项正确。 答案 D 1实验原理 (1)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为旺盛。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内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不同,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2实验流程 (1)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4 d,将洋葱放在装满水的广口瓶上, 底部接触水, 把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 经常换水,以防烂根,待根长到5 cm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装片的制作: (

17、3)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成高倍镜, 观察分生区的各个细胞, 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4)绘图。 3实验注意事项 (1)取材:剪取根尖应为23 mm,过长会包括伸长区,无细胞分裂。 (2)解离: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根尖细胞的结构会遭到破坏。 (3)漂洗:洗去细胞内部的盐酸,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否则会影响对染色体(质)的染色。 (4)压片:要掌握好力度,过轻,细胞分散不开;过重,会压坏玻片。 跟踪训练1 (2012江苏卷)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

18、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都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的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答案】C 【解析】 解离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压片使细胞分散开,A项正确。低倍镜视野宽,便于找到分生区细胞,而高倍镜更容易看清染色体,B项正确。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 观察到的细胞大多处于为间期, 这时观察到的是细长的、丝状的染色质,C项错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主要是观察分裂期, 由于分裂期时间短, 只有了解有丝分裂的周期性才便于在分裂期观察,D项正确。 跟踪训练2 (改编)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老师给学生提供了2份资料。 资料一 一份“实验报告”的部分

19、内容 (1)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 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 min。 (2)染色: 把根尖放在盛有质量浓度为0.01 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3)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4)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 资料二 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 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1)请改正“资料一”中的3处错误:_。 将“5 cm”改成“23 mm”; 实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 后染色;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 载玻片” (2)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0 h,请根据“资料二”,用饼状图表示出间期、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和末期所占的时间(单位: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下列对整个实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