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杜甫诗五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诗言志。通过杜甫诗歌的鉴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 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走出自我小天地,更多的关心社会、 关注民生。二过程与方法1、朗读,感受古诗音韵的和谐。2、品读,鉴赏古诗语言的精美。3、探究,领会古诗深邃的意境和巧妙的手法。三、知识与技能1、进f走近杜甫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诗史”、 “诗圣”的称谓。2,熟悉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关注诗歌鉴赏要点一 一意象、意境和手法。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品的思想情感。2、品味语言和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教学方法诵读;悟读;情读;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鉴赏月夜,进一步熟悉诗歌鉴赏的

2、一般方 法,特别是对诗歌意象和情感的把握。2、体会诗人秋天月夜的怀妻之情和离乱之苦。教学重点、难点:对诗歌意象和情感的把握。 学习方法:诵读、悟读、情读;小组合作。 一、语文活动佳句推荐,思想分享(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二、情景导入杜甫诗五首教学活动过程“杜甫很忙”,2012年的网络上,经过网友不断涂鸦的杜甫 确实很忙乎,时而扛枪,时而开车,时而挥刀切瓜,网络上杜甫的 形象与教材中杜甫的形象可大相径庭。杜甫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一 位大诗人,下面想请同学们谈谈你对杜甫的印象。三、杜甫印象从两方面回忆杜甫其人杜甫其诗四、学习诗歌月夜1、范读、齐读诗歌月夜月夜(杜甫)今夜螂(fi)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

3、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意体会诗歌的情感,并在朗读中注入这种情感)2、这首诗中出现了古诗里常见的一种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通常为表达什么思想情感而出现,在这首诗中也是为了表达这种情 感吗?(组内交流并展示)(月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在古诗词中月亮通常用来作为 “思 念”的寄托物,望月相思。例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这首月夜中的月亮也是因为思念之 情而出现。)3、讲解诗句大意。(先交流后展示)杜甫诗五首 教学活动过程(注释一一螂州:地名。闺中:指家中的妻子。 云鬟:乌黑秀美 的头发。清辉,指月光。 虚幌:这里指透明的窗帘)参考译文

4、: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你在螂州闺中却只能一人独看。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小儿幼女们,还/、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 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头发湿了 ?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 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月华?让月华照干我俩满是泪痕的脸!4、如何理解“独看”,又如何理解“双照”?(独看”和双照”是全诗诗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方着想, 只写妻子 独看”螂州之月而 忆长安”,而自己的 独看”长安之月而 忆螂州,也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 今夜”的独看”, 回忆往日的同看,形成鲜明的对比。)5、思考: 这首思念之作与以前学过的大多表达思念的作品写作 的角度后什么不同?(借写对方对自己的思念

5、之情来表达自己这种相同的情感, 这样的表现力更强,更能体现自己对亲人那种强烈的眷念之情, 感人倍深。)五、扩展训练阅读卜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 “片 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 思垣。杜甫诗五首 教学活动过程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 另抒己见。参考答案:(1) “片云” “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

6、无知音的烦 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2)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落日心犹壮”中可 以看出作者虽然已届暮年, 仍然壮心不已,因为“落日”比喻“暮 年”。也可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因为“不必取长途” 句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之情。六、作业1、预读哀江头、蜀相2、语文活动准备:唐诗背诵接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鉴赏哀江头和蜀相,进一步强化诗歌 鉴赏的一般方法,特别是对思想情感的把握。2、体会诗人感时伤乱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人感时伤乱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方法:诵读、悟

7、读、情读;小组合作。一、语文活动唐诗背诵小组接力(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接力,任何一名组员接上均可)二、学习诗歌哀江头1、范读、齐读诗歌哀江头(注意体会情感,并在朗读中注入情感)2、结合注释讲解诗句大意(先交流后展示)(背景提示:756年秋天,杜甫离开螂州去投奔则即位的唐宗, 不巧,被安史叛军抓获,带到沦陷了的长安。旧地重来,触景 伤怀,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第二年春天,诗人沿长安城 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哀江头就是当时心情的真实记录。) 参考译文:杜甫诗五首教学活动过程祖居少陵的野老(杜甫自称)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 到了曲江边。江岸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 为谁而

8、绿?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苑里的万物都 生出光辉。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随侍在皇帝身旁。 车前的宫中女官带著弓箭,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翻身 朝天上的云层射去,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杨 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鲜血玷污了她的游 魂,再也不能归来!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而明皇所在的剑阁 是那么深远。走的和留下的彼此没有消息。人生有情,泪水沾 湿了胸臆,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黄昏时, 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望着城北。3、有人说“哀”是诗歌的核心,请你说说作者为何而哀。(先小组交流后展示)(为贵妃之死而哀,为君王蒙难而哀,为国势

9、衰微而哀) 4、从时间上看,这首诗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其中包含怎样的 手法?(从时间上说,是从眼前翻到回忆,又从回忆回到现实。对比 手法的运用,在今昔对比中,蕴含了诗人无尽的哀愁。)三、学习诗歌蜀相1、范读、齐读诗歌蜀相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b&i)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意体会诗中的情感,并带情感朗读)2、结合注释讲解诗句大意(组内交流,以组为单位全班展示)杜甫诗五首 教学活动过程参考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姑

10、隔枝空对婉哦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3、有人说此诗颔联中的“自”“空”二字运用巧妙,请赏析之。(“自、空”二字使原本赏心悦目之景顿时变得凄凉伤感,青草自 绿,无人光顾,黄鹏空啼,无人倾听。含有诗人忧国忧民却知音 甚少之感慨。)4、颈联、尾联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一生功业的赞叹和惋惜之情,同时也隐含着 诗人感时伤乱之意。)四、扩展阅读鉴赏观雨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陈与义,如下: 观雨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

11、漏尢乾处,止要群龙洗甲兵。(金兵于1130年春天进逼湖南长沙。当年二月长沙守帅积极组织军 民顽强抵抗,形势略有好转。诗人在卞京失陷后,流寓湖南,此时 正住在贞牟山上。一场夏雨翩然而降,诗人的思绪也随着雨丝在纷 飞。本诗虽然写的是雨景,但却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极大关注,不 是为写景而写景了。)1、这首诗表面写观雨,其实写战事、请结合诗歌颔联和颈联,简要 分析。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五、作业1、预读又呈吴郎、登岳阳楼2、语文活动准备:佳句推荐 思想分享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鉴赏又呈吴郎和登岳阳楼,体会诗人仁民爱物、 即使困顿潦倒也不忘济天下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人仁民爱物、困顿潦倒也

12、不忘济天下的 情怀。学习方法:诵读、悟读、情读;小组合作。一、语文活动佳句推荐,思想分享(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二、学习诗歌又呈吴郎1、范读、齐读又呈吴郎又呈吴郎杜甫诗五首教学活动过程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2、结合注释讲解诗句大意(小组展示)(背景提示:767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漫 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 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不料这姓 吴的一来就插上篱笆,禁止打枣,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 参考译文:我任由

13、西面的邻居在草堂前打枣,她是一个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妇人。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只因为怕她恐惧,对她的态度上更要显得亲善。妇人立即防着你这个远客即使属多心,但您来了就插上稀疏的篱笆却好像是太认真了。贫困的妇人已经对我诉说了因为赋税征求,贫穷到骨。我正由此联想到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泪流满面。3、悟读诗篇,概述诗中妇人、吴郎、“我”的形象特点。(交流展示) (妇人一一没有吃、没有儿女的老寡妇,无依无靠;吴郎一一不近人情,不够友善;我一一富有同情心,关心贫苦穷人,更为国家处杜甫诗五首 教学活动过程境忧虑)4、思考:有人说,此诗体现了诗人仁民爱物,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 请结合诗文说明。三、

14、学习诗歌登岳阳楼1、范读、齐读登岳阳楼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ch 6),乾坤日仪浮。亲朋L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体会诗中情感,并表情朗读)2、结合注释讲解诗句大意(小组展示)参考译文: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3、“凭轩涕泗流”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怀?(诗人凭栏遥望北方,想到那里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禁涕泪纵横,这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4、诗歌前两联显得气

15、势恢宏、胸襟博大,颈联却写自己困顿潦倒之 状,孤寂3奇苦之情,有人说这是一种矛盾,你怎么看?(恢宏和狭小之间正表现诗人的处境和胸怀,虽然生活艰难,但作者胸怀宽广,穷而不忘“济大卜” o)四、扩展阅读鉴赏岁暮(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9(注释: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阅州。雪岭: 又名雪山,在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杜甫作本诗时, 三州已被吐蕃攻占。)1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 析。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