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设计 Design of Microcompute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in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 : : : : : : 学生姓名 所在院系 所学专业 所在班级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根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和开展趋势,应用分层、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编程技术,本文从设计原那么、实现原理、整体结构、软硬件局部、功能模块的应用程序等方面对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本文主要做了以下 5 个
2、工作。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其微机监控系统进行比较详细地研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根本原理、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和综合,提出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框图,并对它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研究和设计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硬件局部和软件部分。对其中的交变量越限平安监视子功能模块编写了流程框图和算法、并用Visual C+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了该局部的实用程序。 关键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微机监控系统 模块化 面向对象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s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
3、pment trend, using layered, modular and object-oriented design and programming technologies, this thesis has analyzed and designed the microcompute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in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towards layering distribute type, from its design principles, achieve principle,
4、the overall structure, the area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 application procedures of functional module and so on. This paper has done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of the work. It has studied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and its microcompute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It has analyzed a
5、nd synthesized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architecture of the microcompute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in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put forward the overall design programmers of the system and block diagram of the programmer, and designed the overall structure. It has studied and designe
6、d hardware parts and software parts in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the microcompute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in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It has prepared the flow diagram and algorithms of alternating parameters security monitoring sub-module in the system, and written and debugged its utility us
7、ing the high-level language Visual C+. Keywords: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microcompute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module object-oriented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I 目 录 引言 . 1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 1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 . 4 1.4 本文要做的工作 . 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 . 5 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原那么和要
8、求 . 5 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系统结构 . 6 2.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 .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硬件局部的设计 . 13 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硬件配置 . 13 3.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的设计 . 14 3.3 上位机系统 . 18 3.4 下位机监测、控制和保护单元 . 19 3.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分层、模块化设计 . 2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软件局部的设计 . 21 4.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微机监控系统对监控软件的要求 . 22 4.2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的方法 . 22 4.3
9、 微机监控系统软件的分析 . 24 4.4 监控软件模块化设计 . 28 4.5 局部软件模块设计举例 . 30 VC+应用程序设计举例 . 32 5.1 Visual C+高级语言概述 . 32 5.2 交流量越限平安监视模块算法的设计 . 33 5.3 交流量越限平安监视模块的V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36 总结 . 38 参考文献 . 39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II 致 谢 . 40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 引言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我国电力工业也飞速开展。仅在2007 年这一年,我国新装机的容量就突破一亿 kW 大关,约站当时总装机容量的
10、 1/7;而且在新上机组中,百万 kW容量的机组就站相当大的比例;根据规划,2021 年总的装机容量大约是去年底的3 倍。同时,电网的建设也加了快进度,交直流特高压远程输变电工程即将进入大规模地实用阶段。电力工业开展的现状和趋势,势必要求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1。 变电站是电网中的重要根本环节,其自动化水平的上下直接影响着电网平安稳定运行水平。随着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和负荷密度的加大,变电站的电压等级和变电容量不断提高,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2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最新开展起来的多专业综合技术,是电网运行管理中的一次变革,它以计算机为根底,
11、实现了电网变电站现代化管理,从而改变了传统变电站控制室、保护室的主体结构和值班维护方式,充分表达了现代生产的特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全面提高变电站的技术水平,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和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可比优越性,是变电站自动化的开展趋势。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开展,网络技术、现场总线等的出现和完善,为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水平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最根本的子功能系统,涉及到变电运行、监视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使变电站的监视和控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研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和重大的实际意义4567。
12、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1.2.1 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主要包括两大局部: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一次系统完成电能的聚集、电压变换和分配等任务;而二次系统那么完成对一次设备和一次系统运行状态的测量、监视、控制、保护和故障告警的任务以及完成满足调度、远方监控等内容的远动任务。而一个变电站运行情况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二次设备的工作性能38。 电力系统是一个连续运行的系统,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都是同时完成的。因此,变电站的运行也是连续的。为了掌握变电运行状态,必须对相关电气量进行连续测量,供运行监视、记录;为了保障变电站、输电线路的平安运行,需要实现过流、低压等故障的长春工程学院毕
13、业设计论文 2 平安保护;为了向电网调度提供系统运行状态,需要将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的相关信息向上级调度部门传送;为了向客户供应合格的电能,需要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节。同时,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变电站必须做出快速的反响,及时进行处理。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开展,容量大、参数高的电气设备被广泛、大量地投入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必须保证这些设备平安、可靠地运行;用户对电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都要求采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并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39。 现有的变电站有三种形式:传统的变电站;局部实现微机管理、具有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变电站;全面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101112。这也正是变电站自动化开展三个阶段的印迹。变电
14、站自动化开展的这三个阶段如下234:由分立元件构成的自动装置阶段;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化自动装置阶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阶段。可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变电站自动化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变电站自动化的开展趋势。 1.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 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局部:继电保护、故障录波、当地监控和远动局部。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开展,微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四个局部先后实现微机化。由于这些微机化的装置硬件配置大体相同,都从变电站主设备和二次回路中采集并检测和处理信号,造成了设备重复、接线复杂等问题。这就促使人们考虑对这些二次设备进行优化设计,变电站
15、综合自动化系统便应运而生了3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控制中心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即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替代了常规的测量和监视仪表,替代常规控制屏、中央信号系统和远动屏,同时微机保护取代了常规的继电保护屏,改变了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与外界通信的缺陷;除了这些外,还增添了包括智能化的许多功能。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
16、术等高科技技术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采集到比较齐全的数据和信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和逻辑判断功能,可方便地实现监视和控制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和操作。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3 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征269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内容如下所述:变电站电气量的采集、处理和对电气设备的状态进工作组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需完成的功能有63 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微机为基础,对变电站传统的测量手段、控制方式、继电保护、通信和管理模式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它的根本功能为如下的八个方面:监视和控制;微机保护
17、;电压、无功综合控制;低频减负荷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控制;远动和数据通信功能;时钟功能;自诊断功能31012。 随着变电站技术改造的深入和无人值班工作的进展,出现了功能不一、结构多样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这项技术开展方向如下:从功能分散向单元分散开展;有集中控制向分布式网络开展;从传统控制向综合智能化方向开展;从专用设备到开发平台开展;从单纯的屏幕监视到多媒体监视;向测量数据完全共享开展;向监控与保护一体化方向开展;纵向与横向综合313。 1.2.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优越性 传统的变电站存在着以下的缺点: 1常规的二次设备缺乏高的可靠性和平安性; 2无自动电压调节等功能,供电质量缺乏科学
18、的保证; 3不适应电力系统快速计算和是实时控制的要求,不利于对设备的管理、不利于厂站和电力系统的事故分析; 4占地面积大,电缆用量大; 5维护工作量大,不利于运行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电网的平安和经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容量大、参数高的电气设备广泛、大量地投运,超高压、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的开展,使电力系统的平安控制更加复杂。传统的变电站因存在着以上缺点,不能适应我国电力工业的开展现状趋势和对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必须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对于传统的变电站,进行逐步的技术改造;对新建的变电站,尽量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逐步实现无人值班和调度自动化管理
19、。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问世以来,显示出了无法比较的优越性,是变电站自动化开展的必然趋势。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 2缩小了变电站占地面积,减少了连接电缆,简化了变电站二次局部的硬件配置,减少了总投资; 3减少了维护工作量,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减轻了值班员的负担从而实现了减人增效; 4提高变电站的平安、可靠运行水平; 5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变电站无人值班的管理水平1712。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 1.3.1 微机监控系统概述 本系统以微机为主,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通过功能组合,形成模块化、网
20、络化、功能化的现代化微机监控系统, 真正满足了生产和管理的要求8。我国现在运行中的微机监控系统,一般采用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进行系统设计,软件采用 C+、TCP/IP、DCOM、ActiveX 等国际标准规定的编程语言,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3。微机监控系统由硬件、软件两大局部组成:硬件配置与系统的体系结构、通信连接形式有关,是其物理存在形式;而支撑平台系统支持下的监控软件的作用不可或缺。对本系统的根本要求是:连续运行的可靠性、监控的实时性、维护方便、人机交流方便、通信可靠、信息处理和控制算法先进可靠等等。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开展的具体过程中,受现有专业分工和管理体制的影
21、响,具有两种不同的实施方案:一是微机监控系统以远动RTU为数据采集和控制的根底,相应的设备也是以电网调度自动化为根底,微机继电保护那么相对独立,类似产品有 PS6100;另一种是微机监控系统以微机继电保护为数据采集和控制的根底,将微机测控系统和微机保护结合在一起,现有产品有 CSC2000。从我国电力系统目前的运行体制、人员配备和专业分工看,监控、保护相对独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无疑具有较大优势。但是,测量数据完全共享等技术的开展,监控、保护一体化配置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未来的开展趋势4。 1.3.2 微机监控系统的功能 微机监控系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子系统,随着广泛采用不断开展进
22、步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科技技术,它取代了传统的监控方式,使变电站的监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微机监控系统取代了常规的测量系统和指针式仪表,改变常规的操作机构和模馀蹋顺娴墓庾峙啤醒胄藕诺龋娴脑抖爸玫取涔苋缦滤觥?1实时数据采集;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5 2事件顺序记录SOE 和事故追忆功能; 3故障记录、故障录波和故障测距; 4操作控制功能; 5平安监视; 6人机联系和打印功能; 7数据处理和记录功能; 8谐波分析和监视; 9报警处理; 10画面生成和显示、在线计算与制表; 11远动功能; 12运行管理功能。 除了上述根本功能外,它还有防误闭锁、系统自诊断与恢复、提供接口等功能5
23、8。 1.4 本文要做的工作 本设计论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其微机监控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做以下工作: 1搜集、整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其微机监控系统的相关资料,学习和理解这些方面的全部内容并研究它们开展的最新成果; 2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形式进行比较和分析,明确各结构形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3在学习掌握有关资料的前提下,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原理进行分析和综合,提出总体设计方案和框图; 4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耐心细致地研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软、硬件局部,然后分析和设计本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局部; 5设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
24、控系统的硬件框图及实现方案,设计该系统的软件框图并用Visual C+高级语言对其中的某一子功能局部编写和调试实用程序; 6对研究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和简要展望。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 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原那么和要求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它既包含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行、测量监控、继电保护、远动和通信等多方面的知识,还容括了电子技术、微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正在开展中的科技知识。为了到达预想的目标,设计它时,必须满足以下的原那么和要求。 1充分表达综合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能全面替代常规的二次设备,应集变电站的测量
25、、监视、运行控制等于一个分级分布式的系统中。 2通信可靠、信息共享。各个功能模块、部件之间应采用网络方式,便于扩充接口的功能。充分利用数字通信的优势,实现数据共享。 3满足系统平安性和技术先进性的要求。微机保护硬件和软件的设置,既要与监控系统相对独立又要相互协调。即在运行中,继电保护的动作行为只与保护装置有关,不依赖于监控系统的其他环节,以保证本系统中任何其他环节故障都不影响保护子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时,保护又要与监控系统保持紧密的通信联系它的软、硬件的配置必须具备RTU 的全部功能,以满足和促进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实施。 4系统运行可靠,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在考虑系统的总体结构时,要注意主、次分
26、清,对关键环节要有一定的冗余。综合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要相对独立,要具有独立的故障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任一局部发生故障时,应通知监控主机发出警告指示,并能迅速将自诊断信息送往控制中心。 5结构灵活、运行模式适应性强,进行标准化工作和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适应不同规模、电压等级的新、旧变电站对自动化系统的要求;系统应能灵活地提供适应变电站运行的各种监控操作手段,满足有人或无人值班的要求。所设计的系统必须符合国家和部颁标准,并使它的开放性能好,便于升级改造317。 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系统结构 随着电子技术、微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开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开展,其体系结构不
27、断向前开展,使它的系统性能、实现功能、运行可靠性得到不断提高28。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结构形式上主要可分为集中式结构、分层分布式结构、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结构和完全分散式结构四种7813。 2.2.1 集中式系统结构 图2-1 为该系统的示意图。它采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扩展它的外围接口电路;集中采集变电站的各种信息,集中进行计算与处理,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一些自动控制等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7 功能。但是,集中式结构不是由一台计算机完成监控、保护等全部功能4。多数集中式结构的微机保护、微机监控等的功能也是由不同的微机完成的。这种结构按功能划分为许多单元,而这些单元由总控单元加以控制。
28、这样,该结构便有以下优点:各单元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可集中也可分散安装;扩充性好;综合性强。但是也有很大的缺点,从而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其主要缺点如下: 1 每台计算机的功能集中,必须采用双机并联结构才能提高可靠性; 2 组屏多、站地面积大; 3 软件复杂、修改工作量大,系统调试烦琐; 4组态不灵活,对于不同主接线或不同规模的变电站,其软、硬件都必须另行设计12。 图2-1 集中式结构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框图 2.2.2 分层分布式结构 按照IEC/TC57 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与通信技术委员会的划分,将变电站的所有一次、二次设备分为3 层:变电站层、单元层或间隔层和设备层。如图2-2 所示
29、:变电站层为 2 层,包括站级监控主机、远动通信机等;单元层为 1 层,一般按断路器间隔划分,打印机 CRT 显示器 键盘、鼠标 监控主机 MODEM 调度控制中心 微机保护装置 输出接口 监控动作信号输出 保护出口 输出接口 模入接口 主变压器TA TV 输入接口 脉冲量输入 开关状态量输入 模拟量输入 开入接口 一次设备状态量 输电线路TA TV 电容器TA TV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8 具有测量、控制部件或继电保护部件;设备层为 0 层,包括变压器和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其辅助触点、TA、TV 互感器等一次设备。变电站层一般设置以太网或现场总线,用来供各主机之间和监控主机与间隔层之间交
30、换信息。间隔层本身是由各种不同的单元装置组成的,这些独立的单元装置既可通过局域网络或现场总线与变电站层直接联系,又可以通过设置数采管理机和保护管理机来与变电站层通信。由此可见,间隔层实际上本身是两级系统结构。 图2.2 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分层结构 在这类结构中,系统采用按功能划分的分布式多CPU 系统,同时,采用分层管理模式。本系统将整个变电站的一次、二次设备分为 2 层或 3 层;每一层由不同的设备或不同的子系统组成,完成不同的功能。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般位于前两层。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分层分布式配置。为了提高该系统整体的可靠性,系统按功能划分了分布式多CPU 系统。在管理上,
31、采用分层管理模式:设保护管理机、数采控制机管理各个下属局部。这样,可以显著减轻监控主机的负担。 2继电保护相对独立。这样做是为了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3具有与控制中心通信的功能。本系统不需要独立的RTU 装置为调度中心采集数据,而是将采集的信息直接上传给调度中心。 4模块化结构,可靠性高。模块化技术使各个功能模块相对独立,任何一个模块故障,只影响局部功能的实现,而不对全局造成影响。 监控主机 调度或控制中心 通信控制器 控制、测量 继电保护 扰动记录设备 变电站层 总 线 单 元 层 设备层 TA TV 高 压设 备 TA TV 高 压设 备 远 方设 备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9 5维
32、护管理方便。采用集中组屏结构,全部安装在控制室内,工作环境好,维护管理方便。 6需要的电缆多。由于设备分别较广,安装时需要大量控制电缆。 图2-3 所示了适用于较大规模变电站的分层分布式集中组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图2-3 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分层分布式集中组屏综合自动化系统框图 分层分布式系统,具有分层分布式结构、功能模块化等的优点,起到使功能分散、危险分散和地域分散的作用。因此,自问世以来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但是,它需要大量控制电缆,才有了以后的分散式结构的系统 378。 2.2.3 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式和完全分散式 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式是按每个电网元件为对象,集测
33、量、控制、保护为一体,设计一个机箱,整个变电站形成即分散又集中的结构。按照集中和分散的不同结合,可分为局部集中、总体分散和高压集中、配电分散两种形式。因此,该系统即有集中式的优点,又有分散式的优点: 1配电线路的保护和测控单元,分散安装在各开关柜内,简化了变电站二次局部的配置,大大缩小了控制室的面积; 2简化二次设备的连接,从而节省大量电缆; 变电站层 监控主机 工程师机 通信控制机 调度或监控中心 单 元 层 数采控制机 开关量输入 开关量输出 .? 测量单元 1 测量单元 n 故障录波器 电压无功控制 保护管理机 变压器保护单元 线路保护单元 电容器保护单元 元 TA、TV 输入,断路器、
34、隔离开关辅助触点输入,断路器控制等 备用电源自投 设备层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0 3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4结构可靠,组态灵活,检修方便。 其中有这样的一种结构形式:按电网元件为对象,集测量、控制、保护为一体,设计在一个机箱中;把这个一体化的测控、保护单元分散安装在各个开关柜中;由监控主机通过通信往来对它们进行管理和交换信息;而对于高压线路保护装置和变压器保护装置,仍集中组屏安装在控制室内:形成既分散又集中的结构。这个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4 所示31415。 图2.4 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框图 完全分散式是以变电站一次主设备为安装单位,将保护、测量等单元就地分
35、散安装在这些一次主设备的开关屏或柜上,而主控单元通过现场总线与这些分散的单元通信,监控人机接口 打印机 CRT 显示器 键盘、鼠标 调度控制中心 监控主机 MODEM 当地调试或监控 电能管理机 智能电能表 ? 智能电能表 电缆或光缆 保护管理机 现场总线 智能开关柜 1n 保护与测控 单元 TA TV 状态信号 出口回路 电压无功控制屏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主变保护屏 监控单元 TA TV 状态信号 出口回路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1 单元通过网络与监控主机连接。这种完全分散式结构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实现模式上有以下两种:保护相对独立,测量有控制合并为一体;测量、控制和保护完全合并为一体,
36、从而实现高度的综合237。 分散式结构具有节约控制室面积、节约二次电缆、综合性能强等优点。所以,随着电光传感器和光纤通信技术的开展,它是今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展方向26。 2.2.4 本文所采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 上述3 种结构形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推出,虽然存在出现时间先后之分,但是并不存在着前后替代的情况。然而,它们的综合自动化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达在信息共享程度、综合功能的多少、站内通信结构等,还表达在人机接口、可维护等方面。变电站结构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各种系统特点和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予以选配。如以RTU 为根底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用于已建变电站的自动化改造,而分散式变
37、电站自动化系统,更适用于新建变电站67。因为就目前而言,分层分布式结构的系统优点较明显、应用范围最广,所以本设计论文将对该类系统进行研究设计。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分为变电站层和间隔层,这两层之间建立了基于以太网的站内通信网,间隔层设备间建立CAN 总线通信网。如图2-5 所示,变电站层包括前置机通信单元和后台监控主机单元,这些构成了上位机系统。间隔层也就是下位机系统,按断路器间隔划分,包括主变监控保护单元、主变后备保护单元、线路监控保护单元、电容器保护单元等71516。 图2-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分层结构框图 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 系统 变电站层 间隔层 前置通信单元 后台监控主机 上位机
38、系统 主变监控保护单元 线路监控保护单元 主变后备保护单元 下位机 系统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2 2.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 系统在开放性、标准化、面向对象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使之易于扩充、维护等等。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系统组态的灵活性,使之能满足不同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式的需要。本系统采用多主机分布式结构配置,单元层通信采用现场总线方式,通信单元与变电站层之间采用以太网通信。另外,设置远动机负责调度信息的收集和转发,其中的网络采用了双网配置。系统将变电站分为变电站层和单元层。站控层采用分布式设计,完成站内监控功能,能全面提供一次设备的状态
39、监视、控制、信息记录与分析等功能。间隔层设备按间隔分布式配置,可直接下放到现场就地安装,以节省二次电缆。各间隔相互独立,取消了变电站监控传统方式大量引入主控室的信号、测量、保护、控制等使用的电缆。系统主网采用单/双10/100M以太网结构,由10/100M交换机构建,并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协议。SCADA 局部采用双机热备用方式,完成网络数据同步的任务。主网的双网配置是为了完成负荷平衡和热备用的双重功能,从而保证了实时系统的可靠性。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由监控主机、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保护工作站、远开工作站、五防工作站等局部组成;通过组态的不同完成不同的功能配置。 图2-6 为变
40、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简要结构框图。 图2-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简要结构框图 这个微机监控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可自由组合;其中,数据库组件GPS 打印机 后台监控 调度控制中心 路由器 10M/100 以太网MYIT MODEM NSC200 NSC200 CAN 网 测量、控制单元1-n 保护测控装置1-n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3 是必须的,其余应用组件根据实际需要可有可无。系统的软件环境为操作软件和应用软件这两局部:操作软件利用 Windows 2000/XP 的版本;系统软件中,数据库系统采用 SQL Server2000,而系统利用面向对象技
41、术的程序设计方法,全部用Visual C+语言编写。 支撑平台系统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图形管理系统、报表系统、系统管理系统131617。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硬件局部的设计 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硬件配置 设计方案采用目前广为应用的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系统将变电站分为变电站层和单元层:单元层通信采用现场总线方式,通信单元和变电站层之间采用以太网通信。本文把微机监控系统分为站控层和间隔层,网络按双网配置,间隔级控制层设备配置双以太网接口。各间隔级单元相互独立,不相互影响。站级网络采用基于TCP/IP 协议的,自适应10/100M 双以
42、太网结构(A、B 网) ,应用层使用协议符合DL/T667-1999 标准。系统的配置图如图3-1 所示。 图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硬件配置图 操 作 员工作站1 操 作 员工作站n 10M/100M交换式以太双网 五防 工作站 保护 工 程 师站 管 理工 作站 远动 主机 以太网 LN 1 LN n 逻辑单元装置 前置通信主机 前 置通 信备机 SCADA 主机 SCADA 备机 Web 效劳站 Internet 远程工作站 远动 备机 长春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由监控主机、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保护工作站、远开工作站等局部组成。下面就简要一一介绍。 1SCADA 效劳工作站。SCADA 效劳工作站负责整个系统的协调和管理,保持实时数据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苏州中世商务策划有限公司苏州中源科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为什么会犯罪》课件
- 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六册书基础知识填空(附答案)10-66-16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养正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 期末模拟试卷02(解析版)
- 《PE投资逻辑》课件
- 《市场策划书》课件
- 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课件
- 《OM系列产品介绍》课件
- 小学六年级科学课件教科版第5课 影长的四季变化
- DB11 2007-2022城镇污水处理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YY/T 1698-2020人类体外辅助生殖技术用医疗器械辅助生殖穿刺取卵针
- GB/T 3274-200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 【课件】7.2技术作品(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 (完整)医院收费员考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
- 校本研修教研工作总结汇报课件
-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课件
- 空白货品签收单
- 建筑电气施工图(1)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奖惩考核办法课案
- 泰康人寿养老社区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