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7篇)_第1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7篇)_第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7篇)_第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7篇)_第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发现图

2、形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两种颜色的圆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感知规律1、有星期和电话号码让学生感知规律重要板书:重复出现什么在重复出现?我们把这几个数,叫一组,也就是一组一组地。板书:一组一组地。2、教学生读,让人感应什么在重复的方法。3、板书:找规律小结:你们为什么不能记住我的手机号,是因为我的手机号没有规律,看来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发现规律、研究规律、运用规律、并去找生活中的规律。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出示熊大熊二为了阻止光头强破坏森林而建造的围墙图。(一)寻找围墙的排列规律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围墙的排列

3、规律。2、说一说:(1)让学生说出围墙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围墙的颜色是有规律的。(2)教师提问:什么在重复?红黄一组在不断的重复。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围墙重复的部分。4、修一修:你能按照围墙的排列规律再继续把围墙修好吧。【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围墙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二)感知方向的排列规律从游戏中感知左右的重复排列,从而引出方向也有规律

4、。(三)过桥问题1、生找规律。2、读规律。3、使生认识到此处的规律由两个一组变成了三个一组,当两个一组找不到时,可以试着三个一组找一找【设计意图: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规律”,帮助学生通过对比性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四)饼干问题【小结:这里不再是颜色,而变成了形状上的规律,不再是两个一组,也不是三个一组,而变成了四个一组。】(五)地板和窗帘问题1、找规律。有颜色、形状、大小、方向四方面的规律。2、拍手读规律。【小结:在熊二家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的图形,它们都有规律,今天,我们就用学到的规律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三、闯关游戏,运用规律第一关:说一说。第二关:猜一猜。第三关、摆一

5、摆。让学生创造规律。第四关、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寻找规律。增加了题的难度。【设计意图:通过闯关的形式,由易到难,有梯度题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四、回归生活、寻找规律1、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2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并配有押韵的语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律、欣赏规律、创造规律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感受到有规律的事物能带来美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

6、标和新理念。】五、课堂总结这一环节我总结全课,为本节课画上了一个句号,同时鼓励学生创造出更多美得规律来点缀我们的生活。六、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串手链送给自己喜欢的人。【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规律美,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己设计作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创造美,并且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再次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发现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与能力。】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9293页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共同梳理,让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框架,感受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初步感受复习方法。2、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

7、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100以内数的意义,熟练地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与100以内加法与减法的相关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100以内加减法的含义及相关计算。教学难点:数位及数位上数的意义;良好的计算习惯与能力。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回顾梳理,激趣引入(一)回顾梳理:师:同学们,我们这学期的新知识已经学完了,本学期我们学了哪些数学知识啊?1、学生自主梳理,小组内交流;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整理;课件分步呈现P92页的4幅

8、图。3、教师板书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认识人民币找规律解决问题(二)交流感受:1、你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让你的印象最深刻?2、学生自主发言。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新的发现等。3、师质疑:这学期我们学的知识真多啊!你对这些知识都已经完成掌握了吗?我们有必要来将这些知识复习复习吗?4、点明课题:本学期学的知识这么多,我们今天就来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吧!【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共同梳理,让学生简单回顾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并通过让学生谈学习体会,让学生感受数学

9、学习的乐趣,进而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师引导,复习应用(一)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这节课哪位小朋友的表现最棒!1、复习数位:出示计数器(1)谁来说一说:计数器从右边起,每个数位分别是什么位呢?(2)这些数位上的一个珠子分别表示多少?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珠子,所表示的数却不相同呢?(3)十位的一个珠子相当于个位的几个珠子?百位的一个珠子又相当于十位的几个珠子呢?那我们就可以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又是多少?2、复习数的组成:(1)教师在计数器上拔出57,问:谁来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它个位上的7表示?十位上的5表示?(2)完成P95练习二十

10、的第2题。3、复习数数、数的顺序和大小:(1)你会数数吗?我们在数数时可以怎么数?引导学生说出:可以1个1个地数,可以2个2个、5个5个、10个10个地数。(2)你能用计数器拔出57前面的一个数吗?那57后面一个数是多少?这三个如果从大到小排,应该怎么排?(3)完成P95练习二十的第1、3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100以内数的应用意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二)复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1、夺红旗比赛: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P95练习二十的第4题。(2)学生汇报结果,学生互相检验是否正

11、确。(3)讨论:这8道题可以分为哪几类?引导学生发现:有不退位减法与退位减法;有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每一类分别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说一说每一类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在练习之后,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让学生自主梳理各种计算方法,沟通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2、练习二十一第5、6题。【设计意图:这两题也是“数的运算”的不同形式的练习,教师要注意:在做这两题前要创设故事情境,如第4题可以用“孙悟空巧变、”,第5题可以用“猪八戒吃西瓜”,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三)综合应用,解决问题课件呈现:“新百数表”:1、建构“新百数

12、表”(1)观察表格,发现规律:这张百数表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2)完成表格。2、观察比较(1)再次观察,发现规律:横着看,每一行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竖着看:每一列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2)新旧百数表进行比较:课件呈现新旧两个百数表,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只要学生说出的发现是对的,都应给予肯定与鼓励。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解决第(3)题。这题解决后,可再让学生仿照这个问题再提出几个问题,继续练习。(2)解决第(4)题。(3)解决第(5)(6)题:学生完成后,要引导学生完整的回答,如:第选的是第1行的第几个数和第8行的第几个数,它们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并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13、规律?学生完成后,可模仿这两个问题继续练习。【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复习数的认识,并综合了找规律的内容,让学生在经历新百数表的建构、新旧百数表的对比与探究及应用新百数表中规律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全课小结,质疑反思(一)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二)质疑反思1、对于本节课复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2、你认为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有不足,或者你觉得哪些地方是容易出错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当然,你也可以将自己成功的经验拿来与大家分享。【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与质疑反思,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初步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一

14、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一、学习目标1、通过网络学习活动,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2、通过学生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能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二、学习重难点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2、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三、学习过程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2、播放微视频,学生观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及三棱柱

15、,播放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的过程)3、组织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学具的不同形状在练习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平面图形。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分享他的作品。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5、认识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准备好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哦6、归类整理(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跟家长说说每个是什么图形?(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四、教师直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还

16、有什么问题吗?五、巩固应用1、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跟爸妈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同学们,请爸爸妈妈把你们画好的作品拍照分享在班级群里吧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一、教材分析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

17、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二、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六一联欢会”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布置联欢会场”“填入场券”“参加联欢会节目”(

18、节目是由一些找规律、藏规律等内容组成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三、教学流程(一)欣赏中感知1、欣赏图片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照片,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西湖边的“桃柳夹岸”、商店门口的彩旗等有规律的照片。)2、感知规律这些图片美吗?美在哪?师小结:这些照片中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多美啊,这节课我们就来找规律。【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初步感知到在我们身边有些事物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二)探究中发现1、第一次探究六一节快到了,同

19、学们打算庆祝一下,开个联欢会。瞧,他们正在布置会场呢!(屏幕出示未布置完的会场)看了这个会场,你想说些什么?是啊,这些彩灯、彩旗和彩花挂的时候是有规律的,小组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呢?(小组讨论后汇报)大家已经发现了彩灯、彩旗和彩花布置的规律,但这个会场还没布置完,如果继续布置的话,该怎样布置呢?下面我们就帮他们布置完吧!(学生汇报)【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生活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2、第二次探究经过大家的努力,看看我们共同布置的会场漂亮吗?(展示布置完的会场。)【将学生们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体验到成功

20、的喜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会场布置好了,小朋友们在会场中跳起舞来。(课件演示10个小朋友手拉手跳舞,并伴随着“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仔细观察,跳舞的同学又是按怎样的规律站的?(音乐停,10个小朋友静止。)生1:跳舞的同学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生2:我认为他们是按一个女同学一个男同学这样的规律站的。生3: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对。如果跳舞的10个小朋友其中两人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你真会动脑筋,大家看。(课件演示10个小朋友其中两人放开手排成一排的两种情况)【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加深对“生3”的回答的理解,突破难点。】(

21、三)活动中创造1、出示入场券你们想不想参加联欢会啊?那就得出示联欢会的入场券,你只要按入场券上的要求涂对了,画对了,就能参加联欢会。(学生拿出课先发下的“入场券”,涂的涂,画的画。)谁来当验票员?(请一名学生上台验一验另一学生的“入场券”)同桌互相验。2、参加联欢会(1)第一个节目是“请你跟我做一做”跟着老师做我做一串有规律的动作,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大家就跟着往下做。跟着一名学生做(2)第二个节目是“请你跟我摆一摆”跟着老师摆我在上面摆图形,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大家就把我接下去要摆的那个图形举得高高的,好吗?自己摆一条规律我摆的规律都被大家找到了,你们想自己来摆规律吗?(小组合作,用各种图形创造

22、一条规律。)小组汇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创造一条规律,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以其中一个小组摆的规律为例,我们来进行第三个节目“变一变”。你能用其他形式把这条规律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等形式把规律表示出来。)你能把这个规律写下来吗?【从具体的动作中抽象出它的变化规律,用数字、图形等符号表示出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符号感”。】(四)总结中提高联欢会结束了,通过今天的联欢会,大家有什么收获吗?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找规律这节课教材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

23、,所以在课堂我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开始给出了一幅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景图,装饰的彩花和彩旗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学生男女间隔成圆圈跳舞,让学生观察并发现排列的规律。1、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执教找规律一课时,让学生猜一猜智慧星的颜色,一组是“红黄红黄红黄”有规律的出现,另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出现,通过对比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尝试的机会,猜想的机会,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24、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2、让学生多角度观察,找出规律在教学例题时,引导学生规律可以从左往右看,还可以从右往左看;规律可以从图形观察,还可以从颜色,数量观察。比如,学生说出灯笼有规律后,我不仅让学生说说接下来应该是什么颜色,还让学生说说如果把灯笼往前摆,又是什么颜色呢?还有,教材中对彩花的出示只是简单的红绿红绿红绿,将原课本中的规律改为两绿三红的排列,让学生明白数量也是有规律的,同时也为以后数字规律教学做铺垫。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习,互相发现自身的不足;创造规律时,我也是让学生先同桌商量

25、一下,摆一条什么样的规律,哪组摆的又快又有创意,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同桌合作,才能完成任务,达到要求。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规律美。多媒体展示欣赏一张张图片的出现,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本课的最后,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找找生活中的规律美,进一步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5、注重培养学生概括表达能力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正处于起步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本节课中,注重培养让学生把话说规范的习惯,学生在认识颜色变化的规律时,先由老师“扶”着说出,是几个图形为一组,每组是按什么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再到

26、老师“放”开让学生自己说,使学生的语言逐步达到用词准确,表达完整,思维清晰。但是,在我的实际操作与我的设想有一定的距离,存在很多的不足。同时,我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比如: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仍有不足,课堂中还应注意让生,中等生,后进生的语言表达,要注重让学生自己说。课堂纪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何让学生的课堂纪律与教学质量成正比。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完善自我,找出不足,及时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小括号,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

27、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小括号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二、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学情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4页例3。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基础上学习的,并且学生具有一定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改变式题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教学方法情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4333499341052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找这四道题的运算规律。二、探究新知(一)学习导入采用直观操

28、作的形式,在白板上先出示10个五角星,先拿走2个,再拿走3个,让学生观察,积累经验。(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道题吗?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设计意图:用富有童趣的剪纸导入,从连续剪五角星的情景引入,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三)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师: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又减掉3个?还剩几个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代替五角星摆一摆吗?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解决呢?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思路?思路1:先算出减去2个后还剩多少,再算从还剩的里

29、面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思路2:也可以先算两次一共剪掉几个,再算最后还剩几个。【设计意图:从主题图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计算。学生呈现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是学生熟悉的连减的方法,列出算式并标出计算过程,算出得数;另一种是先加后减的思路,想要先算加法,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这时候就为自然的引出小括号做足了准备。】(四)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教师巡视,寻找两种思路的学生。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计算顺序。思路1: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1023=5,然后讲解。思路2: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怎么可以先算2+3,然后再进一步计算。1、“创造”小括号,

30、理解意义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先算加法吗?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入小括号教师引入小括号,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与简洁性。、使用小括号,明确运算顺序含有小括号的的算式,要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小结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设计意图:为了表达自己的的想法,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虽然小括号的写法是一种规定,但是让学生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渗透小括号的作用的过程,在不断的重复先算“23”的时候,也就是需要一个符号的产生,让这个符号保证优先计算“23”。从而小括号的产生就有必要,含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就呼之欲出了。

31、】三、巩固练习(一)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13457+76=13(45)7+(76)师: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二)连一连师:小动物应该在哪节车厢上,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七1、2题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整堂课下来我发现有不足之处:1、我在提问时,提问的针对性不强。一些学生并不明白我提的问题的意思。我应该在设计的时候更多得去考虑怎样的语言才是适合学生的,怎样的问法学生能够马上就理解

32、的。2、在讲课整个过程中,白板与PPT切换不自如,比较浪费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加练习对白板的使用,以及白板和PPT两者之间的切换应用。3、在整堂课中,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在白板上练习的比较少,导致孩子们的印象不深,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校提供优秀的教学条件,我们应该多加应用,不能白白浪费资源。4、我上课的亲和力还不够,肢体语言也不够亲和。以后应当多加注意。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教材分析:找规律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具体例子。在日堂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存在,这为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的素材。教学

33、目标:1、使学生能过游戏、观察、实践、猜测、推理等教学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2、通过涂一涂,摆一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从图形中找出规律。教学难点:在数量变化图形中找出规律。教学过程:一、探索新知1、观察贴图找寻规律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小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贴两组红黄小花)问:谁能知道接下来贴出的会是什么颜色?(红色)问:为什么你会猜是红色呢?(叫多人回答)师: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你们刚刚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三组)师:仔细观察下这些小花,你会

34、发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找)问:谁能上来将小花重复的部分圈起来?(提醒从前往后,圈出红黄)小结:小花的排列的规律是,将红黄作为一组,再一组一组的往下排。2、动手找寻规律。师:谁能用这些小花排出另外一种规律?(两位同学来排,其他的在座位上思考)(黄红黄红)问:你能发现这组小花的排列规律吗?(黄红为一组,再一组一组的往下排)3、提升观察(三个为一组)师:将小花按照红黄黄、红黄黄依次排列下去,让学生找寻规律。问:你能说出这组小花的排列规律吗?(红黄黄为一组,一组一组往下排)问:这与前面摆的两组小花的规律有何不同?(前面为两个一组,这个是三个一组)小结:看

35、来不仅可以两个为一组,还可以三个为一组,当然也可以4个、5个、甚至更多个为一组。二、应用新知问: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找出生活中其它事物的排列规律吗?三、总结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棒,希望你们学了这节课后能用你们敏锐的小眼睛发现生活中更多事物的排列规律,谢谢大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7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青蛙吃虫子”这一情境,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从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为后面学习10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本课首先利用“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图片中的信息,自

36、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是探究计算方法。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想法,然后,在学生交流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学情分析:本节课是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三课时,由于有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两节课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减。基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目标:1、让

37、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多样化的计算训练,提高计算的准确性。3、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难点: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学具:课件、小棒、计数器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森林里的大树生病了,谁会去给他们治病吗?(学生会想到啄木鸟)那么谁又常在稻田里捉虫子保护庄稼呢?(学生会想到青蛙)师:是啊,青蛙对我们很有用处的,青蛙吃掉害虫,就保护了庄稼。所以,青蛙是我们人

38、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保护青蛙,不能随意捕杀哦!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青蛙吃虫子”。(板书课题)设计理念:根据儿童的生活认知,以抢答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得到数学信息:大青蛙吃了56只虫子,小青蛙吃了30只虫子。2、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生: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3、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生:求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师:5630?(板书)该怎样计算呢?设计理

39、念:综合现有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旨在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计算方法: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我先拨出56,然后再在十位上拨上3个珠,这样十位上就是8个珠,个位上是6个珠,合起来就是86。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师小结:同学们真棒,能够主动寻找计算的方法,56+30的计算方法想出了好几种。在这几种方法中,有没有最简洁的方法呢?和老师一起接着探究好不好?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师: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