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_第1页
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_第2页
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_第3页
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_第4页
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参考相对原子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 Cu:64 Ag:108 C:12 O:16 S:32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A.加热 B. 加压 C.加负催化剂D.加大反应物浓度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 98 %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3、下列变化的嫡变大于零的是A. H2O(l) H> 2O(g)B . CO(g) C

2、O2(s)C. NaOH(aq)+HCl(aq) = NaCl(aq)+H 2OD . NH(g)+HCl(g) = NHCl(s)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表明反应A(s) +2B(g)C(g) +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D. C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浓度5、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X的能量一,定(Wj于 MB、Y的能量一,定(Wj于 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 M和N的总能量H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将氯

3、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B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D .常温下,将1mLpH=3W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7、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 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 5mL刻度处。若 把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再用0.1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 NaOH§液的体积为A.大于20mLB.小于20mLC.等于20mL D,等于5mL8、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 +(aq)+OH-(aq尸H2OQ);AH= -57.3 kJ - mol , 又知在溶液中反应有 :C

4、HCOOH(aq)+NaOH(aq尸C3COONa(aq)+HO(l) ; AH=Q1kJ - mol 1, 72 HaSQ(浓)+NaOH(aq)=Ns2SQ(aq)+H2O(l) ; AH= -Q2 kJ - mol 1HNO(aq)+KOH(aq) KNO (aq) +H2O(l) ; AH= -Q3 kJ - mol 1,则Q、Q、Q的关系正确的是()A. Qi = Q2 = Q3B.Q2 > Qi > Q3 C. Q 2 > Q3 > Qi D. Q2 = Q3 > Qi9、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T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

5、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A.NH3 - H2OB.NaOHC.Na2coiD.MgC010、分别放置在下图所示装置 (都盛有0.1 mol L7的H2SO溶液)中的四个相同的纯锌片,腐蚀最慢的是11、反应2X (g) +Y (g) |三二2Z (g); 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 (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T1<T2, P1<P2B. Tl<T2, Pl>P2C. Tl>T2, Pl>P2D. Tl>T2, Pl<P212、若某电能与化学能

6、的转化装置12hppp2 2 1TTT(电解池或原电池)中发生的总反0Z的离子方程式是cU+ 2H+ =Cu+ + H2 T ,则下列关于该装置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B.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C.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阳极D.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不可能是盐酸13、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酗: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钳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B .钳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C.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

7、产生直流电源D. a点是电源的负极,b点是电源的正极总片 滤纸 电笔14、已知 NaHSO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C=Ne+H+S04 。某温度下,向 pH=6的蒸储水中加入 NaHS端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cB.由水电离出来的 H+的浓度是1.0 X10T0mol L7C. NaHSOl!体的加入抑制了水的电离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NaOH§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15、一定条件下 N2+3H22NH达平衡后,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一定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v(正)和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

8、化的倍数相等B .加压,v(正)和丫(逆)都增大,且v(正)增加倍数大于v(逆)增加倍数C .降温,v(正)和丫(逆)都减少,且v(正)减少倍数大于v(逆)减少倍数D .增加c(N2) , v(正)和v(逆)都增大,且v(正)增加倍数大于v(逆)增加倍数16、常温,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满足c(H+)?C(OH )=10 24,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 K> Na+、AlO2、ClB. Na+、Cl、SO2、HC(3TC. NH+、 Ns+、 NO、 SO2D. Ba2+、 Ns+、 Cl 、 NO17、用0.01mol/L的NaOH完全中

9、和 pH=3的下列溶液各100mL=需要NaOHB液的体 积最大的是A、盐酸B 、硫酸 C 、高氯酸 D 、醋酸18、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电池反应如下:Pb。+ Pb + 2H2SQ故电.2PbSO+ 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PbO放电时是电池的负极,充电时是电池的阳极。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 SO 2 - 2e = PbSO4C.放电时,PbO得电子,被氧化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19、已知 NaHSM液呈酸性、NaHCO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 T的NaHSO溶液和NaHCM液,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 R表示S或

10、C), 其中一定正确的是A. c(Na+) >c(HRO-) >c(H+) >c(RQ2-) >c(OH)B. c(Na+) +c(H+) =c(HRO ) + c(RQ2-) + c(OH)C. c(RQ2-) + c(HRQ-) + c(H2RO) = c(Na+)D.两溶液中c(Na+)、c(HRO-)、c(RQ2-)分别相等(只允许SO2一通过)(滴加了 NazSQe酚酬溶液)20、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丫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 X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 丫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D. X与滤纸接触处变红 21、常温下,现有 PH=2的某酸HX溶液和

11、PH=12某碱YOH§液,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小于7。下表中判断合理的是编RHXYOH溶液的体积关系A强酸强碱V(HX尸V(YOH)B强酸强碱V(HX)<V(YOH)C强酸弱碱V(HX尸V(YOH)D弱酸强碱V(HX尸V(YOH)22、有关如右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A.反应中,盐桥中的 K+会移向CuSO溶液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C.铜片上有气泡逸出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23、金属馍有广泛的用途。粗馍中含有少量Fe、Zn 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馍。(已知:氧化性 Fe2+<Ni2+<C

12、if+),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减少与阴极质量增加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24、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和2mol SO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 Q = 2SO3,平衡时SQ为n mol ,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 SO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 n的是A. 2 mol SO 2 + 1 mol O 2B. 1mol SO2 + 1 mol O 2C. 2 mol SO 2 + 1 m

13、ol O 2 + 2 mol SO 3D. 1 mol SO 2 + 1 mol SO 325、下图O为直流电源,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配试液的滤纸,©为电镀槽.接接通£)后,使c、d两点短路.下通电路后发现 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 列叙述正确的是A. 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B. c极发生的反应为 2H+ + 2e= H2 TC. f电极为锌板D. e极发生还原反应第n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填空题:26、(1) (3分)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H= -2

14、4.8kJ /mol H= 47.2kJ /mol H= +640.5kJ /molFe 2Q(s)+3CO(g)=2Fe(s)+3CO 2(g)3Fe 2O3(s)+ CO(g)=2Fe 30(s)+ CO 2(g)Fe3Q(s)+CO(g)=3FeO(s)+CO 2(g)写出COK体还原FeOK体彳#到Fe固体和CO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3 分)已知:AgCl+Br- = AgBr J+Cl-, 2AgI+S2=Ag2S J+2I -, AgBr+I-=AgI J+Br-。由以上实验事实可知 4种难溶银盐溶解度减小的顺序是 。(3)、(4分)用碳棒作电极,电解下列水溶液:N&a

15、mp;SO溶液AgNO溶液 KCl溶液CuCl2溶液。(填编号)A、通过相同电量时,阴极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B、通过相同电量时,产生的气体总的物质的量由多到少排列顺序是27、(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 (g) + H (g) CO (g) +HO (g),其化学平衡常数 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 C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 c

16、 ( C。不变C. u 正(H2) = u 逆(H2。D . c (CO) = c (C。(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 (CO) c (H2) =c (C。- c (H。,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C。28、(12分)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 mL稀H2SO溶液;以0.14mol/L的NaO解液滴定上述稀 HkSO25mL,滴定终止时消耗 NaO解液15mL(1)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 /L NaOH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 HSO 25 mL ,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B .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C.用蒸

17、储水洗干净滴定管。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 NaO皤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 0”刻度以下。E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F .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广。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2)分析下列操作的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恰好合适”)碱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 。碱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时仰视,结束时读数平视,导致

18、滴定结果 。(3)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白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 /L。29、(6分)现有0.1mol/L的纯碱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下,甲同学用 pH试纸检验该溶?夜,发现其 pH> 7,你认为原因是什么?(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常温下,乙同学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酬:溶液,发现该溶液遇到酚酬:呈红色。对该现象的分析,你认为能得到的结论是:该溶液呈 性。对为什么遇到酚酬:该溶液呈现出红色的原因问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乙同学认为,是在配制标准碳酸钠溶液时混入了NaOH/f致,而丙同学则认为,是碳酸钠溶液水解所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评判上述观点。(要求必须写出操作

19、、 现象和结论)30、(14分)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B极板的名称及反应式: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3)若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 电极增重1.6g。电解后溶液的pH为 ;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 ,其质量为 g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4)若原溶液为1L K2SO、CuSO的混合溶液,且 c (SO2-) = 2.0mol/L ;如图装置电解, 当两极都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