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项选择题1、直流电动机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中,()环节是一阶惯性环节。1.r测速反馈环节2.1电力电子器件 ,3.比例放大器4.1 直流电动机2交交一交变频调速系统适用的调频范围为()。1.1 1/3fNfN2. 1/3fN 1/2fN U3. '1/2fNfN4. 10fN3、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中,当系统处于转速调节阶段,ASR处于()工作状态。1.1饱和1.1 不饱和3、 ,-退饱和3.1 不定4、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不属于电流环结构图的简化的是()。1. 0忽略反电动势的动态影响3 . 电流环降阶处理4 .广 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场5 、SPW逆变器是利
2、用正弦波信号与三角波信号相比较后,而获得一系列()的脉冲波形1 .1等幅不等宽U2 .等宽不等幅3.1等幅等宽1.1 不等宽不等幅6、典型II型系统对称最佳整定方法一般取中频宽卜为()。1. 1-32. 143. 15/4. 167、带有比例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如果转速的反馈值与给定值相等,则调节器的输出7.1 "零 U2.' 大于零的定值3.1 小于零的定值4.保持原先的值不变8、采用旋转编码器的数字测速方法不包括()。1.M法2. rT 法3. rM/T 法4. 1F 法09、n型系统在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1. 1"0/2. 固定值3.
3、184. C取值不固定10、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的闭环调速系统一定属于()。1 .P无静差调速系统 作2 .有静差调速系统3.1双闭环调速系统4.交流调速系统11、对于变电阻调速,当总电阻R越大,机械特性越()。1 . 1 软2 .硬 ,2.1 大4.1小12、PWM变频器中,()控制方式可在异步电动机内部空间形成圆形旋转磁场。1.1消除指定次数谐波的PWMSHEPW M2.电流滞环跟踪控制(CHBPWM)3.电压空间矢量 PWMSVPWM4.rSPWM13、典型II型系统对称最佳整定方法一般取中频宽h为()。1. 132. 143. 54. P614、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根据AS
4、R的饱和与不饱和,整个系统处于完全不同的两调节的单闭环系统;当ASR不饱和时,转速环闭环,整个系统是一个无静差调速系统,而电流内 1.1转速环开环 /2.1转速环闭环3.1电流环闭环4.1电流环开环15、在基频以上调速时,频率应该从向上升高,但定子电压却不可能超过额定电压,最多只能保持,这将迫使磁1.1'正比2.1反比U3.1等比4.1无规律16、下列()整流电路的整流电路脉波数是31.1单相全波2.1三相半波 M3.1三相桥式4.1六相半波17、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对下列哪些扰动无克服能力()。1 .C电枢电阻2 .厂负载转矩3 .电网电压4 .速度反馈电位器 镇18、在电机调速控制系
5、统中,对于()的扰动,系统是无能为力的。1 .I运算放大器的参数的变化2 .' 电机励磁电压的变化3 . C转速反馈参数的变化/3.1 电网电压的变化19、闭环调速系统设置了两个调节器,即电流调节器和()调节器。1.1"转速 U2.转差3.1电压4.1电流20、SPW蛇变器是利用正弦波信号与三角波信号相比较后,而获得一系列()的脉冲波形。1.1等幅不等宽/1.1 等宽不等幅3 .等幅等宽4 .''不等宽不等幅21、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的闭环调速系统一定属于()。1 .r无静差调速系统2 .有静差调速系统3 .双闭环调速系统)倍(K为开环放大倍数)4 .C交流调速
6、系统22、当负载相同时,闭环系统稳态速降只为开环系统稳态速降的(1. 1/K2. 11/(1+K)夕3. CK4. 一(1+K)23、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最好的是()。1 .。|恒鸟/勺控制2 . G |恒名®控制|.3 .|商如控制4 . G 1恒"】控制24、n型系统在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1. 10,1.1 固定值3 . 184 .取值不固定25、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一般来说,双闭环调速系统具有比较满意的动态性能。对于调速系统,最重要的动1. 传感器误差2.抗负载扰动和抗电网电压扰动3.参数变化4. C给定变化26、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定运
7、行时,控制电压Ut的大小取决于()。1.132. 1n3. n 和 I 4. a 和 027、在单闭环调速系统中,为了实施限流保护,可以引进()环节。1 .电流截止正反馈1.1 电流截止负反馈 U3.,电压截止正反馈4.1电压截止负反馈28、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是()。1. 15ms2. '3.3ms/,3. 110ms4. 1.67ms29、目前直流调速系统采用的主要方案是()。1.1变电阻调速2.1变电流调速3.1变电枢电压调速 U4.变励磁磁通调速n达到峰值时,电枢电流值为()。30、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带额定负载起动过程中,当转速1. 1"Id=02
8、. 'Id<="" label=""style="box-sizing:border-box;">3. Id= IdL /4. 'Id= Idm31、在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中,高频段小惯性环节()。1 .C变成了 I型系统2 .近似地等效成积分环节3 .采用降阶处理4 .合并为一个小时间常数惯性环节来代替一判断题%32、 要保持正六边形定子磁链不变,必须使 代 为常数,这意味着在变频的同时必须调节直流电1. 1 A.V/2. 1B. X33、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稳态运行时,转速调节器ASR的输
9、出取决于负载的大小1 .仁A.V 守2 . 1 B. X34、 系统常用的抗扰性能指标有上升时间、超调量和调节时间。1. 1 A.V2.B. X35、直流电机变电压调速适用于基频以下。1. r A.V/2. 1 B. X36、SPWM型逆变器具输出的基波频率取决正弦波(调制波)。1 .A.V U2 . 1 B. X37、 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的实质是调节器包含比例环节。1 .仁A.V2 .1B. XU38、 当电动机由三相平衡正弦电压供电时,电动机定子磁链幅值恒定,其空间矢量以恒速旋转,1. 1A.V/2. 1B. X39、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从稳态要求上看,希望转速无静差,因此转速环采
10、用典型I!1 .A.V2 . 1" B. X W40、PI调节器的双重作用是指:一是积分部分加快动态进程;二是比例部分最终消除偏差。1. 1A.V2. 1B. XW41、 典型I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中包含两个参数:开环增益K和时间常数T。1. 1A.VW2. 1B. X42、 为了把采用信号输入微型机,必须在采样时刻把连续信号变成脉冲信号,即离散的模拟信号1 .A.V U2 . 1 B. X43、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测速反馈环节,它的响应时间是瞬时的,传递函数就是它的放大1 . 1 A.VU2 .B. X44、运动控制的目的是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转角唯一的途径就是控制电动机的电磁转
11、矩,使转速变化率按照期1. P A.V ,2. C B. X45、 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在电流上升阶段时,两个调节器的状态是ACR是不饱和的、ASM饱不1. 1A.VW2. 1B. X46、 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给定,服从扰动。1. 1A.V2. 1B. X/47、双极式控制桥式可逆PWM变换器一电动机系调速时,定义,的可调范围为 01。当r=0.5时,电机正转。1. 1A.V2. 1B. X/48、电流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决定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1. 1A.V2. 1B. XU49、转速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决定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1. r a.7 W2. r B. X50、 经典的SPWM控
12、制主要着眼于使变压变频器的输出电流尽量接近正弦波,并未顾及电压输出1. 1A.V2. 1" B. XU51、直流电机采用调压调速,当电压下降时,转速下降,机械特性曲线平行下移。1 . 1 A.V %2 .b. x52、 在单闭环调速系统中,为了增大电流,可以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1. 1' A.V2. 1B. XU口 JW? £vi-53、 直流调速系统的理论依据乙1. 1A.V/2. 1B. X54、 微机数字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离散化和数字化。1. 1A.V,2. 1B. X55、 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整流整流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以及导通角的关系式为。1. 1A.V
13、2. 1B. X/56、 带有比例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如果转速的反馈值与给定值相等,则调节器的输出1.2.b. x W57、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采用PI调节器时转速总是有超调。1. r A.V/2. 1B. X58、 转差功率消耗型交流调速系统是指系统的全部转差功率都转换成热能消耗在转子回路中。1 .A.V U2 . 1 B. X59、 按照交流异步电动机对转差功率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可把交流调速系统分成三类,分别是转差率不变型调速系统。1. 1' A.V/2. 1B. X60、 电流调节器的作用是使电流紧紧跟随其给定电压(即外环调节器的输出量)变化1.
14、1 A.VW2. 1 B. X61、 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相比,其硬件电路的标准化程度高,制作成本低,且不受器件1. 1 A.V2. 1B. XW62、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 V-M系统),通过调节触发装置的控制电压Uc来改变整流电压 Ud,在理充1. 1A.VW2. 1B. X63、双极式控制的桥式可逆PWMe换器,在电动机停止时仍有高频微振电流,起着所谓“动力润滑”的作用。1.1A.V/2.B. X64、 积分控制可以使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1. rA.V,2. 1B. X65、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出现电网波动时,电流ACRM节器起主要作用;出现负载1.
15、 rA.VU2. 1B. X主观题66、M法测速记取一个采样周期内旋转编码器发出的脉冲个数来算出转速的方法称为M法测速,又称测频法测M法测速在高速段分辨率强67、抗扰性能指标中的动态降落参考答案:在系统稳定时,突加一个约定的标准负载扰动量,所引起的输出量最大降落值酊称作动态降解68、静差率参考答案:当系统在某一转速下运行时,负载由理想空载增加到额定值时所对应的转速降落人服,与理想$ 二二或 g 三 100%和0 飞69、PWMW速系统脉冲宽度调制调速系统。品闸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晶闸管被触发导通时,电源电压加到电动机上; 变晶闸管的导通时间(即调占空比ton)就可以调节电机电压,从而进行调速。7
16、0、试从下述两个方面来比较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和带电流截止环节的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1)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2)动态限流性能;参考答案:答t Cl)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点上,转速并是F 压U;决定的。ASR的输出量b是由负载电流心决定的口控制电压q 则同时取决于n和或者说,同时取决于U:和蜀。双闭环调速系2 参数计算是和无静差系统的稳态计算相似.1带电流截止环节的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特点:电流负反馈£ 当于在主电路中串入一个大电阻KpKsRs,因而稳态速降极大,特性急 比较电压上加与给定电压U;的作用一致,好象把理想空载转速提高了电 两段式静特性常称作下垂
17、特性或挖土机特性。/(2)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采用PL 将电和艮制庭I” 内心带电流截止环节的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中,将日 在 Idcr-Idbl 内 口 *71、直流电机调速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答:直流电机调速方法:(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 U(2)减弱励磁磁通。(3)改变电枢回路电阻R。调压调速转速下降,机械特性曲线平行下移;改变电阻只能有级调速;减弱磁通虽然能够平滑调速72、转速负反馈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的稳态精度是否受给定电源和测速发电机精度的影响?并是的,稳态时,an,当U/或a变,则n变,n为稳态速度即系统的,度还受给定电源和测速发电机精度的影响。73、在转速
18、负反馈调速系统中,当电网电压、负载转矩、电动机励磁电流、电枢电阻、测速发电机励磁各量发生力?为什么?参考答案:当电网电压、负载转矩、电动机励磁电流、电枢电阻变化时,系统对其均有调节能力。当测速发电 馈控制系统所能抑制的只是被反馈环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74、在电动机调速时,为什么要保持每极磁通量为额定值不变?对直流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分别采用什么方异步电机的气隙磁链在每相定子中的感应电动势 /=44工况九%,如果使Eg/fi=K气隙磁系统是独立的,只要对电枢反应的补偿合适,容易做到保持磁通恒定。要保持交流异步电机的磁通75、V-M调速系统的电流脉动和断续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抑制电流脉动?整流器
19、输出电压大于反电动势时,电感储能,电流上升,整流器输出电压小于反电动势时,电感于反电动势时而小于,从而导致了电流脉动。当电感较小或电动机轻载时,电流上升阶段电感储电流已衰减至零,而下一个相却尚未触发,于是形成电流断续。76、在转速负反馈单闭环系统中,电动机的参数为:Un=220V, In=12.5A, nN=1500r/min , Ra=1欧。采用三相桥式-=1.5N. m 。要求调速范围 D=15, s=5%问该系统能否稳定运行,其临界开环放大系数为多少?C =22012.5*1 4 也由 小 一小,V= 3.133/15001500x0.05DQ-Q 15Q-OO5)=5.26min min开环系统稳态速降为,h-R 12.5x2.90.138 min= 262.68- min所以K*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猪场租赁合同
- 林地承包合同模板
- 中亚股合同样本
- 餐饮技术入股合同协议书
- 业主出行收租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抵押贷款合同样本
- 2024年二月专卖店虚拟试衣间体型数据存储周期协议
- 小学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 名师工作室考核方案-基本要求
- 光伏分期合同样本
- 2025-2030全球藻源虾青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广东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选聘专业技术人员3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新生儿感染的个案护理
- 国省道公路标志标线维护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面具的设计制作课件
- 病历书写规范细则(2024年版)
- 《国内手语翻译人才供求现状调研报告》
- 2023年西藏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
- 护理学科建设规划
- 环境监测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