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案0001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案0001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案0001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案0001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案000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望天门山、教学目标: 认识“亦、妆” 2 个字。会写“断、楚、孤、帆” 4 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难点: 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美景及特点,并动手画一画。二、学情分析关于教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望天门山赞颂 了长江的雄伟气势;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 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 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

2、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 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 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关于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 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小孩子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 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三、课前准备:1 、 学生:( 1)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2) 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2、教师 : 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学会读诗,读出节奏,读出诗境。2. 通过科学

3、识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李白的心情。教学过程:(一)、导入1先来认一个字。(pad 资料袋里,出示“天”的演变) 它的下半部分是“大”字,一个人张开双臂的形状,上面是圆圆的头。这个字本义就是 头顶,头顶是人身体的最高处,于是字义引申指很高。古人认为最高的是“天” 。 2(pad 资料袋里,出示甲骨文“门” )繁体字的“门”。左边一扇,右边一扇。单扇为 “户”,两扇合为“门”。看这幅图,这山就像什么?(像门 这就是天门山)你们真聪 明,这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正所谓: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 李白天门山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望天门山 。诗人李白 25岁时壮志凌云

4、,乘船离蜀,途中沿 着浩瀚长江,到达当涂,饱览了雄伟壮丽的天门山风光,于是写下著名七言绝句望天 门山。“望”是什么意思?(向远处看)4. 首先在 pad 上推送练习,检查预习。(二)、整体感知1. 李白望到了怎样的景象呢?同学们快打开 pad,按照学习要求,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楚节奏。读完后结合注释、看看插 图,想想诗的意思。”指名读声音很好听,字音读得准。 同学们你们想想怎样读出诗歌的韵味啊?老师推送一个音频, 同学们在 pad上用“/画”出停 顿吧!(三)、品读诗歌感受诗韵(1)景物意象1. 你读得真有点儿“歌”的韵味了!其实诗可以当歌唱,也可以当画赏。

5、现在请大家快 速默读这首诗 (在 pad 上)圈画出诗中描绘景物的字、词 谁来汇报?(天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2. 前面我们了解了天门山, 有谁知道“楚江”指的是什么? (就是长江)你怎么知道的? 书下注释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这些景组合在一起给我们什么感觉呢?比如,天门山是高的,那楚江是?用一个字。 (广)。3. 山高、水广、帆远,这些景组成图画的境界是高广辽远的。 那咱们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大家跟着我的横线轻声读,不要跑到我的标记前面去了。(教师按照诗的节奏用手势指导学生慢读,学生渐渐读出诗的韵味)(2)颜色1. 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幅图画的色彩,这水是什么颜色?(碧色) 。 这“碧”

6、,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难怪诗人对“碧”字情有独钟。你看,贺知 章笔下垂柳的色彩是“碧” ,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是“碧” , 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是“碧” ,读(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也是“碧” , 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诗人心情是这么好,感觉身边的水也是如此清透。再来读读。2. 一个“碧”字,让景色熠熠生辉。再看,这山是什么色彩?(青色) 。孤帆是(白 色)碧、青、白,李白望见的(指课题“望” )是一幅色彩明丽的连环画!同学们,体 会到高广辽远,我们把读

7、诗的速度放慢了,体会到明丽温暖,这慢中还要透着激昂。 我们合作着来读读,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我读每句诗的后三个字。(3)动作1. 有人说,李白就像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如果我们细细感受,这高广辽远、明丽温暖 的景,不是静止的,是流动的。你能从诗中的哪些字、哪些词感受到景的流动呢?静静 地默读,(pad 上)圈画出关键字、关键词。(我从“中断”“开”“东流”“回”“相对出”“日边来”等字看出来的) 。这些词都是动 词,这些动词让这画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学习第一、二句。2.先来看“中断”,什么意思 ?(从中间断开)(隔断、断裂)PPT出示配图,理解断 看“断”(斷)字的繁体字。(讲解繁体“斷

8、”)左偏旁是用“刀”割断两束“丝”之意, 右偏旁“斤”是斧头, “断”字含有有力砍断的意思。如果说天门山是砍断的,那利斧 是什么?(楚江水)。所以一个断字,我们就体会到长江的汹涌。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 pad出示再看这个“开”字,(解析繁体“開”的字理)下部的“廾”是两只手。一双手 把门闩拉开,门就开了。就这个“开”字,你看到楚江水怎样的气势?(浩浩荡荡、来势汹涌。)男同学,你们来!全班,一起来3. 就是这样浩荡的江水,遇到天门山却至此(回) 。 此是哪儿?(天门山)推送回的字典解释和相关材料。你选哪个意思?pad 推送回: 回旋。 回转,改变方向。 返回。辞海解释 : “回

9、9;者,旋转也。” 长江在流向天门山之前的江面非常开阔,由于天门锁江,河道变窄,那奔腾的江水在天 门山的前面形成回旋之势,然后通过天门向前流去。故“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一句,它 写的是诗人眼前所见实景,江水的汹涌激荡、奔腾回旋,作者明写水势,实则暗示了天 门扼江的非凡力量。为什么回旋?你能在材料中找到答案吗?4. 长江水是浩荡的,但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水改变了方向,这天门山给你什么 感觉(坚硬无比。雄伟,有气势)这样的气势谁又来读?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 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借山写水,借水写山,感受到雄伟壮观。谁能读出来? “中断”“开”“回”的魅力,让天门山和楚江水有了生命和气

10、势,让我们合作着读好这 幅壮景。我读“天门 - 中断-楚江开”,这组读“楚江开” ,全班再重复读最后 三个字“楚江开” (师生合作读)5.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怎么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吗 (出图),不应该是相对立吗?山不是静止的吗? (诗人坐在小船上,看到两岸的青山,渐渐出现在眼前了。 ) 一边播放视频,一边说:这是一条楚江,李白乘着小船而来,青山两两相对着出来迎接 李白。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有一片孤帆正渐行渐近。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 日边来如果说李白是远方的客人,那么,青山就是当地的(主人)诗人把静态的山写成了 动态。远客、青山,四目相对,激动的李白可能会对相对出迎的天门山说什么呢

11、?(汇 报)再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一“出”一“来”,哪里仅仅是景,这分明还有李白与青山的“情” 。青山既然对远客 如此有情,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再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啊,也张开怀抱迎接乘着一片孤 帆的远方来客。再读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人为了早日实现理想, 25 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他来 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他觉得实现理想,指日可待,这样的心情正好借眼前高广辽远的山水来抒发。读

12、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么优美的诗句同学们记下来了吗,请把诗句的词语摆放到正确的位置,完成拼图吧!(四)、小结师:作者就是乘帆从日边而来,远远看山,渐渐观山(手势动) ,细细赏山的,所以李 白为这首诗取名“望天门山” 。1. 天门山楚江水帆日)这些字组成的图画,高广辽远、气势雄伟。请你读(天门楚 江水山帆日)2. (出示:碧青)这些字色彩明丽,让高广辽远、气势雄伟的景呈现出温暖、热烈的情 绪。女生读碧青3. (出示:开回出来)这些字,让没有生命的景物生动起来,传达出作者实现理想,指 日可待的豪情。男生读(开回出来)4. 这些字,已经嵌入到古诗望天山门的灵魂中,它书写着景,更传达着情! 现在老师就把课后固学的练习题推送给大家,同学们用 pad 比一比谁掌握的最好吧!五、课后作业 推荐几篇 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