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备战2011中考精品系列2010中考化学全面解析之物质的检验与推断(上)(教师版)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0·河北)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解析】A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X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如水是水由分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X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
2、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DX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1,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答案A。【易错点点睛】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要符合条件。2(2010·山东济宁)实验室给大家提供了酚酞、稀盐酸两种试剂和必要的仪器,利用上述条件能够分开的物质组是 ( )ANaCl、NaOH 、Na2CO3 BNaCl、CaCl2、NaOHCNaOH 、Ca(OH)2、 CaCl2 DNaCl、Ca(OH)2、 CaCl23(2010·山东烟台)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下列实验仅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不可能完成的是 ( )
3、A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失去生理活性 B检验花生油中是否掺有少量“地沟油”C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单质 D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解析】碘能使淀粉变成蓝色,因此在家庭中可以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单质;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能与水垢的成分碳酸钙发生反应而将其除去;由于“地沟油”能够溶解在花生油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仅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不可能检验花生油中是否掺有少量“地沟油”。 答案B。 【易错点点睛】据实验测定,“地沟油”的酸败指标远远超出国家规定,长期摄入,人们将出现体重减轻和发育障碍,易患腹泻和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此外,地沟油受污染产生的黄曲霉毒性不仅易使人发生
4、肝癌,在其他部位也可以发生肿瘤,如胃腺癌、肾癌、直肠癌及乳癌、卵巢、小肠等部位癌变。4(2010·山东潍坊)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试剂(在括号内)不合理的是 ( )ACO2和N2(澄清石灰水) BCa(OH)2溶液和NaOH溶液(稀盐酸)CNaOH溶液和稀H2SO4(pH试纸) D固体CaCO3和固体Na2CO3(水)【解析】稀盐酸与Ca(OH)2溶液和NaOH溶液都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但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发生,故B项中的鉴别方法不合理;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OH溶液的pH大于7而稀H2SO4的pH小于7、CaCO3固体难溶于水而Na2CO3固体易溶于水,因而A、C、D项中
5、的鉴别方法均正确。答案B。 【易错点点睛】Ca(OH)2和NaOH都是碱,都可以与盐酸反应,但现象相同。区分时可用碳酸钠溶液或通入二氧化碳。5(2010·湖北武汉)将金属M置于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而将其置于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由此可判断M、Zn、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M、Zn、Cu B. Zn、M、Cu C. Zn、Cu、M D. Cu、 M、Zn6(2010·广东广州)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 X+碱盐H2O X+金属氧化物盐H2OACaO BCO2 CNaOH DH2SO4【解析】此题考查了酸碱盐
6、、氧化物的性质。本题中X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可以推知X是一种酸。答案D。【易错点点睛】常见的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有酸和碱、酸和金属氧化物、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由推出X一定是一种酸。7(2010·甘肃兰州)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如果在a处取得水样经检测只有少量OH-、SO42-。在c处取得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NaCl。则b处水中含有的物质应是下列那一组? ( )AMgSO4、 NaCl BH2SO4、 Ba(NO3)2CBaCl2、 HCl DH2SO4、 MgCl2【解析】由于a处含有OH-,c处pH=7,说明b处含有H+,选项A中没有
7、H+,因此排除选项A;由于选项B中含有硝酸钡,能使c处含有硝酸钠,因此排除选项B;由于选项D中不含Ba2+,无法除去a处含有的SO42-,能使c处含有硫酸钠,因此排除选项D;选项C中的氯化钡能除去a处的SO42-,选项C中盐酸能除去a处的OH-,使c处的pH=7,因此选C。【易错点点睛】易选错B。解题时只注意到H2SO4中和了OH-,SO42-与Ba2+ 反应生成BaSO4沉淀,而忽略了带入了NO3-。XMY铁N8(2010·江苏南京)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问存在相
8、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BY一定是稀盐酸CN转化为铁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DX、Y、M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9(2010·云南昆明)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完全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加入一块薄铁片,足够时间后,铁片上无任何变化。据此,你认为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不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硫酸B.滤出的不溶物中有铜,也可能有铁 C.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铜,但不可能有铁D.如果滤出的不溶物有铁,则一定有铜【解析】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Fe+H2SO4 =
9、FeSO4+H2、CuO+H2SO4=CuSO4+H2O及Fe+CuSO4=FeSO4+Cu”,由“向滤液中加入一块薄铁片,足够时间后,铁片上无任何变化”说明滤液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和硫酸,则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剩余的铁。本题只有C项中的说法不正确。【易错点点睛】滤液中加入一块薄铁片,铁片上无任何变化说明滤液中一定没有硫酸和硫酸铜,那么硫酸铜到哪里去了,因为存在反应Fe+CuSO4=FeSO4+Cu,所以过滤出的不容物中一定含铜,溶液中一定含FeSO4,但铁可能有也可能没有。10(2010·重庆江津)有四种澄清透明的溶液:MgCl2溶液Cu(NO3)2溶液K2SO4溶液KO
10、H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进行鉴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A B C D二、填空题:(共5题,共30分)11(2010·山东济宁)有A、B、C、D四种物质,如图所示,A、B、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在C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A。D与A、B、C均能发生反应,D与C发生中和反应,D与A反应有CO2 气体产生,D与AgN O3溶液反应,可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1)请根据已知条件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C()请写出本题涉及的一个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写出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解析】C溶液与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可以断定C为Ca
11、(OH)2,A为CaCO3,D与C发生中和反应,C是碱,D一定是酸,又D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断定D一定是盐酸。由图示可知B与H2O能生成C Ca(OH)2,则B是CaO。【答案】(1)CaCO3 CaO Ca(OH)2 (2)CaO+ H2O=Ca(OH)2 CaCO3+2HCl=CaCl2+ H2O+ CO2 复分解反应【易错点点睛】本题是物质推断题,涉及的酸碱盐知识比较多,是中考的热点也是难点,结合图示认真审题,有效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抓住物质及其变化特征是解题关键。12(2010·江苏泰州)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
1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水。通入氯气(Cl2)加热CO高温无 色液体H红棕色粉末A红褐色沉淀G黄 色溶液F无 色气体C黑色粉末B无 色气体E浅绿色溶液D盐酸过滤NaOH溶液盐酸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棕色粉末A和气体C、E的化学式分别为:A 、C 、E: 。 (2)G转化为H和A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B转化成E和D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3)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以上图中无色气体C为中心,延展如下图:固体JCO高温化合无色气体C溶液KCaCO3沉 淀请写出实现这两个转化的另一反应物J、K的化学
13、式:J 、K 。请完善由CO和CaCO3分别转变成无色气体C的转化关系图,在箭号上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CO无色气体CCaCO3沉 淀【解析】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确定C是二氧化碳;E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水确定E是氢气。黑色粉末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和浅绿色溶液,说明生成了氯化亚铁,因此黑色粉末是铁。红棕色粉末沪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二氧化碳,确定红棕色粉末是氧化铁,根据Fe2O3+6HCl=2FeCl3+3H2O确定黄色溶液是FeCl3,由FeCl3+3NaOH=Fe(OH)3+3NaCl可知红褐色沉淀是Fe(OH)3 。难溶碱受热分解成对应的金属
14、氧化物和水,所以H是水。【答案】 (1) A:Fe2O3、C: CO2、E:H2(每空1分,共3分)(2) 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3) Fe2O3+6HCl2FeCl3+3H2O 2FeCl2+Cl22FeCl3 (4) C,Ca(OH)2 CuO加热CO或O2点燃无色气体CHCl或高温CaCO3沉 淀(由CO或CaCO3转化为CO2的其他合理途径也行)【易错点点睛】解题时对铁及铁的化合物颜色记忆混淆是解题的最大困难。铁粉是黑色的,但现实生活中见到的铁钉等物品是银白色的。氢氧化铁受热分解是得到氧化铁还是氧化亚铁,不能准确判断。ABEFHIG+D+D+D+F13.(2010·江苏南京)图
15、中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圈i中的转化均是分解反应。圈中的转化均是化合反应D和G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组成化合物E和H的元素种类相同。组成化合物F和I的元素种类也相同,A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l)写出化学式:A B D (2) 写出HE+G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GI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本题是一道推断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突破口”。同时要书本中的化学反应非常熟悉,才能灵活运用进行解题。如本题结合题给信息:A常用来中和酸性土壤,可初步推测它是氢氧化钙;G和D都是非金属单质,它们能反应生成F和I,且F
16、可以和D反应生成I,结合前面的信息,可推知F和I分别为CO2和CO,这样可知G是O2,而D是C单质;由于E能得氢氧化钙,而E又能反应生成氧气,所以E是水,H为过氧化氢,下面的问题也就一一解决了。【答案】 (1)Ca(OH)2 CaCO3或Ca(HCO3)2) C (2)2H2O2=2H2O+O2(3)2C+O2=2CO【易错点点睛】组成相同的化合物常见的有CO2和CO、H2O和H2O2。A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可知A是Ca(OH)2;组成化合物E和H、F和I的元素种类相同,根据C、CO、CO2转化关系可推断F是CO2 ,I是CO, D是C,G是O2;E、F都能产生氧气且E能生成Ca(OH)2,
17、确定E是H2O,H是H2O2。14(2010·山东济宁)甲、乙两组废液中各含有H+、K+、Ca2+、Cl-、OH-、CO32-六种离子中的三种,且所含离子各不相同。为确定废液中的离子,分别向废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经实验发现:甲组废液呈红色,表明甲组废液显 性,废液中一定含有 ,由此推断,乙组废液中的三种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15(2010·辽宁)已知:A、B、C、D、E、F六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是单质,C、D、E都是氧化物。A、B、C转化为F的过程较为复杂,F的成份也较复杂,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红色的固体。试根据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完成下列各题。(题中除反应条件未给
18、出外,反应物和产物均已给出。)ABCFDE(1)写出F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2)写出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EB+C: ;A+BD: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F的成分也较复杂,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红色的固体”,由此初步得出F为铁锈,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再结合图中反应关系,A+B+CF为铁生锈,A+BD为铁丝燃烧,EB+C为双氧水分解。【答案】(1)Fe2O3 (2)2H2O22H2O+O2 3Fe+2O2Fe3O4 【易错点点睛】解推断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该题题眼在于F的颜色和成分,然后结合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来解题。 三、实验题:(共4题,共30分)16(2010·辽宁本溪)(1
19、)三支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白色固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只要加入足量的 就能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2)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烧碱溶液与酚酞溶液反应。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废液缸中有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请你判断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 。17.(2010·江苏镇江)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1)取试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20、,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 。(3)取步骤(2)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此该同学得出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4)对于是否含有NaCl,你认为应对步骤(2)作如何改进 (若步骤(3)填“是”,此空不作答)。 【解析】取试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没有CuSO4、CaCO3 因为CuSO4 水溶液是蓝色的,CaCO3不溶于水会使溶液变浑浊;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说明一定有Na2SO4 Na2CO3 ,Na2SO4+BaCl2=2NaCl+BaSO4 N
21、a2CO3+BaCl2=2NaCl+BaCO3, 可溶于稀硝酸,不溶于稀硝酸;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对检验是否有NaCl产生的影响,不能确定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答案】(1)CaCO3 CuSO4(2)Na2CO3 Na2SO4(3)否(4)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或Ba(OH)2溶液【易错点点睛】很多同学只注意到了氯离子的检验现象,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而忽略了所加试剂的影响,在(2)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已经带入了氯离子,所以不能确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18(2010·山东泰安)已知常用的强酸(盐酸、硫酸、硝酸)跟常用的强碱(氢氧
22、化钠、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显中性。现将某蓝色晶体A溶入某一无色中性液体中,按下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搅拌加适量B溶液,恰好沉淀完全,过滤加适量C溶液,恰好沉淀完全,过滤蓝色晶体A无色中性液体蓝色液体白色沉淀有色液体蓝色沉淀DNaCl溶液 试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B、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B ,C ;(2)若A是纯净物,无色中性液体也是纯净物,则中性液体是 (填化学式);(3)若A是纯净物,无色中性液体是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其溶质是 (填化学式);(4)写出有色液体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蓝色晶体通常为蓝矾(或胆矾);有反应流程图知:无色中性液体为纯净物时为水,混
23、合物时为氯化钠溶液;蓝矾溶于水得到蓝色硫酸铜溶液,与B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硫酸钡,由于最后得到的是NaCl溶液(这是关键一点),所以B只能是氯化钡,有色溶液应是氯化铜溶液;能够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应是碱,且只能为氢氧化钠(还是由最后得到的是NaCl溶液决定的)。【答案】(1)B:BaCl2 C:NaOH (2) H2O (3)Na2SO4 (或NaCl) (4)CuCl2 + 2NaOH=2NaCl + Cu(OH)2 【易错点点睛】该题可用逆推法推导。D是蓝色沉淀,可知D是Cu(OH)2,有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可知C是NaOH,有色溶液是CuCl2,蓝色晶体通常为蓝矾,则蓝色液体中必含硫酸铜,加入B后生成白色沉淀和有色液体CuCl2 ,所以白色沉淀是硫酸钡 ,B是BaCl2。19(2010·黑龙江哈尔滨)根据表格回答:部分酸、碱和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子 离 离 子 阳 阴 OH-NO3-Cl-SO42-CO32-H+溶、挥溶、挥溶溶、挥Na+溶溶溶溶溶Ca2+微溶溶溶微溶不溶Ba2+溶溶溶不溶不溶Cu2+不溶溶溶溶不溶Zn2+不溶溶溶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班开班讲话稿15篇
- 感恩活动总结(集锦15篇)
- 年会企划方案(7篇)
- 第六单元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学前教育老师如何做好校车安全工作
- 智研咨询重磅发布:中国机场地面特种车辆行业供需态势、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辐射源识别与超视距直接定位算法的研究
- 2025版能源行业数据采集与节能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住宅小区物业接管与维修基金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行业数据录入与旅游体验优化服务协议3篇
- 医保政策与健康管理培训计划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2024-2025年校长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上讲话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で」的用法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铷铯及其化合物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散货物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查房
- 厨房食材补货方案
- 2024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B合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