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临沂国际商贸城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会展中心工程 一、编制依据:1、总公司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2、中国临沂国际商贸城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会展中心工程施工图纸3、中国临沂国际商贸城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会展中心工程勘察报告4、中国临沂国际商贸城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会展中心工程冬季施工方案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GB 50009-2010)11、木结构设计规范(50005-2003)二、工程概况:1、 工程总体概况建设单位临沂商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筑面积131818.22监理单位山东恒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建筑层数会展中心地下1层,地上1层,酒店地下1层,地上11层,裙房地下1层地上2层设计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形式钢混结构勘察单位山东惠裕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合同质量目标合格高支模搭设高度11.05m、16m合同安全目标符合有关规定要求高支模位置裙房J1-J3轴交JA-JD轴、1-P轴交1-7轴、1-H1-L轴交1-7轴现场情况本工程高支模处于一层,下方均为C40现浇混凝土面,支撑方式为满堂碗
3、扣式脚手架,支撑钢管的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均为900mm,步距1500mm。高支模梁最大跨度9.5m。周围钢柱已吊装完成,并浇筑完自密实混凝土,高支模可以与钢柱很好的刚性连接。为保证高支模的安全,先浇筑柱混凝土,后浇筑梁板混凝土。2、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部位见下图高支模为红色线圈定区域,见下图。本工程高支模位置详表:序号部位层高板厚最大梁截面基础1J1-J3轴交JD-JC轴16m120mm600*900mm250mm厚C40混凝土面21-P轴交1-6轴11.05m130mm800*1000mm180mm厚C40混凝土面31-J至1-H轴交1-6轴11.05m130mm800*1200mm180mm厚
4、C40混凝土面三、高支模方案设计1、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充分考虑以下几点:(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结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 2、模板体系选材 模板工程是影响砼工程质量的关键,为确保结构砼工程质量,使混凝土的外型尺寸、外观质量都达到高要求,本工程材料选型如下表:序号构件材 料1柱侧模:15mm厚的木模板, 背楞:50×80mm的木方,主龙骨:48&
5、#215;3.5mm钢管,对拉螺杆:14。配件:直角、对接、旋转扣件。2梁侧模:15mm厚的木模板, 背楞:50×80mm的木方,主龙骨:48×3.5mm钢管,对拉螺杆:14。配件:直角、对接、旋转扣件。3板底模:15mm厚的木模板,背楞:50×80mm的木龙骨,主龙骨:48×3.5mm钢管。配件:直角、对接、旋转扣件。钢管:强度等级Q235-A。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的钢管要有出厂合格证。施工前必须将入场钢管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钢管抗弯、抗拉等力学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扣
6、件:锻铸造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要求,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钢管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破坏。木方:现场使用的木方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BG50005相关规定,木方在进场后,现场必须全部检查,不得有弯曲、翘曲、腐蚀等现象,木方截面尺寸不得比选用标准小于2mm。模板:模板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模板ZBB70006相关规定。模板一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性能,并应有保温性能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胶板不得有起皮、弯曲、翘曲等质量问题。 3、高支模
7、体系设计根据本工程图纸设计实际情况,高支模体系方案设计如下:序号构件方案设计1柱1、次背楞间距为100mm。2、螺杆加设原则:长(短)边为600mm时中部加一道螺杆,为800、1000mm时加两道螺杆)。3、螺杆竖向间距为450mm,底下四排加双螺帽。2梁1、梁底、侧模采用15mm 厚木模板,50×80mm木方作次背楞,间距为100mm,48×3.5mm钢管作主楞。2、对梁高为900mm时,梁底以上每隔300mm加设一道螺杆,沿梁方向间距为450mm。3、对梁高为1000mm时,200mm、500mm、800mm高处各加设一道螺杆,沿梁方向间距为400mm。4、对梁高为12
8、00mm时,梁底以上200mm、500mm、800mm、1000mm高处各加设一道螺杆,沿梁方向间距为400mm。3板板底次背楞间距为100mm。4支撑体系1、支撑体系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均为900mm,步距1500mm梁底部加设一根梁底杆,间距为450mm。2、模板底下第一道水平杆距模板为200mm,其余间距不大于1500mm,底部设扫地杆,离楼面200mm,与立杆纵横向连接。3、纵、横向剪刀撑每6m设置一道。连续设置、高度至顶。4、水平剪刀撑从扫地杆处开始设置,以上第四个步距设置一道。5、剪刀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搭接处用三个悬转扣件连接,剪刀撑角度控制在4560度之间。剪刀撑在遇立杆
9、或水平杆处必须将其扣接牢固。4、高支模基础结构楼板板厚(mm)180下层支撑体系未拆除梁板砼强度等级C40楼板厚度(mm)180基础楼板砼浇筑完成时间(天)30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40下方层层高6.25支撑体系作用位置楼板四、施工准备 在高支模施工前,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具体如下: 1、技术准备项目部技术员负责人编制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按照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准备。技术员、施工人员熟悉图纸,认真掌握高支模施工图的特点、要求和特性,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认真做好模板放样,进行实地现场调查复核,根据现场条件进行拼装模板。 2、主要机械设备安排 模板工程施工中,主要机具设备选用
10、如下:圆盘锯、手提电钻、台钻、水准仪等。 3、高支模工程安装材料的选用 本工程结构为钢混结构,在施工中为克服胀模、接头错位、漏浆、断面不方正等缺陷。模板为散支散拆木模板、钢管与支撑体系,所有模板制作安装材料(加固的钢管、扣件、对拉螺杆钢筋、高强螺杆、木方等)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其主要材料选用如下: (1)模板:采用覆面胶合板,规格2440×1220×15。 (2)木方:采用50×80木方。 (3)围楞、支撑:48×3.5无缝钢管。 (4)对拉螺栓:A3钢,14高强螺杆。4、材料要求 (1)本工程钢筋砼结构工程施工采用木模板。要求木材材质等级不低于级,并
11、符合砼模板用胶合板中有关规定,所有模板及其支撑架设计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2)采用的模板厚度面层无破损和断裂现象,本工程采用木模板,每层模板使用前均刷脱模剂,以延长模板使用周期,确保混凝土表面光洁。 (3)采用的木方必须无朽烂和霉变,棱角方正,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无严重翘曲现象。本工程木方截面尺寸50mm×80mm,作为模板的背楞,要求刨面,刨直,保证木方高度一致,受力均匀。 (4)木方等的含水率必须小于15%,模板、木方等的存放保管时必须间隔通风,上面做到防雨覆盖。 (5)进场的模板、木方必须经过验收,质量符合要求的才可使用。 (6)采用的钢管不得有严重锈蚀和损伤以及孔洞,
12、并严禁使用有弯折痕和翘曲严重的钢管;钢管必须有良好的防腐处理。 (7)支撑架采用的必须是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8)支撑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受力钢管下要多加一个扣件,即双扣件进行受力,防止滑脱。 (9)使用的48 支撑钢管架的钢管和扣件进场时必须进行逐根逐个验收,符合要求后才可使用。 (10)对进场的钢管和扣件必须进行抽样检测,如达不到要求时,必须对原设计进行复核调整。5、专业施工队伍准备: 根据确定的模板制作安装的管理机构,选择高素质的专业班组进行模板工程的施工。 6、作业条件准备: (1)向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方
13、案、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并作好职工三级安全进场及操作规程教育,下达工程施工任务,使班组明确有关质量、安全、进度等要求。 (2)清理现场,做好工作面的施工准备,检查垂直和水平运输是否通畅,施工机具是否准备妥当。 (3)清查材料的规格、质量、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4)检查负一层支撑体系及负一层混凝土是否满足高支模施工荷载。 五、施工方法1、施工顺序及施工计划(1)施工顺序:放线铺木垫片搭设立杆搭设第一步纵、横向水平杆搭设扫地杆搭设剪刀撑抄平梁底水平杆梁底木方梁底模板板底水平杆板底木方板模(2)施工计划:周围钢柱安装完成,夹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高支模与周围结构刚性连接再浇筑高支模区域混凝土。高支模混
14、凝土先浇筑柱,后浇筑梁板。2、搭设立杆支撑体系平面布置图立杆的间距为900mm,步距h=1500mm;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不小于0.5m。立杆对接扣件位置3、搭设第一步纵横向水平杆第一步纵横向水平杆步距1500mm.4、搭设扫地杆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在纵向扫地杆下面。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扫地杆搭设5、梁底水平杆梁底最顶两步水平杆之间增设一道纵横向水平杆加密。6、梁底木方、模板本工程梁底模、梁侧模采用木方和胶合板制作;胶合板厚为1.5cm,横档采用50×80木方,间距200mm设置,主龙骨采用48
15、15;3.5双钢管,间距900mm。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梁支撑体系与板支撑连成整体。梁高为900mm时,梁底以上每隔300mm加设一道螺杆,沿梁方向间距为450mm。梁高为1000mm时,200mm、500mm、800mm高处各加设一道螺杆,沿梁方向间距为400mm.梁高为1200mm时,梁底以上200mm、500mm、800mm、1000mm高处各加设一道螺杆,沿梁方向间距为400mm。安装梁模时,在梁模立杆下方铺木垫板,在柱模缺口处钉衬口档,然后把底板两头搁置在柱模衬口档上,再立靠柱模或墙边的顶模,并按梁模长度等分顶撑间距,立中间部分的顶撑。安放侧板时,两头要钉牢在衬口档上,并在侧
16、板底外侧铺上夹木,用夹木将侧板夹紧并钉牢在顶撑帽木上,随即把斜撑钉牢。梁模安装后,要拉中线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待平板模板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要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以保持顶撑的稳固。梁支撑体系对拉螺栓设置7、板底水平杆板底支撑形式为:主楞为48×3.5单钢管,中心间距900mm,次楞为50*80木方,中心间距150mm;钢管支顶采用可调式U型托。8、板底木方、模板本工程板底模采用木方和胶合板制作;胶合板厚为1.5cm,次钢楞采用50×80木方,中心间距150mm设置,主钢楞采用48×3.5双钢管,间距900mm,支撑体系
17、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板支撑体系与梁支撑连成整体。为提高多层板的周转次数,加工后一定要涂刷模板保护剂。拼缝处及有眼的地方用海绵条贴好,混凝土浇筑前拉通线调整梁和柱的位置,以免钢筋偏位,梁模内杂物一定要清理干净。平板模板铺好后,进行模板面标高的检查工作,如有不符,进行调整。板模板支撑体系立面图六、构造要求1、严禁利用水平杆传力,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2、同一根水平杆两端的水平偏差±20mm 内,同跨内两根水平杆高差±10mm3、外围剪刀撑设置在支架外侧周圈由下至上竖向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连续设置示意图4、内部剪刀撑设置(1)中间在纵横向6m设由
18、下至上的竖向连续设置剪刀撑,其宽度为 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与地面顶紧,夹角为 45°60°。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在最顶两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2)根据JGJ162-2008规范6.2.4条第5项,结合JGJ130-2011规范6.9.3条,立杆、水平杆、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形成格构体系,样式如下图所示(以层高11.05米为例): 5、与周围柱子的加固模板支架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钢柱、框架柱等)通过连墙件进行可靠刚性连接。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
19、,水平间距不大于10m,竖向间距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用抱柱的方式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6、 立杆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接头扣件连接,严禁搭接,相连接头部位必须错开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距离不小于0.5米。7、支撑体系验收内容及要求(1)各杆件搭接及螺栓拧紧度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CJ130-2011)规定;(2)进场搭设人员必须持有登高特殊作业人员证书;(3)专项施工方案作为施工一句,要熟悉并掌握,同时贯彻到每名操作人员;(4)对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等必须全面落实8、混凝土浇筑周围钢柱安装完成,夹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高支模与周围钢管柱
20、连接再浇筑高支模区域混凝土。为保证高支模的安全,先浇筑柱混凝土,后浇筑梁板混凝土。七、模板支撑体系拆除要求模板支撑架拆除时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1、拆除前要全面检查支撑架的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作业。2、模板支撑架拆除前对操作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3、模板支撑架拆除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4、拆除前清理支撑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5、拆除作业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6、与结构拉结件必须拆到该层时方可拆除,严禁提前拆除。7、拆
21、除的构配件成捆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8、拆除的构配件分类堆放,以便于运输、维护和保管。八、安全施工措施(一)、模板堆放要求1、模板构件进场后,要认真检查构件和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承重构件其检查验收手续要齐全。2、 保证运输道路畅通,现场有安全防护保护措施。3、检查木工施工机具运转是否正常,电源线的漏电保护装置要齐全。4、模板施工作业前,现场施工人员(负责人)要认真向有关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特别是新的模板工艺,必须通过试验,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并组织人员进行操作培训。5、不得在作业架子上,平台上堆放模板料。6、高处支模工人所用工具不用时,要放在工具袋内,不能随意将工
22、具、模板零件放在脚手架上,以免坠落伤人。7、模板支撑不能固定在防护脚手架,避免发生倒塌或模板位移。8、遇六级以上大风时,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雨后待稍干不滑时方可工作。9、模板支撑必须通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进行位移和变形监测。(二)模板安装的安全防护措施1、采用塔机吊运模板等材料,要有专人指挥,被吊的模板构件和材料要捆牢,避免散落伤人,重物下的操作人员要避开起重臂的下方。2、梁或现浇板支模,搭设牢固的操作平台,要避免上下同时作业。3、楼层支模架采用整体或钢管脚手架,各层支架的立柱垂直,支架的层间垫板平整,上下层立柱在同一条直线上。4、从事模板作业的人员,经安全技术
23、培训。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定期休检,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5、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带定期检查,不合格严禁使用。6、冬季施工模板结冰注意防滑。(三)模板拆除的安全防护措施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浇筑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2、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设有附墙连接的模板支撑系统,附墙连接必须随支撑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附墙连接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支撑架体。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时,严禁将拆卸的杆件向地面抛掷,应
24、有专人传递至地面,并按规格分类均匀堆放。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地面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5、拆除楞及模板由上而下,由表及里,避免上下交叉作业,拆除后派专人彻底清理一次。(四)高支模架的监测 1、 监测控制: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卷尺对架体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支架的沉降、位移和变形。2、 监测点设置:观测点设置在立杆1.2m标高处,用“+”字标出对比点,固定观测标准点在坚固基础上设置,宜采用钢钉或钢筋头在砼中预埋,柱或砼墙边监测点直接在浇筑好的砼上用钢钉钉入砼中作为固定对比观测点。监测点设置间距不超过20m。3、 监测措施:架体搭设、使用直至
25、完全拆除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4、 仪器设备配置名称规格数量电子经纬仪DT-02L1精密水准仪DS31全站仪一台NTS-332R1自动安平水准仪2红外线水准仪1激光垂直仪DZJ21对讲机2卷尺5m2检测板手15、 监测说明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如下:(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2)连墙件是否松动;(3)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6)架体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7)立杆是否符合要求;6、 监测频率(1)架体搭设期间
26、,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35天/次;架体使用期间,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1015天/次,要求监测直至脚手架完全拆除。(2)架体顶端水平位移预警值25mm,垂直度变化预警值20mm或沉降预警值20mm。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7、构件允许偏差表:附件:高支模计算书一、脚手架架在楼板上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一)工程属性脚手架基础所在楼层数1第1层混凝土楼板厚度h1(mm)120第-1层层高H-1(m)1第-1层混凝土楼板厚度h-1(mm)180单向板的计算跨度Lo(
27、m)4单向板的计算跨数2楼盖板配筋信息表楼层钢筋位置配筋量及等级钢筋面积(mm2)第1层正筋HRB50012150ASX =753.6负筋HRB50012150ASX, =753.6第-1层正筋HRB50014150ASX =1025.7负筋HRB50012150ASX, =753.6 (二)支架搭设参数 1、模板支架搭设参数楼层立杆的纵向间距La(m)立杆横向间距Lb(m)立杆步距h(m)支座周长(m)-10.90.91.50.8 2、脚手架搭设参数脚手架搭设方式平行长边脚手架内排立杆离楼板长边距离a1(m)0.25立杆排数N2立杆底部垫板尺寸(m)【a×b】0.2×0.
28、2立杆纵、横向间距(m)【la×lb】0.9×0.9 设计简图如下:脚手架楼板_平面图(三)荷载参数每根立杆传递荷载qk(kN)30板上活荷载标准值Qk(kN/m2)1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NG1K(kN/m3)25.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NG2K (kN/m2)0.3(四)各楼层荷载计算 1、第1层荷载计算钢筋弹性模量Es(N/mm2)210000砼弹性模量Ec(N/mm2)28000砼的龄期T(天)7砼的强度等级C30砼的实测抗压强度fc(N/mm2)8.5砼的实测抗拉强度ft(N/mm2)0.9 脚手架立杆传递荷载标准值:qk=30kN; 板的计算跨度:l=Lo=4.0
29、0m 立杆荷载作用间距:e=la=0.90m 立杆底垫板作用面平行于板跨宽度:bcx=btx+2s+h=a+2s+hi=0.20+0+0.12=0.32m 立杆底垫板作用面垂直于板跨宽度:bcy=bty+2s+h=b+2s+hi=0.20+0+0.12=0.32m s为垫板的厚度,此处忽略不计。 当bcxbcy,bcy0.6*l,bcxl时,b=bcy+0.7*l=0.32+0.7*4.00=3.12m 以位于中间部位的立杆作为计算对象,确定其有效荷载作用分布宽度: 当e<b时,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应予折减,b,=e=0.90m 得:Mmax=29.82kN.m 等效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30、q=8 Mmax/(bl2)=8*29.82/(0.90×4.002)=16.57kN/m2 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g1=h1/1000*NG1K=120/1000*25=3.01kN/m2 板计算单元活荷载标准值:q1=q+Qk=16.57+1.00=17.57kN/m2 2、第-1层荷载计算钢筋弹性模量Es(N/mm2)210000砼弹性模量Ec(N/mm2)28000砼的龄期T(天)28砼的强度等级C40砼的实测抗压强度fc(N/mm2)11砼的实测抗拉强度ft(N/mm2)1.15 立杆传递荷载标准值:q-1=NG2K=0.30kN/m2 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g-1=h-1/1
31、000*NG1K=180/1000*25=4.52kN/m2 3、各楼层荷载分配 假设层间支架刚度无穷大,则有各层挠度变形相等,即: Pi/Ei=Pi-1/Ei-1=Pi-2/Ei-2则有:Pi=(EiPi)/(Ei) 根据此假设,各层楼盖承受荷载经模板支架分配后的设计值为:楼层各楼层混凝土弹性模量Eci(MPa)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gi(kN/m2)立杆传递荷载标准值qi(kN/m2)分配后各楼层恒载的设计值Gi(kN/m2)分配后各楼层活载的设计值Qi (kN/2)128000.003.0117.574.5212.51-128000.004.520.304.5212.51Gi=1.2(Eci
32、/(Eci+Eci-1+Eci-2)(gi+gi-1+gi-2)Qi=1.4(Eci/(Eci+Eci-1+Eci-2)(qi+qi-1+qi-2) (五)板单元内力计算 1、第1层内力计算脚手架楼板_第1层钢筋布置图 第1层板单元内力计算 因为计算单元取连续板块其中之一,故需计算本层折算荷载组合设计值: F1G1+Q117.025kN/m2;按等跨均布荷载计算 Mmax=11.351kN·m,Mmax=-22.701kN·m; 第1层板正截面承载力验算 公式类型参数剖析使用条件Mu=1sfcbh02Mu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用于单筋截面1截面最大正应力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fc
33、的比值,低于C50混凝土1取1.0s截面抵抗矩系数fc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参照上述修正系数修改h0计算单元截面有效高度,短跨方向取h-20mm,长跨方向取h-30mm,其中h是板厚Mu=1sfcbh02+fy'As'(h0-s')fy'受压区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用于双筋截面As'受压区钢筋总面积s'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默认取20mmMu=fyAs(h0-s')fy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用于双筋截面当<2s'时As受拉钢筋总面积=Asfy/(fc1bh0)-受压区相对高度,=Asfy/(fc1bh0)=(fyAs-
34、fy'As')/(1fcb)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矩形截面受压区高度As(mm2)fy(N/mm2)h0=h-20(mm)1fc(Mpa)b(mm)fy'(N/mm2)As'(mm2)(mm)s'比较753.98243510018.51000410753.9822.21820<2s' 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As(mm2)fy(N/mm2)b(mm)h0=h-20(mm)fcm(N/mm2)753.98243510001008.50.386753.98243510001008.50.386备注Asfy/bh0fcm MUify(N/mm2)As(
35、mm2)h0(mm)s'(mm)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kN.m)Mmax(kN.m)Mmax(kN.m)Mu1435753.9821002026.23911.351Mu1435753.98210020-26.239-22.701比较Mu1Mmax符合要求Mu2Mmax符合要求 2、第-1层内力计算脚手架楼板_第-1层钢筋布置图 第-1层板单元内力计算 因为计算单元取连续板块其中之一,故需计算本层折算荷载组合设计值: F-1G-1+Q-117.025kN/m2;按等跨均布荷载计算 Mmax=11.351kN·m,Mmax=-22.701kN·m; 第-1层板正截面承载
36、力验算 矩形截面受压区高度As(mm2)fy(N/mm2)h0=h-20(mm)1fc(Mpa)b(mm)fy'(N/mm2)As'(mm2)(mm)s'比较1026.2544351601111000410753.98212.48120<2s' 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As(mm2)fy(N/mm2)b(mm)h0=h-20(mm)fcm(N/mm2)1026.2544351000160110.254753.9824351000160110.186备注Asfy/bh0fcm Mui1sfc(N/mm2)b(mm)h0(mm)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kN.m)M
37、maxMU110.22111100016062.36911.351比较Mu1Mmax符合要求 MUify(N/mm2)As(mm2)h0(mm)s'(mm)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kN.m)Mmax(kN.m)MU1435753.98216020-45.918-22.701比较Mu1Mmax符合要求(六)楼板裂缝验算 1、本结构按压弯构件进行计算 公式参数剖析使用条件max=crsk1.9c+0.08d/(te )/ Esd钢筋的直径最大裂缝宽度验算As纵向受力拉钢筋的截面面积Mk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c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当c20时,取c=20,当c
38、65时,取c=65ftk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cr构件的受力特征系数,综合了前述若干考虑,轴心受拉构件取2.7,受弯、偏心受压取2.1,偏心受拉取2.4;纵向受力钢筋表面特征系数,对于带肋钢筋取1.0,对于光面钢筋取0.7;Es钢筋的弹性模量te=As/Atete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te0.01,时取 te=0.01=1.1-0.65ftk/(tesk)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在计算中,0.2时,取=0.2;当1.0时,取=1.0.对于直接承受重荷载的构件,取=1.0Ate=0.5bh+(bfb)hfAte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
39、对于轴心受拉构件,取构件截面面积对于受弯、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构件Ate=0.5bh矩形截面sk=Mk/(Ash0), h0 =h-(c+d/2)sk裂缝处钢筋应力 2、最大裂缝宽度计算楼层crc(mm)d(mm)skteEs(N/mm2)max(mm)第1层2.10.8472012184.08310.0132100000.178第-1层2.10.311201483.09210.0112100000.035比较第1层 max/0.31符合要求第-1层 max/0.31符合要求 (七)楼板抗冲切验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受冲切承载力应满足下式 公式参数剖析F=(0.7hf
40、t+0.25pc,m)umh0Fl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800mm时,取h=1.0;当h2000mm时,取h=0.9;中间线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pc,m临界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围内um临界截面周长: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 /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h0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 2)1=0.4+1.2/s , 2=0.5+as×h0/4Um1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2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
41、之比的影响系数s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比较,s不宜大于4:当s <2时取s =2 ,当面积为圆形时,取s=2as板柱结构类型的影响系数:对中柱,取as =40 ,对边柱,取as =30 :对角柱,取 as=20说明在本工程计算中为了安全和简化计算起见,不考虑上式中pc,m之值,将其取为0,作为板承载能力安全储备, 承载力计算楼层F0.7hftumh0F1hftumh0F第1层10.910.810050.413.79第-1层11.1510.8160103.0413.79比较第1层 F/F11符合要求第-1层 F/F11符合要求二、板模板支撑体系计算(J1-J3轴
42、交JD-JC轴)支设高度16m(一)模板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二)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 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本例以三等跨连续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0.9×max1
43、.2(G1k +(G2k+G3k)×h)+1.4×Q1k ,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1)×0.12)+1.4×2.5,1.35×(0.1+(24+1.1)×0.12)+1.4×0.7×2.5 ×1=6.511kN/m q1静=0.9×G(G1k +(G2k+G3k)×h)×b = 0.9×1.2×(0.1
44、+(24+1.1)×0.12)×1=3.361kN/m q1活=0.9×(QQ1k)×b=0.9×(1.4×2.5)×1=3.15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G(G1k +(G2k+G3k)×h)×b =(1×(0.1+(24+1.1)×0.12)
45、×13.112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10.1q1静L2+0.117q1活L20.1×3.361×0.32+0.117×3.15×0.320.063kN·m M2max0.08q2L2+0.213pL,0.1q2L2+0.175pLmax0.08×0.108×0.32+0.213×3.15×0.3,0.1×0.108×0.32+0.175×3.15×0.30.202kN·m MmaxmaxM1,M2max0.063,0.2020
46、.202kN·m Mmax/W0.202×106/375005.388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max0.677ql4/(100EI)=0.677×3.112×3004/(100×10000×281250)=0.061mm 0.061mmL/250300/2501.2mm 满足要求!(三)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截面类型(mm)50×8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78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3.33小梁弹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
47、面惯性矩I(cm4)213.33 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3+(24+1.1)×0.12)+1.4×2.5,1.35×(0.3+(24+1.1)×0.12)+1.4×0.7×2.5×0.3=2.018kN/m 因此,q1静0.9×1.2×(G1k +(G2k+G3k)
48、5;h)×b=0.9×1.2×(0.3+(24+1.1)×0.12)×0.3=1.073kN/m q1活0.9×1.4×Q1k×b=0.9×1.4×2.5×0.30.945kN/m q20.9×1.2×G1k×b=0.9×1.2×0.3×0.30.097kN/m p0.9×1.4×Q1k0.9×1.4×2.53.15kN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10.125q1静L2+0.125
49、q1活L20.125×1.073×0.92+0.125×0.945×0.920.204kN·m M2max0.07q2L2+0.203pL,0.125q2L2+0.188pLmax0.07×0.097×0.92+0.203×3.15×0.9,0.125×0.097×0.92+0.188×3.15×0.90.581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2.018×0.252/2,0.097×0.252/2+3.
50、15×0.250.791kN·m MmaxmaxM1,M2,M3max0.204,0.581,0.7910.791kN·m =Mmax/W=0.791×106/53330=14.824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625q1静L+0.625q1活L0.625×1.073×0.9+0.625×0.945×0.91.135kN V20.625q2L+0.688p0.625×0.097×0.9+0.688×3.152.222kN V3maxq1L1,q
51、2L1+pmax2.018×0.25,0.097×0.25+3.153.174kN VmaxmaxV1,V2,V3max1.135,2.222,3.1743.174kN max=3Vmax/(2bh0)=3×3.174×1000/(2×50×80)1.19N/mm2=1.78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G(G1k +(G2k+G3k)×h)×b=(1×(0.3+(24+1.1)×0.12)×0.30.994kN/m 挠度,跨中max0.521qL4/(100EI)=0.5
52、21×0.994×9004/(100×9350×213.33×104)0.17mmL/250900/2503.6mm;悬臂端maxql14/(8EI)=0.994×2504/(8×9350×213.33×104)0.024mm2×l1/2502×250/2502mm 满足要求!(四)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截面类型(mm)48×3.5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48×3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25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53、)4.49主梁弹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10.78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5+(24+1.1)×0.12)+1.4×1.5,1.35×(0.5+(24+1.1)×0.12)+1.4×0.7×1.5×0.31.705kN/m q1静0
54、.9×1.2×(G1k +(G2k+G3k)×h)×b0.9×1.2×(0.5+(24+1.1)×0.12)×0.31.138kN/m q1活0.9×1.4×Q1k×b0.9×1.4×1.5×0.30.567kN/m q2(G(G1k +(G2k+G3k)×h)×b=(1×(0.5+(24+1.1)×0.12)×0.31.054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1L1.25×1.705×0.91.918kN 按悬臂梁,R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