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有效模式的研究_第1页
集体备课有效模式的研究_第2页
集体备课有效模式的研究_第3页
集体备课有效模式的研究_第4页
集体备课有效模式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集体备课有效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我校集体备课有效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自2007年4月开始启动到现在,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一年来,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的努力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回顾一年来的研究,我们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对某些问题的困惑,为了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能够更有成效的开展,现对第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一、 领导重视,提供保障为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地实施,课题组研究决定,本课题先以课改年级为试点,然后全面铺开。学校领导在我校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7000余元为课题组添置了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提

2、高认识,加强学习提高课题实验教师的思想认识,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提。为此,课题组首先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了一次座谈会,使他们从内心接受和认同课题研究,为课题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此后,我们又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兄弟学校的课题研讨会、理论讲座等。让实验教师在实践中加强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三、制度建设,有章可寻课题实施前我们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制度。1、严抓“三落实、四要素”。三个落实:(1)落实时间地点,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要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2)落实主题:每次集体备课都应先确定一个主题。(3)落实主讲人:每次集体备课活动的主讲人全体人员轮流进行,主要交流近阶段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

3、设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四大要素:(1)备学科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做到学科新课程标准熟记于心。(2)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做到用好教材,但又要超越教材。(3)备学生。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深入了解学生,设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除此之外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4)备教法。落实以下几点: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突破难点,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有具体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现特色,要

4、与课题相结合,形成教师的教学特色,实现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注意学科间相互渗透,明确每节课的知识与以往或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2、开展经常性的研究活动。按照实验计划,组织专题讲讲座、专题沙龙,就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如怎样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学困生转变问题,怎样在集体备课中张扬教师个性等。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备课,及时交流备课中遇到的问题,统一实验过程中应该统一的问题。如开展“互动式”集体备课。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实施,行政人员积极参与;每次都要求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并实行硬性考勤;备课内容要关注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教研重点、教师教法、学生学法、

5、情感教学等六大方面;备课基本程序为:人人初备执笔人主讲集体讨论执笔人形成个性化教案上课实践课后反思。初备时要找出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点、能力培养点、易错点、易混点等,集体讨论后要形成重点、难点、进度、作业与检测、教学内容等“五统一”。3、不断改革集体备课,在活动中提炼质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断在更新,新课标、新理念不断冲击着教师的头脑。随之而来,教师的备课形式与备课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与前提,那么集体备课时备什么,怎样备,要解决哪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去思考、去落实的。本学期开学后我校在教学工作计划中向各学年组提出要求,要求各年极组在今

6、年的集体备课中大胆改革备课形式,以最有实效性、最能解决教学问题的方式进行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负责领导跟随年级组备课,随时指导年级组备课。经过近一学期的实践,各年组已初步形成了本年级组的集体备课特色。另外,课题组积极为教师搭建展示舞台,让教师一边实验一边成长。我们每学期坚持开展“一人上一节好课”活动,要求课题组每个成员都上一节优质课,使这项活动成为一项制度,不断推广下去。在活动中,教师们展示了才华,练就了武艺,也一天天成长起来,成为学校的骨干。四、实验扎实,效果明显(一)、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升“集体备课有效模式”的研究,为全校教师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发展的契机。在一次一次的沙龙中

7、,迸发出灵感火花,在一节节课堂上,闪现了精彩的瞬间。教师理论水平提高了教学能力增强了,他们充满可自信,对自己能从事的工作进行了新的评价,不满足于安心教育事业,而追求献身教育事业,思想上的升华使他们认真学习,大胆实践,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来,使自己经受磨练,逐步成长起来。一年来,我校先后有2名教师被评为泰山教学新星,3名教师获市优质课一等奖,8名教师获县优质课一等奖,7被评为县学科教师。教师撰写的论文、经验总结、案例、教学叙事80多篇,其中获省、市、县各级各类奖的有20多篇。(二)、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集体备课有效模式的研究”的实验中,我们改变了备课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发挥学生主动性,

8、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根本上转变了学习的动机,使学习变成学生内心的自我需要,学习变得轻松。另外,我们实验中变革了学习模式,既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了学生,又克服了单一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中学生难以组织的弊端,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成绩也不断提高。(三)、学校办学品味不断提升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探索出一套新的备课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新的课堂教学评估模式,这都是课题研究带来的成果,我们边实验,边将这成果向学校其它年级其它学科辐射推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整体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素质不断增强,学校也因此提高了知名度。五、感悟颇深,思路渐析集体备课不仅要研究怎

9、样教,还要研究怎样学,要实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在备课中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要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教法、学生如何运用学法去完成本节课的各项目标。 在集体备课中,不仅要注重教师“教什么”,还应当研究“怎么教”,集体备课应当在教师个人独立钻研教材、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集体交流。课堂教学没有固定模式,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学习他人的经验,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特点,加以发挥。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已经是不证的事实。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集体备课的效果却不容乐观。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我们习惯于利用整段的时间备课,(可这样的时

10、间又太少,因此集体备课是“备也匆匆”,达不到效果。)而不善于“挤时间”,利用一切有利时机进行集体备课。我们认为,集体备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课前备课(这是常规的备课方法),解决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等系列问题;课中备课(在讲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商量,调整备课教案),这是关键的一环,是体现备课是为上好课服务的教学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是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必由之路。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上课时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距,教师就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而不应依然“我行我素”(因为“教案是这样备的”)。课后备课:也可以说是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反思

11、自己的教学过程,那个环节设计合理,真正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思那个环节设计不合理,学生是被动地学的。如果教师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那就一定能有很大的收获。我们认为,任何时代的名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独到的思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每节课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集体备课在于教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根据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每次的集体备课,都是首先说出教师自己对本课的认

12、识,然后对方再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对这课的补充,有时也要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研究,如何教好本节课,请他们给出主义。我们认为集体备课形式应灵活多样,既有集中,又有分散,除了同年级同学科集体备课,还可以不同年级同学科大组备课,或同年级不同学科集体备课,特别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    集体备课应当强调在教师个人独立钻研教材、课标的基础上集体交流。我们学年每次集体备课都确定中心发言人,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这样便于我们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为的是提高备课质量,而不是一人备课,集体模仿,我们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积极参与讨论,

13、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不只当“听客”和“看客”,更不照搬别人的教案。因为学习别人的教案不能代替个人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不吃透教材、深钻大纲,不广泛查阅资料,不细心领会教材编写意图,而机械地套用他人编写的教案,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极富创造性的劳动,没有固定模式,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学习他人的经验,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特点,创造性地加以发挥。所以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就以中心开始扩散,共同找到最合理,最成功的教学方法、形式、环节。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对今后的科研工作做了以下几点思考:1、思考如何将集体备课向全校辐射,使全校一盘棋,真正发挥科研优势,做到资源共享。2、思考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如何使我校现已形成的备课、学习、课堂评估模式能灵活机动地容入、体现课改精神,不让模式成为定势和套路。以上是我们在课题实验中取得的一点成绩,这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同行们的关心是分不开的。“科研无止境,止境非科研”,我们将坚持以“爱心是根,科研是本”的科研宗旨,继续深入探索。2008年秋,学校提出了“精彩教育”的理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