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同步练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1页
2020年高考生物同步练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 讲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 1. (2018 姜堰中学)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艾弗里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 中不能获得活的 S 型细菌的是 ( ) 组别 加热杀死 S 型肺炎双球菌,制备细胞提取液并均分到 4支试管中备用 甲组 取号试管中的提取液与 R 型细菌混合培养 乙组 取号试管中的提取液加入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 R 型细菌混合培养 丙组 取号试管中的提取液加入可水解 DNA 勺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 R型细菌混合培养 丁组 取号试管中加入可水解 RNA 勺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 R 型细菌混合培养 A. 甲组 B.乙组 C.丙组 D. 丁组 2.

2、 (2018 南通一模)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B.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与 DNA重组技术的实质是相同的 C.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 D. 该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DNA 3. (2018 淮阴中学改编)下列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完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加热杀死的 S型细菌的 DNAS入 R 型细菌细胞内,使 R 型细菌转化成 S型细菌 B. R 型细菌转化后出现荚膜,反对者认为可能是突变所致,不能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 C

3、. 艾弗里提取的 DNA 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D. 艾弗里无法使 DNA 与蛋白质完全分开,故该实验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 将肺炎双球菌中控制荚膜形成的相关基因记做“ A”无此相关基因记做“a”,下列对甲、乙两组转化实验的相 关分析,正确的是 ( ) 实验甲:将加热杀死的 S 型肺炎双球菌和 R 型活菌的菌液混合培养; 实验乙:将加热杀死的 R 型肺炎双球菌和 S 型活菌的菌液混合培养。 A. 转化前的 S 型、R 型细菌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AA、aa B. 甲实验中可检出 R型、S型活细菌,S 型细菌由 R 型细菌转化而来 C. 乙实验中只检出

4、 S 型活细菌,因为 R 型细菌的 a基因在 S 型细菌体内不能表达 ,设计了如下实验,D. 转化前的 S 型细菌和转化后形成的 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相同5. (2018 海安中学)在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 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 T 2噬菌体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 B. T 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 C. 培养基中的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 艾滋病病毒与 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6. (2018 如东中学)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5、35S 标记的噬菌体记为甲组,中 标记的噬菌体记为乙组,以 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甲组中保温时间延长不会显著提高上清液放射性强度 B. 保温时间长短会影响乙组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 C. 细菌体内既有 DNA 也有 RNA 其中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乙组实验中充分搅拌并不能提高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 7. (2018 通泰扬徐淮宿二模)赫尔希和蔡斯精妙的实验设计思路使得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更具有 说服力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选择了化学组成和结构简单的 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 B.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区分 DNA 和蛋白质分子 C. 被标记的

6、 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后,需长时间保温培养 D. 对离心后试管中的上清液和沉淀物进行放射性检测 8. (2018 扬州中学)在确定 DNA是遗传物质的研究过程中,艾弗里和赫尔希与蔡斯进行的实验有重要意义。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的共同点是将 DNA 与蛋白质分开 B. 他们都选用了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病毒展开研究 C. 两个实验都应用了细菌培养技术 ,为实验成功提供了保障 D. 两个实验表明:亲代的各种性状是通过 DNA遗传给后代的 9. (2018 泰州中学改编)下列关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生物的遗物质是 DNA

7、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 B. 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C.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所以说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 10. (2018 泰兴中学)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T 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含有 S B. 细菌的遗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上 C. 人的遗传物质是 DNA D. HIV 的遗传物质水解可产生 4 种脱氧核苷酸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 11. (2018 扬州中学)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证据实验的叙述,

8、错误的是( ) A.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依次分为培养、混合、离心、搅拌和检测等步骤 B. 用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去感染烟草,烟草叶会岀现感染病毒的症状 C. S 型细菌的 DNA 注射到活的小鼠体内,可以从小鼠体内分离得到 S 型活细菌 D. 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转化来的 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中不含 R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 12. (2018 南通如皋调研)用15N和32P 共同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在子代噬菌体中追踪同 位素标记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子代噬菌体中只能找到32P B. 在子代噬菌体中 DNA 中找到32P,蛋白质中找到15N C. 在子代

9、噬菌体中 DNA 中同时找到两种同位素 D. 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两种同位素均不岀现 13. 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iII Hi 订仆比 sri k上讲酒中洋- 4(1 27 细 1WW 丄 il 1 II I 2 1 4 5 fi 搅拌 U搁 A. 曲线表示在搅拌过程中被侵染细菌基本上没有裂解 ,没有子代噬菌体的释放 B. 曲线表示噬菌体蛋白质未进入细菌,噬菌体 DNA进入细菌体内 C. 本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侵染过程噬菌体中被标记 DNA 和蛋白质的数量增减,得岀实验结论 D. 本实验证明在噬菌

10、体的遗传和繁殖过程中 ,DNA 起作用 三、非选择题 14. (2018 前黄中学)(9 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后也重复了相关实验,并提 岀了新的问题进行探究。请回答: 配制培养基:通常加入琼胶或明胶以便形成固体培养基。 (1)重复实验:A组实验接种正常 R 型细菌;B组接种正常 S 型细菌;C 组接种加热杀死的 S型细菌;D 组接种加 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和正常的 R型细菌的混合液。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 呦 删 1 :?n i il淆日犁细苗止倉*型细茵 Wl.i. H. ij(承阳I怡联鈿時 Msgftdi札ii粘的 R 刖虬勒曜汁 tho匀、利创涪一 为H出曲

11、掛 本实验选用了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答两点),本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 是 _ ,D 组出现的 S 型细菌是 R 型细菌变异的结果,转化形成的 S 型细菌和野生型 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观察 D组实验结果后,有同学提出 D 组实验结果的出现可能是实验时对 S 型细菌加热杀死不彻底造成的 ? 根据 _ 组实验结果即可否定此假设。 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岀 S型细菌中存在着某种 _ ,该物质可将无毒性的 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 的 S 型活细菌。 艾弗里等人研究发现 S 型细菌中能促使 R型细菌转化的物质是 _ 。他们釆用了 _ (答两点)等技术手段来开展实验设计。

12、兴趣小组又进行了以下 4 个实验,则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_o S 型细菌的 DNA+DN 酶-加入 R 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R 型细菌的 DNA+DN 酶-加入 S型细菌-注射 入小鼠 R 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 S型细菌的 DN注射入小鼠 S型细菌+DNA 酶 -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 R 型细菌的 DNA-注射入小鼠 A. 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 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 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 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15. (2018 扬州一模)(9 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的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与_ HIV 相比,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o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复制发 生在图中 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之间,原料是_ ,子代 T2噬菌体的外壳是在 _ 上合成的。 (2) _ 以32P 标记组为例,搅拌离心应发生在图中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之间,如果在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