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辉----论《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形象.4_第1页
伍辉----论《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形象.4_第2页
伍辉----论《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形象.4_第3页
伍辉----论《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形象.4_第4页
伍辉----论《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形象.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论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形象 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伍辉 学 号 0901255 指导教师 江守义 职称 教授 论文字数 7433 完成日期 2013 年 3 月 31 目 录摘要1Abstract1一、 时代的大背景造成纵横之士站在最前列2二、纵横家积极的人性魅力是之得以在世间纵横3(一)形象之一 -自强不息3(二)形象之二 -胸怀天下4(三)形象之三 -忠君善谏4(四)形象之四 -大局为重5 三、纵横家形象的塑造手法6(一)波澜起伏的情节6(二)语言的巧妙运用6(三)形态细节描写彰显形象7 四、结语 8 五、参考文献9 六、致谢10 七、附

2、件11(一)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11(二)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记录表14(三)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定意见15(四)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定意见16 论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形象姓名、学院:伍辉 ,文学院中文摘要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我国古代记录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历史著作,主要记载了那个特定年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政治活动;其也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书中对一系列“纵横家”的描写生动贴切、栩栩如生。时势造英雄,纵横家在那个风云际会的特殊年代中独领风骚,他们了解大局、善于揣摩、擅长辩辞、精于谋略,以三寸不烂之舌游

3、走于诸侯各国,令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创造了一个个传奇,也塑造出纵横家们自强不息、胸怀天下、忠君善谏、大局为重的英雄形象,而文章波澜起伏的情节、语言的巧妙运用、传神的形态细节描写等高妙的形象的塑造手法也值得后世学习。关键词:战国策、纵横家、表现手法on the aspect of "image" in the Warring StatesWu Hu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Abstract: " Warring States" also known as "national policy", is our co

4、untry ancient record of political struggle betwee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leaders of the country's one of the most complete historical work, mainly records that specific time counsellor be perpendicular and horizontal political activity; it is also our country an excellent essays, book o

5、f a series of "strategists" description of vivid, true to life likeness. Hero, strategists to play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special time in that the meeting of wind and clouds, they underst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adept, good at defence, skilled in strategy, in order to gab walk in the ki

6、ngdoms, to the country, the country of light, created a legend, also create strategists have unremitting self-improvement, mind the world, goodness, loyalty and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the heroic image,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plot, language skillfully, lifelike form the details of description

7、 and so sublime image manipulation is also worth later learning.Keywords: Strategi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olitical Strategists;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一、时代的大背景造成纵横之士站在最前列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从战国到秦、汉年见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文章不是一人所作,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而成,全书共三十三卷,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

8、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韩、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3-85。此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形象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其中对纵横家游说之辞和权变的故事描写更是出神入化、惟妙惟肖,苏秦、张仪、苏代、公孙衍等一个个纵横家以“三寸不烂之舌” 作为武器, 主掌朝政、改变天下格局,其行象深得广大和后世之人的喜爱和仰慕,甚至作者不惜脱离史实,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性描写。既然谈及纵横家,那么何为纵横呢?纵横,即合纵连横。韩非子说:“纵者,

9、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韩非,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5战国时代,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之间斗争尖锐而频繁,诸侯中的强大的国家,都想并天下、凌万乘。所以战国末年,秦国和齐国先后各自称帝。由于社会变革的影响,秦国商鞅变法使得国家富强,打破六国平衡的局面。从此以后,秦国新兴力量向外扩张,企图蚕食诸侯、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统一海内,因而引起各国间的复杂矛盾和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各个诸侯要想取得新胜利,不仅仅要靠武力征服,也需要谋臣的策略和外交的力量。在此期间,许多专门从事外交策略研究,注重揣摩掌权人心理,运用纵横之术为自己所服务的国家约

10、结盟国、分化削弱敌国,便是所谓的纵横家,毫无疑问苏秦、张仪便是最杰出的代表。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刘向.战国策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 3。苏秦在游说秦国连横不成之后,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8,一年后游说赵王,“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8,其后更是身佩六国相印,“约从散横,以抑強秦”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威风八面;张义用秦献楚商于之地

11、六百里的谎言成功引诱楚王于齐绝交,解除秦国大患。俨然都是洞察天下大势、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形象。有许多人认为苏秦张仪之流为了达成目的无所不用其极,苏秦蔑视仁义礼教、道德天命等流行思想,公然以反传统面目出现,声称“信如尾声,廉如伯夷,孝如曾参”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88-392为不足取(燕策一·人由恶苏秦于燕王者);张仪更是奸猾狡诈,出尔反尔,反复无常。但是我们应该辩证理性全面地看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社会的大背景下造成。春秋时期旧贵族没落,士阶层兴起,各国都加强了中央集权,由国君选用人才充当各级官吏,贤达之士只要受到赏识便可平步青云,朝为布衣,

12、暮为卿相。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是在权谋之术的运用上,在于内政外交处理的平衡。所以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不得不让位于诡谲,谦谦君子不得不变为雄辩之士,而我们的英雄仅仅只是被时代推到了最前列,成为战国时期一批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也是先汉时期九流十家中早已扬名立万的流派,他们是那个峥嵘岁月里的英雄!他们是那个冷兵器时代真正的风流人物,弹指一挥间,甚至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大国就会灰飞烟灭,成为过往云烟。 二、纵横家积极的人性魅力是之得以在世间纵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刘向.战国策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 3,纵横家是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形象的典型,他们是士阶层

13、的典型代表,对于冲击封建贵族门荫世禄有着积极重要地影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大部分纵横家其实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祖宗家族的庇佑,因此要在一个连年战乱、兵祸不止、而且极其重视个人出身背景的年代中能够有所作为、富贵显达,能够实现儒家所谓的“立德、立名、立言”三不朽,(客观而言,而非纵横家以儒家三不朽为追求目标)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史册上能留下一己名声,广大未成为纵横家的知识分子,只有依靠自己本领,他们自强不息,胸怀天下,忠君善谏,大局为重,终于成就了纵横家们敢想敢打敢拼、令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不朽英雄形象。(一)形象之一 -自强不息每次关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深知每一位自

14、强之星的艰辛不易,每一名自强之星都有着坚强奋斗、不断拼搏自我的可贵精神,而纵横家的自强不息更是一曲不抛弃、不放弃的生命交响乐。一力促成合纵之术的苏秦,那个世人共知身佩六国相印、威风八面的武安君便是这方面的代表。苏秦出身平民之家,但却素有大志,跟随鬼谷先生王禅学习纵横捭阖之术许多年,而后游说秦惠王说秦国“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8,但被秦王以“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8而破产。苏秦回家之后面对势力亲人的冷嘲热讽没有气馁,“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

15、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锥刺股”的寓言故事由此而来,直到他可以自信地说“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其后游说赵王,“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绵绣千纯,白壁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诚然有些世人讲苏秦为追求荣华富贵而悬梁刺股、东奔西走,实则这是一种积极务实的思想态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纵横家苏

16、代说:“臣以为廉不与身俱达,义不与生俱立。”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01-304(战国策-燕策一)明确地表现出纵横家不贪图虚无的名声而更在乎的是务实的积极效果,他们不像许多没落的贵族阶层尸位素餐,更不像那类生活在阴暗角落里的封建伪君子,而是自强自立、大胆勇敢的追求内心的梦想,开掘自身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形象之二 -胸怀天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不假,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自强自立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读了多少本书,学富五车不等于才高八斗,酸秀才、书呆子便是此最好的例证,每一个纵横家必须要胸怀天下,如若仅仅囿于局部便会很快被泱泱大势吞没。“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

17、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01-304(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面对秦王书信的恐吓,魏安釐王又派魏将辛垣衍秘密潜入邯郸,希望通过四公子之一赵国平原君赵胜劝说赵王达成城下之盟,尊秦为帝,以此缓解邯郸燃眉之急。这件事本来和这场战争无关的卫国一个并未做官的鲁仲连有何相干!?但本着大义,维护此时相对稳定的战国政治格局地图,胸怀天下的鲁仲连坐不住了,他以激将手法说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相平原君,而后又气势磅礴的以“梁王”和“齐闵王将之鲁”的例子说服魏国将领辛垣衍,以至于辛垣衍当面道歉说“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18、!”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01-304秦军也自然退去,面对平原君的封赐,“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好一个坦坦荡荡、胸怀天下的仁义纵横家形象!(三)形象之三 -忠君善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王财贵.诗经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 160在一个封建集权制的国家,所有臣工和百姓都可以算作是国君的奴隶,生杀予夺全在一念之间,所以有伴君如伴虎之说。刘向序说:“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

19、华书局,2006: 295-300作为一个纵横之士,许多时候荣华富贵,抑或功败身死全在在舌尖上的一念之间,所以他们必修巧言善谏;而一个朝三暮四、反复无常、见异思迁之人注定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纵横家门必须忠于自己的国君。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5-300大臣们都主张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但赵太后不肯,甚至讲“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5-300触龙听说这件事后晋见太后,先唠叨家常,缓和彼此气氛;而后从幼子舒褀谈起,托及身后之事,让赵太

20、后有“於我心有戚戚焉”之感,接着谈到燕后出嫁之事,辨明父母疼爱子女正确的爱法,最后今昔对比,点明后果,让赵太后从容接受自己的劝谏,以 “ 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5-300 上文也提到世人对张仪是缺乏好感的,张仪以商、於六百里之地诱使楚怀王和齐国断绝交往,之后又反说“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最终导致楚国亡将失土,楚怀王身上死异乡。其实做忠臣易做大忠臣难,做贤者易做大贤者更难,张仪绝对是一个忠于自己国君的好臣工,其饱读诗书,满腹韬略,忠于自己的职责所在,两次做秦相(前后约11年),两次做魏相,最终老死在自己的工作上便是最好的证明。

21、“在其位,谋其政”,因忠君爱国所采取的部分手段有何过错! (四)形象之四 -大局为重纵观历史的长河,不难发现纵横家是战国舞台上最活跃的人物,他们对天下泱泱大势、各国经济军事实力、地域风土人情了然于胸,可以信手拈来;他们揣摩君主心理,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策略,这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纵横家们的卓越和优秀还不局限于此。他们不畏强权,把大义深埋于心,不受世人仁、义、礼、智、信的条条框框束缚;他们以国是大局为重,甚至不吝惜牺牲自己的美好声名;他们在为君王排忧解难之时以国家为先,为了国家的昌盛和安危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但这样的“不择手段”往往更加凸显纵横家的形象的高大和大君子德风,试问爱国

22、有何过错?小英雄王二小故意把日军带入八路军的埋伏圈,我们会因为他不好好给日军带路就批评他的不诚信问题?这岂不是胡闹!古今成大事者不拘繁文小节,他们当真是一个个敢作敢为的大丈夫!以“三寸不烂之舌”闻名天下的张仪不必再说,他已经被世人看成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其实他何尝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他以大局为重而已,其为秦国的富强,为天下的统一也做过些许贡献。世人可以体会到张仪当权纵横驰骋的快感,但又有多少人可以体悟到他的哀伤和无言!“管仲非仁者与?”“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期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王财贵.学庸论语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 153. 面对秦国对和氏

23、璧的强权欺诈勒索,赵王进退两难,此时蔺相如以大局为重,面见国君自请完璧归赵。在秦国面对毫无诚意的秦王,相如“怒发上冲冠”以“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司马迁.史记M.哈尔滨: 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178强烈要求秦王先割十五座城池給赵国,而后又“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司马迁.史记M.哈尔滨: 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178 蔺相如冒着死亡的危险最终也安全回国,从而化解了一场国家外交危机,避免了一场血战。礼崩乐坏,战国林立,商业兴起,旧贵族的没落,国君的尊贤重士传统,使得士阶层得以博兴,尤其是其中纵横家更是其中实干的好手;务实尚利自强不息、胸怀天下、忠君善谏、大局为重

24、则是这个热血传奇时代纵横家的整体形象,他们是那个特殊时代的弄潮儿,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宛若一个个魅力动人、让人激情向往的中国梦。人生如朝露,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哪一个有才之人不想在历史的画卷长廊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个毫无军功的文人,作为一个有理想追求、有实践安邦定国之志但出身卑微却想在贵族林立的封建社会有所作,首先就必须要和权力有着亲密的接触,然后依靠强力的政治力量做后盾实现梦想、安邦定国、兼济天下,在这个过程中少不得些许手段,少不得纵横捭阖权诈之术的运用。否则要么像屈原那样的失意文人无奈的写一写自语高洁的诗篇聊表忠心、自我安慰却别无实际用处,抑或“布衣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抢

25、地耳”!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12-313(唐雎不辱使命)。慷慨赴死不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干出实绩来更加的不容易。如若仅仅固守形式上所谓的的君子之道,抓住某些小辫子不放,个人畏首畏足裹足不前,孔子已经告诉我们“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王财贵.学庸论语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 153.个别纵横家的手段作为略看似有不妥,但时势造英雄,社会 巨浪的波诡云谲才导致了个人的位置所处的风口浪尖,其行为瑕不掩瑜,其行为可以理解,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大丈夫! 三、纵横家形象的塑造手法许多人喜欢纵横家的英雄形象,以至于战国策一书中的作

26、者甚至不惜歪曲事实塑造这些可爱的人儿,描写的纵横家形象的个个饱满和鲜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呢?(一)波澜起伏的情节 战国策中英雄形象之所以引人喜爱和仰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故事情节上的波澜起伏。书中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高洁之士如鲁仲连、严斶等等(选自中国文学史第二版),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发生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都发生在一个个故事韵味浓厚的历史环节之中,纵横家的形象当然也不例外。所谓乱世造英雄,在战国那个七雄并立、战火纷飞的乱世,给纵横家们提供了一个任意挥洒才华、尽情表演的舞台。苏秦始将连横之中,指出秦国有四塞之固、民强国富、兵精粮足,具有

27、“并诸侯,吞天下” 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6的潜力,希望秦王用他完成这个伟业,他论证重组,富于逻辑,气势惊人,但被秦王以“毛羽不丰”、“文章不成”“道德不厚” 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6而推诿;万般无奈回家之后又饱受亲人的冷嘲热讽,“妻不下紝,嫂不为饮,父母不与言”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6,当次绝境之时他“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8 一年之后终于说动赵王,从此开始合纵抗秦。整篇文章完全一波三折,故事情节

28、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初始时斗志昂扬而后铩羽而归,步入绝境却又柳暗花明,秉烛夜读直至前程锦绣,苏秦发愤图强的梦想得以最终实现让人感觉整个故事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二)语言的巧妙运用 毛遂自荐中有言:“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言;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司马迁.史记M.哈尔滨: 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162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还说:“战代任武,而文士不绝,诸子以道术取资,屈宋以楚辞发采,乐毅报书辨以义,范雎上书密而至,苏秦历说壮而中,李斯自奏丽而动。若在文世,则扬、班俦矣。”刘勰.文心雕龙M.南京:凤凰出版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209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教上中

29、也指出:“其辞敷张而扬厉,变其本而加恢奇焉。”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中华书局,2011:113 诚然这部为纵横家所著的书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实用意义就是在于训练语言上的游说和练习纵横捭阖之术的需要,所以其“文辞之胜”空前成功,语言运用极为巧妙。在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一文中,张仪主张先攻取中原心脏地区,打下成就王业的根基。他说“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据宝鼎,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6 但司马错认为秦应该先从容易出着手,取蜀地足以广国,得其财可以富民,主张伐蜀。他说“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

30、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6而后分析利弊,伐蜀既可“利尽四海”又有“禁暴止乱”美名,最终说服秦王首先攻取蜀地。排比句式的最大作用就是琅琅上口、说理透彻、感情洋溢、增强了语势。张仪和司马错涛涛雄辩,语言气势磅礴,理由旁征博引,论述鞭辟入里,这次张仪论败只是急于冒进、野心太大,但其语言的巧妙已经凸显出张仪是一个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全智勇,长谋略的纵横之士。而在苏秦始将连横之中,苏秦的那句“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8“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刘胜利

31、.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8直接凸显出纵横之士的雄心壮志、傲视群雄、务实求进的积极进取精神风貌。其语言技巧的第三特点就是大量比喻和寓言故事的使用,对于凸显纵横家的形象大有裨益。“锥刺股”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26-28,“江上处女”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56的故事,不仅说理充分,也凸显出苏秦和甘茂二人的坚毅和不灭的信念。(三)形态细节描写彰显形象 谈起一位位纵横家的形象,肯定离不了这些英雄人物的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苏秦被秦王羞辱一番之后,“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26-27 但是“说秦王书十上

32、而说不行”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28,他“羸滕履跷,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归色”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27-28。他的那种窘迫无奈仅仅寥寥数笔,跃于纸上,追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数年却要无功而返,试问有什么失败比理想难以实现更让人痛苦的呢,临此绝境,很多人或许已经心灰意冷,再无积极奋斗的勇气了,但苏秦没有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他那个不甘寂寞和失败的心正是在一次次的磨练摔打之中愈发的坚定,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惟有坚韧不拔之志。之后一年的努力学习,苏秦终于大器晚成,掌管六国相印,“约从散横,以抑强秦”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

33、局,2006:28-29名垂史册。又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触龙“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5-300而后“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5-300使自己面见太后的理由充分,为后面谈及身体近况,谈及恋爱小儿舒祺,谈及父母关爱人子普遍要为其“计深远”,最后慢慢摄入主题说动赵太后以大局为重,使“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5-300一个“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

34、,2006: 295-299使得后面的一切劝谏行为水到渠成、毫不突兀,也使得赵太后易于接受。表现了触龙智慧善谏的形象。战国策一书中的形态细节描写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而足。四、结语 在战国这个绚丽的大舞台上,纵横家们运用自己的智慧,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诸国,帮助自己的国君创建不朽的功勋,也使自己达到了想要的人生,从而创造了一段又一段传奇的历史,也成就了一个个伟岸的英雄形象,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即使有时候难免有些急功近利、难免人性的小缺点,但瑕不掩瑜,他们是战国时代敢作敢为、敢打敢拼的大丈夫。战国策文风辩丽横肆,文采雄隽华赡,是当时纵横捭阖的战国时代特征的集中体现,其肖像描写、

35、语言技巧的使用、波澜起伏的情节标志着先秦文学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多元化,“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运用的新水平”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3-85(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一卷)。战国策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也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本纵横家们自立自强、追逐梦想、拼搏奋斗的英雄史诗,沁透着血泪的辉煌!论文参考文献:1 刘胜利.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2刘向.战国策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王财贵.学庸论语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5 司马迁.史记M.哈尔滨: 北方文艺出版社

36、,20076 刘勰.文心雕龙M.南京:凤凰出版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7 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中华书局,20118 展立新.论纵横家对传统道德的叛逆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10.9 郭慧.<战国策><史记>策士形象比较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6期.10 傅剑平.纵横家道德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致 谢本科毕业论文终于要定稿了,此刻如释重负,高兴之余我想向一直以来给我指导的江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初识江老师是在本科毕业论文动员大会上,当问及我的论文选题时,我告诉他我的选题是“论文学即人学”,江老师毫不客气的指出我的论文选题太大,如此选题,

37、无从下手。江老师的话语犹如醍醐灌顶,我如梦方醒,在老师的建议下,我修改了选题,决定以“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形象”为研究对象。确定选题之后,我着手搜集文献资料,先是反复品读文本,掌握第一手材料,从感性认识中提取理性认识。其次阅读有关专著,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又阅读了有关论文,学习论文写作技巧及经验。在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我开始着笔。论文初稿写出之后我就请江老师批阅,老师在给与我肯定之后指出不足:摘要不是引言,文章中感情不可太强烈,江老师还详细给我标出需要仔细斟酌的语句辛勤的劳动成果被老师肯定,我很是高兴,针对不足之处又进行了详细的修改,这才有了论文今天的样子。在江老师的指导下做论文的这段时间里,江

38、老师学识的渊博、治学的严谨以及对学生的谆谆教导都令我十分敬佩和感激,能在江老师的指导下做论文,我更是万分荣幸。衷心祝愿江老师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学生:伍辉 2013.3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题目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学生姓名伍辉学 号0901255指导教师江守义学 院文学院专 业汉语言文学职称教授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 本次毕业论文创作我的课题选题是“论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形象”,在选择这个课题的时候,我充分考虑到了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一)选题意义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政治活动及其有关的谋议和辞说。它文

39、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同时它也具有很高的史学意义,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之一。书中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纵横家”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苏秦、张仪、触龙、邹忌、聂政、荆轲等不同的人物形象,无一不使作者和广大读者为之倾倒、心仪不已,当然也有部分国人对其中的个别纵横家有所非议和诟病,对此我将以点带面,以特殊到普遍、分类归纳、深入剖析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形象及其形象的塑造手法,学习那些英雄人物的非凡智慧,汲取正能量。(二)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战国策中纵横家的形象,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反复的探讨和研究,在了解其大

40、致著作和论文后,我将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1.讨论战国策纵横家的人物形象分类及思想。如2009年北京语言大学徐辉发表的<战国策>士人心态研究;2006年5月贵州大学杨建猛的从<战国策>看纵横家的思想和文风;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刊登的车新亭的<战国纵横家书>与苏秦史料辩证一文,于此同时结合史记和战国策等著作对人物时事评论,客观深入分析苏秦、张仪等纵横家形象,从这些世人有非议的人物入手,以点带面探究纵横家们的非凡智慧,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同时了解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2.讨论整部文本中的纵横家形象及其形象的塑造手法。如2005年第1期的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收录的付强、王颖的的<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探究一文就是其中代表论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