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学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篇纺纱原理第一章 绪论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稳定成纱质量。开清:大团 到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并和: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加捻:回转,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给予一定物理机械性能。卷绕: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的形式,保证纺纱连续性。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 答:根据纺纱加工的对象(纤维原料)的不同,纺纱系统有:棉纺、毛纺、麻纺和绢纺

2、等。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答:(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第二章 初加工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目前,初加工主要有:轧棉、洗毛、(麻)脱胶、(绢)精练等。2、棉的预处理是什么?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3、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答:皮辊轧花: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锯齿轧花: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

3、,(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答:(329)手扯长度为29mm的3级皮辊黄棉。5、含糖棉处理有哪些方法?其特点如何?常用的方法?答:(1)喷水给湿法特点:简便,适合含糖低,含水少的原棉。(2)汽蒸法特点:占地大,能耗大,棉易泛黄,纤维强力下降。(3)水洗法特点:去糖彻底,但费力、耗水、耗能,易产生棉结杂质。(4)酶化法特点:费时、费工,去糖效果较好。(5)防粘助剂法特点:使用方便,价格适中,除糖效果明显,应用普遍。实际中,常用防粘助剂法。6、原毛中有哪些杂质?一般用什么方法去除?答:(1)羊毛脂:A溶剂法将不溶于水的物质溶于有机溶剂。B

4、乳化法利用纯碱或表面活性剂将其皂化或乳化。(2)羊汗:溶于水。(3)砂土、粪尿:溶于水或乳化。(4)植物性杂质:通过机械梳理去除或化学方法炭化。(5)蛋白质污染层(PCL):乳化。7、简述乳化洗毛的原理。简述洗毛工艺过程。答:原理:(图示为羊毛去污的动态过程)(1)润湿阶段洗液渗入弱环,油与纤维之间引力减少。(2)油滴卷缩成球阶段。(3)油滴脱离羊毛,成乳化状态工艺过程:原料开松洗毛烘干。8、羊毛炭化原理?答:炭化原理:利用浓酸对草及羊毛作用不同,使纤维素脱水后成碳变脆易碎而去除。9、麻(苎麻、亚麻)的预处理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答:麻(苎麻、亚麻)的主要预处理可统称为脱胶。苎麻、亚麻是韧皮纤

5、维,纤维细胞被胶质粘结在一起,要制取纤维必须进行适当的脱胶处理。苎麻单纤维的长细度可以满足纺纱的要求,所以脱胶时要求去除全部胶质,称为全脱胶。亚麻单纤维长度比较短,难以用单纤维纺纱,所以采用半脱胶方式处理(通常称沤麻)。亚麻在沤麻后还要进行打麻处理,才能制得亚麻纺纱原料(打成麻)。10、绢的预处理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答:绢的预处理是通过精练工程去除绢纺原料上大部分丝胶和油脂,使纤维间胶着点分开,并去除粘附在原料上的尘土等杂质,制成较为洁净、蓬松的精干绵。11、苎麻脱胶方法和绢纺原料精练方法有哪些?答:有化学脱胶和生物化学脱胶。12、何谓洗净毛、炭化毛、精干麻、精干绵?答:洗净毛:原毛经过洗毛

6、后得到的产品;炭化毛:洗净毛经过炭化后得到的产品;精干麻:原麻经过脱胶后得到的产品;精干绵:原料经过精练后得到的产品。第三章 原料选配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答: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使用的方法,称为配棉。其目的要求如下:(1)能满足不同纱线的质量要求 由于原棉的主要性能如长度、细度、强度、成熟度含杂等随原棉品种、产地、收摘期、批号及轧工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为了解决好不同纱线对原棉性能的不同要使得混合棉的性能基本上满足不同纱线质量要求;(2)能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采用多种原棉搭配成混合棉,则混合棉的批量要比单一品种的原棉批量大

7、得多,其性能也不存在单一品种间的较大差异。采用混合棉既可增加投产批量,又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原棉性能的稳定,从而可使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保持相对稳定;(3)能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 原棉是按质论价的,选用高等级的原棉,成纱质量好但成本高,选用低等级的原棉,成本低但成纱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配棉,可以利用某一种原棉的某些长处来抑制另一种原棉的某些短缺。选配原棉时一般应注意的原则:挑选原棉时,要按纱线特数和用途挑选,依次为先细特后中、粗特,先高档后一般;要严格控制对与对之间和同一队中批与批之间的原棉质量差异。2、混和指的是什么?对混和的要求是什么?答:混和是指纺纱制品中各种纤维成分的混合和均匀。尽可能使各

8、种性能的纤维在制品的空间(包括轴向和径向)获得充分的混和,并且是随机分布的,这就是对制品中各种纤维成分混和要求。3、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答:分类就是把适合纺某种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归为一类,组成该种线纱的混合棉,这是配棉工作的第一个步骤;排队就是把同一类中的原棉按地区或质量相近的原棉挑选出来列为一队,准备接批时使用目的:可从进厂时间不同、数量和质量不等的多种批号的原棉中选出若干批号组成一种混合棉,使其既能满足某种特数和用途的纱线质量要求,又能降低成本和保持较长时间的质量稳定。4、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答:在纺纱过程中,各道工序都会产生一些回花

9、、再用棉和下脚,它们的产生部位不同,质量也不同,如果得当,使用合理能达到保证质量、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回花:包括清梳工序的回卷、梳并粗工序的回条、粗细工序的粗纱头和皮辊花。回花质量与混合棉接近,一般可回用到本特数纱中,但比例宜在5%以内,其中,粗纱头须预先开松处理,皮辊花应先清除回丝。再用棉:包括开清工序的统破籽、梳棉工序的抄斩花和精梳机的落棉。精梳落棉的有效含纤率达80%左右,可直接在粗、中特纱中回用。抄斩花含纤率在70%左右,经杂质分离机处理后在粗、中特或副牌纱中回用。统破籽仅含30%左右的有效纤维,经破籽机处理后在粗特或副牌纱中回用。下脚:包括统破籽经处理后的落杂、开清工序经尘笼排

10、除的地弄花、梳棉工序的车肚花、条粗工序的绒板花、粗细工序的绒辊花以及细捻筒摇的回丝等,经专门的拣净、开松和除杂后,在副牌纱或废纺中使用。5、原料的混合(选配)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答:原料选配的目的是:(1)、保持生产和成纱、织物质量的相对稳定;(2)、合理使用原料;(3)、节约原料和降低成本。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是:(1)、应根据纱线和织物的特征和品质要求来选用原料;(2)、应考虑原料的加工性能,使生产稳定,易于制成优良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3)、应考虑加工成本。选配原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可用混用纤维各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加权平均计算。6、什么是混纺比?什么是投料

11、比?两者间有何关系?答:混纺比: 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干重计算的比例。投料比: 混纺时以混纺纤维湿重计算的投料比例。若、分别为A、B两种成分的投料比,+=1。K1、K2分别为A、B两种成分的成纱混纺比,K1+K2=1W1、W2分别为A、B两种成分纤维的实际回潮率(%),则7、确定化纤混纺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是适宜的?答:确定化纤混纺比时要避免临界混纺比,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产品用途、可纺、可织、可染性以及产品质量和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任何化纤的混纺比大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程度不是单一的线性关系,总是存在有利和有弊两个方面。涤棉混纺时,织物的坚牢度、挺括滑爽、易洗快干和保

12、形免烫等特性随涤纶比例的增加而改善,但吸湿透气、染色沾污、生产成本和可纺、可织性则随涤纶比例的增加而恶化。当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时,其综合效果最佳,既发挥了棉纤维的可纺、可织、可染性,又突出了涤纶的坚牢、免烫和挺括性。8、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答:根据混比计算公式:x/(1-x)=y/(1-y)*(1+m1)/(1+m2)式中:设x-涤的湿重混比,y-涤的干重混比,m1-涤的实际回潮率,m2-粘的实际回潮率由此公式代入已知数据得:x/(1-x) =0.65/0.35*1.004/1.13解得:x=62

13、.3%,1-x=37.7%所以涤/粘混纺时湿重混比涤占62.3%,粘占37.7%。第四章 开松1、开松与除杂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这个原则?答:开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先缓后剧、渐进开松、少伤少碎。在具体实施中宜采用先自由开松后握持开松的手段。因为原料由大块开松成小块或棉束,不是在一台机器上完成的,而是由几台机器逐步进行的。如果开松作用过于剧烈,则易损伤纤维或将一个大杂打碎成多个小杂;若过于缓和,则开松效果不好。开松的要求是既做到开松充分,又保证少损伤纤维和少破碎杂质。为了实现这个要求,须遵循这个原则。除杂过程中应本着“早落少碎”的工艺原则。除杂应根据排杂工作的难易程度有先有后,较

14、重较大且易破碎的以及和纤维粘附较松的杂疵,应尽早排除,以防破碎杂质;和纤维粘附较紧不易排除的杂疵,不应在开始阶段排除,以免增加落棉和损伤纤维2、 开松作用的几种方法,分析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答:原料开松方法有两种:扯松,打松。又可分自由状态下的和握持状态下的。扯松:(1)一个带有角钉或针齿的机件对原料进行撕扯;(2)二个带有角钉或针齿的机件对原料进行撕扯,将其分为两部分。打松:高速机件对原料进行打击或刺入纤维层,进行分割,分梳,破坏纤维与杂质,纤维与纤维间的联系,使原料得以开松与去杂。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1)开松工作机件的型式:采用的型式取决于所加工的原料及加工过程所处的位置;角钉滚筒:纤维在

15、机内受到多个滚筒在自由状态下反复开松,作用缓和,纤维损伤小,除杂面大,杂质不易破碎。刀片式:握持开松,作用剧烈,刀片可插入棉层,具有良好的分割作用。开松除杂效果显著;翼式、梳针、综合打手例:棉纺清棉机(成卷机) 翼式打手 作用 落棉 (现已很少用) 梳针打手 作用 棉块小 落棉纤损 除杂差 (用于化纤)综合打手 作用力适中,棉块,落棉、除杂适中(用于棉)梳针滚筒式:作用细致缓和,对纤维损伤少,加工化纤或长纤维用。锯齿滚筒式(刺辊):自由状态下多个滚筒进行反复撕扯和分梳,与尘棒作用除去杂质。开松棉束小,纤维损伤小。2)开松机件的速度速度,则作用次数,作用力,开松除杂,纤维损伤,杂质破碎,故开始时

16、速度要低,逐渐增大。3)隔距喂给罗拉与打手间隔距,则开松作用,深入纤层,纤维损伤。所用隔距大小与原料状态有关,纤维长隔距大,纤维块大隔距大,纤短隔距小,纤维块小隔距小,随着加工进行,打手与尘棒间隔距从入口到出口,纤维蓬松,隔距。4)   开松机件、角针、梳针、刀片配置置针形式:平纹 分布均匀,利于开松;斜纹 不均匀,易产生轴向气流;缎纹均匀,用于梳针打手置针密度 开松作用,过大易损伤纤维,根据逐步开松原则而定。总之,开松机件采用的型式,速度配置,隔距等与原料性质,原料的紧密程度,含杂情况以及开松流程中开松机所处位置有关。原则是逐渐进行,减少纤维损伤和杂质破碎。一般为先松后打

17、,多松少打, 松打交替,以梳代打,先慢速后快速,隔距逐渐减小。3、说明自由状态与握持状态开松的特点。答:自由状态开松的特点:开松作用缓和,纤维损伤和杂质破碎程度小。握持状态开松的特点:开松作用剧烈,开松好,但纤维易损伤,杂质易破碎。4、图示三角尘棒的结构及安装角,并分别讨论其作用。尘棒结构如下图:顶面(abef)托持面,托持纤维作用。工作面(acdf)撞击棉块与杂质,反射作用。底面(bcde)与工作面构成排杂通道。清除角与开松除杂及顶面托持作用有关。安装角影响开松除杂。隔距与开清作用密切相关。5、以豪猪式开棉机为例画出打手周围的气流规律并说明其主要作用。答:如图所示:打手室内气流:16根:在棉

18、块进口靠近给棉罗拉处有棉层喂入形成封闭状态打手高速回转带动气流,形成负压,气流从尘棒间补入,并不影响大杂质落下(冲力大)。639根:当打手撕扯棉层后,棉块投向尘棒,不再封闭。打手高速回转带动气流,气压逐渐增加到最大值,为正压。气流主要由打手室溢出,补入气流很少,杂质多在此落下,为主要落杂区。随后,由于前方风扇吸引气流的影响逐渐增大,压力下降,并呈现部分正负压不稳定段。3951根:近出口处,前方风扇作用,气流大量补入,形成负压,小杂质和纤维下落后,又会被气流带回打手室,为主要回收区。 6、打手与尘棒间的排杂原理。 答:(1)打击排杂:杂质直接受到刀片的打击抛向工作面反射而排除。(2)(1) 冲击

19、排杂:棉块与杂质一起受打击不分离抛向尘棒,受到尘棒冲击,棉块速度变为0,而杂质在较大冲击力作用下冲破棉块从尘棒间排出。(3)(1) 撕扯分离排杂:棉块受到打手与尘棒的撕扯开松,使杂质与纤维分离而靠自重由尘棒间落下。7、什么叫横铺直取?简述多仓混棉机的作用原理。答:横铺直取:棉层通过摆斗往复平铺后,由角钉帘同一时间内多层垂直抓取各配棉成分,能在较大重量范围内混合,达到混合均匀。多仓混棉机的作用原理:采用时间差和路程差混合(同时进仓,不同时出仓,同时出仓的是不同时进仓的) ,以及平铺叠合的方法。7、已知机台型号、落棉重量、落棉中杂质重量,求:落棉率、落棉含杂率、落杂率、除杂效率?(加工原料300k

20、g,原棉含杂率3)机台 落棉重(g) 落棉杂质重(g) A006B 920 730 A034 3500 2700 A036 2400 2000 A076 360 200计算结果:机台 落棉率() 落棉含杂率() 落杂率() 除杂效率() A006B 0.306 79.3 0.243 8.1 A034 1.16 77.1 0.9 30 A036 0.8 83.3 0.667 22.2 A076 1.2 55.6 0.067 2.228、根据刺辊除杂要求不同,应如何正确调节除尘刀工艺?答:除尘刀的高低位置对落棉影响显著。(1)在隔距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低刀工艺即使除尘刀附面层形成点远,可使除尘刀切割

21、附面层厚,落棉多,除杂作用强,但纤维损失也多。除尘刀安装角小,刀背成为气流迎面阻力加大,气流沿刀背下滑速度小,对刀背正压力大,纤维易积于刀背成为落棉;安装角大,刀背对气流阻力小,气流沿刀背下滑速度大,可增加在刀后对纤维的回收作用。故采用低刀大安装角,可使落棉增加,且回收作用增强。(2)收小除尘刀与刺辊的隔距,可使除尘刀切割附面层的厚度加厚,落棉增加,但因除尘刀切割的附面层厚度远较除尘刀与刺辊隔距大,因此隔距在一定范围内再减小,对分布在附面层内层的纤维切割量加大,使落纤增加,而杂质落下量增加不显著。9、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根据什么选定?如选择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答: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指给棉板与刺

22、辊隔距点以上的一段给棉板工作面长度与给棉板鼻尖宽度之和。其选定要兼顾分梳效果与纤维损伤这一矛盾。可按纤维主体长度选用。当加工不同长度的纤维时,为保证一定的分梳工艺长度,应采用不同工作面长度的给棉板,也可采用抬高或刨低的方法来抬高或降低给棉板。若选择不当:(1)当分梳工艺长度大于纤维主体长度时,纤维损伤少,但未经分梳开的棉束多,对分梳开松与除杂不利;(2)当分梳工艺长度小于纤维主体长度时,对纤维损伤较多,但分梳开松与除杂效果较好。10、影响刺辊落棉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刺辊落棉因素大致有四点:(1)刺辊速度 提高刺辊速度有利于分解束和暴露杂质,落棉增加,除杂作用增强,但刺辊速度受到刺辊分梳度的限

23、制,不能过快,否则会使纤维损伤多,还因抛落作用加强,易产生后车肚落白花。(2)除尘刀工艺与落杂区的长度 除尘刀工艺包括除尘刀高低、安装角度和与刺辊的隔距。采用低刀、大角度、隔距适当有利于第一落杂区除杂作用。但除尘刀的高低位置改变后,会同时使第一第二除杂区长度发生变化,对其落棉均有影响。放低除尘刀,第一除杂区长度增加,缩短第二除杂区长度,第一除杂区落棉增加,小漏底切割第二除杂区附面层厚度减小,第二除杂区落棉减少。第一除杂区落棉增加量比第二除杂区落棉减少量多,后车肚落棉率仍增加。抬高除尘刀位置,情况相反。(3)小漏底与刺辊间的隔距 小漏底与刺辊间隔距自入口至出口逐渐收小。入口隔距大,进入小漏底的气

24、流量增加,小漏底排出的气流量和落物有所增加,进入车肚的落物较少,使总的落棉率减少,反之,入口隔距小,在入口处被切割掉的附面层变厚,进入车肚落物较多。出口隔距增大,带出漏底的气流量增多,漏底出口处和锡林刺辊三角区的静压高,小漏底网眼排出的短绒及细小杂疵增加。但隔距过大,小漏底内部静压增大,造成排出气流过急,出现网眼糊塞现象。(4)小漏底弦长 是影响后车肚落棉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弦长直接影响第二除杂区的长度。弦长短时,第二除杂区长度增加,切割附面层厚度加厚,除杂作用加强。11、各种纺纱系统的开松与除杂有什么异同?12、开松工序中的均匀混合是如何完成的?13、什么是除杂效率、落杂率、落纤率和落物含杂率

25、?第五章 梳理1、梳理工序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梳理机有哪些种类?答:目的与任务:(1)充分梳理(细致松解):使纤维束分离成为具有一定平行顺直度的单根纤维状态(2)除杂质和短绒:去除细小的带纤维或粘附性较强的杂质以及短绒(3)混合:实现单纤维之间的混合。(4)做成一定质量要求的条子(粗梳毛纺是粗纱)。梳理机有盖板式梳理机和罗拉式梳理机。2、对自由梳理和握持梳理各有哪些要求?答:(1)对自由梳理的要求:做到深入细致的梳理,充分加强针齿对纤维的抓取和转移,防止针面绕花和对纤维的搓滚,尽量排除残余杂疵,减少棉结,并对原料和产品起到一定的混和均匀作用。(2)对握持梳理要求:喂入棉层的结构要均匀,保证梳理

26、时的握持状态可靠,合理控制各机件的运动配合关系,排除短绒和杂质在42%和50%以上,纤维的平行伸直度达到85%以上。3、大工作区梳理和小工作区梳理有哪些异同点?答:大工作梳理区是指纤维受连续梳理的时间长,即两针面组成梳理区的工作范围较大。大梳理区的特点:(1) 纤维在两针间多次反复交替转移;(2) 部分纤维能再次受到梳理区的梳理;(3) 两针面具有不同的纤维层结构。小工作梳理区是指纤维受到连续梳理的时间较短,即两针面组成梳理区的工作范围较小。小工作梳理区的纤维转移多数为单向转移,但也有少量反复转移。虽然小梳理区梳理区段较短,但可对大梳理区梳后的纤维给予一定的补充梳理,有助于提高输出的棉网质量。

27、4、两针面间的作用分为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答:分梳作用:两针面均有抓取和握持纤维丛的能力,纤维束被一分为二,各抓走一部分纤维,被分解的纤维受到另一针面上其它针齿的梳理,因而实现了分梳作用。剥取作用:“1”针面具有抓取纤维能力,“2”针面失去抓取纤维能力,完成“1”针面剥取“2”针面上的纤维。提升作用:针面1上所带纤维有脱离针面向针外运动趋势,针面2无抓取纤维能力,只将纤维提升到针面1的表面而纤维仍随针面1运动。5、什么是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如何确定分梳工艺长度?答:分梳工艺长度:刺辊与给棉板隔距点A以上的长度L1与鼻尖宽度a 之和,即:LA=L1+a 分梳工艺长度要根据加工纤维长度选定,一

28、般选在主体长度和品质长度之间,分梳较好,纤维损伤较小。6、针布的分类?金属针布主要规格参数有哪些?答:针布有金属针布和弹性针布两大类。金属针布主要技术参数有:工作角、齿尖角及齿背角,齿顶面积、齿密和齿深。7、何谓同向剥取、反向剥取?刺辊与锡林间的速比与什么有关?答:两工作部件针面的针向组合方式为剥取布置,运动方向相同时为同向剥取;运动方向相反时为反向剥取。为使刺辊上纤维顺利转移给锡林,刺辊转过长度,锡林应转过+ l长度。则速比为:/(+ l)/,与转移区长度和纤维平均长度l有关。8、分析影响分梳作用的因素?答:(1)隔距锡林与盖板隔距小,梳针插入纤维层深度深,纤维挤压力大,梳理力大,锡林、盖板

29、易于抓住纤维,分梳转移能力强,但过小,梳理力过大,纤维易拉断损伤按照逐步加强梳理,防止纤维损伤原则,一块盖板进口隔距大,出口隔距小,40块运转盖板趋势也是进口大,出口小。40块盖板隔距测定分5点。锡林与工作辊隔距小,分梳作用区长,纤维挤压力大,梳理力大,工作辊(道夫)易于抓取锡林上纤维,锡林梳理弧长长,分梳效果好。但过小,梳理力过大,纤维易损伤.一般机器从进口到出口隔距逐步减小.(2)速比I=V锡/V工(盖.道)V锡/V盖大,即盖板速度慢,两针面速度差大,梳理力增大当纤维被盖板握持,接受锡林梳针的冲击力大,梳理效果有所增加(由于盖板速度很慢,生产中在提高梳理效果时一般不调整此参数,因盖板速度与

30、除杂关系较大)V锡/V工速比大,锡林和工作辊的速度差大,锡林对工作辊抓取的纤维冲击梳理作用强即梳理力大,且锡林梳理弧长长,梳理效果好。但纤维易损伤。随纤维不断梳理,为增加梳理效果,速比逐步增大.(3)锡林速度锡林速度决定整机水平,速度高,产量高,但纤维易损伤.(4)针布规格和针面状态针布的工作角度.齿高.齿密等都影响梳理效能.一般根据纤维特性及状态选用.例如罗拉梳理机工作辊,随梳理进行针直径逐步减小,针密加大.针面状态光洁.锋利.不缺针.(5)喂入负荷(当达到一定负荷量后)喂入负荷高,产量高.但单位重量纤维受梳针数少,影响梳理质量.(6)抄针负荷抄针负荷多,占据梳针空间,影响梳理效能.9、什么

31、是针面负荷?分析梳理机上锡林各部位的针面负荷组成。答:针面单位面积上纤维层的平均重量称为针面负荷。(,g/cm2)区域:b+ s区域25: b+ f+ + s区域25: b+ f+ s区域25与区域25反复重复,但b、f、的内容不一样。10、什么是道夫转移率?什么是罗拉梳理机的分配系数?它们对梳理和混和有什么影响?答:道夫的转移率是指锡林向道夫转移的纤维占参与作用的纤维的百分率,表示锡林向道夫转移纤维的能力。每平方米锡林针面转移给工作辊上的纤维量与每平方米锡林针面参与分梳作用的纤维量的比值,称工作辊分配系数。工作辊分配系数大,纤维接受锡林梳理机会多且混合效果好。道夫转移率高,返回负荷少,锡林针

32、布清晰有利于梳理,但混合效果差。11、何谓工作辊回转系数?答:工作辊的回转系数M:从锡林上的纤维分配到工作辊上,到又返回到锡林表面的时间内,锡林所转过的转数。12、剥取装置有哪些类型?答:剥取装置的形式:四罗拉剥棉、三罗拉剥棉、皮圈剥棉:连续回转剥取适应高速。斩刀剥棉:间隙式不适应高速,破坏条干。13、盖板梳理机的除杂主要是如何完成的?答:(1)刺辊处的除杂纤维与杂质被锯齿分梳、带走,随之作回转运动,部分纤维与杂质离开锯齿,将悬浮于附面层中,随附面层气流前进。由于附面层具有速度分布和径向压力分布,纤维、杂质在随气流回转运动时,有向外层移动、下落的倾向。下落轨迹视质量不同而不同。杂质质量大,阻力

33、小,纤维质量轻,阻力大,纤维与杂质在附面层内获得分离,外层杂质多,多数纤维分布在内层随附面层运动。利用纤维、杂质在附面层的运动规律,用除尘刀对附面层作不同的切割(隔距)达到调节落棉,去杂保纤的目的。有除杂刀和小漏底的梳棉机可分三个落杂区:第一落杂区:给棉板-除尘刀:落大杂。第二落杂区:除尘刀-小漏底入口:大部分较小杂质。第三落杂区:小漏底网眼下:短绒和细小杂质。(2)锡林盖板处的除杂抄针花:金属针布锡林很少,锡林盖板处的除杂主要控制靠盖板花。盖板花(主要):锡林盖板工作区,杂质由于回转离心力抛向盖板而不再参加转移,盖板纤维层中大部分是杂质和较短的纤维,盖板花的剥离起除杂作用。(3)锡林周围气流

34、除杂14、对盖板花量的控制有几种方法?各对盖板花量有何影响?答:对盖板花量的控制主要有三种方法:1盖板速度2前上罩板上口和锡林间隔距3前上罩板高低位置。(1)盖板速度较快时,盖板在工作区内停留的时间短,每块盖板的针面负荷略有减少,盖板花含杂率也略有降低,但盖板花量及其含杂率并不按比例减少,总的盖板花和除杂效率反而有所增加。(2)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间的隔距对盖板花影响很大,尤其对长纤维的影响更为显著。当隔距减小时,纤维易被上罩板压下,使纤维与锡林针齿的接触数较隔距大时为多,锡林针齿对纤维的抓取力增大,纤维易于被锡林针齿抓取,使盖板花减少;反之隔距增大则盖板花增加。(3)前上罩板高低位置对盖板花也

35、有明显影响。当上罩板位置较高时,盖板花减少,反之则盖板花增加。15、什么是分梳度?它与哪些因素有关?16、刺辊对分梳的影响是什么?什么是附面层气流?17、纤维在梳理机上是如何被分梳的、转移的?什么是纤维在针面上的“自制”?有何作用?18、分析梳理机上各主要机件对纤维的作用。 棉层在给棉罗拉和给棉共同握持下,扔、接受高速回转刺辊的开松梳理,并排出杂技。刺辊的下方装有分梳板及除尘刀,可使留在刺辊表面上的薄棉层再次得到梳理和排杂。在刺辊与锡林相遇处,锡林的针布剥下刺辊表面的薄棉层,通过后固定盖板的预梳理区,进入锡林一盖板工作区。纤维在锡林一盖板的两个针面作用下被分梳成单纤维,其中的细小尘杂和短绒则被

36、排出。短绒多半充塞在盖板针面上,被盖板带出工作区后,由斩刀剥下来而成为盖板花。附着在锡林表面上的纤维在通过前固定盖板区时又得到分梳理直;当和道夫相遇时,锡林上的部分纤维在分梳过程中被凝集到道夫表面,形成薄纤维层输出;而余下部分仍留锡林表面,在经过大漏底后再喂进的纤维一起又重新进入锡林一盖板区接受重复梳理。道夫表面纤维层经剥棉罗接剥下后,再通过上下轧成网输出。 棉网通过一喇叭口集拢成条,然后进入大压辊和圈条器,规则地被圈放在棉条筒内。梳棉条常被和生条,以区别于并条机输出的熟条19、什么是固定盖板?什么是盖板反转?它们各有什么作用?20、梳理机是如何对纤维进行均匀混合的?21、梳理条中纤

37、维的弯钩形态有哪些规律?22、道夫是如何将纤维从锡林上转移出去的?第六章 精梳1、什么是精梳,其实质是什么?目的意义是什么?答:精梳:对纤维进行精细的梳理。一般是在粗梳后的再次梳理,是一端积极握持,另一端接受梳理的方式。目的:(1)梳理:精细梳理纤维呈平行顺直状。(2)混合:纤维间有混合作用。(3)去除大部分纤维结,杂质。(4)去除不符合纺纱要求的短纤维。(5)制成一定规格的精梳条。2、棉精梳前准备工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1)预并条机条卷机(条卷工艺)特点:设备结构简单,对纤维伸直作用较好。制成小卷层次清,不粘卷,但小卷横向条痕明显,不匀大。(2)条卷机并卷机(并卷工艺)特点:此工序制成

38、小卷,横向均匀度好,有利于精梳时钳板的可靠握持,但小卷退卷易粘连发毛,机器动力消耗大。 (3)预并条机条并卷联合机(条并卷工艺)特点:由于牵伸倍数和并合数较大,改善了纤维伸直度和小卷均匀度,但条并卷联合机占地面积大,且小卷易粘连,对车间温湿度要求高。3、握持梳理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在四个阶段中,要求各运动机件如何密切配合和协调工作?答:握持梳理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主要是锡林梳理和分离接合阶段,其余两个为准备阶段。(1)锡林梳理阶段:从第一排梳针开始梳理到末排梳针脱离须丛为止。此阶段钳板钳口闭合,牢牢地钳持住喂入的须丛,须丛被上钳唇压下而受锡林针齿梳理,钳板先后退再前进,梳理速度

39、由快到慢。同时,分离罗拉静止,顶梳先后摆再前摆,但不与须丛接触。(2)分离前的准备阶段:从梳理结束到开始分离接合为止。在此阶段锡林梳理结束,钳板继续前摆,钳板钳口逐渐张开,以便于须丛抬头,须丛头端接近分离钳口,分离罗拉倒转,将前一周期的棉网尾端倒入机内,准备与被锡林梳过的须丛头端接合,然后正转。如要求钳板前摆给棉,则给棉罗拉给棉。顶梳仍向前摆,但未参与梳理。(3) 分离接合阶段:从纤维开始分离到分离结束为止。此阶段上、下钳板继续向前,开口逐渐增大,将须丛前端的长纤维逐渐送入分离钳口;锡林继续回转;给棉罗拉继续转动,给棉,输出棉层;分离罗拉继续须顺转,将钳板送来的须丛前端的长纤维牵引出来,叠合在

40、原有棉网的尾端上,实现分离接合。(4) 锡林梳理前的准备阶段:从分离结束到锡林再开始梳理为止。此阶段上、下钳板向后摆动,逐渐闭合;锡林继续回转,锡林前排梳针逐渐转向钳板握持的须丛下方,准备开始梳理;给棉罗拉停止回转,不给棉;分离罗拉继续顺转输出棉网,逐渐趋向基本静止;后分离皮辊向后滚动;顶梳向后摆动,逐渐脱离须丛,但在未脱离须丛前对尚在分离抽出的纤维还有梳理作用4、何谓喂给长度、喂给系数和拔取隔距?它们对精梳落纤率及精梳质量有何影响?答:以毛型精梳机为例:喂给长度:一个工作周期(工作循环)中喂入的须从长度。喂给系数:在拔取过程中,顶梳的移动距离X与总喂给长度F之比。拔取隔距:拔取车在最后位置时

41、,拔取罗拉钳口线与钳板钳口线间的距离(精梳质量是指梳理后纤维的平行顺直,精梳条纤维平均长度及短纤率,纤维结和杂质数量的多少)落入落毛中的最长纤维长度为L1R(1)F (1)进入精梳毛条中的最短纤维长度为L2RF (2)进入落纤与进入毛网的纤维分界长度:L(L1L2)/2R(1 /2 )F (3)纤维头端受梳次数KR(1)Fa /F (4)由公式(3)(4)讨论:拔取隔距R:随R增大,L及K增大,精梳质量好,落纤率高。喂给长度F: 当1/2时,LR,喂给长度的大小与L无关。当0<<1/2时,随F增加,L增大,落纤率上升。当1/2<1时,随F增加,L减小,落纤率下降。随F增大,K

42、减小,精梳质量变差。喂给系数:增加,L减少,精梳落纤率减小。当1时,精梳落纤率减至最小。K减少,梳理质量较差。梳理死区a:a增大,K减少,梳理质量较差。5、写出毛精梳机当a1时,进入落纤中的最长纤维长度?进入纤维网(条)中的最短纤维长度?重复梳理次数?分析影响精梳质量及落纤率的因素?答:落入落毛中的最长纤维长度为L1R 进入精梳毛条中的最短纤维长度为L2RF进入落纤与进入毛网的纤维分界长度:L(L1L2)/2(RRF)/2RF/2 纤维头端受梳次数KRa/F由上式分析:拔取隔距R:随R增大,L及K增大,精梳质量好,落纤率高。喂给长度F:随F增加,L及K减小,精梳质量变差,落纤率下降。梳理死区a

43、:a增大,K减少,梳理质量较差。6、前进给棉和后退给棉的喂给系数是如何定义的?当喂给系数大于0.5时,在不同的给棉方式下,其梳棉质量是否一样?为什么?答:(1)前进给棉的喂给系数K:顶梳插入须丛前给棉罗拉给出的棉层长度x与给棉长度A的比值,即:K=x/A.(2)后退给棉的喂给系数K:钳板钳口闭合前给棉罗拉给出的棉层长度x与给棉长度A的比值,即:K= x/A.当喂给系数大于0.5时,采用前进方式时,使进入棉网纤维数量较多,落棉减少,不利于提高梳理质量;当采用后退给棉方式时,使进入棉网的纤维减少,落棉增多,但梳理度好,棉网质量提高。 7、什么是分离须丛长度、接合长度和有效输出长度?答:如图:L分离

44、须丛长度,G接合(搭接)长度,S有效输出长度。8、什么是梳理隔距、梳理死区、重复梳理次数?答:如图:a为梳理死区,h为梳理隔距。重复梳理次数:钳板钳口处的纤维被分离前经过多次重复梳理的次数。9、影响梳理质量因素有哪些?(圆梳、顶梳)答:圆梳:(1) 林结构锡林结构影响到针的强度、齿形的设计、安装的方便性等。故影响梳理质量。(2) 植针规格及针面状态植针密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加(稀到密),梳针直径逐渐减小(粗到细),针尖伸出针板座的高度逐渐减短(长到短) 。要求针面清洁、锋利、光洁、不缺针、不断针、不弯针。(3) 锡林直径在针排数、锡林转速不变下,直径增加,梳理速度增加,梳理时间减少,有利于其它动作

45、配合。(4) 梳理隔距h隔距大,则梳理死区大,锡林梳针刺入深度,故梳理作用。(5) 拔取隔距RR大,梳理次数多,梳理效果好,精梳条中纤维平均长度长。(6)给进长度F(毛a1)F长,梳理次数少,梳理效果差。(7)喂入定量喂入定量高,单位重量纤维受针数少,梳理质量会变差。顶梳:(1) 梳插入位置:在梳理死区之外,尽量靠前。(2) 顶梳插入深度:浅,易漏梳。插入深度深,梳理质量好,但纤维易损伤。(3) 顶梳梳针规格:一般与锡林最后一排针号、针密一致或小一号。(4) 针面状态:要求针面清洁、锋利、光洁、不缺针、不断针、不弯针。10、什么叫弓形板定位?定位早或晚会出现什么问题?答:弓形板定位是指用弓形板

46、定规将锡林弓形板前沿与后分离罗拉表面距离固定,用螺栓把弓形板固定在锡林轴上时,车头分度盘指示的分度数。弓形板定位早,也即梳针的安装位置较前,在运转时第1排梳针转出来早,到达上钳板唇下方的位置也较早,此处梳理隔距较大,故定位早梳理作用较差。反之,定位晚,延第1排梳针到达钳板钳唇下方的位置较后,梳理隔距小,梳理作用好。另外,弓形板定位早,当上钳板钳唇到达梳理隔距最紧点处遇到锡林针排数后,此时的梳针号数较细,容易损伤。11、如何确定精梳机分离罗拉顺转定时?答:分离罗拉顺转定时指分离罗拉开始顺转时的分度值,是精梳机的一项重要工艺参数。当给棉长度增加或加工长绒棉时,纤维丛前端较早到达分离罗拉表面,则纤维

47、头端易撞在分离罗拉上造成弯钩;或者开始分离时,分离罗拉表面速度略大于钳板、顶梳的喂入速度,因牵伸过小,因结合力弱,在棉网上形成“鱼鳞斑”。为了避免弯钩和“鱼鳞斑”问题,应适当提早分离罗拉顺转定时。分离罗拉顺转定时提早后,倒转定时也相应提早,前段倒转量增加,继续顺转量和相对顺转量减小,末排梳针能过分离罗拉表面时易抓走倒入棉网的尾端纤维。因此,必须相应提早锡林弓形板定位,使末排梳针通过分离罗拉最紧点的时间提早,不易抓走棉网尾端纤维。但,提早弓形板定们将会影响锡林梳理质量和须丛抬头,故分离罗拉顺转定时在不产生前弯钩和“鱼鳞斑”的情况下,不宜过早。生产中A201D型精梳机分离罗拉顺转定时一般在7.5-

48、9.5分度,FA251A型精梳机一般在30分度左右。12、棉型精梳机与毛型精梳机有和异同?第七章 牵伸与并合1、什么是牵伸?实施牵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牵伸的实质是什么?答:牵伸:将须条抽长拉细的过程必要条件:(1)须条上必须有积极握持的两个钳口。(2)两钳口间有一定距离(隔距)。(3)握持点必须有相对运动。其实质:使纱条内的纤维沿轴向产生相互间的位移,从而使纤维排列在更大的长度上。2、何谓变速点?其分布对纱条的不匀有何影响?答:变速点:在牵伸区中,纤维由慢速变为快速的位置。纤维在牵伸时,当在不同位置变速时,则二根纤维间将产生移距偏差,= x(E-1),导致纱条在牵伸时产生新的(粗细)不均匀。X

49、大,则产生新的(粗细)不均匀大。3、根据移距偏差说明为什么牵伸后纱条的不匀会增加?答:纤维在正常牵伸时,纤维头端移距为E(纱条仍然是均匀的),当纤维变速点呈x分布时,则牵伸后纤维头端移距为E±x(E-1),纤维头端间距增加或减少了x (E-1)。故变速点分布x将导致纱条新的不匀的产生(变粗或变细)。4、什么叫摩擦力界?影响摩擦力界的因素是什么?答:在牵伸区域中,须条受到压力和张力,纤维在牵伸运动时受到摩擦力作用的空间称为摩擦力界。其影响因素:(1)罗拉压力:压力增加时,钳口内的纤维被更有力的握持,由于胶辊的变形以及须条本身的变形,须条在上、下罗拉接触的边缘点外移,摩擦力界的长度扩展,

50、摩擦力界分布的峰值也增大。(2)罗拉直径:直径增大时,同样的压力分配在较大的面积上,所以摩擦力界的分布曲线的峰值减小,但分布的长度扩大。(3)须条定量:须条定量增加时,一般紧压后须条的厚度与宽度均有所增加,此时摩擦力界分布曲线的长度扩展,但因须条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减小,使摩擦力界的峰值降低。5、说明摩擦力界的作用及其在牵伸区中的布置要求?牵伸区中的中间控制机构起什么作用?答:摩擦力界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控制纤维在牵伸区中的运动。(理想的摩擦力界布置如图所示)布置要求:摩擦力界的分布应使其既能满足作用于个别纤维上力的要求,同时又能满足于整个牵伸须条上力的要求。牵伸区中中间控制机构作用:产生附加摩擦力

51、界使整个摩擦力界接近理论要求;握(托)持而稳定地向前输送须条进入前钳口;同时使纱条保持一定张力、适当密度,防止纤维扩散。6、何谓引导力、控制力、牵伸力和握持力?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关联?答: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作用于浮游纤维上的摩擦力控制力: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慢速纤维对浮游纤维的摩擦力牵伸力:在牵伸过程中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从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慢速纤维中抽出时,克服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总和所用的功。握持力:钳口对须条的摩擦力。引导力、控制力是对一根纤维而言。牵伸力和握持力是对整个须条而言。控制力大,牵伸力就大,要求握持力也大。7、影响牵伸力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牵伸力的?答

52、:(1)牵伸倍数: E=1时,Fd=0 E<1.2区域内,E,Fd,此时须条仅产生弹性伸长或纤维伸直。 E=1.21.8(临界牵伸)-位移牵伸和张力牵伸的转变过程。(棉:1.2左右)。在这个范围内,须条中纤维处于滑动与不滑动的不规则运动的转变过程中,Fd波动大。 E>1.8-位移牵伸。纤维之间快慢速纤维间产生相对位移。E,则Fd。(2)摩擦力界隔距R:R,则Fd。快速纤维的后端受摩擦力界影响小。R,长纤受前后罗拉同时控制,而使Fd,严重时牵不开出硬头。 附加摩擦力界:附加摩擦力界作用,则Fd. 喂入须条的宽度(不变)、厚度(喂入量):其中厚度,影响摩擦力界长度扩展,Fd。(3)须条

53、结构与纤维的性质:如果纤维l、纤维根数多、纤维平行顺直差、染色纤维表面有浮色 Fd。8、要实现正常牵伸,牵伸力和握持力应满足怎样的关系?答:握持力要大于牵伸力。9、为什么牵伸中纤维可以被伸直?前后弯钩的伸直效果有何不同?答:在牵伸时主体部分和弯钩部分存在不同的控制力和引导力不同,并且二者间有一定速度差及相应的延续时间,故弯钩可以伸直。后弯钩的消除效果远大于前弯钩的消除。10、什么是牵伸波?什么是机械波?随机不匀?答:随机不匀:由纤维根数的随机分布引起的不匀。牵伸波:由于牵伸工艺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纤维变速点分布不匀,产生的波。机械波:由于机械状态不良,引起纤维变速点分布不匀,产生的波。11、波谱图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根据波谱图找出不匀产生的原因? 答:意义:通过波谱图的分析,能较快地、有效简易地测定和判断各种不匀率值和不匀率的结构,确定不匀的性质和来源,进而推算出不匀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并据此来纠正工艺和机械上的相应缺陷。12、均匀指的是什么?对均匀的要求是什么?答:均匀指纺纱制品的线密度均匀。在纺纱过程中保持制品线密度的均匀和稳定,尽可能使制品中的纤维头端密度控制为定值;这就是对制品线密度均匀的要求。13、11、 并合的作用有哪些?答:(1)使纱条的若干种成分均匀混和(同种和异种纤维)(2)使纱条结构更加均匀(3)使纱条粗细均匀14、并合与牵伸对纱条的不匀是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