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2015学年青海省海东地区格尔木市某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 海带、梨树、酵母菌 B 蘑菇、水绵、洋葱 C 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2如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B A、B、C、D之间可以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 C 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D 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种生物在生
2、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4某森林生态系统中5个物种的食物网如图(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则能使该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C数量增多的是() A E增多、D增多、A减少 B D减少、B减少、A减少 C E减少、D减少、A减少 D A减少、D增多、E减少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的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 若M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中过程中均以CO2的形式传递 B 若M为大气中的N2,则过程不存
3、在,过程表示固氮蓝藻的固氮作用 C 若M为大气中的SO2,则图解可表示硫循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过程的加剧 D 若M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的能量值为与对应的能量值之和6分析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 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C 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 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7如果一个人食物有来自绿色植物,来自小型肉食动物,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A 10千克 B 28千克 C 100千克 D
4、280千克8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 使用粪便作肥料,其中的能量可以流向农作物,从而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D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会强烈干扰其它生态系统9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 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 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 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 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10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
5、定状态的原因是()生物多样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太阳能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A B C D 11如图表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素随季节的变化,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哪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 A 提高光照强度破坏了硅藻 B 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硝酸盐的含量 C 提高光照强度增加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使养分降低 D 硅藻数量下降导致养分的降低12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
6、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 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 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13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kg的草,排出20kg的粪,长了10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kg B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C 20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 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kg14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
7、不正确的是() A 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 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 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 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15某水域有A、B、C、D、E五种生物,它们体内的DDT浓度见下表,由此可知,这五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是()种群 A B C D EDDT浓度(ppm) 0.005 2.0 1.8 25.5 0.04 A AECBD B DBCEA C D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醋制作一般程序是先生成乙醇,再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B 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亚硝酸,还有少量的乳酸 C 对亚硝酸
8、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天平称量法 D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橘黄色化合物17豆腐块用食盐腌制,食盐的作用是()渗透盐分,析出水分 给腐乳必要的咸味 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及防止杂菌污染 A B C D 18关于酸奶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抗生素的牛奶更容易发酵 B 温度越高,制作酸奶需要的时间越长 C 牛奶变酸的同时,其中的糖类发生了变化 D 所有物质都装瓶后再加热灭菌,酸奶凝固的会更好19如图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提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关于发酵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发酵初期产生的气
9、体是O2 B 发酵初期产生的气体是CO2 C 发酵后期的醋酸菌是无氧呼吸 D 发酵后期的pH升高20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家庭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可以不用专门接种 B 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只有乳酸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 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过程中所需温度最高的是果醋的制作 D 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只有毛霉是真核生物21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 过程和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 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 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22变酸的酒表面有一
10、层膜、泡菜坛表面有一层白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 A 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 B 醋酸菌、毛霉菌丝、毛霉菌丝 C 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 D 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23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会产生CO2的试管有() A 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B 葡萄糖+线粒体 C 丙酮酸+线粒体 D 丙酮酸+内质网2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 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
11、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25测定3类细菌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3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如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据此判断: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A 、 B 、 C 、 D 、26在一普通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下面图1,在图2的相关坐标曲线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7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A 无机盐、水、维生素 B NaCl、水、蛋白质 C 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 蛋白质、脂肪、NaCl、水28某人
1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 B C D 29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A 加入葡萄糖和水 B 加入葡萄糖 C 加入水 D 加入葡萄糖和水并不断搅拌30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如图1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若图1表示生态
13、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2)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实现草原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以提高畜牧业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3)流经草原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为(4)图2是食物链“草昆虫食虫鸟”的两个金字塔其中左边为金字塔,右边为金字塔两个金字塔不同的原因是:(5)图中的同一食物链的相邻生物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等作用32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单位:103kJ/m2y):(1)图中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图中代表的能量主要以形式贮存(2
14、)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kJ/m2y(3)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4)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 33如图为某一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和,还有的重要功能该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 (2)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如不换成能量,仅用质量考虑,若要生产2kg鸡肉最多需要水稻和大豆共计kg(3)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4)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但在种植大豆时不施氮肥,仍能旺盛生长,其原因是34“宁夏红”枸杞果酒是利用新鲜枸杞为原料,采用传统酿造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结
15、合酿制而成下面是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枸杞果酒生产工艺进行考察后,绘制出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据图回答:(1)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2)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由(3)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4)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5)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取样鉴定,可用哪些方法检验酒精是否存在?35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制作泡菜的原理是(2)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
16、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3)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是因为(4)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5)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36某实验小组自己动手制作腐乳,他们精心选择豆腐,切成豆腐块,放置在笼屉中,并控制温度在1518,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几天后,发现豆腐块表面已长满毛霉,然后就把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摆放在瓶中,严格控制每层的盐用量以保证均衡3天后取出,加入配制的卤汤,控制酒精含量为30%,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食用,发现与商店里卖的有很大的差别,发现腐乳咸味不均匀,表面还长了一层黄色的某种微生物,难以下咽(1)请你帮
17、助这几位同学改正他们制作过程中的四处错误(2)毛霉的代谢类型是,其生殖方式是在毛霉的发酵过程中,现代腐乳的生产和家庭生产腐乳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区别是什么?2014-2015学年青海省海东地区格尔木市某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 海带、梨树、酵母菌 B 蘑菇、水绵、洋葱 C 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 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或者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硝化细菌
18、、铁细菌等制造有机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化学能此题中应当运用排除法进行解题解答: 解:A、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真菌是腐生生活,不是生产者,A错误;B、蘑菇属于真菌是腐生生活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是生产者,B错误;C、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只能分解有机物形成乳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生产者,C错误;D、硝化细菌是进行的化能合成作用的生产者,紫菜、苹果树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产者的作用要结合光合作用来理解解决这个题要注意解题方法与技巧2如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B A、B、C、D之间可以形成一
19、条A到D的食物链 C 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D 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能量金字塔就是依据在单位时间不同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绘制而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热能就越多解答: 解:A、A、B、C、D表示处于营养结构上的第一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A正确;B、图中营养级是指食物网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而不是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B错误;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C正确;D、由于
20、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取的能量越少,D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 每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会处于不同的营养级,动物多数是消费者,但像屎壳螂等属于分解者细菌中多数是分解者,但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解答
21、: 解:A、每种生物在食物网上可能含有多个营养级上,A错误;B、动物多数是消费者,但像屎壳螂等属于分解者,B错误;C、生产者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正确;D、细菌中多数是分解者,但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并注意掌握一些特例4某森林生态系统中5个物种的食物网如图(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则能使该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C数量增多的是() A E增多、D增多、A减少 B D减少、B减少、A减少 C E减少、D减少、A减少 D A减少、D增多、E减少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能量流动
22、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因此首先找到图中生产者D,由此确定该食物网如图:解答: 解:A、D增多使生态系统总能量增多,虽然A减少,但是E数量的增多,使能量更多的在DBEC这条食物链上流动,但食物链越长,能量流失越多,因此C获得的能量就越少,A错误;B、D减少导致生态系统总能量,因此流向C的能量也会减少,B错误;C、D减少导致生态系统总能量,虽然A和E都减少,但与A项比较,流向C的能量减少,C错误;D、D增多使生态系统总能量增多,而A减少和E减少将导致能量由DB更多地流向C,最终使流向C的能量增加,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
23、析能力和推理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时,考生要首先根据题中图解画图清晰的食物网;明确食物链越长,能量流失越多,C获得的能量就越少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的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 若M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中过程中均以CO2的形式传递 B 若M为大气中的N2,则过程不存在,过程表示固氮蓝藻的固氮作用 C 若M为大气中的SO2,则图解可表示硫循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过程的加剧 D 若M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的能量值为与对应的能量值之和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
24、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途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能量的来源: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能量去路: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流向下一营养级;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解答: 解:A、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在过程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在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A错误;B、若M为大气中的N2,则过程不存在,过程表示固氮蓝藻的固氮作用,B正确;C、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不是分
25、解者的过程的加剧,而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C错误;D、若M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的能量值大于与对应的能量值之和,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6分析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 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C 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 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
26、的组成 分析: 据图分析,甲图中A是组织液,B是淋巴,C是血浆,D是细胞内液;乙图中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消费者,D表示非生物成分解答: 解:A、据乙图分析,D与A、B、C都有交流,判断D为非生物成分,而A与D有双向交流,判断A为生产者,A和C都有箭号流向C,判断C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故A错误;B、组织液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判断图甲A和C为组织液和血浆,B为淋巴,由于淋巴是组织液单向渗透形成的,因此A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组织细胞,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里的血浆,即甲图中的C,故B错误;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组织液增加导
27、致组织水肿,故C正确;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最高级别消费者,是乙图中的C消费者,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内环境和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理解,做此类题目最重要的是先判断双箭头两端的含义,在以此判断其余成分,掌握方法是关键7如果一个人食物有来自绿色植物,来自小型肉食动物,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A 10千克 B 28千克 C 100千克 D 280千克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设直接来自植物为X1,小型肉食动物为X2,羊肉为X3有:X1×10%=×1;X2×10%
28、×10%×10%=×1;X3×10%×10%=×1;得出:X1+X2+X3=280千克解答: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写出三条食物链:植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5千克,消耗0.5÷0.1=5千克植物;植物羊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25千克,消耗0.25÷0.1÷0.1=25千克植物;植物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25千克,消耗0.25÷0.1÷0.1÷0.1=250千克植物所以人要增重1千克,共消耗植物280千克故选:D点评: 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29、流动情况及计算,本题不难,要求学生根据题意构建简单的食物网,然后根据能量流动传动效率来进行计算即可8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 使用粪便作肥料,其中的能量可以流向农作物,从而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D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会强烈干扰其它生态系统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生态城市 分析: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10%20% 动物粪便中的能量是没有被同化的
30、,属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解答: 解:A、由于大象粪便是大象消化后没有吸收的能量,不属于大象同化的能量,所以一种专以大象粪为食蜣螂,不能从大象同化的能量中获取能量,其从大象粪便中获取的能量应该属于大象的上一营养级,A错误;B、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所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生产者,而兔子应该属于第二营养级,所以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B错误;C、使用粪便作肥料,其中的物质被分解后能可以流向农作物,而能量不能流向农作物,C错误;D、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依赖性,因而会强烈干扰其它生态系统,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
31、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9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 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 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 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 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考点: 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过程;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 分析: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解答: 解:A、
32、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B、每一级都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B正确;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增加,C错误;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保护了环境,D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结合题图,考查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过程、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和原理,能根据题图,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生物多样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有比较复杂
33、的营养结构;太阳能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A B C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解答: 解: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即生物多样性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正确; 与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单一,恢复力强,抵抗力差,错误;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说明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34、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正确;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程度高,营养结构复杂,正确;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正确;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传到顶级,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正确;能量以身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这是生态系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因,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1如图表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素随季节的变化,
35、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哪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 A 提高光照强度破坏了硅藻 B 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硝酸盐的含量 C 提高光照强度增加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使养分降低 D 硅藻数量下降导致养分的降低考点: 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 分析题图曲线可知,本题曲线描述种群数量与光照强度和矿质营养之间的关系,春季光照逐渐增强,此时矿质营养充足,光合作用强度增加,硅藻数量急剧增加,随着矿质营养的逐渐消耗,环境中矿质营养降低,虽然光照强度继续增加,但由于矿质营养的缺乏,硅藻的种群数量减少,秋季由于死亡的硅藻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盐,环境中的矿质营养又升高,硅藻的种群数量又增加,以后虽然矿质营养持续增加,
36、但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硅藻数量又减少解答: 解:A、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光照强度有利于硅藻的数量增加,A错误;B、硅藻生长繁殖需要消耗磷和硝酸盐,因此硅藻数量增加消耗的磷和硝酸盐的数量增多,环境中磷和硝酸盐的数量会下降,B正确;C、光照强度与分解者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D、硅藻吸收矿质营养,随着硅藻数量上升导致养分的降低,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光照强度、矿质营养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环境因素对种群数量的综合影响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2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
37、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 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 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8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20%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有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在一段时间内,由食物链可知:丙是生产者,丁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三级消
38、费者在食物链,丙丁甲乙中,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丙因丁的减少而增加解答: 解:A、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A错误; B、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B错误;C、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丙因丁的减少而增加,C错误; D、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丙因丁的减少而增加,D正确故选:D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食物链的变动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13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kg的草,排出20kg的粪,长了10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kg B
39、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C 20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 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kg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摄入的能量=粪便量+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量解答: 解:A、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一年内吃的草的量(1OOkg)排出的粪的量(20kg)=80kg,A正确;B、第一到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应该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除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
40、总量,而题意中未说明草等生产者中生物总量,B错误;C、20kg的粪属于羊的摄入量,但是未消化吸收,即未同化,C正确;D、动物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生长、发育和繁殖,根据题意中羊长了1Okg的肉,则呼吸量为70kg,D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考生能够识记摄入能量的去向,即摄入的能量=粪便量+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量,并且能够计算能量传递效率14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d过程代表光
41、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 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 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 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库,d代表呼吸作用,b代表光合作用;碳在生物群落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传递解答: 解:A、由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库,d代表呼吸作用,b代表光合作用,A错误; 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第一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B正确;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
42、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正确;D、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可以反复利用,D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15某水域有A、B、C、D、E五种生物,它们体内的DDT浓度见下表,由此可知,这五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是()种群 A B C D EDDT浓度(ppm) 0.005 2.0 1.8 25.5 0.04 A AECBD B DBCEA C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题是生物的富集作用动的角度分析食物链,有毒物质在食物链随营养级升高,有毒物质积累解答: 解: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A种群中的DDT浓
43、度最低,处于最低营养级,其次是种群E的浓度较低,处于A种群的下一营养级,种群D的DDT浓度最大,处于最高营养级,B、C种群中DDT的浓度差异不大,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介于E和D之间,因此这五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是故选:C点评: 根据生物富集作用推断食物链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醋制作一般程序是先生成乙醇,再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B 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亚硝酸,还有少量的乳酸 C 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天平称量法 D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橘黄色化合物考点: 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制作泡莱;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
44、含量的变化 分析: 果醋的制作一般要经过果酒的制作阶段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产生乳酸的同时会产生少量的亚硝酸亚硝酸盐含量的需要用光电比色法进行测定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可以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的染料解答: 解:A、食醋制作一般程序是进行酵母菌的无氧发酵先生成乙醇,再将乙醇进行醋酸菌的有氧发酵转化成乙酸,A正确;B、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乳酸,还有少量的亚硝酸,B错误;C、亚硝酸盐含量的需要用光电比色法进行测定,C错误;D、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可以发生重氮化反应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生成玫瑰红色的染料,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传统
45、发酵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掌握17豆腐块用食盐腌制,食盐的作用是()渗透盐分,析出水分 给腐乳必要的咸味 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及防止杂菌污染 A B C D 考点: 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 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其中加盐腌制时,盐的作用有:(1)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2)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3)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4)给腐乳以必要的盐味解答: 解: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正确;盐能给腐乳以必要的盐味,正确;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正确所以
46、,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腐乳的制作和影响腐乳品种的条件,特别是盐的作用,要求考生理解和熟记相关知识点,对题中叙说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还要注意的是:盐能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有利于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18关于酸奶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抗生素的牛奶更容易发酵 B 温度越高,制作酸奶需要的时间越长 C 牛奶变酸的同时,其中的糖类发生了变化 D 所有物质都装瓶后再加热灭菌,酸奶凝固的会更好考点: 微生物的利用 分析: 制作酸奶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属于细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酸奶的制作是乳酸菌利用无氧呼吸将葡萄糖氧化为乳酸的过程解答: 解:A、
47、乳酸菌是细菌,抗生素具有杀菌的作用,含抗生素的牛奶不容易发酵,A错误;B、乳酸菌发酵过程的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最适温度时,制作酸奶需要的时间最短,B错误;C、酸奶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C正确;D、消毒灭菌工作应在装瓶前进行,确保乳酸菌活性不受影响,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乳酸菌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乳酸菌的认识和理解19如图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提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关于发酵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发酵初期产生的气体是O2 B 发酵初期产生的气体是CO2 C 发酵后期的醋酸菌是无氧呼吸
48、D 发酵后期的pH升高考点: 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利用该装置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接种酵母菌,且关闭通气口,调节温度到1825;进行果醋发酵时,需要接种醋酸菌,且打开通气口,调节温度到3035解答: 解:AB、发酵初期不通气,酵母菌仍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B正确;C、果醋制作需要氧气,所以发酵后期接种醋酸菌,应适当通气,让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D、果酒制作果醋中,产生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使PH下降,进行果醋发酵后,产生醋酸也使pH下降,所以发酵后期的pH降低,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意在考查考
49、生分析题图提取信息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20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家庭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可以不用专门接种 B 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只有乳酸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 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过程中所需温度最高的是果醋的制作 D 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只有毛霉是真核生物考点: 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制作泡莱 分析: 家庭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可以不用专门接种,用自然菌种;制作果酒的酵母菌、制作果醋的醋酸菌、制作泡菜和腐乳酸菌中,酵
50、母菌和毛霉是真核生物,只有乳酸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制作果酒的适宜温度是1825、制作果醋的适宜温度是3035、制作泡菜的适宜温度是1820、制作腐乳的适宜温度是1518解答: 解:A、家庭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可以不用专门接种,用自然菌种,故A正确;B、制作果酒的酵母菌、制作果醋的醋酸菌、制作泡菜和腐乳酸菌中,只有乳酸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故B正确;C、制作果酒的适宜温度是1825、制作果醋的适宜温度是3035、制作泡菜的适宜温度是1820、制作腐乳的适宜温度是1518,由此可见,所需温度最高的是果醋的制作,故C正确;D、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中,酵母菌和毛霉是真核生物,故D错误故
51、选:D点评: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21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 过程和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 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 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考点: 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 据图分析,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是果醋制作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条件是3035,持续通入无菌空气,
52、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条件是1825,初期通入无菌空气,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密封,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解答: 解:A、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进行有氧呼吸,无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过程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过程有氧和无氧都能发生,故A错误;B、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的场所是线粒体,故B错误;C、过程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过程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故C正确;D、过程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1825),过程是醋酸菌的酿醋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在3035,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的原理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2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内蒙古开来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银川市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考英语三模试卷含解析
- 2025届福建省泉州市十六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2
- 2025届北京市朝阳区市级名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民族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英语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
- 江苏睢宁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
-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GB/T 16453.6-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
- 管理沟通学PPT-沟通概论
- 《政府公共关系》12课件
-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优质课件
- 建标-107-2008-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全哥版)
- 美标钢结构地脚螺栓设计(抗拉)的技术总结
- 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句型转换专练
- 穿甲弹的发展历程课件
-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课件
- 气质检测制度
-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六年级上册八可能性可能性定稿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