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反思_第1页
对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反思_第2页
对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反思_第3页
对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反思_第4页
对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反思 2006年第7期(总第186期)学术论坛ACADEMICFORUMNO.7,2006(CumulativelyNO.186)对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反思覃成强摘要,种因素。关键词;反思作者简介,副教授,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6)07-0201-05一、引言目前对于中国英语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着来自各个方面的较多争议。无论是专业的教育者还是一般的非专业人士,均对目前中国的英语教学方法提出了质疑。其中一些比较偏激的观点甚至认为,中国的英语教育完全是失败的,他们提出这样观点的理由是:很多大学阶段的

2、英语学习者,经过了长时间的艰苦学习之后,仍然无法用英语和来自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外籍人士进行交流。客观地看,中国英语教学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有它的长处和不足。本文旨在以第二语言习得的各种原则为视角剖析和反思中国高等教育中英语教学方法的方方面面。我们将着重关注和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中国的英语教育中,语法翻译法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分析这种教学方法在中国的教学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其次,随着语言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学者倾向于使用较新潮的交际语言教学方法。本文将讨论对于本教学方法的赞成和反对两方的意见。此外,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教学方法

3、,我们都应该从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视角分析它的利弊,这是因为语言教学和学习与文化紧密相关,教师和学习者在不同的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状况。正如Tudor(2003)所认为的那样,我们不能按常规从表面上去理解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因为其会随着学习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换言之,由于语言教学甚至比制造汽车更加复杂,因此我们很难做出这样一个假定:语言教学方法可以确定无疑地带来可以预见的教学效果。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试图分析语法翻译教学法和交际语言教学法在中国教育环境中的运用和效果,以帮助读者以辩证的观点反思中国高等教育中英语教学方法的成功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冷静思考影响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各种因素。二、语法

4、翻译教学法及其在中国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语法翻译教学法一度被称为古典语言教学方法,因为其最初被用于教授一些古典的语言,例如拉丁语和希腊语(Chastain,1988)。Freeman(2000)认为,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帮助语言学习者欣赏和阅读外国语言文学。同时人们希望,通过对目标语言语法的学习,语言学习者能够更加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本国语言,更加熟练地运用自己的本族语言。人们还认为,外语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心智的发展。这是因为虽然学习者很有可能永远都用不上已经学习到的语言,但学习的过程会给他们带来很多有益的东西。当谈及这个教学方法的特点的时候,Freeman(2000)指出,在这个教学方

5、法下,语言学习者被要求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通常他们要翻译的内容涉及目标语言国家社会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他们学习语法的方式包括很大的推理的成分,也就是说,教师为学习者列出一些语法规则和例句,学习者必须强记这些语法规则,并学会将这些语法规则运用于其他的句子中。他们会关注一些语法中的词形变化现201象,例如,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往往比较重视动词的不规则变化的情况,也会以他们的母语为范本记忆英语中相对应的单词。毋庸置疑,这样的英语教学方法有它的可取之处,但是它所包含的负面影响我们同样不应忽视。在谈到语法教学的评判标准的时候,Thorn2bury(1999)认为,应该从效率和适应性这两个角度来衡量语法

6、教学是否成功。他指出,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成功,我们应该看以下几点:(1)经济性,即所花的时间的效率如何?(2)难度,执行起来是否困难?(3)效度,它是否与一些好的学习原则相一致?他还认为,趣、态度、意Thornbury,样一个结论:,我们同样可效。就语法翻译教学法存在的优势而言,通过将自身的母语翻译成目标语言来教授和学习目标语言能够使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比较两种语言存在的异同,这就迎合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将词汇和语言结构翻译成目标语言的学习习惯。简言之,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运用目标语言表达自己所希望表达的意思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他们自己母语的意义进行确认。同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已经习惯了

7、依赖教师的帮助来学习的中国语言学习者所期望的教学方法。中国的语言学习者似乎更加希望教师详细地解释语言点,希望使用英语教材系统地学习语言,学习语法,用强记的办法学习新的词汇,将所学到的知识工工整整地记在笔记本上。此外,国家编定的教学大纲中强调了阅读技能的重要性和语言学习的准确性。而这种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希望将英语作为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学习者的需要。在这种意义上,笔者认为,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语法翻译法比较适应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的,因而具有“适应性”。就教师方面而言,将目标语言翻译成为母语不失为一个高效和便捷的教学方法。中国许多的英语教师都曾经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能够通

8、过直接翻译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够清楚地解释目标语言的意思,是否有必要花上10分钟来对语言的意思进行解释。鉴于高科技的教学设备在中国的高校尚未普及,语法翻译教学法是中国教师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的语言教学方法。许多中国教师会选202择在一间只有黑板的教室里使用母语汉语并借助教材来教授英语。换言之,语法翻译教学法因其方法的简易和经济的优势,在中国拥有较高的可操作性。此外,通过英汉对比来学习词汇是扩大学生词汇量的极为有效的方式。而且翻译是一件十分有创造性的工作。因为翻译不仅仅单纯是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而是将概念、思想和图像翻译成为目标语言。翻译过程需要学习者充分发挥他的语言能力、,因此,。,Rosa

9、和ONeil(1999)提出了这样:通过对语法规则的详细和正式的教授和解释能够提高学习者对语法的意识程度。Sheen(2003)支持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对于语法的明确和清楚的解释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语法,并将语法自觉地运用于口语交际中去。然而,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语法翻译教学法同样存在着它的不足之处:首先,教师如果总是以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学习者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可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学生来说,简单地吸收语法模式对于英语水平的提高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这是因为语言的模式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外在的东西,而真正英语水平的提高依靠一些内在的因素(Brumfit和Johnson,1979

10、)。也就是说,学生必须经过对语言的反复应用才能掌握语法模式。其次,对于语法规则的孤立教授本身就存在问题。事实上,我们谁也不能忽视语法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过程的有机性。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语法教学应包括词汇之间、句型之间、语法要素之间的互动等等内容(Nunan,1991)。Nunan进一步指出,这样的有机多维而不是线性的结构说明了语言的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一个多种元素互动的过程。因此,单纯教授语法不利于学生互动能力的提高。对于语法翻译方法我们所需要注意的另一点是,如果我们片面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语言的流利性。我们都知道,语法教学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语

11、言教学的目的是帮助语言学习者提高语言应用水平和对于语言运用的信心。而且,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难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这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创造性和能动性也会受到影响。总而言之,虽然语法翻译教学法在操作上经济,简单易行,但对于教学效用方面仍存在不令人满意之处。三、交际语言教学法及其在中国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交际语言教学法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该教学理论承认语言和交际的相互依存,并通过把交际法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来提高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和交际水平。Freeman(2000)认为,就交际语言教学法而言,该教学方法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一切教学

12、活动围绕着交际这个目的展开者通过进行一系列诸如游戏、。交,语言学习者应律。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第三个主要特征在于,实施交际语言教学法时,教师往往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活动。这种教学法之所以偏向于将学生组成一个个小组是因为分组活动能够将学生运用于交际的时间最大化,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机会。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语言教师就将交际语言教学法引入中国的中等和高等教育中,以弥补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和视听语言教学法在提高学习者语言交际水平方面的不足。在许多学校,英语学习者在开始英语学习的时候就被鼓励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通常还积极为每一位学习者安排一定的会话训练,并组织学习者开展各种英语交

13、际活动。如果我们从适应性和效率性等角度来分析交际语言教学法在中国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我们就很容易看到,这种教学法存在着它的优势和一定的不足。首先,它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交际语言教学法能够通过给学习者带来一套解决问题的任务和方法,培养学习者使用一些学习策略来解决在学习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既是最重要的,也是他们比较缺乏的。我们不难明白,在学习者进行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他们会采取一些交际策略,如对于语意的探讨、理解和确认,语音的澄清等等,这些语言策略的使用将会使语言学习者错误的语言输出得到一定的修正,这就使语言学习越来越具有明确的目标这一特征(Richards,200

14、2)。学习者通过与别人交流,既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其次,语言交际法能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Lightbown和Spada(2001)认为,要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师有必要保证:(1)按照学习者的年龄和能力合理组织课堂,讲授较为有趣的内容激发学习者的兴趣。(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之明确化、可管理化。(3)调节课堂气氛,使学习者拥有一个轻松的、有益于语言学习的环境。,。Harmer(2001)亦认为,就提,拥有足够的与目标语言接触和使用该目标语言的机会是至关重要的。以上的各种观点表明,交际语言教学法符合科学地进行语言学习的

15、一些要求,因而具有教学效率较高的特点。然而,如果我们从经济程度、难易程度和语言得体程度等方面来分析就会发现,该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就学习目的来说,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考试获得毕业,因而将交际放于突出的位置往往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从这个意义上说,交际语言教学法好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就中国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而言,他们早已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及以该教学方式为中心的考试主导教学体系,因此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习惯于“处于被动地位的接受者”式的语言学习(Wen和Clement,2003)。Wen和Clement(2003)对中国学生在课

16、堂上参与交际的愿意程度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为了准备考试,中国学生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语法,把语法规则单独列出来进行强行记忆。而且,他们往往会将这些语法规则生硬地套用到句子当中。由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已经以这样的方法强记了太多的语法规则,他们的思维往往无法摆脱这些语法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倾向于时时刻刻用已经学到的语法规则来对自己的语言运用进行自我检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英语学习者运用自己的感性语言知识进行交际。比如,在交际中,过度拘泥于语法的中国学生往往由于害怕犯语法上的错误而不敢开口,或时常收回已经说出的话。Wen和Clement(2003)PerceptionsofCommunicativ

17、eandNon-communicativeActivitiesinEFLClassroomTheModernLanguageJournal,J.System,2002,(30).12Richards,J.C.AccuracyandFluencyRevisitedA.Hinkel,E.&Fotos,S.NewPerspectivesonGrammarTeachinginSecondLanguageClassroomC.LawrenceErlbaum,2002:35-50.13Roger,E.M.&Steinfatt,T.M.InterculturalCom2municationM

18、.Illionois:WavelandPressInc,1999.14Rosa,E.&ONeill,M.D.Explicitness,Intake,andtheIssueofAwarenessJ.Stud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1999,(18).15Sheen,R.FocusoninMakingJ.T,2003(),GrammarM.Harlow:,I.LearningtoLivewithComplexity:TowardsAnEcologicalPerspectiveonLanguageTeachingJ.Sys2tem,2003,(1).18

19、Wen,W.P.&Clement,R.AChineseConceptualiza2tionofWillingnesstoCommunicateinESLJ.Lan2guage,CultureandCurriculum,2003,(1).责任编辑:陈梅云NJ:(上接第189页)心灵,他们就不可能达到双方心灵学生只是处于一隅之地,而心灵又缺乏流动,不要说对世界是无知的,即使是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往往也可能是扭曲的、片面的。我们要改变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弊端,不仅重视道德教育双方的情感交流,而且突出道德教育系统内在情感的功能作用,更强调一种能引发大学生思想波澜,产生共鸣与震撼的氛围。我们要追求道德教育整体效益,用“情感”伴随“认知”,有意识地把大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融为一个统一和谐的环境,在静态与动态、认知与情感的交汇之中对受教育者产生深刻而又潜移默化的影响。古语云“:久居鲍肆之地而不闻其臭,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真正的教育或许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