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实践与探索以哈尔滨市为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剧,小规模、分散化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困境显得尤其紧迫。近年来,哈尔滨市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抓手,出台政策措施,加强指导服务,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育成长,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构成、作用等分析入手,总结哈尔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结合哈尔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提出新时期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新型农业经主体的内涵和类型(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内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生产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我国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初期相对同质性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定义尚未有权威界定,本文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区别,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概括为: 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业,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的农业经营组织。(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类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

3、主体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1.专业大户。专业大户是从事某一种农产品专业生产,且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普通农户。专业大户一般是由种养能手通过土地租赁、流转等方式逐步扩大经营规模而形成。与传统分散的普通农户经营方式相比,专业大户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一般认为专业大户是农业规模经营的初始状态,也是目前最容易实现的、数量最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原指欧美国家的大规模经营农户。2013年,我国在中央层面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按照目前主流的认定标准,家庭农场可以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经营,以农业

4、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模式。家庭农场实质上就是具有法人主体资格、制度化、规范化的专业大户,具有融入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先天优势,代表着未来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的发展方向。由于家庭农场与农户总量相比数量有限,它在现阶段还不能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主体,而是具有潜在发展前景的重要主体。3.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合作社通过农户之间的联合

5、与合作,提高了农户抗风险的能力、抗中间商盘剥的能力以及使用先进技术和生产手段的能力,培养了农民民主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组织形式。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农民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多种名目出现。2007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合作社获得了应有的法律地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4.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在整个农业经营体系的分工中,农业企业的功能定位主要

6、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农产品产后加工领域,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式,引领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二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农业企业以订单的方式与农民合作社或农户合作,这类企业往往是流通型的龙头企业;三是在农业服务领域,农业企业以有偿的方式为农户提供农事作业服务,包括整地播种、农田设施安装、植保和收获等。(三)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区别与联系专业大户与一般农户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生产规模。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的最大不同在于是否具有法人主体资格。通俗的讲,专业大户是生产规模较大的普通农户,家庭农场是升级版的专业大户。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虽然实现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但他们仍然没有摆脱一家一户分散生

7、产经营与千变万化大市场难以对接的桎梏,抗风险能力仍然不强。因此,有必要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组成农民合作社。建立合作社,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生产的盲目性,降低农产品生产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合作社的销售渠道,增强市场谈判能力,降低农产品市场交易成本,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由于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合作社规模普遍较小、服务能力偏弱,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农业龙头企业与其他经营主体相比,具有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有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产业化经营的能力,可以通过与其它主体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帮

8、助其分享农产品深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同时也分享品牌效应。但是,由于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容易导致土地的非农化倾向,且利益联结的不完善会导致主体间存在“敲竹杠”机会主义风险。总而言之,四类新型农业主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各有所需,他们之间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存在谁优谁劣、谁主谁辅的问题。因此,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应在充分发挥各类主体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将四类经营主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培育,进而形成相互支撑、共荣共生的发展局面。二、哈尔滨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特点及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近年来

9、,哈尔滨市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现代种养企业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4668个,其中有经营活动的农民合作社6524个,占登记注册合作社的54.3%;家庭农(林、牧、渔)场3986个;种养专业大户3847个;现代种养企业311个。(一)四类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及特点1.农业企业目前,哈尔滨市现代种养企业发展到311个,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75家,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285家,成为领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在这些企业中,东方粮仓、中良美裕、金水河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工商资本进入农业

10、,实现农企双赢,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代表。这些企业呈现出以下6个方面的特点:(1)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是农业企业获得优质稳定原来供给的基本保障,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重要基础。农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带地入社、订单带动等方式建立原料基地、发展规模经营,为企业获得优质、稳定原料供给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大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金水河公司通过带地入社和土地流转等方式组建了12万亩水稻种植基地,占到了阿城区水稻种植面积的40%。东方粮仓公司斥资1.4亿元,一次性流转了1.2万亩耕地的14年使用权,加上订单带动0.8万亩,形成了2万亩的水稻种植基地。据测算,规模化经营情况

11、下,土地利用率提高5%-10%,土地产出率提高10%-20%,劳动生产率提高3-5倍。(2)科技化支撑。科技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实现农业企业产业链增值的重要支撑。中良美裕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成立有机水稻试验示范基地,与“稻花香”育种人田永太和水稻种植专家权云龙合作成立水稻研究所,先后培育出“五优稻”“稻花香”系列原种,形成了独有的有机水稻种植模式;有机水稻产量比普通有机水稻增产25%,各种营养物质高出普通水稻2-3倍,实现了有机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东方粮仓公司与国内多所知名农业大学合作,培育出了适宜三个积温带的4个稻花香专利品种,掌握了水稻种植关键技术;与五常市政府合作建立的省级

12、稻谷产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建立了智能浸种育秧、智能监管、智能防灾预警等“三大智能”,实现了农业的标准化生产、自动化控制、可视化管理。龙头企业依托自身的强大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整合能力,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汇集优秀人才、集成现代技术手段,打通“产学研用”之间有效通道,形成了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3)标准化生产。质量是企业生产生存和发展根本,标准化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东方粮仓公司在基地内实行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农资、统一机械、统一病虫害防治的“四统一”标准化生产流程,在加工环节推行“田间割晒、低温储藏、气体烘干、一体加工”水稻加工工作法,申请通

13、过了IS09001、IS014001、IS022000三个国家级认证,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责任人追溯机制。中良美裕公司在“统一粮种、统一育苗、统一用肥、统一技术”的基础上实行了“九+九”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即自繁原种、中药浸种、物理磁化、生物肥田、集中育苗、超稀栽培、诱驱害虫、人工除草、生物防治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模式,统一收割、田间晾晒、定量封装、数码追溯、全程联保、低温储存、两段加工、充氮保险、直通配送的加工销售服务模式。龙头企业以规模化经营为基础、以科技化为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实行标准化生产流程,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提高了产品的市场信誉度和美誉度。(4)产业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是提高

14、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有效方式。东方粮仓公司通过建立原料基地、种子繁育基地、建设现代化仓储设施等方式,夯实了产业链前端基础;围绕“米、糠、壳”三大技术研发路线把稻谷“吃干榨净”,开发出了天地稻、天缘稻、稻可稻三个中高端大米品牌,研发完成了发芽糙米、留胚米、米乳、全脂稳定米糠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系列产品,提高产业链中端增值能力;通过电商销售和连锁加盟形成了线上线下双运行的营销格局和高效率的品牌营销体系;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使东方公司有效破解了农业产业“种强销弱、量大链短、优质不优价”的难题,在实现了企业经营效益高速增长。除东方粮仓外中良美裕、昊伟农业、金水河、完达山、华强皮草等一大批龙头企

15、业也建立了从良种繁育、规模种养、精细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5)共赢化联结。利益共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利益链条必须依据“激励兼容”原则,形成成员权利与成员利益相匹配、相均衡的利益分享体系。东方粮仓公司通过“高价流转、一次支付、优先安置、定量奖励”的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了农民收入“四个多”,即租金多收一块、理财创业多得一块、打工酬劳多赚一块、以产定收增收一块,流转农户人均收入较流转前增加40%以上。中良美裕通过“一次多让利、以地包收入、随行保高价”的利益联结模式,使联结农户农民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每

16、亩收益的增加50%以上。金水河通过“订单托底、高价收购”的利益联结模式使农户每亩收益增加20%以上。东方粮仓等龙头企业通过建立“激励兼容”的利益联结模式,有效解决企业与其它主体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不稳固的问题,实现了农企共赢。(6)社会化服务。农业企业开展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挖掘产能、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中良美裕公司在为签约农户提供全程生产服务的基础上,在教育、医疗、嫁娶、灾害、法律等方面给与全方位的援助,以村企共建的方式辟建了美裕新村、民俗博物馆、水稻博物馆,使农户生产效益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东方粮仓公司利用企业富余产能每年为周边农户提供水稻智能浸种催芽服务

17、900余吨,提供航化防治服务面积2万亩、粮食仓储2万吨、烘干6万吨,企业社会化服务总收入达到了98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中良美裕等龙头企业充分调动自身潜能,创新企业惠农模式,在增加企业收入、聚集企业发展人气的同时,提高了农户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从以上6个方面的特点可以看出,哈尔滨市以东方粮仓、中良美裕、金水河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建立机制联农户、建基地推科技、建设施强产业、树品牌闯市场,向农业输入资本要素、科技要素和现代企业管理要素,全面提升了农业设施化、集约化、科技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形成了“六化互动”“六化融合”的发展新模式。他们的

18、实践表明,在严格把好审批关、监管关的前提下,农业企业进入农业领域不但不会与民争地、与民争利,反而会带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快速建立、带动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带动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加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2.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截至目前,哈尔滨市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已经达到1.3万余个,其中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有6524个,占登记注册合作社的52.1%。在生产运行的农民合作社中,从事种植业的有4266个,占65.4%;从事养殖业的2254个,占31.5%;入社成员27.4万人。在众多的合作社中,涌现出了方正县

19、骏丰粮食产销合作社、呼兰区金山现代农机合作社、五常市二河乡新庄农民合作社等一大批规优秀典型。总结这些合作社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7种类型:(1)带地入社,规模经营。这类合作社的特点是以现代大型农业机械作业为手段,跨村屯吸收农户带地入社,实现规模经营。此类合作社中最为典型的是呼兰区康金镇杨木村的金山现代农机合作社。2010年由村书记刘福全等5户农民自筹400万元,国家无偿投入600万组建起千万元现代农业农机合作社。经营面积由2011年的1200亩逐步扩大到2014年的3.16万亩,辐射4个村。土地流转方式在2013年之前一直采取现金流转,合作社资金压力较大。2014年采取“带地入社,保底分红”的

20、入社方式,现金流转面积减少到4000亩,节省了大量生产资金。当年为成员确定的保底额为500元/亩,年底社员平均亩分红433元,亩纯收入达933元,比未入社农户高出120余元。2015年通过引导、教育社员,全面实行“带地入社,风险共担”,把合作社的命运与成员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使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成为可能,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通过社内就业、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二、三产业,使社员收入明显提升。(2)规模流转、统一经营。这类合作社的特点是在劳动力流出较多的村屯,由村干部发起成立合作社,整屯、整村或跨村屯流转土地,耕地实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作业,合作社仅用少量的种田能

21、手管理和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效益。例如,方正县德善乡德善村村支书索彦君等发起成立的骏丰粮食产销专业合作社,根据当地大量村民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整屯流转了小西屯118户的1980亩耕地,其中53户农民带地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合作社将流转农户的农机作价入股参与分红,组织17名成员进行生产管理,按劳计酬。2014年入社成员每股分红1260元,比未入社的农户每亩收益高出173元。(3)分散生产,统一服务。这类合作社多由村干部、有技术专长的农村能人牵头领办,合作社不仅为成员提供服务,还努力带领成员共同致富。此类合作社最为典型的是由村党支部书记刘清泉牵头领办的五常市二河乡新庄农民合作社。

22、合作社吸收本村有着基本相同服务需求的350余户农民为成员,为其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购买、种植技术培训、产品加工销售等系列服务。对内实行民主管理,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提高了市场话语权,社员拧成“一股绳”,抱团闯市场。2014年合作社为种植水稻的农户统一加工销售大米4012吨,实现销售收入4018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15000余元。(4)大户带动,合作经营。这类合作社多由有经济实力的农民、农村经纪人等牵头领办,合作社理事长大部或全部出资流转土地,然后再将土地转包给成员或与成员合作经营,合作社负责提供服务、回收或包销全部产品,带动成员共同致富。例如,由多年经营花生购销的王金龙、左翠翠夫妇领办的

23、双城市韩甸镇白土村的翠翠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达到1660亩,其中社员带地入社300亩,入社农户除保底分红外,还按照出资额进行盈余分配。2014年合作社产出优质花生90万斤,产值516万元,净利润156万元,带动周边2200余户种植销售花生6000余吨,每吨为农户增加收益200元。合作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闯市场,实现了品牌化、规模化,提升了合作社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5)亲朋搭伙,统一经营。这类合作社的特点是成员多以“人合心、马合套”的亲戚朋友为主,人数少则七、八户,多则十几户,种地费用视每家经济状况能多出则多出,能少出则少出,没钱还可以不出,体现了农民之间团结合作的淳朴民风,农

24、民也称这种模式是“伙种地”。此类合作社最为典型的是宾县宾州镇新立村的树君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田树君等11户农民发起成立,在自有土地和农机具全部折价入股的基础上,共同出资流转了2400亩土地,经营规模达到2755亩。合作社利用自有的农机装备采用大垄双幅种植技术,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存储、统一销售,10个人就耕种了以前200多户的土地,节约各种生产成本费用5万余元,促进300多名劳动力转移,外出打工增加收入500余万元。(6)出资入股,合作经营。这类合作社的特点是合作社通过社员出资入股的形式筹集生产资金,即社员入社必须认购股金或按一定额度出资,合作社年终按出资额分配红利,形成“一赢俱赢

25、,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例如,五常市十万人家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由理事长赵维石带头集资470万元,社员加入合作社每亩出资200元,建设了水稻育秧基地、水稻加工厂,注册了“付家大院”商标,产品全部通过设在哈尔滨、大庆、杭州、沈阳等城市的22个五常大米直销店销售,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延长了产业链条,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2014年入社成员户均纯收入达到15万余元。(7)能人带动,加工销售。这类合作社多由懂技术、会经营或长期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运销等有威望的能人牵头,充分利用他们的技术专长或长期培育的销售渠道,将从事同一种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共同致富。双城区双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是这类

26、合作社的典型代表。合作社社事长陈胡树国把近20年积累的贩运蔬菜经验和销售渠道,运用到合作社,发展北菜南运,合作社主打的反季节西红柿,已远销到青岛、无锡、郑州、杭州、广州、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社员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以上7种模式,是近年哈尔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一个缩影,共同特点是能人发起、规模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运行规范、管理民主,不同之处在于每种模式都各具特色、各有高招、各有所长,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为合作社发展探索了新路、提供了范本、指明了方向。3.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自2013年中央提出鼓励发展家庭农场以来,哈尔滨市注册的家庭农场数量增长较快,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旺盛的生

27、命力。但从实际发展情况看,哈尔滨市的家庭农场与传统的专业大户并无本质区别。因此,本文将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合并为一类进行分析。目前,哈尔滨市注册家庭农(林、牧、渔)场3986个,种养专业大户3847个,二者占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的53.4%。在众多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中涌现出了木兰金明玉家庭农场、延寿桂丰源家庭农场、阿城种植大户王志强、巴彦种粮大户赵辉等先进典型,其共同特点是:艰苦创业、持之以恒,滚动发展、规模经营,科学种田、机械耕作,发家致富、不忘乡亲。(1)艰苦创业,持之以恒。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经营者最初都是普通农民,他们在身边很多人离开土地、另谋出路的情况下,凭着对农事劳作的热爱,以筚

28、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品格,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延寿县农民桂永昌事迹最为典型。桂永昌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农业生产效益不高、村民纷纷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坚持农业生产,靠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硬是在蚂蚁河和亮珠河交汇处的荒地上开垦出505亩耕地。随着荒地慢慢熟化和种植技术的日臻完善,以及国家取消农业税、给与种地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格等政策的实施,桂永昌从土地种植上得到了较为丰厚的回报,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哈尔滨市第一批家庭农场主。(2)滚动发展,规模经营。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可以依靠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大生产规模,但普通农户受限于自身实力,一般都需要依靠长

29、期的精打细算和财力的逐步积累,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例如,木兰县金明玉家庭农场最初的经营规模只有200余亩,后经一家人的辛勤劳作和精打细算,再加上银行贷款,经营规模达到了1100亩,家庭年收入超过40万元。阿城区农民刘金柱最初只有全家承包的20亩耕地,2006年转包了村里的100亩土地。此后,刘金柱利用经营收入每年都流转一些土地,经营面积逐步增长到2014年的1300亩,并注册成立了金柱家庭农场,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和新一代职业农民。(3)科学种田,机械耕作。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支撑。阿城区金顺家庭农场主卢相国,坚持“测土配方”改良土

30、壤、“对比择优”精选良种、“有机肥料+无公害农药”保品质、“秸秆还田” 提升地力的科学种田方法;为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卢相国在对耕地进行大方田改造的基础上陆续购进了各类农机具26台套,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科学种田+机械耕作确保了稻米的优良品质,提高了农场经营效益。2014年农场稻米以高出市场价10%的价格订单销售,年利润达到55万元。(4)发家致富、不忘乡亲。家庭农场主和种粮大户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和聪明才智发家致富,同时也用自己成功经验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田、共同致富。延寿县桂丰源农场主桂永昌积极为乡亲们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传播自己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联合村民们一起集体

31、采购农资,每年在生资采购上都能为村民们节省十余万元;带领村民把自己生产的大米销往山东,带动周边农户增收30余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加信镇涌现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10余户,由于事迹突出,他多次被延寿县授予全县种田能手、农民致富带头人和种粮状元等荣誉称号。类似桂永昌这样的农场主和专业大户还有很多,他们致富不忘乡亲,成为传播农业技术、带动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哈尔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近年来,哈尔滨市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了数量快速增长、质量逐步提高、典型不断涌现等许多实实在在的成

32、绩。但是,作为新生事物,哈尔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制约亟待打破。在土地流转方面,一些农民对土地流转本身心存疑虑,不愿流转土地;一部分农民有流转土地意愿,但在土地流转上漫天要价,条件苛刻,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能够通过流转获得土地,但是生产经营成本大大增加;土地承包经营细碎化导致经营主体难以集中连片流转土地,不利于机械化集中耕种。在生产性建设用地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性建设用地不足,粮食仓库、烘干机房等生产性设施建设受阻,导致很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得不以住宅为依托,在房前屋后私搭乱建,这也是不少地方宅基地违规扩大的重要原因。

33、二是联结机制亟待完善。从哈尔滨市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行来看,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不规范的问题较为普遍。其一,部分合作社负责人把合作社视为个人赚钱和获得政策扶持的工具,合作社不但没有起到组织、带动农户的作用,反而以合作社名义将价高质次的生产资料卖给农户,套取国家的扶持资金,影响了合作社声誉。其二,部分农户缺乏诚信意识,即便签订订单,也会因为市场价格的波动随意违反约定。其三,部分农业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仍以订单、合同、购销等松散型联结机制为主,利益返还、土地经营权入股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发展缓慢、比重较低。总而言之,各类经营主体之间尚未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舟共济,共同发展的局面。三是规模档

34、次亟待提升。其一,由于土地流转慢、融资困难等因素制约,哈尔滨市大多数经营主体存在规模偏小、带动能力偏弱的问题。目前,哈尔滨市510户成员的农民专业合作占到总数的52%;具有一定规模、真正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作用的不足10%,能提供产、供、销全程服务的合作社不足5%,全市加入合作社农户仅占农户总数的12%,不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7;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哈尔滨市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型企业居多,对本地经济起支撑作用的知名大型企业偏少,整体规模偏小。其二,相当一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精深加工比重低,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竞争力和科技支撑力不强,深度参与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的能

35、力不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等问题。其三,由于规模不够、档次不高、运行不规范,加上产业链条不长,深加工能力不强,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性差,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对农业支撑和农民致富的带动力不够。四是职业农民素质亟待提高。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主力军。但哈尔滨市职业农民素质普遍不高,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主要表现为: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职业农民,大多是为留守的妇女和中老年人,他们相当一部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有的甚至连产品说明书都看不懂,种地基本上凭经验、凭热情。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民培训效果不够理想,一些培训机构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忽视了

36、农民的实际需要,培训缺乏针对性和连续性,效果欠佳。五是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融资难是困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最关键问题之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因为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因素影响大,尤其是在气候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农业生产风险与日俱增,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偿还能力心中没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少商业银行认可的有效抵押物,难以进行抵押贷款;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之后,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可以进行抵押贷款,但是这一政策执行刚刚起步且手续繁杂,操作起来麻烦,且额度有限,难以满足贷款需求。三、对策建议(一)明确一个目标: 切实提高新型经营主体作用发挥覆盖面目前,哈尔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已经

37、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它们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充分体现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主体作用。但是,从哈尔滨市整体发展情况看,一个个优秀典型就像夜空中的点点繁星,虽然灿烂耀眼,但终究光芒有限。因此,哈尔滨市应继续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着力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覆盖面,通过更多优秀经营主体的“结点、连线、成网”,最终实现全市新型经营主体作用发挥全覆盖。围绕这一目标,要坚持“两手抓”。坚持一手抓加快发展。特别要广泛动员村两委干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基层农技站、基层供销社、农产品营销经纪人等组织和个人,领办或合办新型主体,增加新型主体总量,不断扩大覆盖面。坚持一手抓规范提升

38、。实践证明,提升一个发展基础好的合作社,要比新发展一个合作社,成本更低,成效更大。因此,在增加总量的同时,要突出抓好新型经营主体的规范运行和发展提升,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重点帮扶等措施,促其发展壮大,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二)抓住两个关键:组织领导和典型培育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应充分认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中心任务来抓。建立市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领导小组,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和统一组织领导,打破条块分割,明确责任、完善政策、狠抓落实,帮助新型经营主体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直相关部门应及时总结本

39、领域优秀新型主体发展经验,形成可大面积复制推广的新型主体成功模式宣传材料,免费向广大农户和新型主体发放。利用农闲时节,组织优秀新型主体负责人在全市范围内巡讲成功经验,通过典型带动、利益驱动、风险触动等办法,引导农民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搞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规划,把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列入各区、县(市)以及下属乡镇、街道年度考核内容。二是强化典型培育。市级层面,市值机关要以“帮扶、帮建、包扶”工作为载体,帮助帮扶对象建立和发展1-2个有规模、上档次的新型经营主体;区、县(市)层面,要责成农业、林业、畜牧、渔业、农机等部门,各选择23个产业特色明显、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运行机

40、制和服务内容比较规范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重点培育,以点带面推动新型主体发展。(三)着眼三个提升: 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一是以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重点提升规模化。种植业和养殖业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其劳动对象是活的生物体,需要劳动者具备高度责任心和主动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户,以家庭作为经营单位,其成员利益高度一致,劳动责任心强、主动性高,既适应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发挥了家庭经营的独特优势,又克服了承包农户“小而全”的弊端。正因为如此,以家庭为单位实施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具体到哈尔滨市,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牌、经

41、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加快制定不同生产领域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符合登记条件的可以申领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 鼓励农户以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合作社或成立公司;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通过流转土地等多种方式,扩大生产规模。二是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提升组织化。合作经营可以帮助农户提高市场谈判地位,解决单家独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划算等问题。从国际经验看,农民合作社的主要作用就体现在这些环节。针对哈尔滨市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

42、,深入开展“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合作社“五化”创建活动,提高合作社发展质量;其二,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合作社以法人身份按产业链、产品、品牌等组建联合社,着力打造一批龙头型合作社;其三,支持农民合作社独立或联合其他生产经营组织兴办加工、流通服务业,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提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其四,开展合作社信用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五,大力发展各类农业服务组织,提升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三是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提升产业化。

43、公司制经营在农产品加工、物流环节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应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发展产业化经营。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对我市农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给与重点扶持,形成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本地支柱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围绕我市八大农业产业化集群,通过大企业强强联合、中小企业分工协作,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局部产业链整合向以产业利益相关者为主导的网络型产业链整合转变,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每年优选出一批潜力突出、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小型企业,给与资金、信贷支持,加速企业成长,加快规模扩张,帮

44、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拓展,由数量、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由粗放经营管理向科学质量管理提升,实现从量到质的企业培育。(四)落实四大政策:财政扶持、用电用地、税费优惠、信贷支持一是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市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支持各区、县(市)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直补、以奖代投、担保贷款、保费补贴、贷款贴息、人才培养、信用管理等方面工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的原则,对各类涉农项目进行优化整合,按照“扶优、扶大、扶强”原则,集中向生产经营规模和经营管理水平达到较高标准经营主体投放,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改革和创新财

45、政奖励扶持办法,可考虑将部分财政奖励扶持资金用作担保基金,或者直接由政府注资成立担保公司,为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担保或贷款贴息。二是落实用地用电政策。在年度用地计划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用地指标,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机制,专项用地指标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优先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用电按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执行,其他加工用电按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价格或大工业用电价格执行。三是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对农民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产品及向本社成员销售农资的免征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从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产品,可按 13% 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对合

46、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 对合作社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 直接用于农林牧渔的生产用地免缴土地使用税; 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性服务业务免征营业税;积极为新型主体办理证照、发票领购、纳税申报等提供方便和加强指导服务。四是落实信贷支持政策。引导和推动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将符合条件的新型主体列为优先支持对象,积极开展企业联保、合作社联保等抵押担保贷款,探索将专利权、商标权、股权、应收账款、汇单、订单、保单等纳入抵(质)押担保范围,推广农业机械设备、畜牧水产养殖收益权等为标的的新型抵押担保方式;支持龙头企业联合合作社成立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开展融资担保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组建主要为当地农村服务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兴办为农服务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健全政策性农业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