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年看周初的三监TsinghuaUniversity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6/5cd50411-7480-4c1c-b591-f34472bd8394/5cd50411-7480-4c1c-b591-f34472bd83941.gif)
![从系年看周初的三监TsinghuaUniversity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6/5cd50411-7480-4c1c-b591-f34472bd8394/5cd50411-7480-4c1c-b591-f34472bd83942.gif)
![从系年看周初的三监TsinghuaUniversity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6/5cd50411-7480-4c1c-b591-f34472bd8394/5cd50411-7480-4c1c-b591-f34472bd83943.gif)
![从系年看周初的三监TsinghuaUniversity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6/5cd50411-7480-4c1c-b591-f34472bd8394/5cd50411-7480-4c1c-b591-f34472bd83944.gif)
![从系年看周初的三监TsinghuaUniversity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6/5cd50411-7480-4c1c-b591-f34472bd8394/5cd50411-7480-4c1c-b591-f34472bd839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路懿菌系年简文云:“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 三监而立 丰子耿。成王屎伐商邑,杀 拿子耿。”“学子耿”又作“录子圣”, 其同大保签铭文所见的“录子 即I (圣)”相印证。简文的显现,不但证明了 “录 子月口(圣)”即为传世文献中的王子禄父,同时亦为从头熟悉周初的“三监”提 供了目前所见的最先的历史资料。(一)传世文献中的“三监”考诸传世文献,“三监”之称最先见于诗谱邺鄙卫谱孔颖达正义所引 尚书大传,“武王杀纣,立武庚,继公子禄父。使管叔、蔡叔监禄父,禄父及 三监叛。”此处记载先言“管叔、蔡叔监禄父”,以管、蔡二叔为“监”,后却
2、言“禄父及三监叛”,似在管、蔡二监之外尚有一监。学者以为“这种依违两可的 模糊说法,说明汉初今文家对三监一词的历史内涵并无清楚的熟悉。司马迁 作史记没有采纳三监那个概念,恐怕与此不无关系。”史记周本纪 言:“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管蔡世家言:“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 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卫康叔世家那么言:“武王已克殷纣,复以 殷余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 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在司马迁的记叙中,武王 以管、蔡二叔“相”、“傅相”武庚以“治殷遗民
3、”,并未言及管、蔡之外还有他 人,更未显现“三监”之称,也未以“三监叛”来归纳武庚与管、蔡二叔一起发 动的兵变。成书时刻早于史记的逸周书作雒言:“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殷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较之史记,作雒以管、蔡、霍三叔“俾监殷臣”,但仍未以“三监”指称三叔,而且言 “辟三叔,王子禄父北奔,管叔经而卒,乃囚蔡叔于郭凌”,并未提及霍叔的下 场。“管蔡之乱”见于左传昭公元年、国语楚语上、孟子等先秦文杜勇:尚书 周初八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93页 献,而关于“霍叔”的记载,却仅见于商君书刑赏,“昔者周公旦杀管叔, 流霍叔,日犯禁者也。”可见史记、
4、淮南子等西汉文献多言管、蔡、武庚 一起叛周,不言霍叔之事,是有其史料依据的。而且各文献皆未显现“三监”之 称,也未将管、蔡、武庚三人视为“三监”。如学者所言,西汉时期关于“三监” 历史内涵的熟悉是模糊不清的,管叔、蔡叔、武庚三人也未以“三监”称之。东汉班周在其所著汉书地理志中正式以武庚、管叔、蔡叔为“三监”: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北B、庸、卫国是也。北B,以封纣子武庚;庸,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故书序日:武王崩,三监叛。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日孟侯,以夹辅周室;迁北B、庸之民于洛邑,故北B、庸、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班周依据书序,以武庚、管叔
5、、蔡叔为“三监”,而且以为周人克商后以“三 监”三分原商畿为邺、邮、卫三国,具体的那么是封武庚于邺,封管叔于邸,封 蔡叔于卫。周公平乱后,并三国之地为康叔所封之“卫”,因此“北B、邸、卫三 国之诗相与同风”。班固以武庚为“三监”之一,同管、蔡二叔一样具有监管殷 民之权。而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诗谱邺鄙卫谱中那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北B、邮、卫者,商纣畿内方千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大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纣子武庚为殷后。庶殷顽民,被纣化日久,未能够建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自纣城而北谓之北B,南谓之 邸,东谓之卫。三监导武庚叛。成王既
6、黜殷命,杀武庚,复伐三监。更于此三国建诸侯,以殷余民封康叔于卫,使为之长。后世子孙稍并二国,混而名之。七世至顷侯,当周夷王时,卫国政衰,变风始作。故作者各有所伤,从其国本而异之,为北B、庸B、卫之诗焉。郑玄以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而且以为北B、邮、卫为商纣畿内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大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武王克商后封武庚于京师以为殷后,而置“三监”于北B、邸、卫三地,“自纣城而北谓之北B,南谓之邸,东谓之卫”。成王平乱后,建北B、邸、卫三国,康叔所封之“卫”为 诸侯之长,其后世子孙兼并邺、邸二国而“混而名之”。依照郑玄的说法,北B、 邸、卫作为地名在武王克商前即已存在,
7、武王克商后置“三监”于此,成王平乱 后才成立北B、邸、卫三诸侯国,康叔所封之“卫”最初只在“纣城”之东的范围。 同班周的“三监”之说相较,郑玄不但不以武庚为“三监”之一,而且将北B、邮、 卫建国的时刻定在成王平乱以后,而且明确了北B、邸、卫三地的具体范围。尽管 两人的“三监”之说存在诸多不合,但两人都是以周初的“三监”之设作为北B、 庸B、卫“相与同风”的缘故。不管是班周以武庚、管叔、蔡叔为“三监”仍是郑玄以管叔、蔡叔、霍叔 为“三监”,两人的“三监”说都以为武王克商后以“三监”三分商畿,而作 雒、史记等较早文献中都没有武王克商后三分商畿的记载,左传定公四年、卫康叔世家等都有康叔封于卫的记载,
8、而“北B” 、“庸B”不管是作为诸侯 国名仍是地名都不见于较早的西周文献,尤其是依照郑玄所言,“北B”、“邮”两国应与卫国一样是在成王平乱后所建, 但在所有记载西周分封史事的文献中, 皆 不见其名。因此班周、郑玄两人所言的周人以“三监”三分商畿之说缺乏靠得住 的史料支撑,并非能作为西周初年的历史事实来明白得。由于传世文献中关于“三监”的记载多为只言片语,东汉班周、郑玄又依照 各自关于文献的明白得,对本来在西汉时期历史内涵已模糊不清的 “三监”问题 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后世学者依照对“监”义的不同明白得及结合史记 、逸 周书等文献所载,或依班说,以武庚、管叔、蔡叔为“三监”;或依郑说,以管叔、蔡叔
9、、霍叔为“三监”。遂使得“三监”问题在西周史研究中一直处悬而 未决,学者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系年简文言“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录子圣”,“三监”为商人所杀,录 子(武庚)不可能为“三监”之一。而文献中明言周公“杀管叔,放蔡叔” ,非 为商人所杀,以此来看,管、蔡二叔亦非“三监”。(二)“商邑兴反”与“三监”之设系年简文云:“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 三监而立录子圣。成王屎(践)伐商邑,杀录子圣。”“商邑”之称见于传世文献,如“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诗经商颂殷 武)、“俾暴虐于百姓,以奸无于商邑”(尚书牧誓)、“辜在商邑”(尚 书酒诰)、“其在商邑,用协于厥邑”(尚书立政
10、)等。而简文中的“成王屎伐商邑”同康侯签铭文“王刺伐商邑"相印证,二者所载的应都是成王 征伐录子(武庚)兵变之史事。再结合大保签铭来看,录子(武庚)之乱是在“商 邑”发动的,因此才会成为周人征伐的对象。关于康侯签铭文中的“商邑” ,唐 兰以为:“商邑即大邑商,指商都。”陈梦家依照帝王世纪、汉书地理志、括地志等文献以为商纣都于朝歌,“武庚所封,亦应在此”、“此铭王所伐的 商邑,当指朝歌而言”。武庚“俾守殷祀”之“商邑”应是商纣王都所在,而 商纣时期的王都应在安阳殷墟,而非朝歌。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七)十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 北距邯郸及
11、沙丘,皆为离宫别馆。”殷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亦云:“相州 安阳本盘庚所都,泪水南岸三里有安阳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谓北蒙者也。” 王国维在说殷一文中言:“殷之沮水南之殷虚,盖不待言”、“今龟甲、兽 骨出土皆在此地,盖即盘庚以来殷之旧都。”随着殷墟遗址考古挖掘的不断深切,愈来愈多的学者已以为河南安阳小屯殷墟正是商朝自盘庚至帝辛8代12王所统治的商王朝的王都所在。关于文献中以朝歌为商朝晚期王都的说法, 杨宽以 为“牧邑即是妹或沫,也即朝歌"、“大邑商的郊区原有别都的建置, 牧确实是商朝晚期的别都。牧不仅有离宫别馆,而且驻屯有重兵,防守着南郊 的重要门户。牧是商朝晚期重兵驻屯之地,因此武王要克商
12、,必需进军到牧野, 展开决战。一旦牧野的决战武王取得决定性成功,殷的都城便无法防守,整个大 邑商就专门快被全数占据,商朝就衰亡了。”从甲骨卜辞看,商人对王都的称号有“兹邑”、“王邑”(一期)、“邑”(二期)、“大邑”(三四期)、“大邑商”(五期)。帝辛时期的商王都即以“大邑商”称之,何尊铭文亦言“唯武王既克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页。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页。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第267页。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孙亚冰、林欢:商代地理与方国,中国社会
13、科学出版社 2010年版,第69页。大邑商”,可见西周初年周人仍沿用这一称号。学者以为“大邑商”有两层含义, ”其一表示的是安阳殷都,其二表示的是商的王畿,而从周武王与商纣王决战之地是在朝歌的牧野来看,在帝辛时期大邑商概念包括朝歌在内。”作为商王畿概念的“大邑商”其包括的范围应是“北起沙丘,南到朝歌,西到太行山, 东到古黄河的地域”。随着周人克商的成功,商王朝在“大邑商”内的统治已 然解体,作为王畿概念的“大邑商”已不复存在,周人牧野决战后迅速占据安阳 殷都,“商邑”应是周人对商王都的另一种称号。作为曾是商纣王都的“商邑”,既是商王朝的政治、宗教中心,同时亦是商 王室贵族及其他商人宗族的聚居之
14、地。有学者依照殷墟的考古挖掘,以为“殷墟 实属于一种大城聚落的组织形态,殷墟这一大城聚落是由星罗棋布的小族邑聚落 簇拥着王族城邑而组成的。王族城邑是殷墟大邑商的中心, 是都城的心脏。在王 族城邑周围,在30平方千米王畿范围内向心式地散布着层层族邑,这层层族邑 的沟通联结,形成了似无实有的聚落屏障或类似城墙的防御功能。”而殷墟的居 民要紧由五部份组成:(1)殷王室成员及其妃嫔妻妾,官员侍从,为殷王室效劳的奴仆卫士。(2)殷王室在殷墟还有一支常备军,他们负责王宫的警卫。(3)还直接操纵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内奴隶。(4)数量众多的手工业生产者,包括在青铜器铸造、制骨、制陶、玉石器制作等作坊中从事生产劳
15、动的工匠。(5)殷都居民中数量最多、所占比例最大的应是广大的族众,包括各氏族的贵族领袖(族尹),他们居住在宫殿区周围的各聚落内。 每一个氏族都有各自的族邑(即聚落)。族邑与族邑之间的空白地带应是他们用以 耕种的土地。他们聚族而居,合族而葬。以此来看,“商邑”的“殷遗”要紧由三大部份组成:第一部份应是以录子王震中:商代都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版,第318页。徐义华:商代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年版,第309页。陈朝云:商代聚落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陈朝云:商代聚落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武庚)、微子、
16、箕子等为代表的商王室宗亲贵族,和隶属于他们统治的奴仆卫 士、官员侍从等;第二部份那么是数量众多的贵族氏族和王朝官员,逸周书商誓:“王假设曰:告尔伊旧何父口、口、几、耿、肃、执,乃殷之 旧官人序文,及太史比小史昔,及百官里居献民”其中“几”、“耿”、“肃”、“执”等皆为氏族名称,“旧官人”、“太史比”、“小史昔” 所指的应是原殷商旧官员;第三部份那么是处于最底层的效劳于商王室及贵族阶 级的从事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一般商族民众。商在“大邑商”内的统治是以“族”为单位的,以录子圣(武庚)为首的商室贵族无疑是居于“殷遗”中最上 层的统治阶级,其自身也具有较强的宗族势力。周人克商后对待这些在商纣统治
17、时期蒙受残酷打压的商室贵族予以各类优待,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克 商”的军事代价,另一方面也是“顾忌”于这些商室大族的势力,因此“立王子 禄父,俾守商祀”,承认了录子(武庚)的宗教祭祀权利,使之继续居于“商邑” 内,名义上仍是商室宗族的族长。周本纪载武王克商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以后于焦,黄帝以后于 祝,帝尧以后于蓟,帝舜以后于陈,大禹以后于杞”,以此来看,武王”封商纣 子禄父殷之余民”、“以奉其先祀勿绝”的性质当如此相似,即是给予录子(武 庚)继续统治“殷遗”之权,只是现在的“商邑”已非“大邑商”的王都,而同 “焦”、“祝”等一样都是臣服于周的异姓族邦。周人在“褒封”的同时,亦分
18、封功臣子弟,史记管蔡世家载:“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 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封叔旦于鲁而 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封叔武于成,封叔处于霍。”另据左传僖公 二十四年所载富辰语,武王时期受封的尚有毛、告B、雍、滕、毕、原、哪、旬B、 荣等,有学者以为武王时的分封“完满是依照需要而设立的军事据点, 重点在于 操纵战略腹地,具更像是战略要塞,而不像授民授国土的封国。”如管叔所 封之地“管”,即利答铭文中的“能自”,于省吾先生早已指出“寓”为“管” 之初文,陈梦家先生指出“西周金文中的自为师旅的专名”,“国画”即宫长为、徐义华:殷遗与殷鉴,中国社会科学
19、出版社 2011年版,第109-110页于省吾:利盗铭文考释,文物1977年第8期。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2页。指管地的师旅所在。尚书洛诰:“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陈梦家以为“洛师 即洛自,乃未营洛邑以前师戍所在。”西周初期的小臣百速签铭文:“叙东夷大 反,伯懋父以殷八自征东夷。唯十又一月,遣自 旗自,述东陵,伐海眉,厥复 归在牧自”其中的“旗自”、“牧自”即为“殷八师”的驻屯之地,而“牧”即为原商王朝的军事重镇牧邑。同为西周初期的康侯鼎铭文作:“康侯在朽自,赐作册竭贝,用作宝彝。”小臣单斛铭文作:“王后摩克商,在成自,周公赐小 臣单贝十朋,用作宝尊彝。”研究者指出
20、:“这些称做某师者,一样都是西周 王朝直属军队的驻地或防守地域,也即是六师或八师在周王朝直属区域 内各驻扎地的具体称号”,而“各类迹象说明,这些西周军队的驻防地域,多数 都是相对固定的长期驻地,它们呈点状交织散布于西周东土和西土范围 内的要紧用兵方向,由周王录用的专职官员来进行治理,属于西周王朝直接操纵 的特定地域范围。”以此来看,“管自”、“成自”、“朽自”等这些显现于西周初期 铜器铭文中的“自”应都是周人克商后驻扎在原商属地的师旅,武王的“分封” 正与此性质相同,周人正是通过这些军事据点的设立将新征服的原商属地纳入自 己直接的军事操纵之下,使之成为西周王朝的直属领地。而武王所封的“诸叔”更
21、像是各军事据点的防守长官而非封国君长, 其同封于“商邑”的录子圣(武庚) 的性质是不同的。现在的“商邑”作为周的臣属族邦,尽管同臣服于周,但并非周的直属领地, 但其却是周人在东方统治的最大隐患。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在西归程中,曾“登豳之阜,以望商邑”,并在回到宗周后,夜不能寐,对周公言:“维天不享殷, 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维大建殷, 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武王所言 的“登名民三百六十夫”所指的应该确实是盘踞于商邑之内的商室贵族,正因为以录子圣(武庚)为首的这些“殷顽民”虽临时臣服于周,但仍随时都有兵变的 可能。“未定天
22、保”即指没有完全取得天命,亦指周的统治仍然存在隐患,而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2页。于凯:西周金文中的“卜1”和西周的军事功能区,史学集刊,2004年第3期。隐患就在“商邑”。因此,武王对录子(武庚)之封实为迫于克商之初的政治形 势,关于自己的腹心之患,周人必然要予以监管和防范,“三监”的设置应即是周人针对“商邑”而采取的不同于其他直属领地的监管方式。“监”,说文云:“监,临下也,从卧 省声。”甲骨文中的“监”作善” 象人俯身通过盛水的容器观看自己的面貌, 其在卜辞中多以动词和名词的形式显 现,如“癸丑卜,惟超监凡”(合集27740)、“王其呼监,大吉”(屯南721)等。“凡”在卜辞中又作地名显现,如“卜,贞中子肱疾,乎田于凡” (合集21565), “监凡”当指对凡地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对比阅读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8《网络新世界》(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001
- 9《这些是大家的》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Unit 1 Back to School Reading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译林版(2020)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5课 戊戌变法(2)教学说课稿 岳麓版选修1
- 2025市场门市部租赁合同
- 2025电脑维修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10.1 劝学说课稿(3)部编版必修上册
- 2025苹果购销合同样书
- 24 京剧趣谈(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环保局社会管理创新方案策划方案
- 主题二任务二 《探究身边信息技术的奥秘》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人教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Section A (1a-2d)》教学课件
- 2023年版《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解读课件
- 10kV环网柜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 电工班三级安全教育内容范本
- 中国血管通路专家共识解读
- 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阳性、阳性儿复查随访登记表
- 开学前幼儿园安全培训
- 2023年湛江市麻章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考试真题
- 《装配式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保温系统构造》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