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_第1页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_第2页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_第3页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_第4页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火烧圆明园后,圆明园由中国最大的博 物馆变成一堆废墟。下面是 分享的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一起 来看看吧。火烧圆明园详细资料圆明园始建于 1709年(康熙48年),最初是 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稹的。1744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 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与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 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展局部增建、改建 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 局根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展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 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 玉泉“

2、三山的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 建和装饰。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同治帝时欲 修复圆明园,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 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巧取豪夺的消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圆明园;沦为废墟的“万园之园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 圆明园连烧3天3夜火劫:“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如何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咸丰十年 (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 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展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承 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

3、曾将英法被 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于 1860年10月18日率领 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坐落在西郊海淀区,与颐和 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园、绮春园 三园组成。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稹 (后来圆明园遗址的雍正 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 150 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 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 也称“夏宫。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说法。其实

4、,火烧圆明园的 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 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 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10月17日,英国首席代表额尔金以清政府“不讲道义,不顾国 际法,将捕获的英法“侨民十八人虐待致死为口实,照会清政府: “圆明园者,英法侨民所受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也。(英国)誓必毁 为平地野蛮地命英军于10月18、19两日,将西北郊的五园(即圆 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 山)等皇家园林焚为灰烬。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 妄行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

5、,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10月18日至19日,是又一个应该用黑色石碑加以标记的日子。英军点燃圆明园英法侵略军到达圆明园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 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 3天3夜,使这座世界名 园化为一片废墟。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 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和“万园之园。圆明园座落在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 46 年(1707年),由圆明、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 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

6、(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 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 家宫苑。圆明园继承了中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 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 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 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 和谐完美。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 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 劫把园残存和陆续根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消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

7、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 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 势,纷纷从圆明园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 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圆明园 占地35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 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 8.5个紫禁城!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 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 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 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 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

8、宛自天开"。圆明园不仅以园 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 法国大作家雨果 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媲美 "。园各殿堂装饰有难以 计数的紫檀木家具,列有许多国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 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 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 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和“万园之园。圆明园的消灭:揭秘英军焚毁圆明园的真实原因英

9、军焚毁圆明园 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个原因我们史学界有很多的说法,估计有十种以上。史学界占主流地位的说法是:“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他 们为了掩盖劫掠圆明园的罪证,要销赃灭迹,很多教科书里都这样 讲。这个说法,出自一本叫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书,1965年出版的。如果这是“文革前或“文革中的著作,不够客观是可以理解 的。可是2005年,汪荣祖所著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中也讲:“额尔 金之所以把整座圆明园夷为平地, 是有意要销毁劫掠的证据,因此让 许多被盗的财宝不能被清点出来。我们讲民族感情、民族立场和历史的科学性应该是一致的, 我们 为了民族的立场,不能够不顾历史的科学性,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就值得商

10、榷了。为什么?第一,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翔实的史料根据, 我们搞历史的人,不能信口随便说,要有根据。第二,持这种观点的 人,带有很大的想当然的主观臆断的色彩。一些清宫的影片、小说、 故事里面讲,清宫里的太监把皇帝的一些宝物偷出来卖掉。 后来怕败 露,就放把火烧了。这是我们看小说经常看到的一段描写。但是,英 军火烧圆明园是光天化日之下进展的, 公开进展了三天,放火已经无 济于事了。从逻辑上说不通。第三,英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其实英国人他们自己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说法。英军总帅格兰特说:“因为清政府对于所捕获的英人大半加以杀害,额尔金爵士和我都觉得必须 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并且留些报复的痕迹才行。额

11、尔金的私人 秘书也讲:“彻底焚毁圆明园,不但可以留下不易泯灭、永久保存在 人们脑海的痕迹,而且可以证明联军已经旗开得胜, 耀武扬威地占领 了。这是他们自己讲的为什么要烧圆明园。还有一种说法是,英国人烧圆明园是因为清政府在圆明园里面把 他们的战俘虐待致死,所以烧圆明园。按照这个逻辑,战俘是不是在 圆明园被虐待致死的,是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如果清政府真的在圆 明园把战俘虐待致死了,英国人烧圆明园或许还有一点理由。 但是史 料证明,清政府一共抓了 39个人,最后21个人死了。这些人有的是 在前线被杀,有的在监狱里面被虐待致死。这都没有问题,我们一定 要承认。清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有他的错误。但是,英法俘

12、虏绝对没有 被送到圆明园里面去。英法被俘人员分成两局部。一局部是以巴夏里为代表的9个人,他们9个人在打仗时被扣留,直接送到,送到的刑部南北二监。后来, 英国人、法国人要求清政府释放他们,清政府把这些人提出来,放在 德胜门积水潭的北边。英国人说不放战俘就要炮轰城。清政府就把这 些人送到德胜门外的英军军营。其他战俘被分押在周边的一些州县的 监狱里面,肯定没关在圆明园里面。清政府怎么会把“蛮夷 士兵关 在皇家园林里面?1861年3月30日,巴夏礼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回 忆文章:谈了怎么谈判、怎么样被扣留、怎么样送到,中间怎么转移 出去……就是没有讲过他被关在

13、圆明园里。一个国家的辉煌历史不应该忘记, 也不容易忘。一个国家的屈辱 的历史,更不能忘记。龚自珍讲历史、史学和国家存亡的关系,说:“出乎史,入乎道,就是你学习历史之后,从历史中总结很多的经 验教训,你就能了解到社会开展的根本规律。 你要想了解人类开展的 规律,就必须学习历史。圆明园到底流失多少文物“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没有准 确的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圆明园研究专家王道成说。他说, 根据档案记载,清漪园(颐和园旧称)留有详细的“设清册,详细记 载了勤政殿(现仁寿殿)、佛香阁等不同建筑的各种摆设,准确到了每 一层楼、甚至每一桌子,但圆明园的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是在 战火中毁掉了,因而

14、失去了准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今天, 我们对圆明园文物的盘点主要来源于众多文物专家的研究。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曾在 圆明园;历史;现状;论争一书 中提到:1973年5月,史树青随中国出土文物展览代表团赴法。前 往巴黎东南70公里的枫丹白露的一座行宫参观,法国人称为枫丹古 堡。1863年,拿破仑三世在此另建中国馆,这里收藏着法国侵略军 当年从圆明园劫去的大量珍贵文物。中国馆门前有俩石狮,馆中收藏文物一千余件,展出了 320件, 全部是1860年从圆明园劫夺去的。中国馆室金漆桌案与多宝格上, 设有商周青铜器,明清官窑瓷器(重要瓷器有宣德青花莲花大碗,康 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五彩和粉彩瓶、罐、花盆等),明景泰蓝熏炉(宫 熏)、尊、辄、吊灯,各种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