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甘孜至白玉公路改建工程项E标段阿色隧道贯通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甘孜至白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E标段项目经理部二一六年十一月六日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2四、 隧道贯通方案34.1贯通面的选择及贯通误差估算34.1.1洞外控制测量34.1.2 洞内控制测量44.1.3 横向贯通误差估计44.1.4 测量操作原则及平差方法64.2 贯通前的施工方案74.2.1爆破开挖84.2.2超前注浆小导管84.2.3钢拱架安装94.2.4药卷锚杆104.2.5喷射砼104.3 实际贯通误差测定104.4 贯通误差调整114.4.1 平面贯通误差调整114.4
2、.2 高程贯通误差调整11五、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115.1洞身开挖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5.2洞身开挖质量保障措施12六、安全与环保措施126.1 隧道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26.2环境保护14阿色隧道贯通方案1、 编制依据1、阿色隧道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阿色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F60-20096、阿色隧道工程地质详细勘探报告7、我单位目前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投入的人员、机械设备,以及其他同类工程施工中取得的成熟经验。二、工程概况阿色隧道是S455线甘
3、孜至白玉公路改建工程的重点关键项目,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该隧道为单洞对向二级公路交通隧道,隧道地处高海拔严寒地区,气压和含氧量低,气候严寒,隧道洞内平均海拔达3200米左右,为高原高寒隧道。阿色隧道设计长度为1377m,甘孜端(进口)洞口桩号为K190+930,白玉端(出口)洞口桩号为K192+307,截止2016年11月6日隧道完成情况:进口端:掌子面开挖至K191+296,仰拱开挖至K191+266,二衬施工至K191+252;出口端:掌子面开挖至K191+318.5,仰拱开挖至K191+335,二衬施工至K191+363;隧道贯通长度剩余22.5米,预计隧道贯通桩号为K191+307。
4、三、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 隧道贯通前,洞内超前支护、开挖、出渣、喷锚支护、钢拱架、防排水、二次衬砌等工序保证平行流水作业。施工劳动力配置要求86人,进出口劳动力计划见表3-1。表3-1进出口劳动力实际配置表序号班组名称人数配置(人)工作内容备注1开挖班14钻孔、装药爆破2出渣班12装、运洞渣3支护班16安装钢拱架、锚杆(锚管)、钢筋网喷射砼4钢筋班6锚杆、小导管、刚拱架制作5二衬班18防水板安装、衬砌仰拱钢筋制作、立模、衬砌砼6电缆沟班6电缆沟钢筋制作、立模、砼浇筑7杂工班6便道维护、通风、清理8电工班3电线安装、跟班值日9测量、试验工5测量、试验合 计:需投入劳力86人针对隧道贯通施工按专业化
5、组织流水作业,以性能好、效率高、机况良好的大型设备装配挖装运、锚喷、衬砌、辅助作业等主要作业线,实现各机械化作业线的有机配合,实现隧道的稳步前进和顺利贯通。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见表3-2。表3-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功率数量(台)备注1装载机柳工50CN侧翻装载机22装载机厦工951侧翻装载机23挖掘机小松PC200-8挖掘机14挖掘机神钢250挖掘机15施工台架自制,4层2挂防水板、衬砌钢筋制作平台6空压机电动22m3/min67风动凿岩机YT2830钻孔8自卸汽车北方奔驰、红岩金刚5运渣9喷浆机耿力70610模板台车9m、整体液压2委外加工11搅拌站60m3/h、1台JS100
6、01供衬砌砼12搅拌站20m3/h、1台JS5001供喷射砼13砼输送泵佳尔华60114砼输送泵三一80115砼运输车10m3416通风机SDF(C)-NO12.5、110KW217洞外变压器800KVA218发电机组550KW219水泵7.5KW10四、隧道贯通施工方案 4.1面的选择及贯通误差估算根据目前的施工进度和实际桩号,预计贯通桩号为K191+3074.1.1洞外控制测量阿色隧道全长为1377米,进口与出口分别建立了三等GPS平面控制网和二等高程控制网。洞内采用四等平面控制网和四等高程控制网。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对各等级控制的精度要求做贯通误差估算。洞外三等GP
7、S控制点联测,形成大地四边形控制网形。其中SD-01、SD-02为出口洞外控制网点。SD-03、SD-04为进口洞外控制网点。高程控制网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将SD-03和SD-01点高程分别引至进出洞口及洞内。各点的坐标如下表:表4-1 洞口控制点成果表点名坐标高程备注X(m)Y(m)SD-013446684.471474095.5483205.156出口控制点SD-023446700.486474126.6403207.797出口控制点SD-033447025.332475405.2243261.067进口控制点SD-043447021.782475353.1293262.003进口控制点4.
8、1.2洞内控制测量洞内控制网采用洞口控制点SD-01、SD-02点引入出口端洞内,SD-03、SD-04引入进口端洞内,在洞内150m250m设置一个控制点,目前洞内共有控制点28个。洞内控制网采用莱卡全站仪TS09PLUS测量四等平面控制和四等水准高程控制。洞内控制点坐标如表4-1表4-1洞内各导线点三维坐标点名X(m)Y(m)高程(m)备注CK-033446713.661474121.9023208.562CK为出口导线点CK-043446730.547474183.5053210.695CK-053446787.003474265.0273213.921CK-063446869.5144
9、74350.5593218.260CK-073446954.219474431.7263222.906CK-083447011.097474536.9763227.771CK-093447037.781474635.3453231.740CK-103447033.036474638.5383231.871CK-113447043.490474685.9463233.627CK-123447048.264474685.0893233.682CK-133447063.293474772.2563237.047CK-143447067.167474772.8583237.012CK-15344708
10、0.725 474853.9793240.264CK-163447085.132474850.4913240.185CK-173447093.895474912.9063242.589CK-183447097.811474908.8923242.498JK-033447018.558 475395.4143261.113JK为进口导线点JK-043447058.878475340.3133260.021JK-053447106.433 475264.2893256.812JK-063447118.421475211.8363254.539JK-073447126.170475207.65532
11、54.409JK-083447128.964475161.9263252.548JK-093447133.613475163.7473252.697JK-103447130.607475107.5923250.418JK-113447135.778475108.7373250.5214.1.3 横向贯通误差估计导线的终点是导线精度的最弱点,横向贯通中误差是由导线测角误差及导线边长误差所引起,而横向贯通中误差主要影响隧道的贯通精度,下面主要分析横向贯通中误差。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导线测角及测边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量,则可得导线测角中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为: 式中: 导线测角中误差;观测角度的导线
12、点到贯通面的垂直距离平方的总和。导线测边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为: 式中: 导线边长相对中误差;d2y各导线边在贯通面上的投影长度平方和的总和那么,导线测量误差在贯通面上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my为: 由于隧道贯通误差受到洞外控制网的误差和洞内控制网的误差影响,而且是有各点误差累计形成。洞外控制网采用相应的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平差处理分析。洞内控制网采用南方平差易2002进行平差处理。洞外控制网的精度为3.4mm(小于规范中误差35mm),洞内控制网最弱点的中误差为52.1mm(小于规范中误差65mm),则最弱点的中误差为:=52.2mm根据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要求长
13、度大于1000m的隧道贯通限差为150mm。按照一般测量精度要求将中误差的2倍作为限差,则规范中误差应为150÷2=75mm,大于测量最弱点52.2m的要求。故贯通误差满足规范要求。高程测量:=0.032m70mm满足测量规范要求。4.1.4测量操作原则及平差方法1、测量操作原则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
14、省费用。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2、平差方法施工测量可采用简易平差方法平差,控制网测量必须采用间接平差方法精密平差,具体如下:则得误差方程为经过一系列的加设和运算后得出,按最小二乘法原理,上式的必须满足的要求,因为t个参数为独立量,故可按数学上求函数自由极值的方法,得转置后得经计算后得到 3. 平差步骤: 选定t个独立量作为参数,确定必要的观测个数t。 写出平差方程 令列出误差方程 ,由已知坐标和观测值求得近似值。 组成方程 解法方程得参数改正数 将代入得 精度评定协因数阵,函数协因数。4.2 贯通前的施工方案在掌子
15、面相聚10米时,停止出口端掌子面掘进,由进口端单向掘进贯通。施工时采用短进尺,弱爆破,每循环进尺1.0米,贯通面采用三台阶法开挖,支护紧跟;支护按照V加强级衬砌进行支护,即以22系统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型钢拱架为初期支护。当隧道爆破作业接近贯通作业面时,考虑到双向掘进各自洞内施工场地、临时设施的布置,特别是对方洞内人员的安全等因素,在隧道爆破贯通前安排专职人员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爆破时把双方洞内作业人员及其他设备全部撤至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隧道爆破贯通后通风排烟时间不得小于30分钟,经安全人员检查后,双方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4.2.1爆破开挖根据现在施工围岩等级及超前地质预报,贯通
16、点围岩级别预计为2级,采用三台阶法开挖,循环进尺1.0,掘进过程中随时掌握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优化爆破设计,尽量采用弱爆破,从而达到减少爆破对岩体的扰动。并做好对出现断层裂隙涌水、塌方等不良地质情况的应对措施。4.2.2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小导管采用双层42*4mm,长4.5m的热轧无缝钢管,环向间距约40cm,外插角控制在缓倾角10°14°和陡倾角30°40°,上下层交错布置,按拱部120°范围布置。注浆采用纯水泥浆,其浆液的配比为水泥:水=1:1,注浆压力为0.51.0Mpa,注浆时在孔口处设止浆塞。先注无水孔,从拱顶向下
17、注,如遇窜浆或跑浆,则间隔一孔或几孔进行注浆。每次超前支护后间隔48h后方可开挖或下一工序。小导管注浆量计算:Q=2RL式中:R浆液扩散半径,取1.5m;L小导管长度,取4.5m; 岩体孔隙率,取15%。注浆异常现象处理:1)发生串浆现象,即液浆从其他孔中流出时,采用多台泵同时注浆或堵塞串浆孔注浆。2)单液注水泥浆压力突然升高,可能发生了堵管,停机检查。3)水泥浆单液注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浓度及配合比,缩短凝胶时间,进行小量低压力注浆或间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胶,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混合浆的凝胶时间,才能避免产生注浆不饱满。4.2.3钢拱架安装为保证钢
18、拱架置于稳固的地基上,施工中应在钢拱架基脚部位顶留(0.150.20)m原地基,架立钢拱架时挖槽就位,并在钢拱架基脚处设槽钢以增加基底承载力。钢拱架平面垂直于隧道中线,其倾斜度不大于2度。钢拱架的任何部位偏离铅垂面不应大于5cm。为保证钢拱架位置安设准确,在隧道开挖时:a、钢拱架按设计位置安设,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拱架和初喷层之间有较大间隙时应设骑马垫块、钢拱架与围岩(或垫块)接触间距不应大于50mm。b、为增强钢拱架的整体稳定性,将钢拱架与锚杆焊接在一起,各种钢架应设纵向连接钢筋。c、为使钢拱架准确定位,钢拱架架设前均需预先安装定位钢筋。钢筋上端与钢拱架焊接在一起,另一端插入围岩中(0.51.0
19、)m并用砂浆锚固,当钢拱架架设处有锚杆时尽量利用锚杆定位。d、安装好的钢拱架在拱脚处打好锁脚锚杆,每侧拱架至少4根。e、钢拱架架立后尽快施作喷射混凝土,并将钢拱架全部覆盖,使钢拱架与喷混凝土共同受力。喷射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56)cm左右,先从拱脚或墙脚向上喷射,以避免回弹料虚掩拱脚(墙脚)而不密实,强度不够,造成拱脚(墙脚)失稳。4.2.4药卷锚杆洞身开挖完经初喷砼、拱架和网片安装后,先由测量人员用红油漆按设计标定锚杆位置。锚杆采用手持风钻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需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孔应补钻。利用高压风或水清孔,人工安装锚杆,采用药卷粘接材料,以保证孔内药卷饱满。锚杆必须与岩体主结
20、构面成较大角度布置,当主结构面不明显时,与隧道周边轮廓垂直呈梅花形布置。在初期支护支立拱架支护时锚杆要求加工1015cm的弯钩,并与拱架焊接牢固。4.2.5喷射砼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喷头距离岩面为1.52.0m时较适宜。喷射角度:喷头应保持与受喷面垂直,若受喷面被格栅、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头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如果喷头与受喷面的角度太小时,会形成混凝土物料在工作面上滚动,产生凹凸不平的波形喷面,增加回弹量,影响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喷头运动方式:喷头应作连续不断的圆周运动,并形成螺旋状运动,后一圈压前一圈三分之一。喷射路线应自下而上,呈“S”形运动,隧道内的喷混凝土应先边墙后拱部
21、。4.3 实际贯通误差测定阿色隧道贯通面位于直线段上,贯通后由两个相向工作的导线点测出贯通面的中线坐标,将得出两组坐标值。由进口端导线点测量得出的坐标(Xjk,Yjk、Hjk),由出口端导线点测量得出的坐标(Xck,Yck、Hck),由此得出即为实际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由H=Hjk-Hck得出。4.4 贯通误差调整4.4.1 平面贯通误差调整隧道贯通平面误差调整因视S值的大小选择调整方法。根据上述贯通误差预计可知平面贯通误差将在15cm左右,采用导线平差调整法调整误差。通过进口端、出口端临近贯通面的两个控制点联测平差,重新调整控制点的坐标。因隧道衬砌在设计的基础上放大了5cm,根据实际贯通误
22、差大小,在不影响隧道净空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加长调整段设置s曲线,保证隧道贯通面的圆顺。4.4.2 高程贯通误差调整贯通后将进口端、出口端的高程控制点联测,平差后取得分界里程处的高程。进行高程贯通误差调整时,贯通点附近的水准点高程,采用由进出口分别引测的高程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五、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5.1洞身开挖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检查方法和频率1拱部超挖(mm)破碎岩石、土(V、VI级围岩)平均100,最大150水准仪、全站仪、断面仪:每20m一个断面中硬岩、软岩(、级围岩)平均150,最大250硬岩(级围岩)平均100,最大2002边墙超挖(mm)每侧+100,
23、-0尺量:每20m检查一处全宽+200,-03仰拱、隧底超挖(mm)平均100,最大250水准仪:每20m检查3处5.2洞身开挖质量保障措施 施工前要对施工方案、工艺流程、检测手段和方法等进行检查。 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放样、布孔、成孔、装药、联线、爆破效果等过程进行检查。 洞内的测量桩是各种测量的依据,选桩尽量选在通视条件良好、不易破坏、使用方便的地方。六、安全与环保措施6.1 隧道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开挖与支护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做好地质描述超前地质预报,提出对策和措施,每个开挖工班配一名技术人员跟班,确保各种措施、技术交底的落实,保证标准化作业。开挖过程中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发现
24、地质变化,进而指导监控现场施工。隧道开挖采用浅孔控制爆破技术,按爆破安全规程操作施工。加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和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保证爆破安全,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稳步前进。当两相对开挖工作面相距100m时,两端施工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当两开挖工作面间的距离剩下10m时,应从一端开挖贯通。爆破前相互告知对方爆破时间,在确认有关人员撤离做业面到安全区域后才进行爆破。 装碴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装碴机司机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做到一机二牌,即管理规定和工作职责。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料混装,摘挂作业专人负责,装载料具不得超出装载限界,超长料具应捆扎牢固。机械装碴时
25、,指定专人负责电缆和风管的收放,作业时,无关人员均退至安全地点。爆破器材运入洞内时,必须与调度联络,指定专人防护,直达施工地点,中间不得停留。 衬砌安全技术措施衬砌边拱砼时采用活动式衬砌台车,在设计台车时,必须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衬砌台车的吊装必须指定专人监护,灌注作业时必须指定专人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拆除混凝土软管或管道时,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电源设备完整无损。平台、台车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上脚手架满铺,铺放牢固。边拱砼挡头板安装牢固,按先边墙后拱部的顺序,两侧对称浇筑。 通风与防尘隧道通风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隧道开挖后通风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掌子面才能进入。采用洒水降尘防尘措施。加强隧道施工通风,设计完善的通风系统,采用双电路的风机通电,保证通风系统工作的稳定、连续和有效。 防火与防水洞口及横通道处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放在明显易取的位置上,并设立明显标志。火源要求距洞口至少30m以外,洞内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取暖。 供电及电器设备安全技术措施洞内供电线路,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布置,洞内变压器接动力、照明用电时,必须严格执行公路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行业的绿色工厂设计与建设考核试卷
-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机械制造考核试卷
- 消费金融公司的服务流程标准化考核试卷
- 玻璃纤维在汽车轻量化结构部件的应用考核试卷
- 保健食品批发市场的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考核试卷
- 滑雪教练装备租赁规范考核试卷
- 新媒体营销电子教案 第4章 链接:流量池+产品电子教案
- 《君主集权的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课件-2
- 2025年一建《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通关必做强化训练试题库300题及详解
- 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课件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 恐惧-回避理论模型
- 营养医师及营养科工作解读课件
- DB13T 5461-2021 连翘种子种苗质量标准
- Q∕SY 04797-2020 燃油加油机应用规范
- 日本古建筑-奈良篇
- 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书
- 水龙头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_图文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陈杰)课后习题答案(共4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