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反应困难A_第1页
酸碱反应困难A_第2页
酸碱反应困难A_第3页
酸碱反应困难A_第4页
酸碱反应困难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学校8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42 H+ Na+ OHBH+ SO4 2 K+ CO3 2CCl K+ Ca2+ NO3DCa 2+ CO3 2 NO3 Na+【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

2、项错误; B、CO32、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D、Ca2+和CO32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 考点:离子共存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能正确反应对应

3、关系;B选项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C选项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不能说明对应关系,因为没有具体说明金属的量;D选项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酸碱盐反应时先发生酸碱中和,然后碱盐反应产生沉淀,故答案选择C考点:酸碱盐、金属的性质、催化剂 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足量)或方法A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区别铁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用磁铁吸引C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银的混合物溶于水,过滤、洗涤,蒸发结晶D验证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稀盐酸【答案

4、】CD【解析】试题分析: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可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把一氧化碳除去,A错误;铁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均能被磁铁吸引,可用酸鉴别,有气泡产生的是铁,B错误;氯化钠易溶于水,氯化银难溶于水,C正确;验证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可根据它们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D正确。故选CD。考点:物质的分离、鉴别与除杂4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Cu(CuO)氧气通入氧气并加热BCO2(HCl)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CCaCl2溶液(盐酸)碳酸钙粉末加入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

5、过滤DKCl溶液(K2CO3)氯化钙溶液加入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A中要除去氧化铜应通一氧化碳气体,错误;B中二氧化碳也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错误;C中碳酸钙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正确;D中加氯化钙溶液会带入新的杂质,错误。故选C。考点:除杂质5在天平两端各放一个盛有200g18.25%盐酸的小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A.18gMg、18gCu B.20gCaO、20gCaCO3C.10gAgNO3溶液、5gCu(OH)2 D.4gMg(

6、OH)2、8.4gMgCO3【答案】D【解析】A、Mg与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Cu与盐酸不会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故天平不会平衡;B、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增加的质量是20g,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增加值是20g与生成的二氧化碳之差,故天平不会平衡;C、硝酸银与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因此增加的质量即为加入的硝酸银溶液质量10g;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不会产生气体,所以增加的质量即为加入溶液的质量5g,所以天平不会平衡;D、设与8.4g碳酸镁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分析知盐酸足量)MgCO3+2HCl=MgCl2+H2O+CO284 73 448.4g 36.5g x x=4.4

7、g烧杯质量增加了8.4g4.4g=4g而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不放出气体,增加4g,所以天平平衡。6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CuCl2溶液、稀盐酸、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顺序是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uCl2溶液是蓝色溶液;CuCl2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故鉴别出来的顺序是。考点:物质的鉴别7化学实验课上,某同学向含有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OH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硫酸铜溶液呈酸性),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图中纵坐标()表示生成Cu(OH) 2的质量

8、B反应进行到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AB段溶液的pH逐渐增大DB点和C点溶液的pH相等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向含有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加入的NaOH溶液是先和稀硫酸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所以图象中的OA段表示的就是发生了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AB段表示的是发生了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A、图中纵坐标()表示生成Cu(OH) 2的质量,正确,B、反应进行到点时,两个反应都充分进

9、行,第二个反应也是恰好反应,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正确,C、AB段表示的是发生了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把呈弱酸性的CuSO4反应掉,生成了中性的Na2SO4,所以AB段溶液的pH逐渐增大,正确,D、BC段表示的是NaOH溶液过量,随着NaOH溶液加入,碱性应该逐渐增强,错误,故选D考点:酸、碱、盐的性质,溶液PH的变化8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AKNO3KCl BCuOCuSO4 CCO2O2 DFe FeSO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KNO3KCl,因为钾盐和硝酸盐全溶考

10、点:物质的转化9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四种制备物质的实验方案,其中不能实现的是( )AFe2O3 稀H2SO4 Fe2(SO4)3溶液 NaOH 溶液 Fe(OH)3BCuO 稀 HCl CuCl2溶液 Fe CuCFe 点燃 Fe2O3 稀H2SO4 Fe2(SO4)3溶液DCaCO3 稀HCl CO2 NaOH溶液 Na2CO3溶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铁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Fe2O3,错误,故C考点:物质的化学性质10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a+、Cl-、SO42- B.H+、Na+、NO3-、CO32-C.K+、Ba2+、OH-

11、、SO42- D.K+、Ag+、NO3-、Cl-【答案】A【解析】B中的H+和CO32-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两者不能共存;C中的Ba2+和SO42-能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两者不能共存;D中的Ag+和Cl-能生成氯化银沉淀,故两者不能共存。只有A中的各离子间不能相互结合成气体、水或沉淀,故A中各离子可以共存。11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Na2CO3,、BaCl2、AgNO3、HCl。现将它们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列表如下:反应物a+ba+db+dc+bc+d现象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色气体白色沉淀由此,推知a、b、c、d依次是( ) ANa2CO3、BaCl2、AgNO3、HCl

12、BBaC12、Na2CO3、AgNO3、HClCAgNO3、HCl、Na2CO3、BaCl2DBaCl2、Na2CO3、HCl、AgNO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鉴别题,题目给出的信息:c+b有无色气体产生,因此b、c是盐酸和碳酸钠中的一种,那么a、d是BaCl2、AgNO3中的一种;又因为c+d、b+d都有白色沉淀生成,因此d是硝酸银,a是氯化钡;又因为a+b有白色沉淀,因此b是碳酸钠,c是盐酸。故选D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1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ZnSO4 BCuOCuCl2 CCaCO3CO DBaCl2BaSO4【答案】C【解析】试

13、题分析:A锌能与稀硫酸或排在锌后面的可溶性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锌,故A错误;B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只能与酸反应生成,故B正确;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或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故C错误;D氯化钡能与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错误;故选C考点:物质间的相互转化,酸碱盐的化学性质13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装入某溶液,按下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选项ABCD甲中固体KOHNa2

14、CO3ZnCaCO3乙中溶液BaCl2NaOHAgNO3Ca(OH)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说明甲中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符合要求是:BCD三项。“再关闭止水夹后,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 这是由于甲中会继续产生气体,试管内压强增大,则进入乙中的是甲中的液体。说明甲中此时的液体能与乙反应生成固体物质。符合要求的是C项。考点:酸碱盐的性质1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HCl、CuCl2、NaNO3、Na2SO4 B、BaCl2、Na2CO3、HCl、(NH4)2CO3 C、F

15、eCl3、HCl、NaCl、NaOHD、Na2CO3、Na2SO4、HCl、H2SO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中的CuCl2呈蓝色,可先鉴别出来。但其它物质均为无色且与CuCl2不反应,不能继续鉴别出来。不符合要求。B、可鉴别出BaCl2和HCl 。BaCl2能与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沉淀;HCl能与另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气体。Na2CO3、(NH4)2CO3 无法区分。不符合要求。C、FeCl3显黄色,可先鉴别出来。NaOH可与FeCl3反应产生红色沉淀,可以鉴别出来。然后向沉淀中加入另两种物质,能使沉淀溶解的为HCl,不能使沉淀溶解的为NaCl。此项要求。D、Na2CO3可与另两种物质反应生成

16、气体,可鉴别出来。其它物质无法继续鉴别。不符合要求。所以应选C项。考点:物质间的复分解反应15(2013内蒙古包头)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 天平平衡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 B10克碳酸镁和碳酸钠C5.5克氧化铜 D10克镁粉和铜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左边烧杯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100 441Og x10044 = 10gX解得x=4.4g左边烧杯的质量增加量为:10g- 4.4g=5.6

17、g,也就是说右边烧杯的质量增加量也为5.6g天平 才能保持平衡.A、由于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所以要想在加入10g碳酸盐的混合物生成的二氧化碳也是4.4g,必须是两种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大于100另一个小于100,而碳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8、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都大于100,故该选项错误;B、由 A的分析进行判断,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所以加入10克碳 酸镁和碳酸钠有可能使天平平衡;C氧化铜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气体,所以加入5.5克氧化铜则 右盘会增重5.5g所以天平不会平衡, D、由于镁与盐酸反应能生成氢气,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 假

18、设该金属全部是镁,设生成氮气的质量是y,则解得y=0.83g故不管是镁铜以何种比例混合右盘的增量一定大于5.6g天平不能平衡,所以选B 考点:考査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16小图是NaOH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 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 反应前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溶液不导电C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D 反应前后所有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答案】D【解析】A、根据反应后的容器中的离子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中没有氢氧根离子,只有氯离子、钠离子、水分子,所以pH等于7,故A错误,B、溶液导电是靠溶液中带电的离子导电的,反应后

19、的溶液中存在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所以反应后的溶液能导电,故B错误,C、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钠离子和氯离子外,还有水分子,故C错误,D、钠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都是+1,氯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故D正确,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7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稀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表中内容补充完整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硝酸钡溶液稀硫酸能反应不能反应能反应 判断依据有水生成没有水、气体、沉淀生成 【提出问题】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观察到明显现

20、象,是否真的发生了反应?【实验方案】小丽同学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请你和她一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向试管中加入约2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滴 溶液 向所得液体中滴加过量稀硫酸 【实验结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实验拓展】小丽结合所学知识,认为初中常见的酸碱之间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她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硝酸钡溶液稀硫酸能反应不能反应能反应能反应判断依据有水生成没有水、气体、沉淀生成有气体和水生成有沉淀生成【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向试管中加入约2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滴 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向所得液体中滴

21、加过量稀硫酸红色逐渐变浅至消失【实验拓展】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符合复分解反应,只有当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够发生的条件【解析】 试题分析:稀硫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气体,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填:有气体和水生成;稀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填:能反应;有沉淀生成;【实验方案】因酚酞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变为红色,当向碱性溶液中加稀硫酸时,发生H2SO4+2NaOHNa2SO4+2H2O反应使碱减少至消失,则红色逐渐变浅至消失,即可利用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发生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实验拓展】酸与碱生成盐和水,

22、符合复分解反应,只有当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够发生的条件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评卷人得分三、简答题(题型注释)18(3分)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当适量的液体A和气体B是下列哪种组合时,打开弹簧夹试管中的水会重新沸腾 ;A.水和氧气 B、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硫C、酒精和氮气 D、氯化钙溶液和一氧化碳(2)请用理化知识解释试管中的水重新沸腾的原因 【答案】(1) B (2) 2NaOH + SO2 = Na2SO3 + H2O,使广口瓶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试管中的气压;打开警簧夹以后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试管中的部分气体进入到广口瓶中,使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

23、减小,随着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降低(达到或低于95),所以水会重新沸腾【解析】试题分析:(1) 物质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原来是95ºC的水,没有达到沸点,打开弹簧夹试管中的水会重新沸腾,说明沸点降低,随着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故选B(2) 用理化知识解释试管中的水重新沸腾的原因:2NaOH + SO2 = Na2SO3 + H2O,使广口瓶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试管中的气压;打开警簧夹以后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试管中的部分气体进入到广口瓶中,使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随着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降低(达到或低于95),所以水会重新沸腾考点: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题型

24、注释)19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于是对此现象进行探究: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作出猜想】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还可能是【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是否成立,设计的实验是: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 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进行实验。(2)验证猜想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答案】 CaCO3+2HCl=CaCl2+H2O+CO2 【设计

25、实验】 (1) 不同地点 (2) 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拓展延伸】 控制变量【解析】 试题分析: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是否成立,设计的实验是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不同地点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进行实验;(2)验证猜想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0(9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

26、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 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27、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A. pH试纸 B. 铜 C. 紫色石蕊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答案】 Ca(OH)2+2HCl=CaCl2+2H2O CaCl2和HCl 不变色 有气泡产生 反应物是否过量ac 腐蚀下水道 Ca(OH)2 【解析】试题分析:、氢氧化钙和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猜想】反应可能是恰好反应,只有氯化钙(猜想二)、也可能是一种

28、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剩余,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钙(猜想一);若盐酸过量,则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猜想三);【进行实验】因为酚酞遇碱会变红色,而结论是猜想一不正确,即不含有氢氧化钙,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根据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即含有盐酸和氯化钙,其中的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为碳酸钙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不能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故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再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反思与拓展】(1)因为反应可能是完全反应,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反应物过量,因此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

29、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2)因为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显酸性,故用pH试纸测定pH应该小于7,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但不能和排在氢后面的铜反应,虽然能够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沉淀,但由于其中的氯化钙也能够和硝酸银产生相同的现象,不能选择,故选择ac;(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显酸性,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应加入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21小军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的颜色产生了兴趣。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氢氧化铁是红褐色,让他自己探究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下面请你

30、和他一起探究。【查阅资料】(1)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提出猜想】氢氧化亚铁是浅绿色。【实验过程】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FeCl3溶液Fe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化学方程式 FeSO4+2NaOH = Fe(OH)2+Na2SO4Fe(OH)2 + + H2O = (完成并配平此化学方程式)【学习交流】(1)氢氧化

31、亚铁是 色而不是浅绿色。(2)小军联系到CO2与C的反应,认为FeCl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你认为小军的理由是 。【答案】 FeCl3+3NaOH=Fe(OH)3+3NaCl 4 O2 2 4Fe(OH)3(只写出化学式而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扣1分) 白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钉,溶液有黄色变为浅绿色。【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过程】氯化铁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的现象为生成红褐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 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学习交流】(1)氢氧化

32、亚铁是白色而不是浅绿色;(2)小军联系到CO2与C的反应,认为FeCl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小军的理由是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钉,溶液由黄色变色变为浅绿色;考点: 金属的性质 22(10分)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1)猜想:猜想: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猜想: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则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如图所示:(3)判断:a 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

33、,则由操作现象判断:猜想 (填:成立、不成立)b 操作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由操作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 (填:成立、不成立)。c 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 保存;操作中玻棒的作用是 。【答案】 (1)CaOH2OCa(OH)2 (3) a不成立、b CaCO3+2HCl=CaCl2+H2O+CO2;NaCO3、不成立、c部分变质;(4)密封防潮;引流【解析】 试题分析:(1)氧化钙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a 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

34、,则由操作现象判断:猜想不成立,因为有明显的放热现象;b 操作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为有气泡出现,是因为含有变质的碳酸钙的原因,故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由操作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可溶性的碳酸钠,;由此判断猜想不成立;c 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部分变质;(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密封保存,操作中玻棒的作用是引流作用 考点:实验探究 碱石灰的变质情况 23(6分)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某兴趣小组同学对H2SO4与Ba(NO3)2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时,是不是所有的离子都参加了反应。【设计实

35、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第一步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再慢慢滴加Ba(NO3)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第二步在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再滴加3滴紫色石蕊试液。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1)写出第一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上表中准确记录第一步实验操作时的现象。【查阅资料】盐与酸和碱一样,溶于水之后也会发生解离成组成它的离子,如:Ba(NO3)2在水中会解离出Ba2+和NO3-。【实验结论】(2)上述反应的实质是 和 (填离子符号)之间发生的反应。【应用结论】(3)碳酸钾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实质是 和 (填离子符号)之间发生的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存在大量的 离子,向反应后的

36、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将变成 色。【答案】(1)Ba(NO3)2 + H2SO4 = BaSO4+2H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2)Ba2+ SO42- (3)Ca2+ CO32- K+、OH- 红【解析】试题分析:(1) 稀硫酸溶液与Ba(NO3)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NO3)2 + H2SO4 = BaSO4+2HNO3,实验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2)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相互结合形成水、气体或沉淀,所以稀硫酸溶液与Ba(NO3)2溶液反应实质是Ba2+和SO42-之间发生的反应(3) 碳酸钾溶液中含有K+和CO32-,澄清石灰水中含有Ca2+和OH-,所以碳酸钾和澄清石灰

37、水反应的实质是:Ca2+和CO32-之间发生的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存在大量的K+、OH-,呈碱性,所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将变成红色考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24(10分)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某市规划确立了“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海水综合利用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参与探究: 问题一、海水制镁过程中如何富集镁离子? 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 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石灰乳。 丙:向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石灰乳。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_的设想最为经济合理(选

38、填“甲”、“乙”或“丙”)。 问题二、粗盐提纯过程中如何除去可溶性杂质? 【查阅资料】 粗盐中含有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设计实验】提纯时,先向粗盐水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目的是_;再加过量的_,除尽杂质阳离子;滤去沉淀,向滤液中加入_,将溶液的pH调为7,即得到精盐水。 问题三、海水“制碱” 的产物成分是什么? 同学们从某企业取回少量碳酸氢钠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样品,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甲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 乙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氢氧化钠;丙的猜想: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他们做出上述三种猜想的科学依据是_。 【实验、记录与分析】步骤实验操作实

39、验现象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完全溶解,再加入_乙的猜想不成立2取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_无明显现象只有甲的猜想成立【实验结论】海水“制碱”的最终固体产物是碳酸钠。【数据分析】在取回的样品中加入20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同学们带回了多少克固体样品?(要求有解题过程)【答案】问题一、丙;问题二、除尽硫酸钠或除尽硫酸根离子 ;碳酸钠; 稀盐酸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记录与分析】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完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乙的猜想不成立2取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40、只有甲的猜想成立(其它合理答案也可)【数据分析】212g (解题过程略)【解析】试题分析:问题一、海水制镁过程中如何富集镁离子,根据节约、节能、可行性等综合考虑丙的方案可行;问题二、粗盐提纯过程中如何除去可溶性杂质,依据题中提供的资料及物质的性质可知先向粗盐水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目的是除尽硫酸钠或除尽硫酸根离子,再加过量的碳酸钠除去除尽杂质阳离子;滤去沉淀,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剩余的氢氧根离子,问题三、海水“制碱” 的产物成分是什么:【提出猜想】做出上述三种猜想的科学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即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记录与分析】由步骤1的结论可知溶液中只含有氢氧化钠是

41、不成立的,故应该验证碳酸根离子,应加入式碳酸根产生沉淀的物质氯化钙和氯化钡等;步骤2把碳酸根反应完全后加入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滤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故只含有碳酸钠的猜想甲正确;【数据分析】设:带回的固体样品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73X 200g×73%106:73=X:200g×73%X=212g答:带回的固体样品的质量为212g考点:海水资源的利用、物质的推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5KOH溶液中含有H2O、K+、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KOH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提出问题】KOH溶液中的什么成分

42、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猜想】猜想1:KOH溶液中的H2O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2:KOH溶液中的K+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3:KOH溶液中的 (填化学式)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反应试管内溶液不变色猜想1不成立用试管取少量KCl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_猜想2不成立_,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内溶液变红_【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理由是_。【拓展】向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答案】猜想3:OH- ; 实验操作: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实

43、验操作:取少量氢氧化钾溶液 猜想3成立; 【讨论反思】因为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水; 【拓展】试液变红 【解析】试题分析:【猜想】结合猜想1和猜想2根据氢氧化钾溶液中含有的粒子可作出合理的猜想;猜想不成立,说明溶液没有变色,故实验的现象为溶液不变色;根据上述两个实验可以知道水分子和钾离子都不能使酚酞变红,所以实验中可以直接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从而可以判断猜想3成立;【讨论反思】酚酞试液本身就是含有水分子,且实验就能同时验证水和钠离子对酚酞变色的影响;【拓展】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同样可以使酚酞变红,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考点:实验探究碱的性质 26同学们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探究

44、碱的性质。(1)由上图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的   ,因此要密封保存。(2)实验三中可观察到三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大小为ABC, A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A瓶与   (选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 能与NaOH发生反应。(3)同学们设计如下两种方案鉴别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分别编号为A、B)。方案一方案二分析 微热(不考虑水分蒸发)两种方案中均观察到A试管内出现白色浑浊,A中试剂为   ;方案二的设计原理是利用了   。(4)同学们看到盛有NaO

45、H的试剂瓶上标注着“NaOH含量不少于96.0%”,开始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查阅资料】工业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是:2NaCl + 2H2O2NaOH + H2 + Cl2,然后蒸发溶剂获得NaOH固体(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提出猜想】杂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实验探究】取样溶于水,并分成两份。步骤:向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步骤: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步骤: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实验结论】猜想正确。请分析:步骤中可观察到液体变   色;步骤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   ;写

46、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实验中步骤 (填写序号)是没有必要进行的。【答案】(1)H2O、CO2(2)CO2 +2NaOH Na2CO3 + H2O,C(3)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4)红,NaNO3、HNO3,NaCl+AgNO3AgCl +NaNO3,。【解析】试题分析:(1)由上图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的水分散潮解,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因此要密封保存;三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大小为ABC,即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最多,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最少;方案一生成白色沉淀是由于氢氧化钙与

47、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方案二是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原理;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无数酚酞变红,由于可以肯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故该步骤没有必要;氢氧化钠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若含有氯化钠,则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NaCl+AgNO3AgCl +NaNO3考点:实验探究27请你参与实验室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的研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请回答以下问题。【查阅资料】NaOH 、Ca(OH)2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100NaOH的溶解度(g/100g水)4210912

48、9174314347Ca(OH)2的溶解度(g/100g水)来源:0180160140 12009007(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CaCO3 乙同学认为是:CaCO3,Ca(OH)2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Ca(OH)2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与探究】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甲、乙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固体A,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想正确乙同学: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固体A,加水,充分振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自己的猜想正确【反思与评价】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 ;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因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丙同学认为是:NaOH、Na2CO3 丁同学认为是:NaOH、Ca(OH)2 戊同学认为是:NaOH【表达与交流】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同学们欲将溶液B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浊,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是 ;同学们立即变换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