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_第1页
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_第2页
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_第3页
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_第4页
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4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2学时三角网测量的目的,是通过观测三角形的各角度或边长,计算三角网中各未 知点的坐标、边的长度及方位角等。三角网按条件平差计算时,首要的问题是列 出条件方程。因此了解三角网的构成,总结其条件方程的种类及各种条件方程的 组成规律是十分重要的。三角网的种类比较多,网的布设形式也比较复杂。根据观测内容的不同,有 测角网、测边网、边角同测网等;根据网中起始数据的多少,有自由三角网和非 自由三角网。自由三角网是指仅具有必要起算数据的三角网,网中没有多余的已知数据。如果测角三角网中,只有两个已知点(或者已知一个已知点的坐标、一 条已知边的长度和一个已知的方位角),根据数

2、学理论,以这两个已知点为起算 数据,再结合必要的角度测量值,就能够解算出网中所有未知点的坐标。 如果三 角网中除了必要的起算数据外还有其它的已知数据,或者说已知数据有冗余,就会增加对网形的约束,从而增强其可靠性,这种三角网称之为非自由三角网。 无 论多么复杂的三角网,都是由单三角形、大地四边形和中点多边形组合而成的。在本节,我们先讨论三角网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个数的确定问题,然后主要讨论测角三角网的条件方程的形式问题。一、网中条件方程的个数三角网平差的目的,是要确定三角点在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最或然值。 如图 3-9所示,根据前面学到的测量基础知识,我们知道,必须事先知道三角网中的 四个数据,如两

3、个三角点的4个坐标值,或者一个三角点的2个坐标值、一条边 的长度和一个方位角,这4个已知数据我们称之为三角网的必要起算数据。 有了 必要起算数据,就可以确定三角网在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网的大小及其方位, 就可以计算三角网中未知点的坐标。要对三角网进行平差计算,还必须先知道网中的总观测数 n、判定必要观测 数t,从而确定了多余观测数:r = n - t由条件平差原理知,多余观测数与条件方程数是相等的,有了多余观测数, 也就确定出了条件方程的个数。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判定必要观测数to1.网中有2个或2个以上已知点的情况三角网中有2个或2个以上已知三角点,就一定具备了 4个必要起算数据。 无论是测角

4、网、测边网还是边角同测网,如果有2个已知点相邻,要确定一个未 知点的坐标,需要观测两个观测值(2个角,或者1条边和1个角,或者2条边)。 也就是说,确定1个未知点要有2个必要观测值;那么如果网中有 p个未知点, 必要观测数应等于未知点个数的两倍。t = 2 p(3-4-1)(1)测角网图3-9所示,三角网中有2个已知点,待定点个数为p = 6。如果三角网中 观测量全部是角度时。总观测值个数:n = 23必要观测数:t = 2 p =12则多余观测数,即条件平差条件方程个数:r = n - t = 11(2)测边网在图3-9中,如果三角网中观测量全部是边的长度时:总观测值个数:n = 14必要观

5、测数:t = 2 p =12则多余观测数,即条件平差条件方程个数:r=n - t = 2(3)边角同测网在图3-9中,如果三角网中的所有的角度值和所有的边长值都进行观测时:总观测值个数:n = 37必要观测数:t = 2 p =12则多余观测数,即条件平差条件方程个数:r = n - t = 252.网中已知点少于2个的情况有些情况下,三角网中已知点可能少于 2个,只有1个已知点、1个已知边 和1个已知方位角,或者没有已知点和已知方位角只有 1个已知边。但是,不管 怎样说,1条已知边是必须已知的,或者需要进行观测的。如果没有已知点,可 以假定网中的1个未知点;如果没有已知方位角,可以取网中的1

6、个方向的方位 角为某一假定值。这样也就间接地等价于网中有2个相邻点的坐标是已知的。(1)测角网三角网中共有p个三角点、1个已知方位角(也可以没有)、1个已知点(也 可以没有已知点)和1个已知边长S (或者也是观测得到的),并观测了所有的 角度。如果已知点和已知方位角都没有,就要进行必要的假设。则在进行条件平 差时,必要观测数为:t = 2 ( p - 2)(3-4-2)如图3-10所示,三角网中观测了所有角度值(如果没有已知边时,也观测1 条边长作为起算数据)。网中三角点个数:p = 6角度观测值个数:n = 12必要观测数:t = 2 ( p - 2) = 8则多余观测数,即条件平差条件方程

7、个数:r=n - t = 4(2)测边网或边角同测网若三角网中,共有p个三角点和1个已知点(或者也是假定的),并对所有的边长,或者角度和边长进行了观测,观测值总个数为n0在进行条件平差时,由于要加上必须的起算边长,则必要观测(边或者边和角)的个数为t = 2 ( p 2)+1(3-4-3)如图3-10所示,网中三角点个数:p = 6如果是测边网,则总观测值个数:n = 9必要观测数:t = 2 ( p - 2) +1=9多余观测数,即条件平差条件方程个数:r=n - t = 0如果是边角同测网,则总观测值个数:n = 21必要观测数:t = 2 ( p - 2) +1=9多余观测数,即条件平差

8、条件方程个数:r = n - t = 12以上我们仅对几种三角网,讨论了条件平差时必要观测数及多余观测数和条 件平差方程数的确定方法,还有很多情况没有涉及到。在实际平差计算中,应针 对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二、条件方程的形式三角网中的条件方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图形条件方程图形条件,又叫三角形内角和条件,或三角形闭合差条件。在三角网中,一 般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进行了观测。根据平面几何知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平差值的和应为180?,如图3-12中的三角形ABP,其内角平差值的和应满足下 述关系:L?1 L?2 L?3 1800(3-4-4)此即为三角形内角和条件方程。由于三角形是组成三角

9、网的最基本的几何图 形,因此,通常称三角形内角和条件为 图形条件。因此图形条件也是三角网的最 基本、最常见的条件方程形式。与(3-4-4)式相对应的改正数条件方程为v1 v2 v3 w 0(3-4-5)w (L1 L2 L3 180 )(3-4-6)2 .水平条件方程水平条件,又称圆周条件,这种条件方程一般见于中点多边形中。如图3-12所示,在中点P上设观测站时,周围的五个角度都要观测。这五个观测值的平 差值之和应等于360?,即公1?61?91?12虱 3600(3-4-7)相应的改正数条件方程为v3v6v9v12v15 w 0(3-4-8)w (L3 L6 L9 L12 L15 360 )

10、(3-4-9)3 .极条件方程极条件是一种边长条件,一般见于中点多边形和大地四边形中。先看中点多边形的情况。如图3-12所示,中心P点为顶点,有五条边,从其中任一条边开 始依次推算其它各边的长度,最后又回到起始边,则起始边长度的平差值应与推 算值的长度相等。在图3-12所示的三角网中,我们应用正弦定理,以BP边为起算边,依次推算AP、EP、DP、CP,最后回到起算边BP、,得到下式整理得(3-4-10)sin Lisin gsin gsin £0sinM3 singsingsin gsin?sin?(3-4-10)式即为平差值的极条件方程。为得到其改正数条件方程形式,可 用泰勒级数对

11、上式左边展开并取至一次项:化简,即得极条件的改正数条件方程:ctgLiVi ctgL2V2 ctgL4V4 ctgL5V5 ctgL7V7 ctgLsVs(3-4-11)ctgLioVio ctgLnVn ctgL13V13 ctgL14V14 w 0sinL2 sin L5 sinL8sin L11sinL14w 12 58U竺(3-4-12)sinL1 sin L4 sinL7sin L10sinL13在大地四边形中的极条件方程与中点多边形稍有不同。如图3-11所示,可以取D点为极点,以BD为起始边,依次推算AD、CD再回到BD边。仿照中 点多边形的极条件方程,由正弦定理,得大地四边形的极

12、条件平差值方程 整理得sinL2 sinL4sin(L7L8)1 0(3-4-13)sin I?1sin(l?3£)sinl?7相应的改正数条件方程ctgLiVi ctgL2 V2 ctg(L3 L4W3 (ctgL4 ctg(L3 L4)v4(3-4-14)(ctg(L7 L8) ctgL7)v7 ctg (L7 LsM w 0(3-4-15)sinL1sin(L3L4) sin L7w 1 sin L2 sin L4 sin(L7 Ls)4 .方位角条件方程前面讨论的三种条件方程在三角网中比较常见。 如果三角网中的起始数据有 了变化,起算数据不相邻,或者已知数据有冗余,还会增加一

13、些限制条件,产生 其它类型的条件方程,如方位角条件方程、边长条件方程、坐标条件方程等。这 些类型的条件方程常见于非自由三角网中。如图3-13所示,为一个非自由三角网,有 4个已知点、2个未知点和12个 角度观测值。必要观测个数t = 2%=4,多余观测数r = n -t = 12 - 4 = 8,即共 有8个条件方程,其中图形条件方程有 4个,没有极条件,也没有水平角条件, 那么另4个是什么类型的呢由于三角网中有 4个已知点,每个已知点有2个坐标 值,共计8个已知数据,超过了 4个必要起算数据,从而产生4个冗余的已知数 据。这4个多余的已知数据必然会导致4个矛盾,进而产生4个条件方程。方位角条

14、件,严格地说是方位角附合条件,是指从一个已知方位角出发,推 算至另一个已知方位角后,所得推算值应与原已知值相等。如从4个已知点可以反算出AB和EF两边的边长值和方位角值,这些值也 可看作是已知值,作为起算数据用。设AB边的方位角Tab , EF边的已知方位角为Tef。如果从AB向EF推算, 推算路线如图中所示,设EF方位角的推算值的最或然值为TEf ,近似值为Tef。 则方位角附合条件方程为TEf Tef 0(3-4-16)其中代入(3-4-16)后,整理得其相应的改正数条件方程v3 v6 v9 v12 wT 0(3-4-17)其中Wt( L3 L6 L9 L12 Tab Tef 3 180

15、)(3-4-18)5 .边长条件方程边长条件,严格地说是边长附合条件,是指从一个已知边长出发,推算至另一个 已知边长后,所得推算值应与原已知值相等。图3-13三角网中,设AB边的已知长度为Sab, EF边的已知长度为Sef 0如 果沿图中所示的推算路线,从AB向EF推算,得EF边长推算值的最或然值为§ef, 近似值为Sef 0则边长附合条件方程为(3-4-20)取至一次项,整理后得其改正ctgLiVictgL2V2 ctgL4V4ctgL5V5ctgL7V7ctgL10V10 ctgLnVnwS0ctgL8 V88 8 (3-4-21)WsSEF sin L2 sin L5 sin

16、L8 sin L11SAB sin L1 sin L4 sin L7 sin L10(3-4-22)其中 将上式代入(3-4-19)式,并将边长条件整理为Sab sin L1 sin 2 sin l?7 sin g0SEF sin l?2 sin & sin & sin E仿照极条件式,将上式左边用泰勒级数展开, 数条件方程:?EYe6 .坐标条件方程坐标条件方程,是指从一个已知点出发,推算至另一个已知点后,所得推算值应与该点的已知坐标值相等。图3-13三角网中,设B点的已知坐标为(砧,b) , E点的已知坐标为(Xe ,Ye) o如果沿图中所示的路线,从 B-C-E进行推算,

17、得E点坐标推算值的最或然值为(?E,y?E),近似值为(XE ,yE)o则坐标条件方程为XE(3-4-23)(3-4-24)XB?BC?CE XB SBC COSTBcSCE COSTAE(3-4-25)其中Sbc- sin l2SAB -sin L?2(3-4-26)Sce- sin L1 sin L?4 sin l?7 sin 以 sin L?2 sin l?5 sin 图 sin E1(3-4-27)TBc Tab 也 180(3-4-28)TCeTabL6 l?9 E02 180(3-4-29)将上述(3-4-26) (3-4-29)式代入(3-4-25)式,然后用泰勒级数展开,取至一

18、次项,整理后得:(XEXb )(ctgLiVi ctgL2V2) (XeXc)(ctgL4 V4 ctgL 5V5)(Xe(yEctgL11Vl1)(3-4-30)(yEyC )( v10)(Xe Xe )1000206.265(Xe Xe)(3-4-31)Xc)(ctgL7V7 ctgL8V8) (Xe Xc )(ctgL12V12yB)( V3) (yE yc)( V6) (yE yc)( V9)Wx0为不使闭合差项Wx过大,影响平差结果的精度,在计算坐标条件方程时,可以考虑x、y以公里(km)为单位,而wx中的坐标差项以米(m)为单位。即yc)(ctgL4V4 ctgL5 V5)同理可写

19、出横坐标改正数条件方程(Ye(XE(Ye yB)(ctgLM ctgL2V2) (Ye(3-4-32)(3-4-33)Yc)(ctgL7V7 ctgL8V8) (Ye Yc )(ctgL12V侵 ctgLnVn)XB)(V3)(XEXC)(V6)(XEXC)( V9)(XEXC )( V10)Wy 0其中Wy206.265( Ye Ye)坐标附合条件方程,尤其是改正数条件方程,形式上虽然比较复杂,但也非常具有规律性。这一点,请同学们结合图 3-13认真地分析,看能否总结出其概括形式。以上八种条件方程及其改正数条件方程的类型和形式,基本上涵盖了测角型 三角网条件方程的基本形式。需要说明的是,三角

20、网布设形式极其多样,条件方 程的形式也较为繁杂,但关键是要掌握其基本形式,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三、例题如图3-14是一个三角网,A、B、E、F是已知点,C、D是待定点,等精度 观测了所有内角值,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如表 3-4所示。试列出用条件平差法时 的改正数条件方程。表3-4已知坐标(m)已知方位角已知边长(m)BTab = 32?20 ' 14.9 sab= 2501.118ETef =Sef = 2582.529355?53' 42.6 角度观测值例=46?21 ' 56.1q=74?59 ' 41.4份=58?38' 17.2 , =62?21 '42.4 仿=67?39 '43.6 仿=49?58 '38.9 例=58?03 ' 46.6衿 53?15 ' 16.1份=68?40 ' 54.3,1务=91?43 ' 54.0 力二47?21 ' 49.9主=40?54 ' 08.1 解:这是一个非自由测角三角网。观测值总数 n = 12必要观测数 t = 4多余观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