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_第1页
传统道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_第2页
传统道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统道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的作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水洛中学 744600 李继凯班级工作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育人为先、立德为本的中华传统道德教育所蕴含的德育价值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班级工作应充分重视传统道德教育的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国传统的“道德”乃是“道”与“德”两个词的缀合,“道”、”德”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深刻的内涵,实质上是一种涵括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动态生存方式。这对当今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首先是树立多维“道德”观;其次是构建开放式、多层次的班级建设体系;再次是建立内涵丰富、多层次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

2、;另外是强调道德教育中个体的动态参与性。主要做法如下:一、推崇“仁爱”,追求班集体人际和谐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爱是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意思,是孔子认为的理想人格,在班级中推崇“仁爱”,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尊重与关怀,知道善待别人,别人也会善待你,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你自己,只有充盈自己的仁爱之心,善待与自己有缘相遇的每一个人,自己的人生才会更加完美。我们的班集体人人做到对他人宽仁慈爱,爱护、同情之心,彼此受到这种好的环境的影响,让大家彼此形成尊重他人,有益他人,不加害于他人,和谐共处,将仁爱作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供准则,为人己关系的协调指明正确的方向,从而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升华至道德

3、义务,这种传统道德教育对班级管理有着积极意义,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积极影响。二、倡导言行一致,引导班级学生恪守诚信传统道德教育中儒家“诚信”思想的内涵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以“诚”为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其次是以“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信”为德目之一;三是重视“诚”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在班级中开展“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活动,使学生对于诚信有个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努力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诚实”、 “守信”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律自爱,完善自我,文明考试,深刻认识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是我们中

4、国的传统美德,大家一定要发扬光荣传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文明学生。三、讲求谦敬礼让,形成携手奋进的良好班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很多内容和观点都与目前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一样的。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矜能、不伐善,先人后己,保持谦虚低调。面对道德高尚、品质优秀的人,要虚心学习,做到见贤思齐;面对他人的过失、缺点,要设身处地给予体谅和包容,诚心诚意进行提醒和帮助。戮力同心、同舟共济,在他人有困难时及时解急救难、雪中送炭。谦敬礼让、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在人们之间流转和传递的是温情与爱心,能消除隔阂、融冰化雪,使人如沐春风。美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跟一个人所处的周围环境有关,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受

5、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培养好的思想品质,不好的环境可能使人受到坏的影响。学生是组成班级的个体,学生之间谦敬礼让、帮扶互助, 志同道合才能形成携手奋进的良好班风。四、提倡尊师重道,弘扬传统美德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其本质是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班级中进行尊师重道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做到虚心学习,认真听好老师的每堂课,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学生应从心里敬重老师,尊重老师。学生和老师谈话时,应主动请老师坐,若老师不坐,学生应该和老师一

6、起站着说话,同老师谈话,要集中精神,姿势端正,双目凝视老师,有不同看法时,可及时向老师请教、探讨。要虚心接受老师批评,不可当场顶撞老师。礼仪行事,见到老师应问好或鞠躬行礼;上下课要起立迎送,进老师办公室时要轻轻敲门或喊报告,然后开门进去,行礼后说明来意;在老师办公室、寝室不能乱翻动老师的物品;休息时间最好不打扰老师;到办公室或老师家不宜逗留过久,办完事应尽快离开等等,这都是尊师重道的具体表现。做一个谦虚、热忱、大方、宽容的人,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那么你一定会深受教师的拥戴,激发起老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能够和同学们共同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总之,将传统道德教育与教学相结合,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开展经典诵读,琴棋书画,乐音怡情,主题班会等活动,学生既喜乐见闻又能广泛参与,使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的浓郁气息,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主动性;让学生既能欣赏中华文化之美,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1、中国传统道德教材2、论语3、孟子4、大学5、礼记6、朱熹性理精义7、许慎说文解字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