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训练(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训练(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训练(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训练(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训练(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训练(甲。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消除杠杆 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 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 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 和L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

2、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0.2【解析】【分析】【详解】出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 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 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2乂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1L= n6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1GLfFL, 2.5N-Li=3Nx m6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i=0.2m2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3、则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的密度m _ 27g V "10cm3=2.7g / cm5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才能使天平水平平衡:用调行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时,天平平衡后,硅码及游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则金属块质量 g: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而如图丙所示,则可计算出金属块的 密度 p=g/cm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刚又用一根硬刻度尺设计出测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方案如图丁,首先 用细线系在中点O点使硬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金属块A挂在硬刻度尺左端C 处,把一块石块B挂在

4、硬刻度尺右端,调节石块B的位置,使硬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时石块挂在硬刻度尺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下面是测量PM的部分实验思路,将其 补充完整。在刻度尺上读出OE的长度匕;把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把石块B从E移动到。处时,硬刻度尺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P=。(用测出量和己知量表示,水的密度为P 水)。【答案】右27 2.7在刻度尺上读出0。的长度&【解析】【分析】【详解】田如图甲所示,调行横梁平衡时,指针左偏说明左盘质量偏大,则平衡螺母应向右调 节。如图乙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位于2g位置,矿石的质量m = 20g + 5g + 2.0g = 2

5、7g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 = 30mL = 30cm、V =匕,一以=30cm3 -20cm3 = 10cm3实验步骤:在刻度尺上读出0£的长度U;把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把石块B从£处移动到D处时,硬刻度尺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刻度尺上读出0D的长度刻度尺的左端挂物体A,物体B挂在E处,杠杠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杠平衡条件得 。铁 g 匕 x OC = GB x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物体A受到浮力作用,物体B挂在。处,杠杠在水平位置平衡,根 据杠杠平衡条件得(AVa -。水”A)xOC = GrxL2 以上两个等式相除整理得=3水、°金期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

6、验中,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N。实验开始时,杠杆如图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 衡螺母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调行杠杆水平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M点挂上2个钩码,在N点挂上3个钩码。此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配合使用,也可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 在八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o甲乙丙【答案】左不平衡1.2【解析】【分析】如果杠杆左端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杠杆右端下沉,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平衡位置平衡:杠杆是否平衡,取决

7、于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若F,i=FA,杠杆平衡:若 母产FJ,杠杆就不平衡,会沿力和力臂乘积大的力的方向转动:左侧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向下,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则弹簧测力计施加的力使杠杆沿 顺时针转动,保持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条件耳4=居乙计算出弹簧秤的示数,判断弹簧测 力计的位置。【详解】出图甲中,杠杆右端下沉,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左调。图乙中,设一格长度为L, 一个钩码重G,则有2Gx4L<3Gx3L即右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左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会沿顺 时针方向转动。丙图中钩码的重力G = 4G0 = 4xO.5N = 2N由杠

8、杆平衡条件咐=FJ,可得拉力在A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k GxL、 2Nx3L-z5LF =1.2N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L2N 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内容的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 臂=阻力X阻力臂,即运用此条件进行杠杆平衡的计算。4. (1)如图是某街道路灯悬挂的情景。画出斜拉钢丝对横杆拉力F的示意图和对应的力 臂 L()(2)某同学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先后做了如下两次实验:实验一:将重为G的物块A放在一水平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块,使 它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R。实验二:再将上述木板一端垫起,

9、构成一个长为S、高为h的斜而: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 斜而拉动物块A,使它在斜而上匀速向上运动,如图乙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lo请你结合实验过程,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如下问题。(阅读图丙)甲滑动摩擦力如果用心表示滑动壁擦力的大小,用广、表示压力的大小.则有其中乂是比例常数.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及接触面的粗糙程曳有关6丙画出物块A在斜而上运动时对斜面的压力Fn的示意图,物块A与薄木板之间摩擦力的比例常数二 1(用实验中的数据表示)【分析】【详解】出拉力的作用点在横杆上,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标出F, 即为F的示意图:从支点。向F所在的直线作垂线,并标出L,即

10、为拉力的力臂。如图物块A在斜而上运动时对斜面的压力Fn的作用点在斜而上,方向垂直于斜面竖直向 下,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压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即为其压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重为G的物块A在一水平薄木板上在拉力为民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A受 到的摩擦力f=Fo受到的支持力Fn=G根据题意可知/ = £)=*=G所以物块A与薄木板之间摩擦力的比例常数/-65.在认识到杠杆转动跟力、力臂有关后,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实验过程:(1)首先,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调方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 杠杆在 位置平衡,以方便直接读出力臂:

11、(2)接下来,他们使杠杆在如图位置静止,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每个钩码的 重力为1N,杠杆质量、刻度分布均匀);小玲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应为"=心,而小军则认为实验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你认为小玲总结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ZJ lA实验序号FJNk / cmFJNL2 / cm123232333334343(3)如果小军在杠杆的左端A点处再加挂2个钩码(即左端共4个钩码),接下来,他应该将右端的两个钩码向右移动 格,杠杆才会在原位置再次平衡。【答案】水平错误的3【解析】【详解】(1)口将杠杆放在水平桌而上,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

12、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以方便直接读出力臂。(2)小玲总结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错误的,因为只改变力的大小,没有改变位置,没有得 出普遍规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4 =用右,可得到乙=毡=4吆'F2 2mg即他应该将右端的两个钩码向右移动3格,杠杆才会在原位置再次平衡,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在测量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其目的是为了。(2)若在杠杆两边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不平衡,则应该(3)如表为某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记录.实验 序号实验方案动力(牛)动力臂 (米)阻力(牛)阻力臂 (米)1挂等量的钩码,分别作为动力和阻 力.20.0520.052挂不

13、等量的钩码,分别作为动力和 阻力.40.0360.023挂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拉,分别作 为动力和阻力.30.021.50.044挂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拉,分别作 为动力和阻力.5.80.0450.04a、该同学设计多种实验方案的目的是b、实验序号4的数据显然发生错误,若记录无误,则错误的原因可能是(4)该同学在学习了机械功后,认为力X力臂的单位恰好是“牛X米",那么就可以将“力X力臂的单位合写成“焦”.你认为该同学的认识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答案】便于测量力臂通过加减钩码或调门钩码的位置来使其平衡得出普遍性结论,避 免偶然性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动错误【解析】【

14、详解】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才正好在杠杆上,也就是正好 等于相应杠杆的长,这样测量起来会比较方便;(2)2在挂上钩码后,如果出现不平衡,不能再调平衡螺母,应通过加减钩码或调fj钩码 的位置来使其平衡:3实验中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出普遍性结论,避免偶然性:4拉力没有与杠杆垂直,导致动力臂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动 力臂变小,动力就会变大,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4)5焦”是功的单位,是力与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乘积:由于力与力臂垂直,所以“力x力 臂''的单位不能合写成“焦”,故该同学的认识是错误的: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

15、所提供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细线和 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放在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所 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调节杠杆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应在8点处挂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若在A、8两点处各增加一个钩码,则杠杆(选填 "左"或"右")端会下沉.(3)在实验(2)中,若用弹簧测力计拉8点,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 应沿 拉杠杆最省力;若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右转动,杠

16、杆始终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逐渐 (选填"增大"、”等于"或"减小")(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产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 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 不相符,其原因是:.【答案】右6左 竖直向下 增大 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有影响【解析】【详解】第一空.杠杆左端下沉,应将杠杆重心向右移,所以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第二空.设杠杆一格的长度是,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山

17、=12/2,图甲中, 4Gx3/=nGx2/,解得n=6,即在杠杆八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应在8点处挂6个钩 码才能使杠杆再次平衡:第三空.如果再在4 8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则5Gx3/>7Gx2/,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第四空.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最大时,拉力最小,当力与杠杆垂直时,力臂最 长,所以应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第五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右转动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根据 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将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增大;第六空.图丙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自身的重力对杠杆转动,即对杠杆平衡产 生了影响,导致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

18、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8.小红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忽略绳重和摩擦)。实验中,应该在 时(选填以下正确选项前的字母),读取测力计示数:A .竖直匀速拉动 B .竖直加速拉动 C .静止 D .任意方向匀速拉动 若重物以O.l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移动的速度为 m/s。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分 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No(5)小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再次做了实验,如图丙所示。小红多使用一个 滑轮,

19、目的是。(选填以下选项前的字母)A .可以省力 B .可以省功C .可以省距离D .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小红同学分别使用动滑轮重相同的甲、丙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甲、丙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答案】A 0.3低3 D相同【解析】【详解】第一空.测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当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受力平衡,拉力大小 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第二空.由图像可知绳子股数=3,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移动的速度为:v 粕=3v *=3xO,lm/s=O.3m/s:第三空.由图乙可知当动滑轮重力增加时做的额外功增多,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有用功不 变,因此机

20、械效率越低:第四空.由题意知:W 有GhGh G =爪="有+ ”额萌动 0.75 X 1N即 G = - = 3N.107) (1 - 075)第五空.如图丙所示,增加的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第六空.使用滑轮组提起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主要产生在提起物体的过程中同时将动滑轮也提起,即W肝G,/,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升高相同的高度,额外功相W右W右同,有用功相同,总功相同,由=而£=卬 工W 可知机械效率相同。W总”有+ W额二、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9.小明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做功与能量的转化关系。重物通过细绳与木块相连,细绳

21、不可伸 长,A。为水平面,力尸段长为3表面光滑:尸。段粗糙,实验开始时,木块的细绳拉 直,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P点,质量为机的重物恰好置于地而,将木块从P向右拉至 A,放手后木块向左运动,最终停在4点,PB长为X。不计空气阻力、滑轮摩擦。木块在A3段运动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做功为(用字母表示):木块经过尸3段内能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观察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小明提出猜想: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与重物重力做功多 少有关。他提出猜想的生活依据是:;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做了以下实验,重物? = 100g,木块M=900g,改变木块从P 点右移的距离L,测得一组数据,记录如下:(g取10N

22、/kg)序号123456PA的长L/m0.10.150.20.350.450.5木块在尸点的速度平 方 F/(m.sT)-0.20.30.40.70.91.0己知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为!”2 ,分析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与重物的重力做功的多 少,可知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得出的结论是。在A尸段滑行的过程中,该系统(重物和木块)的机械能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利用实验信息分析,当L = 0.7m时,木块M在尸点获得的动能是J:如果上述结论具有普遍性,则一个物体从高为力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不 计空气阻力,物体滑到斜而底端时的速度 = (用字母表示)

23、。【答案】加gL增大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正确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与 重物重力做功的多少相等守恒0.63师【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可知,重物的重力是G=?g,木块在A3段运动过程中,重物下降的高度是 L,那么重物的重力做功大小是1匕=mgL木块经过尸 8段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内能会增大。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与重物重力做功多少有关,随着重物重力做功越来越大,速 度也越来越大,所以这个依据是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由表中数据可看到,P4的数值越大,木块在P点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所以猜想 是正确的。由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实验中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是J力能i = x(0.1kg

24、 + 0.9kg)x0.2(m s !) =0.1J2重物的重力做功是% “I = mgl = 0.1 kg x 1 ON/kg xO.lm = 0.1 J第2次实验中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是W; “能2 = x(0.1kg + 0.9kg)x0.3(m- s-1) =0.15J2重物的重力做功是W重力 2 = 0.1kg x 1 ON/kg x 0.15m = 0.15J同理,第3、4、5、6次实验也可以得到这样的数据,所以可得出结论:重物和木块获得的 总动能与重物重力做功的多少相等。A尸段是光滑的,所以势能完全转化为动能,系统机械能守恒。比较表中数据可知,d与L成正比,当L = 0.1m时

25、,v2=0.2(nrs',)那么0.2(ms") =ZxO.lm解得攵= 2m/s"可得到i=2m/s2xL,当L = 0.7m时v2 = 2ni/s2 xO.7m = 1.4m2/s2所以可知木块M在。点获得的动能是W = - Mv2 =-x 0.9kg x 1.4nr/s2 = 0.63J22(4)8一个物体从高为力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不计空气阻力,则机械能是守 恒的,物体重力所做的功转化为动能,可以得到关系式,12ingh = mv10.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图甲图乙如图甲,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 (选填“小球A”或“

26、木块B” )的动 能。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小球A从斜而上由静止滚下, (选填“到达水平而时” 或“即将碰撞木块B时”)的速度。动能大小是通过 来显示的。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需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而 (选填“相同”或“不 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如果水平而是光滑的,则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 实验。如图甲,先让小球从斜面6高度处由静止滚下,测出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在此 基础上,如图乙,保持木块现在位置不动,让同一小球从斜面h高度处静止滚下,测出木 块再次被撞击后移动了 S2,贝US】S2 (选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这种 操作(选填“能”或

27、“不能”)得出动能与速度的关系。【答案】小球A即将碰撞木块B时B物体移动距离的长短相同不能大于能【解析】【分析】【详解】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小球A的动能,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小球A 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即将碰撞木块B时的速度,该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物体B 移动的距离体现的,B被撞的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被撞的越近,说明小球的动能 越小。(2)4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让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 小球的速度相同。若水平而光滑,木块不受摩擦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木块将永远运动下去,木块通过 的距离无法确定,做功的多少也无法确定,所以小车动能的大小就无法比较

28、,不能完成本 实验。小球的动能大小不能直接观察,而是通过小球部分动能转化为木块的动能,推动木 块运动距离来反映,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由图甲、乙可知,小球在 乙图中水平地而上滚动的距离变大,克服摩擦力消耗的能量变大,则小球即将碰撞木块B 时的速度变小,即碰撞木块B时的动能变小,故S】大于Sz,由于小球质量相同,这种操作 与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以获得不同撞击速度类似,故能得出动能与速度的关 系。11.室内装修时,工人们常用到膨胀螺丝来安装家用电器或其他装饰物,如图甲所示。安 装前需要用电钻在墙壁上打孔。膨胀螺丝利用楔形斜度来使螺钉拧入时发生膨胀,这是通过从而增大摩擦力,达

29、到固定效果:用电钻在墙壁上打孔后,钻头发烫,这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 递”)方式改变了钻头的内能。目前我市城区的老旧居民小区正在进行改造,改造中用到了一种打孔工具一冲击钻,如 图乙所示。冲击钻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增壁,打出圆孔。关于冲击 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能量转化关系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其能量转化关系中,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C.其内置电动机利用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D.其内置电动机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小明家准备用膨胀螺丝将吸顶灯固定在天花板上。如图丙所示,他用笔杆代替膨胀螺 丝,探究插入沙子中的笔杆能吊起的物重与哪些因素有关?对此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

30、想一:可能与笔杆受到的压力有关:猜想二:可能与笔杆的形状有关:猜想三:可能与笔杆插入沙子中的深度有关。A.为验证猜想一,小明用同一笔杆进行实验,保持笔杆 不变,在瓶内装满沙子的情 况下,通过夯实并增加沙子的质量,从而增大沙子对笔杆的挤压力。然后改变轻质小桶内 的物重,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不同挤压力下笔杆能吊起的最大物重并记入表中。B.为验证猜想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小明将原笔杆上端劈开使其膨胀,重复上述 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入表格。A分析比较、组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 分析比较、或组数据你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以上两空各写出一条 即可)。实验序号笔杆形状()(未膨胀)(二(膨胀)沙子质量

31、m/g300400500300400500能吊起的最大物重G/N0.33.65.01.27.423.8【答案】增大压力做功BC形状和深度插入沙子中的笔杆能吊起的物重与沙子的质 量有关插入沙子中的笔杆能吊起的物重与笔杆的形状有关【解析】【分析】【详解】出膨胀螺丝紧紧的固定在墙体内是依靠膨胀管与孔之间的摩擦力,这里是用增大压力的 方法来增大摩擦,达到紧固的目的。2钻头打完孔后发烫,这是通过做功改变了钻头的内能。(2)3A.冲击钻内部有电动机,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不符合题意;B.当电流通过电动机时,电流做功,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打孔时将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故B符合题意;C.电动机

32、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D.电动机最根本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C0为了探究可能与笔杆受到的压力有关,应改变压力的大小,保持笔杆的形状不 变和深度不变:分析、组数据可知,在笔杆形状与插入沙子的深度一定时,沙子 的质量越大,即笔杆受到的压力越大,能吊起的物重越大;分析(或或)组 实验数据可知,在沙子质量相同(压力相同)、进入沙子的深度相同的情况下,粗细不 同,其与沙子的接触面积不同,产生的摩擦力会不同,即笔杆能吊起的重物不同,即结论 为:在深度、压力相同时,形状不同,提起的物重也不相同。12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小球和弹簧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

33、验与探究(不考虑空气阻力,g 取 10N/kg):让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 瞬间(如图乙),小球速度为5m/s.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如图丙)的整 个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工和弹簧缩短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人为曲 线的最高点。已知该轻弹簧每受到0.1N的压力就缩短1cm,并且轻弹簧在全过程中始终发 生弹性形变。v/m(i)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动能的变化情况是小球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2)实验中所用小球的质量为 kg,全过程中,弹簧中弹力的最大值为 N。(3)由图可知,当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小球

34、的速度为0,此时,小球处于 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4)已知物体的重力势能表达式为Ep=mgb,动能表达式为:Ek = inv2 ;其中m为物 2体的质量,6为物体距离水平地而的高度,v为物体的运动速度,g为常量,取10N/kg。若 本题中弹簧的原长为1m,则本题的小球是从距离地面 m的位置下落的。【答案】先增加后减小减小0.1 6.1非平衡2.25【解析】【分析】【详解】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弹簧发生形变,产生弹力,此时小球的重力大于弹力,小球做 加速运动,这一过程小球动能增大,随着弹簧的形变程度越来越大,弹力增加,当弹力等 于小球重力时,小球所受合力为0,小球停止加速,此时速度最大,

35、动能最大,下一时 刻,小球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弹力大于球的重力,小球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小,弹性 势能增加,最低点时,小球的动能为0,重力势能最小,弹性势能最大。故小球动能的变 化情况是先增大后减小,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小球的机械能 减小。(2)3弹簧每受到0.1N的压力就缩短1cm,由丁图可知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力和重力相 等,此时弹簧缩短了 01m,合10cm则此时受到弹力F=10x0.1N=lN由6 = 吆得出小球的质量=0.1kgG F 1N in =g g 1。N/kg小球在最低点时,弹簧的弹力最大,由丁图知此时弹簧被压缩0.61m,合61cm则弹力 最大为r

36、 = 61x0.1N=6.1N小球在最低点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此时弹力大于重力,小球 受力不平衡,处于非平衡状态。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球从最高处下落,到小球刚接触弹簧,弹簧还未发生形变那一刻,不考虑空气阻力时,机械能守恒,即mgh =mv2由丁图可知此时小球速度为5.0m/s,代入式中有v2 (5m/s)-h =1.25m2g 2xlON/kg弹簧原长1m,所以小球距离底面的高度h = h' += 1.25m+1 m=2.25m13 .探究物体的动能:(1)如图甲所示,小明先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他控制小车的保持不变,让小车 从斜面的(同一/不同)高度下滑,目的

37、是.通过比较,可以比较小车具有的 动能.(2)小明在操作中发现,不用斜面而直接通过人手推小车,也可以使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 动.若采用此方法来推同一辆小车,(能/不能)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理由 是:(3)小华去掉木块,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两次实验中小车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 (第次大/第次大/一样大).【答案】质量不同改变小车碰撞木块时的速度小车推动木块的距离不能用手推小 车的速度难以控制相等 第2次大【解析】【分析】【详解】(1)让同一小车从斜而不同高度滑下,是为了控制质量不变,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 系:因此实验中他控制小车的质量保持不变,让小车从斜而的不同高度下滑,目的是改变 小车刚

38、到水平而时的速度.通过比较小车推动木块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小车具有的动能: (2 )不用斜面而直接通过人手推小车,也可以使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但不能保证用手 推小车的速度与小车从斜面落下的速度相同,不能控制好变量.所以采用此方法不能探究 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3)第二次小车上放了硅码,相同高度质量更大,重力势能更大,小车克服所有阻力所做 的功更多.14 .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小雨和小风用了同样的酒精灯分别加热水和 煤油,他们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IM-/ 计r r甲乙小雨刚要开始做实验,细心的小风质疑道:“两个烧杯中的液体体枳不一样多,你没有 控制变量!",你认

39、为小风的说法是 (填“正确”或“不正确”)的。在达成一致后,他们迅速完成了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在实验中,水和煤油 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这种方法叫做 法。t/s020406080100120 tdC0123456 t理油/024681012 分析上表数据:如果使水和煤油都升高10C,他们发现给 加热的时间长,这表明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 o正因为如此,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若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xl03j/(kgC),则根据小雨实验所得的数据可知:煤油的比 热容为 J/(kg-)o【答案】不正确加热时间转换法水质量不同2.1X103【解析】【详解

40、】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时,需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小风的说法不 正确;(2)2引因为用了相同的加热器,相同时间物质吸收热量相同,物质吸热多少可以通过加热 时间来反映,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3)45n6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与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 时间长,水吸收的热量多,由此可知,如果使水和煤油都升高10,给水加热的时间长, 这表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由此引入比热容 这个物理量;(4)7用相同的酒精灯对水与煤油进行加热,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由表中实验 数据可知,加热20s,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水升高的温度为1。,

41、煤油升高的温度为2。水与煤油的质量用相等,由热量公式可知:c水川水=°油壮,油煤油的比热容:c 油=d=4-2C)x、Lkg.)&油2 c15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 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质量 /«温度升高 10七所需 要的时间 %源度开商 20七所死 要的时同 /§汨度升有 30七所用 娶的时冏 /s才于306489124水'3096J63220在此实验中,用(选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

42、热量 的多少.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沙子吸收的热量.实验中小明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结论不符,沙子升温反而比水慢,你认为 可能的原因是小红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体积相同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小红实验设计错误之处是.改正错误后,小红继续实验加热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则甲液体的 沸点是.要比较甲、乙两液体吸热本领,应分析 (填“lOmin前”“15min 前”"20min前”"20min后"或"以上时间段

43、均可”)的实验数据.若乙液体是水,则甲液体的比热容为.就小明和小红正确的实验设计,请你评估,谁的设计方案更好.答,理由是.【答案】加热时间的长短 > 没有均匀受热应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60 lOmin 2.1xlO? J/(kg)小红 小红选择的物体受热更易均匀【解析】【分析】【详解】在此实验中,用相同的热源,相同的时间里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加热时间越长物体 吸收的热量越多.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总是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沙子加热时,受热不均匀,不同于水,所以沙子升温反而比水慢:添加体积相同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应为

44、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从图中可以知道,甲从第lOmin到第20min,温度保持在60不变,这就是它的沸点;从第lOmin开始,甲的温度保持不变,不能进行比较,那么只能在lOmin前进行比较, 才能知道甲、乙两液体吸热本领:若乙液体是水,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从一开始到第lOmin有:Ge =。乙代入公式Q =化简得:c=-c = -x4.2xlO3J/(kg) = 2.1xlO3J/(kgr) 22(3乂8小红的设计方案更好:小红选择的物体受热更易均匀:小红选择的热源仪控制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小 红选择的热原受环境因素影响小.16.学过比热容知识后,小红为了比较铝和铜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设计

45、了如下实验。她 将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放入沸水中煮相当长一段时间,取出后迅速放在足够多的等质量 的0的两块冰上,热传递中止后,称取剩余冰的质量,来判断铝和铜的比热容。(1)在该实验设计中,放入沸水中煮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此操作是否需要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 (选填“需 要”或“不需要”)°(2)在该实验设计中,选用足量等质量的冰的目的是,热熔化 生成的水均流走,则冰块的温度,内能 (选填"增大"、"不变" 或“减小”)°(3)铝和铜在热传递过程中,放热的多少是通过反映出来,这种探究问题的方法是。(4)若最终与铝块发生热传递的冰剩余较少

46、,则可以判定外;c时(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让铝和铜这两种物质最终温度一样,和沸水温度一样不需要防止冰全部熔化 成水和可以通过剩余冰的质量来对比铝和铜的比热容大小不变减小剩余冰的质量 转换法大于【解析】【详解】在该实验设计中.放入沸水中煮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让铝和铜这两种物质最终 温度一样,和沸水温度一样;此操作不需要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只要让水沸腾,温度达 到沸点即可:3选用足量的冰是为了防止冰全部熔化成水,选用等质量的冰目的是可以通过剩余冰的 质量来对比铝和铜的比热容大小:热熔化生成的水均流走,这已经是冰水混合物状态,冰块的温度为0,冰块

47、是晶体, 继续熔化,温度不变;温度不变,热熔化生成的水均流走,冰的质量减小,那么内能减小:(3)67铝和铜在热传递过程中,放热的多少是通过剩余冰的质量来反映的:这种探究问题 的方法是转换法,把一个要研窕的对象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若最终与铝块发生热传递的冰剩余较少,也就是与铝块接触的冰更多地转换为水,吸 收了更多的热量,那么铝块放出的热量比铜块放出的热量更多,根据铝块和 铜块质量相等,都是从同一温度下降到0,即温度变化量相同,铝块放出的热量。较 大,那么铝块的比热容较大。三、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7. ”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在使用电压表之前,发现电

48、压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那一边偏转,则应对电压表进行 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Lz应该选择 (选填“相同”或“不相 同”)的小灯泡;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V,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的操作是::测出L1两端电压后,小明同学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装在8、C之间,小聪同 学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聪的办法是否正 确?请说明理由。答::理由::(5)测出48、8C、AC之间的电压,记录在图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 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此结论存在的不足之处是:。Uab/VUbc/

49、VUac/V3.11.44.5【答案】机械调零 不相同2.0电压表换用03V量程,重做实验 不正确 电压表正负 接线柱接反实验存在偶然性,需多测几组数据【解析】【分析】【详解】使用电压表之前,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向零刻度的左边,说明电压表没有调零,此时 应对电压表进行机械调零。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中,为了使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该采用规 格不相同的灯泡多做几次实验。网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择的是0-15V大量程,其示数为2.0V.2.0V远小于15V,容易产生误差,为了读数更准确,电压表应该换用03V的小量程, 重新完成实验。(4)5不正确,理由是根据电流流向,电流从电压表正极进、负极

50、出的原则可知,将与4 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5乂刀实验中只测出了一组48、8C、4c之间的电压,便得到结论,一次实验数据得到的结 论具有偶然性,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该多测几组数据。18 .瑞瑞和欢欢在网络上看到用土豆点亮LED小灯泡的视频,为了验证视频的真实性,他 们找来一些物品,按照视频中的方式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后,LED小灯泡果真被点亮了。此时,土豆相当于电路中的,该装 置实现的能量转化是 能转化为电能:为什么土豆能够点亮LED小灯泡呢?通过查找资料他们了解到:铜片和锌片在电解质 (即上豆中富含的果酸)的作用下,使电子由锌片处出发并沿着导线

51、经过LED小灯泡到达铜片处,因此闭合电路中会产生电流。由此可知,该土豆电池的正极是片;为了验证上豆电池的正负极,他们还可以选用下列实验仪器中的 (填字母代 号)进行判断:A.小灯泡B.电压表C .电阻极板果蔬材料种类铜片和铝片间的电压/V铜片和锌片间的电压/V西红柿0.470.93苹果0.550.96柠檬0.620.99根据获得的知识,瑞瑞和欢欢又找来了更多物品进行创新实验。在果蔬中插入不同金属 制成的极板(极板材料不同),并保持两块极板间的距离、极板与果蔬的接触面积不变, 测量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结果如上表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果蔬电池的电压与和 有美。【答案】电源化学铜B果蔬种类极板材料【

52、解析】【分析】【详解】口)12闭合开关后,上豆消耗化学能,产生电能,使LED小灯泡被点亮,所以土豆相当于 电路中的电源,该装置实现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3铜片和锌片在电解质的作用下,使电子由锌片处出发并沿着导线经过LED小灯泡到达 铜片处,因此闭合电路中会产生电流,因为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则电流方 向是由铜片流向锌片,而电流是从电源正极流出,所以该土豆电池的正极是铜片。当土豆电池可以作为电源时,接上电压表,其指针会发生偏转,故据此能判断该电池 是否有电压,当电压表正向偏转时,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是正极,而灯泡和电阻不能 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故选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53、当极板材料相同、果蔬种类不同时,果蔬电池的电压不同,可 见果蔬电池的电压与果蔬种类有关:当极板材料不同、果蔬种类相同时,果蔬电池的电压 不同,可见果蔬电池的电压与极板材料有关。由此可得:果蔬电池的电压与果蔬种类和极 板材料有关。19 .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的实验中,豆豆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中所示(本题中, 电表视为理想电流表,且当有电流流过灯泡时,灯泡将会发光).+甲丙干路电流/A灯Li的电流/A灯Lz的电流/A0.60.3(1)连接实物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 状态.(2)已知各电路元件、连接情况均完好,闭合开关前,我们发现电流表4的指针在如图 乙所示的位置处,可能的原因是:改正错误后,

54、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4的指针仍然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处,可能的原因是.(3)更正上述问题后,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灯L】 (选填"亮"或"不亮")、Lz不 亮:随即断开开关,仔细检查,发现电路有不当之处.(4请在图甲中只改动一根导线,使之符合下列要求:闭合开关后,灯泡匕、匕并联,开 关S控制所有用电器,电流表A测流过干路的电流,Az测流过灯L1的电流,A3测流过灯 匕的电流.(提醒:在需要删除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 叉).()(5)随后,闭合开关,从电流表中读取数据填入上表中,其中流过灯L的电流大小如图 丙所示,该示数为

55、A.于是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总和.小华同学认为该实验结论不科学,我们应多次更换规格 (选 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以便 (填入正确的序号).A,寻找普遍规律B.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答案】断开电流表指针没有校零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亮【解析】 【分析】【详解】田连接实物电路过程中,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我们发现电流表A1的指针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处,可能的原因是电流表指针没有校零: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4的指针仍然在如图乙所示的位 置处,可能的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从实物图可以看到,闭合开关S后,只有灯泡L接入电路,有电流通过灯泡L】,灯泡 L能亮;(4)5电路有不当之处,从电流的流法可知道,灯泡匕与电流表4的连接导线是错误的, 应该把这跟导线改为灯泡La与灯泡L】右端的连接,如下图所示;7从图丙可以看到,电流表的量程不应该是。到3A,否则它的读数为L5A,大于 干路电流,量程应该是。到66A,它的读数为0.3A:该实验结论不科学,只是一组数据, 并且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这种情况很特别,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