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克和千克》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克和千克》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克和千克》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克和千克》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克和千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克和千克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依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6页、88、89页练习十八14题二、设计思想: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基础上,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

2、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发现这节课不但要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更在尝试将生活与数学有效地联系,因此,我们在本节课里,致力于精心搭建一座生活与数学的有效桥梁: 1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并认识

3、质量单位。 2通过精心设计的、有效指导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1克和1千克的表象,从而建立观念。 3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4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四、教学重点: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

4、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五、教学难点: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袋装1千克洗衣粉、1台盘秤、两包500克的盐、2、小组准备: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鸡精、1千克的水果、一筒1千克的面、一包比1千克轻的绿豆、一包2千克的大米;二分的硬币、1克的药包、1克的茶包、10克的板兰根冲剂、100克的肥皂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钱)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

5、作单位呢?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二、探究体验:1认识质量单位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板书课题2认识感知1千克(1)1千克有多重呢?1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1千克。(2)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

6、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洗衣粉,开始吧。 (3)找一找: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数学小精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绿豆、这样的一袋大米、1包鸡精、这样的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呢?看看数学小精灵有什么提示:1将四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粉对比着掂一掂;2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3完成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请每位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听了每一小组的汇报,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袋鸡精约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包装袋上有质量标示

7、)  老师还发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一手拎着1千克的盐,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  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老师想请 盘秤 来帮忙。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  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重1千克)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1、2小组都是西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果然是大约1千克,你们估得真准。像这样大的一个西瓜约重1千克。3、4小组都是香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是1千克,你们也估对了。像这样大的一个香瓜大约重1千克。第5小组你们是什么水果?也拿

8、上来验证一下。看,像这样的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第6小组呢?什么水果?拿上来验证一下。原来,这样的3个梨大约重1千克。第7、8小组没有水果,但是他们有一筒面,他们认为是1千克,请来验证一下。果然,这样的一筒挂面也约重1千克。你们找得可真准。刚才有的小组认为这袋大米也约重1千克?你们认为呢?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感觉比1千克轻)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然比1千克轻。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请小组长和保管员轻轻收回物品。     (4)说一说:    &

9、#160; 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3认识感知1克 (1)刚才我们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那1克有多重呢?      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2)掂一掂: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保管员拿出盘子,将硬币发给组员,请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开始吧。(3)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非常轻)     与1千克比呢?(1克非常轻,1千克非常重,相差很远)     对,所以平时我们在称量轻

10、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4)找一找:     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盘子里就有一些,请同学们用刚才找1千克物品的方法比一比、掂一掂。     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药包、茶包) (5)感受10克、100克盘子里还有一些用克作单位的物品,10克重的板蓝根冲剂,100克重的肥皂。分别掂一掂,感受一下。感受完了保管员收盘子。 4克与千克的关系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一袋盐500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

11、(1000克)板书1000克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对,为了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  千克  =  1000  克 5.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认识了两

12、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了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   通过掂2分的硬币和洗衣粉感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知道1千克=1000克6认识秤   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示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   这位售货员阿姨正在用秤称苹果,这些苹果有多重?(1千克)   她用的秤你认识吗?(电子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这就是电子秤,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巩固拓展 

13、1的确秤是我们称量物品的好帮手,因此我们要会认秤上的数据。   (1)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 书88页练习十八第1题        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读的(先看单位是克,再看指针指到多少就是多少克)        增加一个4千克 问:刚才都是多少克,这次怎么是多少千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盘秤是用千克作单位的)看来我们在认秤时不光要看清数还要看清单位。   (2)你知道他们的体重吗?书88页练习十八第2题 

14、  (3)填单位:书89页练习十八第4题 2你知道吗?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2克重,相当于什么呀?(两枚2分的硬币)那得多轻呀。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100千克相当什么呢?(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1500克相当于什么呢?(三袋500克的盐)可真重呀。3课后调查:    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老师给同学

15、们留下了一个课后小调查。就在书88页练习十八第3题。八、课后反思:实施新课程以来,人们再次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化”、“学校数学应向生活数学回归”等口号,生活、活动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两个关键词。然而,如何把这两者落到实处,让学生学得有效,是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关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1通过亲切的谈话让学生重温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即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人教版教材每单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单元主题图,它是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整体的概括。之前,我们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只是把图中物品包

16、装上的质量标示作为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引子,没有得到学生的共鸣。之后我们反思再挖掘,发现这幅图蕴含着两层意思:它不仅只是为了呈现出生活中所常用的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更是想联系生活实际揭示质量单位的产生,从而体现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解读了教材后,我们重新设计: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介绍购买水果的过程,从而体会质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了解国际上通用的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样导入,让学生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

17、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比一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思维特点的。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了解1千克大约有多重,把抽象的1千克与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联系,形成表象,从而初步建立1千克的观念。特别是“找一找”这个环节,不仅通过“对比着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千克到底有多重,而且在各小组交流找到的1千克物品时,让学生资源共享,形成更丰富的表象,加强质量观念。3在学生把质量单位与生活表象建立了对应关系之后,并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

18、,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对生活的指导意义,从而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当看到物品的质量后,学生能用“相当于两枚2分的硬币”、“相当于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这样的语言进行描述,说明已经把1克和1千克的感觉深深的记在了心里,说明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活动是有效的,说明我们前面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的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已经能够用这种质量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了。其实,在本环节之前的巩固练习中,学生已经能用这些方法来选择物品合适的单位了。我想从实际生活到数学知识,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应该就是学习的真正意义吧!而我们正是在精心为学生搭起一座生活与数学的有效桥梁!关注体验活动的有效性:1学习材料的选择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本节起始课,除了在相应环节中出示了各种秤的图片外,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称量活动,只把一个台秤请进了教室,且是用于对各小组同学找出的1千克物品的验证及对1千克=1000克的演示上。这样做更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而对物品的估量应该是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知经验后完成的,因此并没有让秤出现满教室。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常规课堂。对于学生小组活动的材料上,采用的是“供料学习”,并且在材料准备上精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