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主要内容发布日期:、二口 ,工,访问次数:8028字号:?大?中?小?2014-09-25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主要内容一. 重新确定贵阳市城市性质按照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根据城市定位的普遍规 律以及贵阳市的主导特征、比较优势,贵阳市城市定位应遵循唯一性原 则、认同性原则、美誉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确定贵阳市的城市性质为:贵州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二. 加强城乡统筹,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1. 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产 业、用地向城
2、镇集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人口、 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2. 城乡统筹策略(1)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战略, 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城乡有机联系 的产业链;加快建立面向“三农”、适当倾斜的公共财政政策;充分利 用城市经济、科教、文化、卫生、人才等资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2)制定分类指导的发展规划和政策。针对城镇不同的基础条件、 资源状况和发展水平,引导和鼓励经济联系紧密、资源互补的城镇进行 协作和联动发展,形成重点镇带动一般镇、近郊镇带动边远镇、小城镇 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3)改革公共服务体制,建立优质、高效的城
3、乡市政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设施网络,逐步完善通讯、电力、广播电视、文教以及乡村道路、 人畜饮水、农村沼气、水利灌溉等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把城市文明带到 农村,支持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4)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保障、社会救助 等公共福利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三.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合理调整用地布局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由“众星捧月”调整为? “一城三带多组团、 山水林城相融合” ?。突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湖水相伴、绿带环抱”的城市特色。将金阳新区与老城、小河等区域连 片发展,共同构成城市核心,同步推进老城区改造与新区建设。建设用 地约300平
4、方公里(若以国土口径统计,建设用地 289.86平方公里),聚 集人口约320万。(1) 一城(主城): 以老城区、金阳新区共同构成城市核心,连片发展小河、二 戈寨、三桥马王庙、白云等区域,实现城市紧凑、集约发展。主城建设用地约204平方公里,聚 集人口约237万。(2)三带:将白花山脉、黔灵山脉及南岳山脉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隔 离绿化带及生态缓冲区,体现“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布局特色,充 分发挥山体绿化对过滤空气、防护污染、调节城市温度、美化城市环境 的作用。(3)多组团:顺应城市自然地形特征,因地制宜的在主城周边布局4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组团,即主城北部的高新区组团,南部的花溪组团, 东部的龙洞
5、堡组团,东北部的新天组团。主城周边组团建设用地约96平方公里,集聚人口约83万。(4)严格保护白花湖、阿哈水库、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渔洞峡 水库等城市饮用水源安全,同时加强对南明河、市西河、贯城河、鱼梁 河、麦架河、黔灵湖、观山湖等河湖水系的生态环境修复和绿化景观环 境营造,在城市内部构筑多条“水活、岸绿、景美”的滨水绿化景观走 廊。(5)在城市各功能组团之间,结合花溪城市湿地公园、黔灵山公园、 长坡岭森林公园、贵阳市森林公园、鹿冲关森林公园、阿哈水库、白花 湖等若十大型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形成城市重要生态战略点,避免城市 建设过于连片发展,保护城市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生态格局。(6)加强以环城林
6、带为主的森林资源、 野生动植物及绿地资源的保 护、建设和利用,实现城市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空气活新 的环境建设目标。四. 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1. 完善市域交通体系(1)综合交通发展目标立足实现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目标,与西南地区交通枢纽、西部中心 城市定位相适应,构建以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为龙头,以水运为重要 补充,实现区域交通运输便捷、枢纽设施布局合理、交通科技现代化、 多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铁路依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配合建设贵阳至广州、贵阳至成都、 贵阳至长沙、贵阳至昆明客运专线和贵阳至重庆快速铁路。市域快速铁路网由“一环一射两联线”
7、构成。一环:环城快速铁路,全长133公里,共设置13个主要车站;一射:贵阳东一开阳快速铁路;两联线:久长一永温,林歹一织金。新建贵阳火车北站、贵阳火车东站,扩建贵阳南站编组站、改貌货运站,建设完善活镇、将车山、扎佐、都拉宫、西站、谷立等货运站, 优化完善贵阳铁路枢纽布局,提高市域铁路客、货运输能力。(3)公路以贵州省“六横、七纵、八联”的公路网发展战略为指导,贵阳城 市经济圈交通建设为目标,高等级公路、国道十线为骨架,省(县、乡) 道为联系,在市域构建“一环、两横、九射线”的安全、便捷、高效的 市域快速公路网体系。一环:贵阳环城局速公路(东北环线一西南环线一南环线);两横:黔西一瓮安(贵阳城市
8、经济圈环北段),修文一福泉;九射线:贵新(贵阳-新寨)、贵广(贵阳-广州)、贵惠(贵阳- 惠水)、贵黄(贵阳-黄果树)、厦蓉(贵阳-成都)、贵黔(贵阳一黔 西)、贵毕(贵阳一毕节)、贵遵(贵阳一重庆)、贵开(贵阳一开阳一 遵义)等局速公路。(4)航空加快龙洞堡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配套完善相关服务设施,开辟中 远程国际航线,拓展航空客源,打造西南一流航空窗口,推动城市对外 开放;建设龙洞堡国际机场集疏通道,提高机场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5)内河航运大力整治乌7工航道,建设开阳港、息烽港,提高乌7工进入长7工的通 航能力;加快码头、道路等航运配套设施建设。2. 完善中心城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及路网
9、骨架(1)航空:推进龙洞堡国际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至 2020年,龙洞堡 国际机场年客运量1550万人次,货运量22万吨。(2)铁路:大力推进贵阳铁路枢纽建设,枢纽场站由“一个编组站、 三个客运站、若十货运站”组成,包括南站编组站,贵阳火车站、贵阳 火车北站、贵阳火车东站,货运站为贵阳西站、改貌、都拉营、将军山、谷立等,至2020年,贵阳铁路年客运量3500万人次,货运量3000万吨,编组能力20000辆/日(3)公路:公路枢纽场站由“七个客运站、七个货运站”组成,在 金阳将军山新建贵阳汽车客运西站,在新天、龙洞堡、花溪分别建设客 运北站、东站和南站;调整现状客车站和二客站功能为旅游客运和公交
10、换乘站;结合贵阳火车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旅游客运站;新建或扩建 将军山货运站(将军山物流中心)、龙洞堡货运站(龙洞堡物流中心)、 三桥货运站(三桥物流中心)、改貌货运站(改貌集装箱物流中心)、沙文货运站(沙文高新产业物流中心)、都拉营货运站(都拉物流中心)、 竹林货运站(竹林物流中心),至202。年,贵阳公路年客运量45000万人 次,货运量12000万吨。(4)城市道路骨十路网系统通过对中心城区道路网的优化调整,建设完善“一横、一纵、一环” 的路网主骨架和“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的骨十路网系统。“一横、一纵、一环”:一横:北京西路-北京路-北京东路;一纵:甲秀北路-甲秀中路-甲秀南路-迎宾路;
11、一环(环城高速公路):东北环线 -西南环线-南环线。“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一环路:蟠桃宫一宝山北路一北京路一枣山路一浣沙路一解放路一 宝山南路一蟠桃宫;二环路:三桥一改茶路一贵黄路东段一南二环一富源路一东二环一 北二环一贵遵路南段一三桥;三环路(环城高速公路):东北环线一西南环线一南环线;十六条射线:贵黄路艺校至金华段、北京西路、观山路、黔灵山路、 金朱路、甲秀北路、盐沙路、新天大道、北京东路、汤杷关路、机场路、 东站路、富源路、桐荫路、花溪大道、甲秀南路。五. 提升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1. 城乡供水工程(1)优化现有水利工程的服务功能,合理利用水资源,以黔中水利 枢纽工程为龙头,统筹
12、水资源配置,立足开发利用本地区水资源,建立 质优、面广、量足、安全的城乡供水体系。(2)至2020年,全市城镇人均综合用水量450 500升/人?日,城镇 自来水供水能力约200万立方米/日,自来水普及率100%,全市饮用水水 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姒上。2. 城乡排水工程(1)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的指导方针,加快城镇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 理厂及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加强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和饮用水水源 地保护力度,逐步改善水生态环境,实现水体的良性循环。(2)至202。年,全市污废水排放总量6.93亿立方米
13、,其中中心城区 4.41亿立方米;市域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镇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 达到30祖上。3. 城乡电力工程至2020年,全市用电量约为42。亿千瓦时,最高供电负荷约为6773 兆瓦;加快输变电项目的建设,市域新建 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 变电站24座;加快市域500千伏环网建设,实现市域220千伏电网全覆盖, 构建安全、高效的电力网络体系。4. 城乡信息工程(1)贯彻建设信息化城市的总体要求,完善通信设施建设,积极推 进三网融合的进程,满足运营商平等竞争和各类信息业发展需求。(2)至2020年,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14%左右,移动电话普及率不 低于130%,互联网用户普
14、及率不低于50%,有线电视住宅用户入户率达到 9。5. 城乡燃气工程(1) 积极开拓新气源,扩大供气能力,优化燃气气源结构;积极争 取得到国家对气源开拓的支持,引入管道天然气,同时加强与其他省份 及地区之间的能源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基地,加快市域燃气 输配系统的规划建设,增强城市燃气供应保障;提高管道气化率,拓宽 燃气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以天然气、焦炉煤气为主,煤层气、液化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为辅的城镇燃气供应模式。(2) 至202。年,贵阳市中心城区燃气气化率达到 95%,其中管道气 化率高于90豹一市三县城市燃气气化率高于 85豹其中管道气化率达到 6075%城市基本实现燃气化
15、,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六. 完善住房保障规划,实施? “住有所居”民生行动计划1. 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 度。2. 根据住房建设规划,在土地供应计划中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 并予以优先安排。3. 积极探索市场化途径,发展保障性住房。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必 须按一定比例配建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赁性住房,由市、 区住房保障部门统一收购后,用于保障性住房安排。4. 在位于老城区边缘、人口较密集、公共交通便利的区域,选择部 分商品住房用地,在土地使用权出让时,明确项目中住宅建筑总面积的 一定比例住房提供给政府作为公共租赁住房。5. 按照政府
16、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方式,加快进 行成片危旧房改造工作,使困难住户的住房得到妥善解决,住房质量、 小区环境、配套设施明显改善。6. 进一步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通过财政资金补助、社会捐助、 农户自筹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采取维修、原地重建、异地新建等多种 方式,使农村危房户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7. 在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集 体宿舍或公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七. 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1.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要措施(1)发挥资源生态优势,积极发展生态产业 ?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促进传统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资源的经济 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生
17、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2)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促进资源环境与城镇建设协调发 展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通过整合、优化资源,促 进区域环境的改善与协调发展。(3)以节地、节能、节水为核心,建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城镇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调整能源结构。(4)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构建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推进城市绿化生态建设,加强水土保持 和生态敏感区域的建设和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5)建立和完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长效保障体系健全生态
18、环境保护综合决策与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生态风险 预警、防范和应急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6)深入展开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和发挥社区、社会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团体、新闻媒体等的作 用,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和环保自觉性。(7)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严格执法;加大对环境破坏行为的 惩治力度,对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失职渎职、行政不作为行为,坚决依法 查处。2.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在中心城区构建以城市公园为主体,山体、河流、湿地为基础,红 枫湖、白花湖、阿哈水库为重点,生态景
19、观廊道相贯通的城市生态网络 体系;形成“一河、二环、三带、七点”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至 2020 年,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15平方米。(1)一河:以南明河为重点,按照“水变活、岸变绿、景变美”的 总体建设目标,加强南明河、鱼梁河、市西河、贯城河等沿岸绿化景观 建设,形成城市的带状绿色空间。(2)二环:大力推进城市一环林带和二环林带的建设、 保护和利用, 严禁一切破坏林带的建设行为,确保环城林带的完整性,形成城市景观的绿色大背景和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的绿色屏障。(3)三带:将白花山脉、黔灵山脉、南岳山脉三条山脉作为城市未 来发展的区域隔离带及城市“绿肺”。大力加强绿化林地建设,科学
20、配 植适生及原生植物。(4)七点:依托花溪城市湿地公园、黔灵山公园、长坡岭国家森林 公园、贵阳市森林公园、鹿冲关森林公园、阿哈水库、白花湖七个大型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形成中心城区重要生态战略点,避免城市建设过于 连片发展,保护城市山水相融的生态格局。八. 健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1. 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准确预报、 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在完善单一灾种防抗系统的基础上,建 立和健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 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2. 城市建设应避开活动断裂带、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蓄滞洪区;重 要目标及市政公用设施应采用分散布置、地上与地下结合、环状连通、 多路运送的方式建设,提高抗灾应变能力。3. 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建设城市避难场所,充分利用地下空 间防灾避险,确保场所面积充足和疏散通道畅通。4. 建立完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交通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分离钳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合同种类选择(共6篇)
- Module 2 Unit 1课时二教学设计-海南海口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英语
- Starter Unit 3 Welcom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至2030年厅堂柜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角的分类》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 2025年陶瓷晶体谐振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环保镭射商标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8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JJF 2161-2024焊接检验尺校准规范
-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客观题试卷与参考答案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19 电解质溶液图像分析
-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必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节《打印展示作品》教学设计
- 现代家谱名人录范文
- 课件:举手意识课件讲解
- 中考体育培训合同
- 固定式、车载式、便携式反无人机实施方案
- 美术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