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应当具备的素质_第1页
传统文化老师应当具备的素质_第2页
传统文化老师应当具备的素质_第3页
传统文化老师应当具备的素质_第4页
传统文化老师应当具备的素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尊敬的主法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祭祖法会。祭祖的目的是缅怀祖德、提倡孝敬、知恩报恩。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最重要的使命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传下去,这是报答祖宗恩德的最佳方法。欣见国内外各地兴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这是很好的现象。然而,有些传统文化学习班出现一些令人忧心的状况,影响到一般人对传统文化的观感,不能不加以关注。这些问题往往跟传统文化的老师素质有关,所以我想借着这个机会,谈谈传统文化老师应当具备的素质。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我们一直在谈,最关键的在于老师:老师必须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能教学生。我们发现很多地方的所谓“传统文化班”,办得不如法,问

2、题很大的成分在于老师老师本身没有真正力行传统文化,没有以传统文化修正自己的习气毛病,怎么能把学生教好?不要以为什么人都能来做传统文化的老师,要知道“误人子弟,罪业极重”,比庸医杀人的罪还重,因为你是断人的法身慧命!传统文化老师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呢?我个人的看法是:内要学释迦牟尼佛,放下“贪瞋痴慢疑”这五种烦恼;外要学孔老夫子,表现出“温良恭俭让”这五德。一、放下贪传统文化老师如果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这四种当中,只要贪任何一种,就很难把老师做好、很难把学生教好。礼记·曲礼说“欲不可从”,告诫人不可放纵自己的欲望。欲望是无底深坑,人一旦被欲望掌控,成为欲望的奴隶,理智就受到了蒙蔽;嘴上

3、仁义道德讲得再好,都是假的,因为他自己根本做不到。这样的人很容易丧失“师德”,失去了为人师表应有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所以大学讲明明德,第一步就是要“格物”:革除自己的物欲;至少要做到曲礼讲的节制自己的欲望,把精神和时间投注在学习与落实传统文化上;这样才能“致知”,开显自己本有的智慧。然后才谈得上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老师必须具有承传传统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心,时时不忘这个崇高的发心,并且时常读诵古圣先贤的经典,具体落实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三个根,时常亲近良师益友,才能保护自己,不受财色名利的诱惑。论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过认真学习传统文化而得到人

4、生最高的享受之后,就不会受到物欲诱惑而变节,就像礼记·学记所说的“强立而不反”:遇到事情不会迷惑,不会违背师道。这样的人,才是理想的传统文化老师。二、放下瞋传统文化老师如果自身欠缺涵养,容易发脾气,甚至把怒气发泄在学生身上,无论是以体罚或责骂的形式,都会伤害到学生,让学生内心产生阴影,严重的时候甚至造成学生人格的扭曲,因而排斥传统文化。这样的老师不是在弘扬传统文化,而是在破坏传统文化!周易说:“君子以惩忿窒欲。”君子的基本涵养是克制愤怒,抑制嗜欲。论语讲“不迁怒”:不要让怒气在心中继续迁移发展,更不能发泄在别人身上。老师必须充分落实“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德行,学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5、老师一定要在自己身上反省,检讨改进,而不是怪罪在学生身上。掌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理智与涵养,这是传统文化老师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质。老师对学生必须充满爱心和耐心:有爱心,就会有高度的教学热忱,会真心去了解和体谅学生的状况,发挥同理心,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采取关怀和鼓励的方式,避免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言语与行为。有耐心,就会心平气和、不厌其烦地开导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吸收与提升。做老师的人,最忌讳急于求成,最忌讳互相攀比。如果传统文化老师落入这样的执着当中,就很难保持平衡的心态,很难避免思想言行落入偏差,就会给学生不必要的压力与要求。这种不理智的做法,最终受害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传统文化的

6、美好声誉。这样做也是在破坏传统文化。三、放下痴传统文化老师必须明白修身与教学的道理;要从古圣先贤的教诲中学习到做人做事的智慧,特别要熟读四书五经,具备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的正知正见;而且要有清晰的教学理念、浓厚的人文功底和饱满的献身精神;特别重要的是,必须能够掌握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学生的根基千差万别,不能千篇一律地对每个人都教一样的课程;那是把教育僵化,会扼杀不同方面的许多人才。所以一定要因材施教,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要背诵许多经典才是好的,要看学生是不是这方面的根器。所谓“行行出状元”,老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发展他们个人的特长,例如,对于具有艺术天赋与兴趣的学生,就应该引导他们

7、走向艺术;对于技术方面具有天赋与兴趣的学生,就应该引导他们走向技术余此类推。如果很死板地要求每个学生只能背诵经书,那会埋没了许多特殊的人才,非常可惜!这也是有些传统文化班发生问题的地方。懂得因材施教的老师,会去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和潜能,个别地加以培养。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老师能够加以肯定,给予学生信心,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质,那么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能够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人生发展方向的老师,就是明师。老师应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而不是填鸭式的。就像学记所说的,老师应该“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加以强迫(不能强迫学生接受;不必强迫学生马上明白戒除急躁)

8、;勉励学生上进,但并不压制学生的发展;启发学生的悟性,而不要将结论和盘托出(不能把学生的悟门堵死了)。如果能够这样教学,达到的效果就是“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只加引导而不强迫,学生则学得很欢喜;善加勉励而不压制,学生则容易发展自己的潜能;只加启发而不尽说其义,学生则能进一步深思穷究,开发悟性这样的老师才是具备教学的智慧,善于教导学生。四、放下慢无论老师多么优秀、成绩多么辉煌,都不应傲慢,而应该谦虚。曲礼说“敖不可长”:傲慢心不可任其扩大。一个人傲慢心重,不懂得尊重别人,这样的心态已经很危险了;如果还不知道自我警惕,终究会变成自私、刚愎、残暴的个性!何况傲慢心增长一分,诚敬

9、心就减退一分,不能不戒慎小心!论语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一个人即使有周公一样的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吝啬,也就不值得一提了。老师必须诚敬谦和,虚心有礼,乐于接受别人的劝告,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如果自以为高高在上,倨傲而不听劝谏,牯恶而不肯悔改,那是不足以为人师表的。老师必须有教无类,平等公正地教育学生,对学生不能有高低贵贱的差别对待。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以符合人性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如果一味追求高分数、高表现而不择手段,忽视学生的人性尊严与人格发展,那是畸形的教育,不是健全的教育,当然违背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古代私塾中有体罚制度,但那不是让老师发泄怒气

10、,而是老师出于善意,节制学生的顽劣,以及加深学生的记性。因此体罚必须很有节制、很有善巧,才不致造成学生身心的伤害。即便如此,古人还是有“七不责”之教,很值得借鉴。即使只是责备学生,都必须避开这七种情况:(一)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二)愧悔不责:假如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再责备了。(三)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眠,要么噩梦连连。(四)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假如此时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五)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

11、处于畅通状态,假如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马上堵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六)悲忧不责: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七)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此时更需要父母师长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这“七不责”的古训非常重要,做老师的人必须铭记在心,切实遵守。五、放下疑学习传统文化和学习科学不同:学习科学注重怀疑,学习传统文化则必须对古圣先贤的教诲有坚定的信心,不能怀疑,做老师的人更是如此。三字经一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在佛法讲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肯定人性本善、人是教得好的,这非常重要!老师必须对这个有信心,才能把学生教好。古人教学,主张一门深

12、入,不主张同时杂学多门。如弟子规所说的“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研究学问要专一、专精,才能深入。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又欣羡其他的书,想看其他的书,这样永远也定不下心;必须把这本书读完,才能读另外一本。又古人重视读诵,开启悟性,如朱子童蒙须知里说:“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如果对这些教诲没有信心,自己就很难坚持做下去,也很难坚定地要求学生按照这些规范去做。必须对古圣先贤老祖宗的教诲具足信心,才能制定常规,彻底执行,传统文化教育才会纯正,教学才会日起有功。六、温和传统文化老师必须温文儒雅,处众和睦,心平气和,和颜悦色,让人有和蔼可亲的感觉。七、善

13、良传统文化老师必须心地善良,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把传统文化仁慈博爱的精神展现出来。老师对学生必须充满爱心和耐心:有爱心,就会有高度的教学热忱,会真心去了解和体谅学生的状况,发挥同理心,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采取关怀和鼓励的方式,避免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言语与行为。有耐心,就会心平气和、不厌其烦地开导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吸收与提升。八、恭敬传统文化老师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正如曲礼所说的“毋不敬”:任何时候都要心存恭敬,不要有不敬之心。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老师要给学生做出恭敬的好榜样。九、节俭养成节俭的美德非常重要,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上说的:“我有三宝,持

14、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尤其现代讲究环保,节俭是珍惜自己的福报,也是爱护环境。十、礼让圣人教我们忍让、谦让、礼让,一路让到底,没有竞争。“让”是性德;大家都让,这个世界就没有冲突了。如果能够具备以上十种素质,我认为就是合格的传统文化老师,能够真正承传古圣先贤的传统文化,并且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必须虔诚礼敬、礼请的对象。附语附带在此说明一件事:最近有人做文章批评弟子规,认为是清代人编写的,历史很短,而且只适用于社会下层人士学习,不属于传统经典。这是对弟子规的内容没有真正了解,才会讲出这样的话。弟子规可说是童蒙经典的集大成,它的内容出自礼记和古代的蒙书,可说是源远流长,并不是清代人自己的创作;它的宗旨是要落实论语所说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面包含了孝悌、忠信、笃敬、仁爱、亲贤、学文的重要精神与实践,是传统文化教学极重要的基础经典。按照弟子规去落实,就做到了“笃行”;而“笃行”正是“博学、审问、慎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