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窗幕墙物理课件_第1页
建筑门窗幕墙物理课件_第2页
建筑门窗幕墙物理课件_第3页
建筑门窗幕墙物理课件_第4页
建筑门窗幕墙物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门窗、幕墙物理性能检测建筑门窗、幕墙物理性能检测主讲人:徐玉兴主讲人:徐玉兴 一、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一、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主要检测项目:主要检测项目: 气密性能气密性能 水密性能水密性能 抗风压性能抗风压性能 保温性能保温性能引用标准引用标准GB/T8478-2008 铝合金门窗铝合金门窗JG/T 140-2005 未增塑聚氯乙稀(未增塑聚氯乙稀(PVC-U)塑料窗)塑料窗 JG/T 180-2005 未增塑聚氯乙稀(未增塑聚氯乙稀(PVC-U)塑料门)塑料门GB/T 7106-2008 建筑外门窗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能分级分级 及检测方法及检测方法 GB/

2、T 8484-200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法 建筑外门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建筑外门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检测性能检测v门窗的分类:门窗的分类:v一、按开启方式分为:推拉式、平开式、上一、按开启方式分为:推拉式、平开式、上悬式、下悬式、固定式悬式、下悬式、固定式v见图见图v推拉式窗:(见图1-1)推拉式窗:(见图1-2)v平开式窗:(图2-1)平开式窗:(图2-2)v上悬式窗(图3-1)v上悬式窗(图3-2)v下悬式窗(图4-1)v下悬式窗(图4-1)v固定式窗(图5-1)v固定式窗(图5-2)v固定式窗(图5-3)v二、根据门窗的框和扇的材料

3、的不同分为铝合金门窗和未增塑聚氯乙稀(PVC-U)塑料门窗(分类的原因是所依据的标准不同) 铝合金窗(图6)v铝合金型材v塑钢窗(图7)v塑钢型材v塑钢型材v根据门窗的玻璃面板不同分为单层玻璃门窗、夹层玻璃门窗、中空玻璃门窗v(分类的原因是所对应的最大面法线扰度不同)建筑外门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建筑外门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检测性能检测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外门窗:外门窗:建筑外门及外窗的统称建筑外门及外窗的统称压力差压力差:外门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空气压力的差值,当室外表面受到:外门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空气压力的差值,当室外表面受到的空气压力大于室内表面空气压力时,压力差为正值,

4、反之为负值的空气压力大于室内表面空气压力时,压力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气密性能:气密性能: 外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外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标准状态:标准状态: 温度温度 293K(20);压力为;压力为101.3KP(760mmHg);); 空气密度空气密度1.202kg/m3 试件空气渗透量:试件空气渗透量: 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整窗(门)试件的空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整窗(门)试件的空气量气量 ;建筑外门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建筑外门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检测性能检测附加空气渗透量:附加空气渗透量:除试件本身的空气渗透量以外,通过设备与

5、试件箱连接除试件本身的空气渗透量以外,通过设备与试件箱连接部分的空气渗透量。部分的空气渗透量。开启缝长开启缝长: 外窗开启扇或外门扇开启缝周长的总和,以内表面测定为准,外窗开启扇或外门扇开启缝周长的总和,以内表面测定为准,如果两扇相互搭接时,其搭接部分的两端缝长按一段计算,单如果两扇相互搭接时,其搭接部分的两端缝长按一段计算,单 位米位米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 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开启缝长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开启缝长的空气量的空气量 。建筑外窗抗风压、气密、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气密、水密性能检测窗面积窗面积: 外门窗框外侧范围内的面积,不包括

6、安装用附框的面积,单位为平外门窗框外侧范围内的面积,不包括安装用附框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方米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外门窗试件单位面积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外门窗试件单位面积 的空气量。的空气量。水密性能水密性能: 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 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的能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的能 力力严重渗漏:严重渗漏: 雨水从试件室外侧持续或反复渗入外门窗内侧,发生喷溅或流出雨水从试件室外侧持续或反复渗入外门窗内侧,发生喷溅或流出试试 件界面的现象件界面的现象严重渗漏压力差:严重渗漏压力差: 外门窗试件发生严重渗

7、漏时的压力差值外门窗试件发生严重渗漏时的压力差值淋水量:淋水量: 外门窗试件表面保持连续水膜时单位面积所需的水流量外门窗试件表面保持连续水膜时单位面积所需的水流量建筑外窗抗风压、气密、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气密、水密性能检测抗风压性能抗风压性能: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如:开裂,面板: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如:开裂,面板 破损、局部屈服、粘结失效等)和五金松动、开启困难等功能障碍破损、局部屈服、粘结失效等)和五金松动、开启困难等功能障碍 的能力的能力面法线位移面法线位移:试件受力构件或面板上任意一点沿面法线方向的线位移量:试件受力构件或面板上任意

8、一点沿面法线方向的线位移量面法线绕度面法线绕度:试件受力构件或面板上某一点沿面法线方向的线位移量的最大差值:试件受力构件或面板上某一点沿面法线方向的线位移量的最大差值相对面法线绕度相对面法线绕度:面法线绕度和两端测点间距离的比值:面法线绕度和两端测点间距离的比值压力差压力差:外门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空气压力的差值,当室外表面受到的空气压力:外门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空气压力的差值,当室外表面受到的空气压力 大于室内表面空气压力时,压力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大于室内表面空气压力时,压力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v检测类型分为:定级检测和工程检测v定级检测:为确定外门窗抗风压性能指标值P3以及水密性能指标值

9、P而进行的检测。v工程检测:为确定外门窗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抗风压和水密性能而进行的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气密、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气密、水密性能检测试件要求试件要求1、试件数量对同一窗型、规格尺寸应至少测定三樘、试件数量对同一窗型、规格尺寸应至少测定三樘2、试件应为生产厂家按所提供的图纸生产的合格产品或研、试件应为生产厂家按所提供的图纸生产的合格产品或研 制的试件,不得附有任何多余的零配件或采用特殊的组装制的试件,不得附有任何多余的零配件或采用特殊的组装 工艺或改善措施工艺或改善措施3、试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组合装配完好、试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组合装配完好4、保持清洁和干净、保持清洁和

10、干净建筑外窗抗风压、气密、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气密、水密性能检测试件安装要求试件安装要求1、试件安装在静压箱上,静压箱应具有足够的刚度、试件安装在静压箱上,静压箱应具有足够的刚度2、试件与静压箱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并密封、试件与静压箱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并密封3、安装好的试件要求垂直,下框要求水平,不允许因安装而、安装好的试件要求垂直,下框要求水平,不允许因安装而 出现变形出现变形4、试件安装好后,表面不可沾有油污等不洁物、试件安装好后,表面不可沾有油污等不洁物5、试件安装好后,应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试件安装好后,应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次,最后关紧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气

11、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检测检测方法检测方法:1、预备加压预备加压: 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力脉冲,压力差绝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力脉冲,压力差绝对值对值500Pa,加载速度约为,加载速度约为100Pa/s,压力稳定时间,压力稳定时间3s,泄压时间不,泄压时间不少于少于1s,待压力差回零后,将试件所有开启部分开关,待压力差回零后,将试件所有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次,最后关紧2、附加渗透量的测定附加渗透量的测定: 充分密封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缝隙和充分密封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缝隙和镶嵌缝隙,或用不透气的盖板将箱体开口部盖严,然后按检测压差顺镶嵌缝隙,或用不透气的

12、盖板将箱体开口部盖严,然后按检测压差顺序图逐级加压,每级压力作用时间约为序图逐级加压,每级压力作用时间约为10s,先逐级正压,后逐级负,先逐级正压,后逐级负压。记录各级测量值。附加渗透量就是指除通过试件本身的空气量以压。记录各级测量值。附加渗透量就是指除通过试件本身的空气量以外的通过设备和镶嵌框,以及各部分之间连接缝部位的空气渗透量外的通过设备和镶嵌框,以及各部分之间连接缝部位的空气渗透量3、总渗透量的测定总渗透量的测定: 去除试件上所加密封措施或打开密封盖去除试件上所加密封措施或打开密封盖板后进行检测。加压程序同板后进行检测。加压程序同2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

13、能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检测检测值的处理检测值的处理1、计算、计算 分别计算出升压和降压过程中在分别计算出升压和降压过程中在100Pa压差下的两附加渗透压差下的两附加渗透量的测定值的平均值量的测定值的平均值 和两个总渗透测定值的平均值和两个总渗透测定值的平均值 ,可求出试件本身可求出试件本身100Pa压力差下的空气渗透量压力差下的空气渗透量(/h/h)即:即: 将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渗透量将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渗透量(/h)/h) 293 q q = 101.3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检测将将值除以试件开启缝长度值除以试件开启缝长度L,即得出,即得出100Pa下,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

14、下,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 / / h)h) L将将值除以试件面积值除以试件面积A得出得出100Pa下,单位面积的空气渗透量下,单位面积的空气渗透量 ( / / h)h)由于分由于分级级指指标值标值是以是以Pa压力差作用下的值定级,将压力差作用下的值定级,将Pa检测压力差下的检测压力差下的和和值换算成值换算成和和值:值: /. /. 检测值的判定将三樘试件的检测值的判定将三樘试件的或或 值分别平均后,对照分级表确定按值分别平均后,对照分级表确定按照缝长和按照面积各自所属等级,最后取两者中的不利级别为该组试件所属等级。照缝长和按照面积各自所属等级,最后取两者中的不利级别为该组试件所属等级。正负

15、压测值分别定级。正负压测值分别定级。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表(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表(GB/T8478-2008)分级分级12345678单位开启缝长单位开启缝长分级指标值分级指标值q1 m3/(mh)4.04.0q13.53.53.5q13.03.03.03.0q12.52.52.52.5q12.02.02.02.0q11.51.51.51.5q11.01.01.01.0q10.50.5q10.0.5 5单位面积分单位面积分级指标值级指标值q2 m3/(m2h)1212q2 10.510.510.510.5q29.09.09.09.0q2 7.57.57.57.5q2 6.06.06.06.0

16、q24.54.54.54.5q23.03.03.03.0q21.51.5q21.1.5 5建筑外窗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水密性能检测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水密性能的检测采用两种加压方式,水密性能的检测采用两种加压方式,稳定加压和波动加压稳定加压和波动加压,定级检测和工,定级检测和工程所在地为非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时,采用稳定加压,如工程所在地为热带程所在地为非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时,采用稳定加压,如工程所在地为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时采用波动加压。风暴和台风地区时采用波动加压。最大压力峰值不得超过抗风压最大压力峰值不得超过抗风压p3或或p3稳定加压:稳定加压:1

17、、 预备加压预备加压 施加三个压力脉冲,压力差值为施加三个压力脉冲,压力差值为500Pa,加载速度约为,加载速度约为100Pa/s,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3s,泄压时间不少,泄压时间不少1s,待压力差回零后。将试待压力差回零后。将试件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件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次,最后关紧。2、 淋水淋水 对整个试件均匀的淋水,(稳定加压法)淋水量为对整个试件均匀的淋水,(稳定加压法)淋水量为2L/( min););,(波动加压法)淋水量为,(波动加压法)淋水量为3L/( min););3、 加压加压 在稳定淋水的同时,定级检测,加压至严重渗漏;工程检测,加压在稳定淋

18、水的同时,定级检测,加压至严重渗漏;工程检测,加压至设计指标值。至设计指标值。4、 观察观察 在逐级升压及持续作用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渗漏情况。在逐级升压及持续作用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渗漏情况。建筑外窗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水密性能检测记录渗漏情况的符号记录渗漏情况的符号: 1、 试件内侧出现水滴试件内侧出现水滴 2、 水珠联成线,但未渗出窗试件界面水珠联成线,但未渗出窗试件界面 3、 局部少量喷溅局部少量喷溅 4、 持续喷溅出试件界面持续喷溅出试件界面 5、 持续流出试件界面持续流出试件界面 建筑外窗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表(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表(GB/T8478-

19、2008)分级分级123456分级指标分级指标PP(PaPa)100100P P150150150150P P 250 250250250P P 350 350350350P P 500 500500500P P700700P P700700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检测(项目)检测(项目)1、变形检测变形检测 检测试件在逐步递增的风压作用下,测试检测试件在逐步递增的风压作用下,测试杆件相对面法线绕度的变化,得出检测压力值杆件相对面法线绕度的变化,得出检测压力值P1值值2、反复加压检测反复加压检测 检测试件在压力差检测试件在压力差P

20、2(定级检测)(定级检测)或或P2(工程检测)的反复作用下,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工程检测)的反复作用下,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障碍3、定级检测或工程检测定级检测或工程检测 检测试件在瞬时风压作用下,检测试件在瞬时风压作用下,抵抗损坏和功能障碍的能力。定级检测是为了确定产品的抵抗损坏和功能障碍的能力。定级检测是为了确定产品的抗风压性能的检测,检测压力值抗风压性能的检测,检测压力值P3;工程检测是考核实;工程检测是考核实际工程的外窗能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检测。检测压力值际工程的外窗能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检测。检测压力值P3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首先将位移

21、计安装在试件规定的位置上。即首先将位移计安装在试件规定的位置上。即 中间测中间测点安装在测试杆件的中点位置,两端测点安装在距测试杆件两端点向点安装在测试杆件的中点位置,两端测点安装在距测试杆件两端点向中点方向中点方向10mm处。处。1 、 预备加压预备加压 施加三个压力脉冲,压力差值为施加三个压力脉冲,压力差值为500Pa,加载速度,加载速度约为约为100Pa/s,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3s,泄压时间不少,泄压时间不少1s,待压力差待压力差回零后。将试件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回零后。将试件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次,最后关紧。2、 变形检测变形检测 先进行正压再进行负压检

22、测,检测压力逐级升、先进行正压再进行负压检测,检测压力逐级升、降,每级压力差不超过降,每级压力差不超过250Pa,稳定作用时间约为,稳定作用时间约为10s。压力升降直。压力升降直至面法线绕度达到至面法线绕度达到L/300时为止,不超过时为止,不超过2000Pa,记录每级压力,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的面法线位移量。并依据达到差作用下的面法线位移量。并依据达到L/300面法线绕度时的检测面法线绕度时的检测压力级的压力值,利用压力差和变形之间的相对关系求出压力级的压力值,利用压力差和变形之间的相对关系求出L/300面面法线绕度的对应压力差值作为变形检测压力差值法线绕度的对应压力差值作为变形检测压力差值

23、P1,工程检测中,工程检测中, L/300所对应的压力差值已超过所对应的压力差值已超过P3时,检测至时,检测至P3为止。为止。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面法线绕度面法线绕度B ()()()() =()()相对面法线绕度相对面法线绕度0 B0 = B/ L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2、反复加压检测反复加压检测 检测前取下位移计,装上安全设施。检测压力检测前取下位移计,装上安全设施。检测压力从零升到从零升到P2降至零,降至零,P2=1.5P1,不超过,不超过3000Pa,反复反复5次;再进行负次;再进行负压。加压速度压

24、。加压速度300Pa/500Pa/,泄压时间不少于,泄压时间不少于s,作用时间,作用时间3s。当工程设计值小于。当工程设计值小于2.5P1时以时以0.6倍工程设计值进行反复加压检测。倍工程设计值进行反复加压检测。3、定级检测或工程检测定级检测或工程检测 检测压力从零升到检测压力从零升到P3降至零,降至零,P3=2.5P1,反复,反复5次;再进行负压。加压速度次;再进行负压。加压速度300Pa/500Pa/,泄压时间不少于泄压时间不少于s,作用时间,作用时间3s。工程检测,当设计值。工程检测,当设计值P3小于或小于或等于等于P3时,按工程设计值时,按工程设计值P3进行,当进行,当P3大于大于P3

25、时,按定级检测进时,按定级检测进行。行。 记录以上检测过程中出现试件损坏和功能障碍的部位和压力差值记录以上检测过程中出现试件损坏和功能障碍的部位和压力差值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加压顺序图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加压顺序图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检测值的评定检测值的评定 1、变形检测的评定变形检测的评定 注明相对面法线绕度注明相对面法线绕度L/300时的压力差值时的压力差值P12、反复加压检测的评定反复加压检测的评定 试件未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时,注明试件未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时,注明P2或或 P2,如果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记录其功能障碍或损坏的,如果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记录其功

26、能障碍或损坏的情况和部位,并以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时的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情况和部位,并以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时的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值定级,工程检测时,发生损坏或功能障碍时的压力值低于或等于工值定级,工程检测时,发生损坏或功能障碍时的压力值低于或等于工程设计值,则该试件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程设计值,则该试件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3、定级检测的评定定级检测的评定 试件未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时,注明试件未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时,注明P3值,按值,按P3值中绝对值较小者定级。如有发生损坏或功能障碍,记值中绝对值较小者定级。如有发生损坏或功能障碍,记录其功能障碍或损坏情况和部位,并以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时的

27、压力录其功能障碍或损坏情况和部位,并以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时的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值定级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值定级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4 、工程检测的评定工程检测的评定 试件未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时,注明试件未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时,注明P3,判为,判为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否则为不合格。当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否则为不合格。当2.5倍倍P1低于工程设计值时,便进行定级低于工程设计值时,便进行定级检测,给出所属级别,但不能判为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检测,给出所属级别,但不能判为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综合评定综合评定 定级检测以三试件定级值的最小值为该组件的定级值;工程检测三定级检测以三试件定

28、级值的最小值为该组件的定级值;工程检测三试件必须都要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试件必须都要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分级分级 1 2 3 4 5 6 7 8 9 P3值值()1.0 P31.51.5 P32.02.0 P32.52.5 P33.03.0 P33.53.5 P34.04.0 P34.54.5 P35.0 P3 5.0建筑外窗抗风压、气密、水密性能检测流程图建筑外窗抗风压、气密、水密性能检测流程图 气密性能检测气密性能检测水密性能检测水密性能检测抗风压性能变形检测抗风压性能变形检测抗风压性能反复加压检测抗风压性能反复加压检测抗风压性能定级检测(工程检测)也为安抗风压性能定级检测(工程检测)也为安全

29、检测全检测建筑外窗现场安装和检测建筑外窗现场安装和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引用标准引用标准 GB/T8484-2002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名词定义名词定义传热系数()传热系数() 在稳定传热的条件下,外窗两侧空气温差为在稳定传热的条件下,外窗两侧空气温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 以以/()计)计热阻热阻在稳定状态下,与热流方向垂直的物体两表面温度差除以热流密在稳定状态下,与热流方向垂直的物体两表面温度差除以热流密度度 以以/计计热导率热导率稳定状态下,通过物体的热流密度除以物体两表面

30、的温度差稳定状态下,通过物体的热流密度除以物体两表面的温度差以以/()计)计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检测原理检测原理基于稳定传热的原理,采用标定热箱法检测窗基于稳定传热的原理,采用标定热箱法检测窗户保温性能。试件一侧为热箱,模拟采暖建筑冬季户保温性能。试件一侧为热箱,模拟采暖建筑冬季室内气候条件,另一侧为冷箱,模拟冬季室外气候室内气候条件,另一侧为冷箱,模拟冬季室外气候条件。在对试件缝隙进行密封处理,试件两侧各自条件。在对试件缝隙进行密封处理,试件两侧各自保持稳定的空气温度,气流速度和热辐射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空气温度,气流速度和热辐射条件下,测量热箱中电暖气的发热量,减去通过热

31、箱外壁和测量热箱中电暖气的发热量,减去通过热箱外壁和试件框的热损失(两者均由标定试验确定),除以试件框的热损失(两者均由标定试验确定),除以试件面积与两侧空气温差的乘积,即可算出试件的试件面积与两侧空气温差的乘积,即可算出试件的传热系值。传热系值。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试件安装试件安装、被检试件为一件,其尺寸及构造应符合产品设计和组装、被检试件为一件,其尺寸及构造应符合产品设计和组装要求,不得附加任何多余配件或特殊组装工艺要求,不得附加任何多余配件或特殊组装工艺、单层窗及双层窗的外表面应位于试件框

32、冷表面、单层窗及双层窗的外表面应位于试件框冷表面处,双层窗内窗的内表面距试件框热侧表面不应小于处,双层窗内窗的内表面距试件框热侧表面不应小于,两玻璃间距与标定一致,两玻璃间距与标定一致、试件与试件洞口周边之间的缝隙宜用、试件与试件洞口周边之间的缝隙宜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条条填设,并密封填设,并密封、试件开启缝采用、试件开启缝采用塑料胶带塑料胶带双面密封双面密封、当试件小于洞口尺寸时,应用厚度与试件相近的,已知、当试件小于洞口尺寸时,应用厚度与试件相近的,已知热导率的热导率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堵填堵、在填充板和试件的冷热两侧布上温度传感器、在填充板和试件的冷热两

33、侧布上温度传感器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检测条件检测条件、热箱空气温度范围设定为、热箱空气温度范围设定为、热箱空气为自然对流,相对湿度控制在、热箱空气为自然对流,相对湿度控制在左右左右、冷箱空气温度范围设定为、冷箱空气温度范围设定为,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及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及温和地区,冷箱空气温度范围设定为温和地区,冷箱空气温度范围设定为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检测程序检测程序、启动检测装置,设定冷、热箱和环境温度、启动检测装置,设定冷、热箱和环境温度、当冷、热箱和环境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监控各控温点温

34、度,、当冷、热箱和环境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监控各控温点温度,使冷、热箱和环境温度维持稳定,使冷、热箱和环境温度维持稳定,逐时测量得到热箱、冷箱逐时测量得到热箱、冷箱的空气平均温度和,每小时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不大的空气平均温度和,每小时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不大于于.和和.,热箱内外壁平均温差及试件框冷热表,热箱内外壁平均温差及试件框冷热表面平均温差,每小时分别不大于面平均温差,每小时分别不大于.和和.,且温差,且温差和温度的变化不是单方向的,和温度的变化不是单方向的,则表示传热过程已经稳定则表示传热过程已经稳定传热过程稳定后,每间隔测量一次、传热过程稳定后,每间隔测量一次、 、 、共测次、共测次建筑外窗

35、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检测数据处理检测数据处理各参数取次测量平均值各参数取次测量平均值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式中:式中: Q_ 电暖气加热功率,电暖气加热功率,W; M1 _ 由标定实验确定的热箱外壁热流系数,由标定实验确定的热箱外壁热流系数,W/K; M2 _ 由标定实验确定的试件框热流系数由标定实验确定的试件框热流系数W/K; 1 _ 热箱外壁内、外表面面积加权平均温度之差,热箱外壁内、外表面面积加权平均温度之差,K; 2 _ 试件框热侧冷侧表面面积加权平均温度之差,试件框热侧冷侧表面面积加权平均温度之差,K; S _ 填充板的面积。填充板的面积。 m2 ;

36、_ 填充板的热导率填充板的热导率W/(m2.K) 3_ 填充板两表面的平均温差,填充板两表面的平均温差,K; A _ 试件面积,试件面积,m2;按试件外缘尺寸计算;按试件外缘尺寸计算; _ 热箱空气平均温度热箱空气平均温度与冷箱空气平均温度与冷箱空气平均温度c之差,之差,K。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热流系数标定热流系数标定 利用已知热导率值的与试件框洞口面积相利用已知热导率值的与试件框洞口面积相同的标准试件,安装在试件框洞口上。分别在冷箱温度设定同的标准试件,安装在试件框洞口上。分别在冷箱温度设定在在-101k和和-201k各进行一次,得出:各进行一次,得出: Q Q 通过解

37、方程组求出和通过解方程组求出和建筑幕墙物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物理性能检测主要检测项目:主要检测项目: 气密性能气密性能 水密性能水密性能 抗风压性能抗风压性能 平面内变形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建筑幕墙物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物理性能检测引用标准引用标准G/T21086-2007 建筑幕墙建筑幕墙G/T15227-2007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G/T18250-2000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建筑幕墙物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物理性能检测v幕墙的分类:v一、按主要支撑结构形式分为:构件式幕墙、单元式幕墙、点支撑幕墙、全玻

38、幕墙、双层幕墙v二、按面板材料不同分为:玻璃幕墙、金属板幕墙、石材幕墙、人造板幕墙、组合版幕墙v见图:v点支撑幕墙:由玻璃面板、点支撑装置和支撑结构构成的玻璃幕墙v点支撑幕墙v点支撑幕墙节点v点支撑幕墙节点v单元式幕墙:是指由各种墙面与支承框架在工厂制成完整的单元式幕墙:是指由各种墙面与支承框架在工厂制成完整的幕墙结构基本单位,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建筑幕墙幕墙结构基本单位,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建筑幕墙v按面板材料不同分为:玻璃幕墙、金属板幕按面板材料不同分为:玻璃幕墙、金属板幕墙、石材幕墙、人造板材幕墙、组合面板幕墙、石材幕墙、人造板材幕墙、组合面板幕墙(见图)墙(见图)v玻璃幕墙(隐框玻

39、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v隐框玻璃幕墙(图隐框玻璃幕墙(图1-1)隐框玻璃幕墙的金属框隐蔽在玻璃)隐框玻璃幕墙的金属框隐蔽在玻璃的背面,室外看不见金属框的背面,室外看不见金属框 v隐框玻璃幕墙节点(图1-2)v明框玻璃幕墙(图2)半隐框玻璃幕墙v半隐框玻璃幕墙分横隐竖不隐或竖隐横不隐半隐框玻璃幕墙分横隐竖不隐或竖隐横不隐两种。不论哪种半隐框幕墙,均为一对应边两种。不论哪种半隐框幕墙,均为一对应边用结构胶粘接成玻璃装配组件,而另一对应用结构胶粘接成玻璃装配组件,而另一对应边采用铝合金镶嵌槽玻璃装配的方法。换句边采用铝合金镶嵌槽玻

40、璃装配的方法。换句话讲,玻璃所受各种荷载,有一对应边用结话讲,玻璃所受各种荷载,有一对应边用结构胶传给铝合金框架,而另一对应边由铝合构胶传给铝合金框架,而另一对应边由铝合金型材镶嵌槽传给铝合金框架。金型材镶嵌槽传给铝合金框架。 v半隐框玻璃幕墙(图半隐框玻璃幕墙(图3)v玻璃幕墙(图4)v玻璃幕墙(图5)v玻璃幕墙(图6)石材幕墙(图7-1)v石材幕墙(图7-2)v石材幕墙(图7-3)v石材幕墙节点(图7-4)v石材幕墙(图7-5)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气密性能气密性能 幕墙可开启部分在关闭状态时,可开启

41、部分以及幕墙整体幕墙可开启部分在关闭状态时,可开启部分以及幕墙整体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压力差压力差 幕墙试件内、外表面所受到的空气绝对压力差值。当室外表幕墙试件内、外表面所受到的空气绝对压力差值。当室外表面压力大于室内表面压力时,为正值,反之为负值面压力大于室内表面压力时,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标准状态标准状态 温度温度293K(20)、)、压力压力101.3KPa(760mmHg)、)、空气密度空气密度1.202 /的的试验条试验条件件总总空空气气渗透量渗透量在在标标准准状态状态下,下,单单位位时间时间通通过过整体幕整体幕墙试墙试件的空件的空气气渗透量渗透量附加空附加空气气渗透量

42、渗透量除幕除幕墙试墙试件本身外,件本身外,单单位位时间时间通通过设备过设备和和试试件件与与测试测试箱箱连连接部分的空接部分的空气气渗透量渗透量开启缝开启缝幕幕墙试墙试件上件上开启开启扇周扇周长长的的总总和,以室和,以室内内表面表面测测定定为为准准单单位位开启缝长开启缝长空空气气渗透量渗透量在在标标准准状态状态下,下,单单位位时间时间通通过单过单位位开开启缝长启缝长的空的空气气渗透量渗透量 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试件面积试件面积幕墙试件周边与箱体密封的缝隙所包围的平面或曲面面积,以室内幕墙试件周边与箱体密封的缝隙所包围的平面或

43、曲面面积,以室内表面为准表面为准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幕墙试件单位面积的空气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幕墙试件单位面积的空气渗透量渗透量水密性能水密性能幕墙可开启部分在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幕墙可开启部分在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的能力的能力严重渗漏严重渗漏雨水从幕墙试件室外侧持续或反复渗入试件内侧,发生喷溅或溢出雨水从幕墙试件室外侧持续或反复渗入试件内侧,发生喷溅或溢出试件界面的现象试件界面的现象抗风压性能抗风压性能幕墙可开启部分处于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幕墙变形不超幕墙可开启部分处于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

44、幕墙变形不超过允许值且不发生损坏或功能障碍的能力过允许值且不发生损坏或功能障碍的能力面法线绕度面法线绕度幕墙试件受力构件或面板表面上任意一点沿法线方向的位移量幕墙试件受力构件或面板表面上任意一点沿法线方向的位移量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面法线绕度面法线绕度幕墙试件受力构件或面板表面上任意一点面沿法线方向的位移量幕墙试件受力构件或面板表面上任意一点面沿法线方向的位移量的最大值的最大值相对面法线绕度相对面法线绕度面法线绕度与两端测点间距离的比值面法线绕度与两端测点间距离的比值允许绕度允许绕度主要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的面法线绕度

45、的限值主要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的面法线绕度的限值定级检测定级检测为确定幕墙抗风压性能指标值的检测为确定幕墙抗风压性能指标值的检测工程检测工程检测为确定幕墙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抗风压性能检测为确定幕墙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抗风压性能检测拟静力试验拟静力试验对幕墙试件进行多次低周反复作用的静力试验,用以模拟受地震对幕墙试件进行多次低周反复作用的静力试验,用以模拟受地震或风荷载时,幕墙在楼层反复水平变位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过程或风荷载时,幕墙在楼层反复水平变位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过程层间位移层间位移在地震和风力作用下,建筑物相连两个楼层间的相对水平位移在地震和风力作用下,建筑物相连两个楼层间的相对

46、水平位移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幕墙在楼层反复变位作用下保持墙体及连接部位不发生幕墙在楼层反复变位作用下保持墙体及连接部位不发生危及人生安全破损的平面内变形性能,用平面内层间位移角进行度量危及人生安全破损的平面内变形性能,用平面内层间位移角进行度量层间位移角层间位移角层间位移值和层高的比值层间位移值和层高的比值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试件要求试件要求、试件规格、型号和材料应与生产厂家所提供的图样一致,安装符合设、试件规格、型号和材料应与生产厂家所提供的图样一致,安装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加设任何特殊附件或采取其他措施计

47、要求,不得加设任何特殊附件或采取其他措施、试件应能代表典型部分的性能。、试件应能代表典型部分的性能。、试件必须包括典型的垂直和水平接缝,组装和安装方向及受力情况应、试件必须包括典型的垂直和水平接缝,组装和安装方向及受力情况应和实际相符。可开启部分占试件总面积的比例应与实际工程接近。和实际相符。可开启部分占试件总面积的比例应与实际工程接近。、构件式幕墙试件宽度至少应包括一个承受设计荷载的典型垂直承力构、构件式幕墙试件宽度至少应包括一个承受设计荷载的典型垂直承力构件,试件的高度至少应包括一个层高,并在垂直方向上有两处或两处以件,试件的高度至少应包括一个层高,并在垂直方向上有两处或两处以上与支承结构

48、相连上与支承结构相连、单元式幕墙试件应至少有一个与实际工程相符的典型十字接缝,并应、单元式幕墙试件应至少有一个与实际工程相符的典型十字接缝,并应有一个完整单元的四边形成与实际工程相同的接缝有一个完整单元的四边形成与实际工程相同的接缝、全玻璃幕墙试件应有一个完整跨距高度,宽度至少有两个完整的玻璃、全玻璃幕墙试件应有一个完整跨距高度,宽度至少有两个完整的玻璃宽度或三个玻璃肋宽度或三个玻璃肋、点支承幕墙试件应至少有四个与实际工程相符的玻璃板块或一个完整、点支承幕墙试件应至少有四个与实际工程相符的玻璃板块或一个完整的十字接缝,支承结构至少有一个典型承力单元的十字接缝,支承结构至少有一个典型承力单元建筑

49、幕墙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检测项目检测项目检测试件在压力差作用下可开启部分的单位缝检测试件在压力差作用下可开启部分的单位缝长和整体幕墙试件(含可开启部分)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长和整体幕墙试件(含可开启部分)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检测方法检测方法试件安装好后,将试件的可开启部分开关次,最后关紧。试件安装好后,将试件的可开启部分开关次,最后关紧。、预备加压预备加压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个压力脉冲,绝对值,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个压力脉冲,绝对值,持续时间,加压速度持续时间,加压速度/,待压力回零后进行检测。,待压力回零后进行检测。、附加空气渗透量附加空气

50、渗透量充分密封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和镶嵌缝隙,按充分密封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和镶嵌缝隙,按加压顺序图逐级加压,每级压力作用试件应大于,先逐级正压后负压,加压顺序图逐级加压,每级压力作用试件应大于,先逐级正压后负压,记录各级压力差下的检测值。记录各级压力差下的检测值。箱体的附加空气渗透量不能大于试件总渗透量的箱体的附加空气渗透量不能大于试件总渗透量的、总渗透量总渗透量去除试件是那个所有的密封措施后进行检测。加压顺序去除试件是那个所有的密封措施后进行检测。加压顺序同上同上、固定部分空气渗透量固定部分空气渗透量将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的开启缝隙密封将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的开启缝隙密封起来后进行检测。加压顺序同

51、上起来后进行检测。加压顺序同上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检测值的处理检测值的处理1、计算、计算)分别计算出正压升压和降压过程中在压差下的)分别计算出正压升压和降压过程中在压差下的两个附加渗透量的检测值、两个总渗透量检测值、两个固定两个附加渗透量的检测值、两个总渗透量检测值、两个固定部分渗透量的检测值的平均值部分渗透量的检测值的平均值 、 、 则下则下的整体幕墙试件(含可开启部分)的空气渗透量和可开的整体幕墙试件(含可开启部分)的空气渗透量和可开启部分空气渗透量可得:启部分空气渗透量可得: 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将和换算成标

52、准状态下的空气渗透量值将和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渗透量值和值和值293 101.3293 101.3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将和分别除以面积和开启缝长,得出将和分别除以面积和开启缝长,得出100下单位面积和缝长的空气渗透量下单位面积和缝长的空气渗透量和和 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由于分级指标值是采用下的单位缝长和面积的空气渗由于分级指标值是采用下的单位缝长和面积的空气渗透量,将透量,将和和换算成下的相应值换算成下的相应值和和 ( / / h h) 4.65 (/ / h h) 4.65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检测值的判定检测值的判定 以以和和值确

53、定按面积和缝长值确定按面积和缝长各自所属级别,取最不利的的级别定级各自所属级别,取最不利的的级别定级 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 分级代号分级代号 1 2 3 4分级值标值分级值标值qL/m3/(mh) 4.0qL2.5 2.5 qL 1.5 1.5 qL 0.5 qL0.5 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分级代号分级代号 1 2 3 4分级值标值分级值标值qA/m3/(m2h) 4.0 qA 2.0 2.0 qA 1.2 1.2 qA 0.5 qA 0.5建筑幕墙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水密性能检测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检测幕墙试件发生严重渗漏的最大压

54、力差值检测幕墙试件发生严重渗漏的最大压力差值建筑幕墙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水密性能检测检测方法检测方法水密性能的检测采用两种加压方式,水密性能的检测采用两种加压方式,稳定加压和波动加压稳定加压和波动加压,定级,定级检测和工程所在地为非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时,采用稳定加压,如工程所在地检测和工程所在地为非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时,采用稳定加压,如工程所在地为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时采用波动加压为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时采用波动加压。最大压力峰值不得超过抗风压最大压力峰值不得超过抗风压p3或或p3稳定加压稳定加压1、预备加压预备加压 压力压力500Pa,加压速度,加压速度100Pa/s,持续时间持续时间3s,泄压

55、不小于,泄压不小于1s2、淋水淋水 均匀地淋水,淋水量均匀地淋水,淋水量3L/(min)3、加压加压 在淋水的同时施加稳定压力,在淋水的同时施加稳定压力,定级检测时定级检测时,逐级加压至幕墙固定部分严,逐级加压至幕墙固定部分严重渗漏为止;重渗漏为止;工程检测工程检测,首先加压至可开启部分设计指标值,压力稳定作用时,首先加压至可开启部分设计指标值,压力稳定作用时间间15min或或幕墙试件可开启部分产生严重渗漏为止,然后加压至幕墙固定幕墙试件可开启部分产生严重渗漏为止,然后加压至幕墙固定部分设计指标部分设计指标值值,压力稳定作用时间压力稳定作用时间30min或幕墙试件固定部分产或幕墙试件固定部分产

56、生严重渗漏生严重渗漏为止,无可开启部分的幕为止,无可开启部分的幕墙试件,墙试件,压力稳定作用时间压力稳定作用时间30min或产生严重渗漏为止或产生严重渗漏为止建筑幕墙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水密性能检测记录渗漏情况的符号记录渗漏情况的符号:v试件内侧出现水滴试件内侧出现水滴 v水珠连成线水珠连成线,但未渗出试件界面但未渗出试件界面 v局部少量喷溅局部少量喷溅 v持续喷溅出试件界面持续喷溅出试件界面 v持续流出试件界面持续流出试件界面 v未发生渗漏情况未发生渗漏情况 加压加压顺序顺序 压力压力 Pa2503505007001000 1500 2000时间时间 min 10 5 5 5 5 5 5 5

57、建筑幕墙水密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水密性能检测检测值的判定检测值的判定 以未发生严重渗漏的最高压力差以未发生严重渗漏的最高压力差值为分级指标定级值为分级指标定级 分级代号分级代号 1 2 3 4 5分级指标分级指标 值值P/Pa固定部分固定部分500 P700700 P10001000 P15001500 P2000P2000可开启部分可开启部分250 P350350 P500500 P700700 P1000P1000注:注:5级时需同时标注固定部分和开启部分级时需同时标注固定部分和开启部分P的测试值。的测试值。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检测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幕墙试件的抗风压性能,检

58、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且不发生幕墙试件的抗风压性能,检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且不发生结构损坏的最大压力差值。包括变形检测、反复加压检测、安全检测结构损坏的最大压力差值。包括变形检测、反复加压检测、安全检测。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检测安装位移计安装位移计 位移计应安装在构件的支承处和较大位移处位移计应安装在构件的支承处和较大位移处1、简支梁型的构件式幕墙测点布置在杆件的中点,两端应靠近支承点简支梁型的构件式幕墙测点布置在杆件的中点,两端应靠近支承点2、单元式幕墙采用拼接式受力杆件且单元高度为一个层高时,应同时检测、单元式幕墙采用拼接式受力杆件且单元高度为一个层高时,应同时检测相邻板块杆

59、件的变形,取变形大者为检测结果,当单元结构较大时其内相邻板块杆件的变形,取变形大者为检测结果,当单元结构较大时其内部的受力杆件也应布置测点。部的受力杆件也应布置测点。3、全玻璃幕墙板块应按照支承于玻璃肋的单向简支板检测跨中变形。玻璃、全玻璃幕墙板块应按照支承于玻璃肋的单向简支板检测跨中变形。玻璃肋按照简支梁检测变形。肋按照简支梁检测变形。4、点支承幕墙应检测面板的变形,测点应布置在支点跨距较长方向的玻璃、点支承幕墙应检测面板的变形,测点应布置在支点跨距较长方向的玻璃上。还应对点支承幕墙支承结构杆件进行绕度检测。上。还应对点支承幕墙支承结构杆件进行绕度检测。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抗风压性

60、能检测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检测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预备加压预备加压 施加三个压力脉冲,压力差绝对值施加三个压力脉冲,压力差绝对值500Pa ,加压速,加压速度度100Pa/s,作用时间,作用时间3s,待压力差回零后开始检测,待压力差回零后开始检测变形检测变形检测1、定级检测时的变形检测定级检测时的变形检测 检测压力升、降,每级升降压力检测压力升、降,每级升降压力250Pa ,每级每级压力差作用时间不少于压力差作用时间不少于10s,压力的升、降直到任一受力杆件的相对面,压力的升、降直到任一受力杆件的相对面法线绕度达到法线绕度达到0/2.5或最大检测压力不超过或最大检测压力不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