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单位登记表_第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单位登记表_第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单位登记表_第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单位登记表_第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单位登记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记表公布名称唐代帝陵其他名称公布时代唐时代研究信息公元763年保护级别国家级公布批次第五批公布编号184公布类别古墓葬公布分类40类别U古墓葬代码6n20016公布地址陕西礼泉现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建陵镇石马村纬度北纬3435/38s3436,53经度东经108258si0826,20海拔高度600s1063米公布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1625所有权国家所有使用人礼泉县文物旅游局管理机构礼泉县建陵文管所简要说明建陵,是唐肃宗李亨的陵墓,位于礼泉县城东北15公里的武将山上,因山为陵。武将山东西走向,南临泔河,东濒昭陵,北面群山环绕,西与高宗乾陵相望。山巅海拔一千多米

2、,山势突兀,踞高临下,气势巍巍壮观,依顶南望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建陵营造于战乱末年,即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历时十一个月,建制仍依前朝,其规模是相当宏伟的。建陵陵园大体分为三部分,即城垣、石马道、陪葬区。保存现状保存程度较完整现存状况建陵位于礼泉县城东北15公里的武将山,因山为陵,因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对建陵城垣遗址、石刻破坏较大,建陵石刻就地取材,石质为石灰质,长期裸露于田野,风吹日晒、雨淋,自然风化较为严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根据陕政发92年35号陕西省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件(附件)规定,建陵保护范围分为A区(重点保护区)、B区(一般保护区)、C区(建设控制地带)。城垣

3、遗址(城垣四角角楼遗址、四门石狮、石马)周围外延30米;司马道地面石刻和门阙遗址周围外延2米。北至凉马村南,西至山西头村坡根底,东北至南岭盖细腰处,东至索山梁,南至东岭、西岭和岭头沟底。北至凉马村,西至礼相公路,东至索山梁东坡根底,南至坡阳村、围墙村。保护标志标志牌质地石质数量2立标机关陕西省礼泉县人民政府规格宽100,高130,厚20立标日期1981年4月5日说明牌质地数量立标机关规格立标日期界桩质地数量立标机关规格立标日期保护机构现状名称建陵文管所类另U专职机构负责人符同舟人数4成立时间1982年5月备注2、地理位置建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建陵镇东南的武将山上,因山为陵,距县城15公里。地理坐

4、标为10825,85108。2620,北纬3435,387343653。海拔高度1063米。肃宗建陵隶属建陵镇、昭陵乡管辖。建陵南邻泔河,北依经河,西靠小河。距西安市75公里。建陵东与九宗山相望,西与高宗梁相连。在建陵周围有:五峰山、白马山、覆甑山、九宗山、凤凰山和朝阳山。建陵南距省道110线5公里,国道312线15公里,西距礼相公路1.5公里。3、自然与人文环境建陵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偏北,位于祁连、吕梁、贺兰山地形构造前弧翼中段、秦陵纬向构造带,陇西帚状旋钮构造体系东南端的复合部位。肃宗建陵所在的武将山一带多褶皱,为宽缓的向斜与背斜相向展布,向斜规摸较大。最大的向斜为九宗山s庄子原向斜,横

5、贯中部。山脉为石灰质,坡度较大。建陵周围有三条河流。南面泔河自西向东穿过县境;经河是流经礼泉县最大的河流,从北部和东北部边界而过;西南方向有小河,水量较小。三条河流河谷较深,均建有抽水站。建陵周围地土肥沃,利于耕作。汛期七、八、九三个月。建陵陵园植被以苹果为主,还有落叶乔木如:桐、杨、楸、槐、枣、柳、杏、桑等,也有松、柏等常青树。花草以草本植物为主。建陵陵园及周围分部有村庄、学校、石厂、部队、工厂。建陵陵园及周边石灰石蕴藏量丰富,草林茂盛,山路崎岖,交通不便。4、历史沿革礼泉早在远古时期即有先民在此从事原始农业和狩猎,繁衍生息。夏时为夏人活动的地区“雍州”,周曰“焦获”,公元1134年周建沣、

6、镐两京,“焦获”为保障京畿的边防重点。周平五东迁后,秦改“焦获”为“谷口”。西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161年)置谷邑,谷先后属左内史和京兆尹。东汉时,534谷县并入池阳县,之后经历三国魏、东西晋、南北朝至北魏道武帝(公元386534年)时,改池阳为宁夷县,属咸阳郡。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醴泉,即今礼泉县名之始,至今已有1396年历史。经唐、宋延续至今。现归咸阳市管辖。唐建陵始建于战乱末年,即宝元年(公元762年)至宝应2年3月唐肃宗李亨葬建陵始末,历时十一个月。建制仍依前朝,其规模也是相当宏伟的。据文献通考载,贞元十四年谏议大夫平章事崔损曾修葺建陵;又据历代陵寝备考卷31载:“宪宗

7、元和十一年,盗斩建陵戟”。建陵地面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但陵墓前石刻基本上保存完整。1957年,礼泉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建陵的保护工作,拔专款对屡遭自然和人为破坏倾倒的石生象进行了一次大的整修和加固,恢复其原貌。1984年前,建陵归礼泉县文化教育局管理,1984年后建陵归礼泉县文化体育局管理;1996年建陵归礼泉县文物旅游局管理。建陵是唐肃宗李亨的陵墓。李亨,即唐肃宗,唐代第八个皇帝,唐玄宗第三子,公元756s761年在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次年,玄宗巡往四川,李亨即位于灵武.在位期间,为了收复长安、洛阳,平定藩镇的叛乱,不惜借回纥兵,与回纥统治者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

8、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秋,郭子仪等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他曾任宦官为观军容使,因此宦官势力进一步扩大。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宦官司李辅国、程元振杀张皇后等,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他忧惊而死。安史之乱: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玄宗后期,政治黑暗。中央实力削弱,地方藩镇兴起。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伪称奉密诏讨杨国忠。率藩汉十五万军于范阳(今北京西南)起兵叛乱,连败唐军,攻入洛阳。次年正月,自称雄武皇帝,占有河北大部州县。七月,玄宗逃往蜀中,朔方留后杜鸿渐等迎太子李亨(肃宗)于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叛军进入长安,所

9、至烧杀抢掠。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两京,庆绪退至邺郡(今河南安阳),安禄山部将史思明降唐。次年,史思明复叛,并南下救援安庆绪,解邺城之围,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杀庆绪于范阳,自称燕帝,再度南下攻入洛阳及附近州县。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叛军分裂,史思明被其子朝义所杀。宝应元年(762)十月,唐军收洛阳,叛军北逃。次年正月,史朝义穷蹙自缢,叛乱始平。叛乱历时七年余,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5、基本状况描述建陵是唐代第八位皇帝肃宗李亨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15公里的武将山上,因山为陵。武将山东西走向。南邻泔河,东

10、濒昭陵,北面群山环绕,西与高宗乾陵相望。山巅海拔千米,山势突兀,居高临下,气势巍巍壮观。建陵营造始于战乱末年。即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历时十一个月,建制仍依前朝,其规模是相当宏伟的。陵园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即城垣、石马道、陪葬区。城垣,在陵园的最北部。玄宫即其中央偏北处。城墙已不存在,但四隅角楼遗址尚存。东城墙墙基部部分夯土层仍清晰可辨。四门石狮及门阙无一缺少。城垣东垣长1449米,西垣长1317米,北795米,占地1.45平方公里。垣域内自然地貌复杂,多为纵横交错的沟壑,其中两条略偏东南,西北走向,深100多米,宽500米左右的大沟将整个南垣切为三节,由北向南府视好象一条平铺在地上的裤子。

11、当地人称“裤儿裆”。四门东西1338米,南北1206米。城垣南宽北窄略呈梯形,整个城垣建筑如京都长安。除青龙、白虎二门因受地形限制略有偏差外,其余都比较规整而对称。石马道,在朱雀门外,南北长861,东西平均宽度270米,面积为0.23平方公里。因水土流失,石马道中部已形成了一条南北深50米,宽200米的沟道。葬墓。史书记载有三座。即汝阳王郭子仪,肃宗章敬皇后,开国公李怀让。另外通过实地考查还有3座已无封土堆的墓也属建陵陪葬墓之列。建陵石刻共52件。雕技精湛令人叹为观止。1、城垣四外石狮。高1.5s1.57米,长1.24s1.4米,胸宽0.55S0.90米。石狮均髭毛下垂,毛端环卷,或闭嘴嗔视,

12、或突目张口,虎视眈眈。其造型古朴、逼真,生动、雄伟。朱雀门石狮最佳。唯有青龙门北狮胸前楷书“民此远备”左腿刻有“七月十一起”字样。2、石马道两旁石刻。华表一对,呈柱状八面体。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上细下粗。表身上端覆人枝顶盖,盖上又以盘形体承托一球形作顶一一“仰莲托桃”。翼马一对,挺胸敛首,抿嘴竖耳,云翼舒展,背宽体圆。马高2.42米,身长2.6米立于两层石座上。两侧除右侧前蹄部稍残外保存较好。从侧面看屹然而立。从正面看跃然欲驰。真可谓唐代石刻登峰造极之作。鸾鸟一对,长颈细腿,鳞羽被服,短尾下垂,作回首望状。身长1.45米,高1.1米。是建陵仅有的高肉浮雕。石鞍马,五对,腑言竖耳,四腿镂,体

13、态肥美,头饰络,辔头,顶下系铃,剪鬃垂尾,鞍鞯俱全。身长1.781.88米,高1.31.47米。建陵石马,原均有牵马人,现仅发现3件,其一残高1.4、宽0.59米,武士装束。石人:十对。文左武右,列置两侧。身长2.32.5米,宽0.70.9米,文官头戴束发冠,着广袖袍衣,佩环,双手执笏于胸前,神态雍容肃穆。武官头戴高冠,着广袖袍衣,裙前神后缓,腰束甲带。足云履,双手紧握剑柄,剑锋柱地,神态庄重威武。另外,朱雀门西土阙南100米附近有小石人3件,残高1.41.3米。玄武门原有石马3对,现仅存一件,马扑倒在崖下,四肢俱无。建陵还有石人半成品一件,距建陵主峰约300米,其通体无字无图案。从现状看,乃

14、天然石简单雕凿而成,能看出石人轮廓,下有木集。通过这半成品可以明确,建陵石刻原料,是就地取材。建陵石刻是在“安史之乱”以后雕置的。虽然这时大唐政治经济已走上下坡路,然而文化艺术并没衰败,所以建陵石刻仍然是盛唐时的艺术风格,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它雕工精细,比例匀称,在精锈细雕的同时,即讲形似,又求神态。建陵翼马乃是代表作,使人不能不叹服为高超艺术品。雕技上不仅把圆雕、线雕、浮雕三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而且也融和了佛教的雕刻艺术。“欲见唐代陵墓石刻艺术之最美者,只有建陵文物可以叹为观止”。6、价值评估建陵营造于战乱末年。即宝元年(公元762年),历时十一个月。建制仍依前朝。其规模是相当宏伟的。建陵的

15、价值目前主要体现在建陵石刻上。建陵石刻是在“安史之乱”以后雕置的。虽然这时大唐政治经济已走下坡路。然而文化艺术并没有衰败,所以建陵石刻仍然是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它不仅雕工精细,比例匀称,在精锈细雕的同时,即讲形似,又求神态。建陵翼马乃是代表作。使人不能不叹服为高超艺术品。雕技上不仅把圆雕、线雕、浮雕三者巧妙的揉和在一起。“代宗元陵、德宗崇陵的艺术略同于建陵。可惜破坏严重,没有建陵保护完整。时至今日。欲见唐代陵墓石刻艺术之最美者。只有建陵文物可以叹为观止。”7、相关研究情况对建陵陵圆的调查、探测和研究,弄清了建陵城垣献殿,玄宫的基本情况。在调查和研究中始终贯穿着科学、严谨的治

16、学精神。迄今出版了1篇探测报告,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其文字量和学术影响,在建陵研究方面处于领先水平。8、调查、发掘、保护工程、文物展示情况1953年陕西文管会成立之初,对唐代十八个帝王陵墓作了调查。1956年以后,又对唐陵作了多次调查。1961年由陕西省文管会的王丕忠、程学化和礼泉县文化馆的林纲同志,组成小组,对建陵陵园范围及陪葬墓进行了实际调查和必要探测。1957年礼泉县政府拨专款,对一度屡遭自然和人为破坏倾倒了的石生象进行了一次大的整修加固。9、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及建设项目控制情况根据陕政发20115号文件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唐肃

17、宗建陵保护区划分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2个层次。(1)保护范围主要包括陵山以及城垣、四门、南门神道、下宫等遗址。四至控制点坐标:1、N=341、N=3435,13.22、N=3436,06.73、N=3436,04.74、N=3436,24.15、N=3436,48.56、N=3436,55.37、N=3436,30.98、N=3436,09.69、N=3436,07.210、N=3435,38.911、N=3435,37.712、N=3435,13.0(2)建设控制地带E=10825,37.2E=10825,41.0E=10825,22.4E=10825,16.1E=10825,28.0E

18、=10826,05.4E=10826,19.4E=10826,25.4E=10825,52.2E=10826,02.9E=10825,49.6E=10825,46.5E=10825,28.8E=10825,28.8E=10825,33.0E=10825,16.7E=10825,07.1E=10825,22.5E=10826,09.8E=10826,26.8E=10826,35.2E=10826,02.9E=10826,14.7E=10825,56.7E=10825,53.5保护范围四边外延200米。四至控制点坐标:13、N=3435,06.114、N=3435,59.315、N=3435,57.516、N=34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